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於經典腕錶總有種揮之不去的情懷。
記憶裡,復古情調的老電影中定會出現一塊沉穩而雅致的腕錶,正圓設計,指針周而復始地跳動著,金屬錶盤在光影下流動著精緻的質感。抬腕間,滿是復古而時尚的腔調。
到了現代,科技的激流勇進讓方寸手錶不再局限於記錄「時間」,它著眼健康、時尚、便捷,大有可為。然而當我們審視這些現代智能手錶的工業設計,似乎總是著墨於一塊不帶修飾的方圓,總也找不回經典腕錶曾經的精緻和典雅。
而在近期,我驚喜的發現一塊手錶,既能滿足了我對智能生活的期待與想像,又恰到好處地填補了我對往日盛夏的嚮往與追憶。
它就是華米最新推出的 Amazfit GTR 2。
當經典碰撞現代,無邊界
拿到 Amazfit GTR 2 的那一刻,我最大的感受是「經典且富有美感」。
如你所見,延續 Amazfit GTR 系列傳統,GTR 2 仍然是極富質感的經典腕錶設計。正圓錶盤上,刻度表圈圍繞其上,環繞四周,雙側錶帶通過經典表耳設計延申至兩側,兩顆錶冠現於右側,下錶冠是快捷應用鍵,上錶冠是開關機和主頁鍵。特別的是,上錶冠延續了 GTR 1 的藏紅滴膠設計,在近乎全黑的手錶整體中一躍而出,靈動又大膽。一目所及,復古的情調呼之欲出。
回到 GTR 2 晶瑩剔透的正面。較於 1 代,2 代去除了略顯複雜的陶瓷表圈結構,一整塊微弧的 3D 玻璃覆於屏幕與金屬表身之上,AMOLED 屏幕「像素自發光」的發光特性使得其在息屏顯示時與幽黑的表圈融為一體,一整塊深邃的黑從屏幕中心向兩邊漾出,邊框再順著 3D 玻璃自然而圓潤地向後延伸,實現了一種「無邊界」的視覺體驗。
當然,屏幕最重要的是顯示。Amazfit GTR 2 依然延續了 Amazfit 一貫良好的屏幕技法。採用 1.39 英寸 AMOLED 屏幕、326 ppi 視網膜高清解析度,100% NTSC 高色彩飽和度,450 nit 最大亮度顯示,色彩細膩飽滿,顯示清晰生動。其上的 3D 玻璃也採用了類金剛石鍍膜,屏幕硬度達到了 9H 莫氏硬度,近乎藍寶石硬度,使得整體的晶瑩感被最大可能的持久保留。
有了 AMOLED,息屏顯示自然也不能少。Amazfit GTR 2 支持全天息屏顯示,也能選擇晚上自動關閉。息屏錶盤也同樣豐富多彩。我個人最喜歡這款多功能息屏錶盤,不需要點亮屏幕就能一覽時間、步數等重要信息,很好的還原了傳統手錶抬腕即視的體驗。
屏幕之下,錶盤從側面到背面採用了細膩柔和的黑色磨砂工藝,從表身到錶帶都採用曜石黑配色,帶來了現代和諧的統一感。光影下,磨砂表殼和矽膠錶帶沉寂,小表耳和薄按鍵靜默,圓潤晶瑩的屏幕美感則又被放大凸顯,人的視覺中心也緊緊圍繞在這塊大屏之上。
戴在腕上,輕至 31.5 g 的表體婉若無物,磨砂表體加親膚錶帶讓肌膚舒適自然。復古的設計輕輕縈繞在手腕之上,造型百搭。抬起手腕,局中人由指向的刻度看到時間,局外人在局中人的舉手投足間看到復古而時尚的腔調,皆為 Amazfit GTR 2 的魅力。
當血氧遇見睡眠,無斷連
Amazfit GTR 2 終於帶來了廣受期待的「血氧飽和度」測量功能。
人體血氧關乎身體各器官的供氧情況,血氧過低可能會引發頭暈目眩甚至心臟驟停。通過血氧飽和度,我們可以檢測自己是否疲勞過度;在高海拔區域,從事登山等戶外運動的人可以通過其判斷身體的不適是否處在正常範圍。更重要的是,在後疫情時代,新冠肺炎患者普遍且重要的一個症狀是「血氧含量降低」,這個功能就更顯必要性了。
Amazfit GTR 2 搭載了自研的 OxygenBeats 血氧引擎,據華米表示,其檢測成功率達 96%,和醫療級設備誤差僅為 1.6%。實際使用時,點擊 Amazfit GTR 2 的「血氧飽和度」App 進入血氧測量,靜置一段時間左右即可在手錶上獲得血氧飽和度值,我近幾次的測量值都在 95% 左右,處於正常水平。在手機 APP 也可以看到測量結果的集合和分析,非常便捷。
