曹德雲:目前我國經濟金融發展挑戰和機遇並存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11月10日消息,21世紀亞洲保險論壇今日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為「洞見未來、變革中的保險業」。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出席論壇,並發表主題演講。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 曹德雲

曹德雲表示,目前我國經濟金融發展正面臨著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環境,挑戰和機遇並存。從國際情況看,全球經濟復甦方向不變,但困難障礙重重,疫情仍是全球經濟面臨的最大變量,從國內情況看,內生動力向經濟基本面持續加快恢復,長期向好的趨勢不變,但需警惕中長期的問題,經濟發展中深層次的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的問題相互交織,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

曹德雲指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農業基礎還不穩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生態環保任務任重道遠,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會治理還有弱項,疊加難以預判的全球疫情變化趨勢和貿易保護主義、科技封鎖、產業鏈調整、地緣衝突等焦點問題,我們需要做好中長期的應對充分準備。

以下為演講原文:

首先很感謝21世紀經濟報導對我的邀請,也是連續幾年參加這個論壇,很高興參加第十五屆21世紀亞洲保險論壇,這次論壇以「洞見未來,變革中的保險業」為主題,在十九屆五中全會剛剛閉幕,「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已經確立之際,也在中國保險業歷經種種考驗,穩步邁向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我就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面臨的新形勢、新機遇給大家做一個分享,請大家批評指正。

目前我國經濟金融發展正面臨著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環境,挑戰和機遇並存。從國際情況看,全球經濟復甦方向不變,但困難障礙重重,疫情仍是全球經濟面臨的最大變量,從國內情況看,內生動力向經濟基本面持續加快恢復,長期向好的趨勢不變,但需警惕中長期的問題,經濟發展中深層次的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的問題相互交織,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農業基礎還不穩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生態環保任務任重道遠,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會治理還有弱項,疊加難以預判的全球疫情變化趨勢和貿易保護主義、科技封鎖、產業鏈調整、地緣衝突等焦點問題,我們需要做好中長期的應對充分準備。

面對複雜的形勢,作為中國保險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險資產管理行業既堅持穩健審慎的投資理念,又適時適度,靈活調整配置結構,通過精細化的投資管理和嚴密的風險防控,積極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取得了相對穩定的投資收益和相對優質的資產質量,為保險市場的穩健運行提供了堅實保障。截至2020年9月末,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3.7萬億元,同比增長了7.2%,預計全年保費規模將超過4.5萬億元,「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基本能夠實現。保險業總資產22.4萬億元,同比增長12.4%,資金運用餘額20.7萬億元,同比增長16.5%。保險資產配置結構更加穩健,其中投資各類債券7.6萬億元,佔比36.6%;投資股票和基金2.7萬億元,佔比12.9%。以多種形式投資各類項目5.6萬億元,佔比27%,支持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的力度不斷加大,特別是中國銀保監會今年以來出臺了一系列涉及保險資管產品業務、金融衍生工具、投資能力建設、投資比例優化、投資工具開放等政策措施,對市場主體擴大投資空間、改善資產配置、提升風控能力發揮了重要而積極的作用。

從未來發展看,我國正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經濟金融運行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一系列新變化,在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保險資管行業要按照市場化、專業化、產品化、投行化、國際化、數據化的發展目標和貼近實體經濟、貼近國家戰略、貼近行業需要、貼近民生建設、貼近社會責任的投資原則,把握好以下四大機遇:

第一,立足內循環,發揮保險資金優勢,支持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發展,做好長期資金的重要提供者。當前我國正處於新發展格局形成的大背景下,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國有企業改革、資本市場發展、國家戰略實施及重大工程建設等,亟需長期資金支持。而保險資金作為金融市場上具有期限長、規模大、來源持續穩定,易於資本化優勢的稀缺資金來源,可以在產業鏈優化調整和雙循環格局構建中發揮獨特的作用。在支持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擴大直接融資,優化社會融資結構的同時,也有利於擴大保險業參與國民經濟運行的深度和廣度,實現產業融合,發揮協同效應,提高配置質效。

第二,立足大資管,在產品創設和產品創新上發揮專長,做好大資管市場優質產品的供給者。隨著資管新規以及相關配套細則的出臺,大資管進入公平競爭、融合發展、規範運作的新階段,產品化是保險資管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作為大資管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險資管機構面向保險資金配置需要,創設發展了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資產支持計劃、組合類資管產品、保險系私募基金等系列產品,從產品質量、收益回報、安全穩健等方面得到了市場的高度認可,打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未來,保險資管機構要找準市場定位和競爭優勢,加快專業化、市場化、產品化、創新化建設,進一步疏通資產管理、金融服務、助力經濟的渠道和路徑,為各類投資者提供更加豐富的優質資管產品。

