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可愛的企鵝天團漫步,大熊貓「風光兄弟」吃播……你心心念念的那個上海動物園要回來啦!
本文圖片均來自「上海動物園」微信公眾號
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動物園獲悉,自5月23日起,上海動物園各類特色遊園項目將再度重裝上陣。比如,曾備受遊客喜愛的「企鵝漫步科普行」會復出,「靈長動物科普秀」、「金剛鸚鵡飼餵演示」等項目也已恢復。
上海動物園已為遊客們精心設計了4條動物特色遊路線,即鳥區路線、食肉區路線、食草區路線以及靈長區路線,將四大動物展區串聯起來。這4條線路涵蓋了幾乎所有動物特色項目,入園的遊客可以全天候找到好玩有趣的項目觀賞,看到更多活潑的動物在動物園撒歡,不用再為遇到動物睡覺而遺憾。
園方表示,4條線路精彩看點不斷,時間安排也儘量錯開,方便遊客一次來園能看到最多內容。除了常規的講解,遊客還能通過飼養員對動物進行的餵食、行為訓練、丰容等內容,邊聽、邊看、邊互動,更生動地了解動物知識。
鳥區路線:鵜鶘餵食、企鵝漫步科普行、金剛鸚鵡飼餵講解
遊客早上入園後,來到天鵝湖的3孔橋畔就能看到鳥區的鵜鶘餵食。飼養員用的是拋喂,這樣更接近鵜鶘在野外的集群捕食方式。
隨著哨聲響起,近30隻鵜鶘聚集在三孔橋下,遊客可以清楚地看見鵜鶘張開的「大嘴」。飼養員撒下魚後,大部分鵜鶘能準確地把魚在空中接住,如果魚落在水中,鵜鶘會將整個喙直插入水中,尋找目標,只剩尾部和雙腳豎在水面,場面頗為壯觀。
企鵝漫步科普行曾備受遊客喜愛——大群「QQ」在飼養員帶領下,在兩旁遊客「簇擁下」閒庭漫步,「巡視」完一圈後,飼養員還會為遊客展示企鵝的稱重、吃魚、遊泳等技能。
食肉區路線:小熊貓飼餵講解、大熊貓餵食、孟加拉虎餵食
食肉區的明星動物自然是大熊貓「風光兄弟」(和風、星光),只要在那裡吃吃吃,就能吸引粉絲無數。
除了竹子,大熊貓也會為「輪胎」瘋狂:飼養員會把剛榨的橙汁塗在輪胎上,輪胎裡又藏幾根筍。這份隱藏大餐,也是提升動物生活質量的一種嘗試。
食草區路線:羊駝飼餵講解、長頸鹿飼餵講解、亞洲象行為訓、袋鼠回家秀
在上海動物園,身軀龐大的亞洲象,是絕大部分遊客必看動物。大象的腳承受身體數噸的重量,因此足部健康非常關鍵,所以清潔足部、修蹄被列入大象健康管理的常規工作。
想修蹄,需要大象的配合,這就需要平時不斷加強動物行為訓練。上海動物園大象訓練的成果喜人,想要知道飼養員讓大象乖乖抬腳的秘密,下午可去象宮一探究竟。
靈長區路線:大猩猩飼餵講解、靈長動物科普秀、黑巾捲尾猴飼餵講解、狐猴島飼餵講解
網上流傳著一段視頻:飼養員在一個簡易取食箱放了一些可口的水果和蔬菜,聰明的黑巾捲尾猴們為了美食,自己想辦法動手,各種花式操作打開了移動門,順利取得美食。這就是靈長動物界的「國字臉網紅」的快樂日常。
黑巾捲尾猴性格溫順親人、活潑好動,喜歡撿起地上的石頭樹皮來敲敲打打,也是最早被發現會使用工具的靈長類動物之一。也正是因為它們喜歡敲打,飼養員們為它們製作的小型丰容器械通常都不能「活著見到第二天的太陽」。
本周末,靈長區的網紅將為遊客實地展示使用工具的「奧義」,順便複製網上流傳的「開籠取食」絕技。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