其實「血氧飽和度」測量功能目前的主流旗艦智能手錶都在做,但 GTR 2 真正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把「血氧」和「睡眠」結合成為「睡眠呼吸質量」,做了一次健康的升維。
在夜間睡眠時,很多人往往鼾聲如雷,這可能會引發一種非常危險的病症: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它輕則導致睡眠缺陷,降低睡眠質量,重則引發心血管疾病,甚至引發大腦卒中。呼吸暫停時,供氧不足,血氧自然也會下降,這種生理現象讓我們可能通過「血氧飽和度」來監測入眠時是否存在呼吸暫停。
Amazfit GTR 2 正是將 OxygenBeats 血氧引擎和 SomnusCare 睡眠引擎相結合,通過晚間持續的血氧監測,對睡眠呼吸質量進行打分,直觀地反映出夜間睡眠呼吸的健康程度。這個功能背後需要「血氧」夜間的持續監測,所以 Amazfit GTR 2 不容小覷的續航能力也是功臣。實測下來,我睡眠呼吸多天 100 分,身體棒棒的。
當然,你也許會好奇,Amazfit GTR 2 支持白天持續監測嗎?我實測下來,是不支持的。
細究「血氧飽和度」這個功能,對於多數人來說,可能更多的是通過偶爾用手錶測量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想要真正發揮作用,「血氧飽和度」必須要像心率檢測一樣,時刻監測,正常時緘默,異常時救命。
但從臨床症狀來看,白天人體對於「血氧飽和度的降低」感知是非常明顯的:一旦血氧低於正常水平,便是明顯的頭暈目眩。再考慮到「血氧飽和度」的測量需要身體靜置一段時間,白天的時刻運動和續航都不允許。到了晚上,人在睡夢中往往對於身體的感知力大大降低,睡眠時身體也處在一個靜置狀態,這時,藉助外力來幫助自己就非常有必要了。
做產品就是 Trade Off。Amazfit GTR 2 將「血氧」和「睡眠」結合,實現了獨立健康功能的結合與升維;又用精準的刀法,實現了續航與實用性的平衡。相較於只能單次測量的大多數,它也許是市面上對「血氧飽和度」打磨最好,最有用的智能手錶。
當健康變得簡單,無繁瑣
我在數月前評測 Amazfit X 曾說過:
智能設備想要真正融入心智,一定要做到無幹擾,不「掉鏈」。記錄是靜默的,精準的,提醒是即時的,強烈的,沒有打擾,在本職工作上也不會出錯。
在體驗完 Amazfit GTR 2 的諸多健康功能後,我想再加一句:「展示的結果是簡單的,易於理解的」。
Amazfit GTR 2 做到了。
睡眠方面,GTR 2 搭載自研的 SomnusCare 睡眠引擎,可以實現對深睡、淺睡、REM 快速眼動期、夜間清醒次數,甚至午間零星小睡的甄別和監測統計。如下圖所示,我的各項指標都有柱狀圖清晰直觀的顯示。或許你覺得太過龐雜與複雜?沒關係,GTR 2 會綜合上述所有內容,給出一個夜間睡眠得分。一個分數快速掌握,這才是好的體驗。
分數之外,我們需要知道這些分數意味著什麼,我們需要做什麼,分數才有意義。GTR 2 會統計睡眠結果,分析並提出改善建議。我的數據顯示我近期總是熬夜,GTR 2 就表示我入睡太晚,較之前睡眠時長減少。對我來說,數字是客觀而冷漠的,這些建議才是對我真正有意義的。(另外,我也的確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了)。
再談心率與運動。
前面說過,心率應時刻監測,正常時緘默,異常時救命。GTR 2 搭載華米自研的第二代 PPG 生物追蹤光學傳感器,做到了 24 小時的心率監測,同時,它也支持自動甄別心律不齊(含房顫)功能,可以異常時救命。甚至運動時還會在心率過高時提醒用戶。
但是,對於普通用戶,運動非常態,房顫更罕見,日常面對一條漂亮的心率曲線有什麼意義呢?