第三,立足養老領域,發揮保險機構在負債端、資產端的專長優勢,做好第三支柱建設和養老金管理的重要參與者。保險資產管理業依託保險負債主業和保險資金投資管理,形成了審慎穩健的投資理念和大類資產配置能力,風險管控能力和產品創新能力,對養老產品開發、養老金管理和醫養健產業投資有著深刻的認識和把握,與第三支柱建設在業務協同、能力匹配、安全保障、效益合理、穩健運行等方面高度契合。目前,保險業是各類養老金的管理者,在企業年金受託資產管理市場上佔據著70%以上的份額,在基本養老金管理和職業年金管理市場也佔據著重要地位,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未來,保險資產管理機構要進一步發揮長期配置、大類配置和價值投資的專業優勢,為第三支柱建設和養老金管理貢獻更大力量,履行好促進民生建設、社會穩定和民眾生活質量提升的社會責任。

第四,立足金融科技,加快資產管理業務與最新科技成果的相互融合。做好數據化、信息化、科技化的先行者。保險資管業與金融科技的高度融合,是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未來要加快科技賦能投資管理,通過智能投研、智能投顧、量化投資、精準營銷等方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解決方案質量。要強化科技賦能風險管理,當前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增加,金融市場波動加劇,面對海量信息,需要藉助科技手段更好地識別、監測、預警和防控風險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已有部分大型資產管理機構正打造了智能風控和智能投顧等系統,在金融科技應用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同時,要積極參與科技產業投資,發揮保險資金的優勢,助力科技發展,分享科技發展的紅利。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分享,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數字經濟:機遇與挑戰並存
    疫情之下,物品和人員的自由流動受到明顯限制,為遏制疫情蔓延而採取的嚴格防疫措施影響了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不可否認,疫情重創了全球經濟,為經濟復甦前景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然而,疫情也孕育著新的發展機會。個人與企業的生活和經營方式因疫情而發生改變。例如,與線上會議相關的行業蓬勃發展,全球產業網際網路布局加快,人工智慧以及5G等新基建領域的投資不斷增加。
  • 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 努力推動我國經濟長期高質量發展
    迎接新挑戰、抓住新機遇,我們必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以規劃《建議》為綱領,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指引,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重塑競爭新優勢,確保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
  • 從危機和挑戰中 抓住機遇創造機遇
    機遇在事物發展進程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正如我國古代著作《管子》中講:「是以聖王務具其備,而慎守其時,以備待時,以時興事。」明清思想家唐甄說:「機者,天人之會,成敗之決也。」現代西方經濟學家劉易斯在《經濟增長論》中指出,各國經濟發展之所以出現差別極大,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能否「發掘機會」、「隨時抓住機會」。是否抓住機遇,直接決定了事業發展的勝敗興衰。
  • 我國期貨公司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對於期貨公司而言,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迫在眉睫。C    期貨公司面臨諸多挑戰目前有關期貨行業發展的政策調整,對國內的期貨公司提出了挑戰。首先,疫情之下,全球「去中國化」聲音不絕於耳。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擴散傳播,擾亂了全球經濟正常發展的節奏,使得全球經濟有陷入衰退和蕭條泥淖的可能。
  • 挑戰與機遇並存,網絡安全千億蛋糕如何下口?
    挑戰與機遇並存,網絡安全千億蛋糕如何下口? 近年來,網際網路的普及雖然便捷了人們的生活,但所催生的安全問題卻也令人頭疼。網絡漏洞、黑客入侵、數據濫用等亂象的頻發,不僅危害了個人合法權益,同時也危害了國家的安全與穩定。
  • 挑戰與機遇並存 中國彩電業坦然面對"入世"
    新聞大觀>專題新聞>中國加入WTO 挑戰與機遇並存 中國彩電業坦然面對"入世" 據北京晚報報導,相反,還帶來了中國彩電業融入世界經濟的福音。    今年4月份,長虹彩電全面降價,點燃了中國彩電業第五次降價的「烽火」。據長虹自稱,降價是在為加入WT O作準備。    長虹一宣布降價,康佳、創維、TCL等迅速跟進,對國內彩電業的一場大調整已「箭在弦上」。
  • 火鍋行業挑戰與機遇並存,鍋圈食匯徐徐道來背後的發展邏輯
    火鍋行業挑戰與機遇並存,鍋圈食匯徐徐道來背後的發展邏輯 2020-12-17 17:27:17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點擊:
  • 23.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
    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人大第二次會議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要求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前進道路上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矛盾和問題主要有:    一、經濟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增長的內生動力尚待增強    我們目前面臨著十分複雜的國內外形勢。
  • 金融科技「雙刃劍」:金融服務創新有機遇 金融安全面臨新挑戰
    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秘書長李欲曉在論壇上談道,在數字經濟崛起的過程當中,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的信息技術和金融業務深度融合,為金融科技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為金融科技、金融服務創新提供了機遇,提升了金融領域服務實體經濟的象徵,為金融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增長動力。