再談運動。GTR 2 延續了 Amazfit 一貫運動水準,採用 GPS+GLONASS 獨立定位系統組合,支持 12 種運動模式,支持 50 米遊泳防水。內置九軸傳感器的運動監測系統,未來可以通過固件升級實現 Amazfit X 一樣的常見運動模式自動監測功能,同時也將支持監測的運動數量增加到了 90 種。實測下來,精準的定位系統和優良的算法的確讓運動清晰直接。
但還是那個問題,我的運動數據有什麼意義?這些運動對我來說又意味著什麼?
GTR 2 給出的答案是 PAI 值。
PAI 是個人生理活動指標,基於心率變化數值及生理數據,綜合打分。用戶不再需要關心心率、運動情況等等複雜多樣的參數,只需要看 一個指數,7 天保持到 100 分,則是良好的健康。在 App 頁面,還有「PAI 是什麼」的具體解釋、PAI 得分的圖表直觀展示,「如何獲取 PAI」的運動指南,原本就簡化為一個分數的 PAI 值還可以更簡單。
真正的智能,不需要面對複雜的數據。用戶一眼就能看懂數據,知其然,也能明白數據意味著什麼,知其所以然,這才是我們期待的現代智能手錶。
有音樂,更全能
有趣的是,「可打電話」似乎成了今年主流旗艦的必選項。GTR 2 也加入了麥克風和揚聲器,實現了藍牙通話功能,手機接到電話,手錶點一下就可以接通。音質雖不如手機般清晰,但經過測試,彼此正常通話還是沒有問題的。
除此之外,GTR 2 還支持了小愛同學和離線語音助手,即使手錶未連接手機,也能通過離線語音助手完成大部分語言指令操作。我試玩了所有它支持的離線語音操作指令,目前用的最多的是「打開手電筒」。晚上關燈後,的確快捷。
在雙手解放、手機相伴的環境下,我們自然不期望用手錶打電話,呼喚語音助手。但是在運動、騎車等特別場景,抬起手腕,不錯過也不麻煩,這才是手錶上麥克風和揚聲器的價值。
除此之外,較於 1 代只能控制手機音樂,GTR 2 的音樂播放功能也得到了升級。它內置了 3GB 音樂儲存空間,支持網易雲音樂帳號綁定與音樂下載。下載音樂後,你可以選擇音樂外放,實測外放音量最大可達到手機的 60% 左右;也可以搭配 Amazfit PowerBuds 等真無線耳機使用。總之,運動時也許真的不再需要沉甸甸的手機了。
再談談 Amazfit 一貫引以為傲的續航。在 GTR 2,擁有了常顯屏幕、伴隨全天心率監測、升級健康引擎、增加實時在線的語音助手等諸多升級後,官方表示其續航仍然長達 14 天。我測試了一下,開啟「自動心率監測 + 輔助睡眠檢測」後,一天掉電 7%,水平依舊。
除了以上種種,GTR 2 也支持「NFC 公交門禁」、支付寶離線支付、壓力檢測等基本功能。基本上,目前智能手錶的主打功能 GTR 2 統統支持,正如文章開篇所說,它基本滿足了我對智能生活的期待與想像。
尾巴
越人易,越己難。
華米在去年新建 GTR 產品線時,對 GTR 做了兩層詮釋。第一層是 Good looking、Tools、Reliable,代表著好看、實用、靠譜;第二層是 Grand Tour Racing,代表著戰神大馬力性能車般的強悍續航。
如今一年過去了,GTR 2 用現代簡化傳統,帶來「無邊界」的典雅沉穩,在 G 上更加精進;首次搭載「血氧監測」,便在精度和實用度上成熟而富有巧思,在 T 上更加精進;諸多升級後,續航仍然達到 14 天以上的水準,在 R 上優勢依然。
相較於 1 代,GTR 2 代的確是一次不擠牙膏,富有誠意的升級。
其實拋開評測的視角,最打動我的不是智能上的諸多升級,而恰恰只是其作為一塊手錶本身的外貌。我自然也喜歡電影裡經典腕錶的精密質感,喜歡那些復古的符號意味,這一點,GTR 2 做得很好,且圓潤剔透,真的稱得上典雅,深得我心。
回歸到 999 元的價格,它會是你的下一款選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