  • 胡文彪談職業教育:機遇和挑戰並存
    經過三年多的發展,現在長沙市藍天科技中等職業學校已有1663名在籍學生,教職工102人。學校各項事業都得到了快速發展,已成為湖南省知名中職學校。 胡文彪曾說:「初心易得,始終難尋,在教育的道路上,我將繼續前行」。
  • 按摩器具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機遇與挑戰並存
    國內外市場的發展潛力我國具有完整的按摩器具產業鏈、較低的勞動力成本等有利條件,全球按摩器具行業的生產鏈逐步轉移到中國,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按摩器具生產國家,全球主要消費市場的按摩器具需求大都依賴於中國製造。
  • 專家:我國金融業面臨新風險 安全體系要跟上數字經濟發展步調
    「數字經濟的發展徹底解構了傳統金融業。」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27日表示,原本金融活動是一個連續不斷、不可分割的過程,而如今隨著數字經濟高速發展,通過專業化分工,金融活動被分割、解構,形成新的商業模式,給金融安全、金融監管帶來了新的挑戰。
  • 抓住用好新形勢下的新機遇(經濟形勢理性看)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我國發展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的重大戰略判斷,強調「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變局中危和機同生並存,這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帶來重大機遇。要善於化危為機、轉危為安,緊扣重要戰略機遇新內涵,加快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綠色發展,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變壓力為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
  • 2021國家公務員面試模擬題:我國發展將長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
    【面試模擬題】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發展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變局中危和機同生並存。關於我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談談你的看法。【參考答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當前中國發展做出了明確的戰略定位,並實事求是道出中國面臨的「雙刃劍」發展環境。在危與機並存、機遇與挑戰並存的環境中,我們應以實幹為基礎、以創新為方法,時刻保持清醒理智、擁有憂患意識,增強自信、敢於碰硬、大膽改革。
  • 「一帶一路」對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機遇和挑戰
    有鑑於此,本文集中討論如下四個問題:第一,「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理念、合作重點和經濟學實質;第二,「一帶一路」倡議為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第三,「一帶一路」倡議對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挑戰;第四,「一帶一路」倡議所提供的全球化新模式。
  • 教授觀點 | 清華五道口教授張曉燕:金融科技對金融安全的挑戰和機遇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講席教授張曉燕在會上圍繞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金融科技對金融安全的挑戰和機遇」發表主旨演講。數字經濟是指以使用數位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如今,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是全球關注的焦點,數字經濟正成為壯大新經濟、打造新動能的主要引擎。張曉燕指出,數字經濟正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
  • 王昱詳解大覺醒時代的中國城鎮化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在中國城鎮化戰略的發展機遇論壇上,和君諮詢集團副總裁王昱詳解了大覺醒時代的中國城鎮化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城鎮化的思考之五】  王昱:詳解大覺醒時代的中國城鎮化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25日訊(記者 侯青伶)「中國城鎮化處於怎樣的背景之下?大覺醒時代!」
  • 曹德雲:保險公司應理性看待國際信用評級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5日在第十二屆亞洲金融年會上表示,保險公司除了正確運用國際、國內信評機構的評級結果外,還要從自身需要出發,做好債權投資產品的內部信用評級工作。   從保險公司的評級看,近些年來評級情況總體保持穩定,目前穆迪、標普、惠譽三大評級機構參與評級的中國內地保險企業共計34家,中資保險企業海外分支機構共計3家。
  • 構建新發展格局 機遇大於挑戰——訪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
    構建新發展格局 機遇大於挑戰(權威訪談)——訪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面對嚴峻複雜的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世界大勢和發展規律,科學分析我國發展面臨機遇和挑戰的新變化,著眼我國經濟中長期發展,作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決策
  • 直銷市場處於一個變革與發展、挑戰與機遇並存的發展時期
    來自二十一家國際、國內知名直銷企業以及多個國內外研究機構和行業組織的代表,圍繞「創新、自律、責任」的論壇主題,展開了深入的研討。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薛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原所長任興洲等嘉賓分別發表了主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