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塑化劑風波發酵 臺北市懸賞徵集毒源線索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受塑化劑汙染產品增至938種   臺北市懸賞徵集毒源線索

  新華社臺北6月6日電 臺灣衛生主管機構最新發布的統計顯示,截至6日中午,臺灣受塑化劑汙染的產品種類已增至938項,涉及278家廠商。

  隨著調查的展開,臺灣塑化劑風波的波及面越來越廣,「染塑」範圍已擴大至烘焙業所廣泛使用的果醬香料中。

  塑化劑「毒源」之一的昱伸公司負責人日前供稱,該公司所產果醬香料中也摻有起雲劑,相關產品主要供給彰化縣揚聖公司、臺中市東甲永業以及臺北北投區好量公司等三家批發商。

  據了解,果醬香料並非一般塗抹用的果醬,業者將之廣泛用於麵團或鮮奶油中,以改善產品的色澤與香味。臺灣北部、中部多家烘焙業者由此成為受害者。據估計,僅在臺北、基隆地區,起碼有逾19家烘焙店「染塑」。

  臺灣食品藥物管理部門官員稱,今後追查方向將以原料流向為重點,只要是含「問題原料」,就會要求下架。此外,為確保學生飲食安全,臺灣教育部門已決定在本月17日前,全面清查各級學校的校內食品。

  塑化劑風波不斷延燒,讓臺灣衛生監管部門疲於應付。臺北市日前決定推出獎勵措施,民眾如主動通報疑似「塑化」食品,經最後檢驗證實後可獲頒最多5萬元新臺幣的檢舉獎金。   

衛生部:偶然少量攝入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據衛生部網站消息,衛生部近日在其官方網站發布就臺灣地區塑化劑汙染食品事件問答。衛生部指出,DEHP等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對健康的影響取決於其攝入量,偶然食用少量的受DEHP或DINP汙染的問題食品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實驗結果顯示,進入體內的DEHP和DINP等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可以被人體排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DEHP和DINP具有蓄積性。動物試驗發現,絕大部分DEHP在24-48小時內會隨尿液或糞便排出體外。48小時內停止攝入含有DEHP之產品,體內DEHP濃度便會快速下降。

  動物試驗還發現,DINP在體內亦會被迅速代謝,72小時內有85%由糞便中排出,其餘部分則由尿液排出。

  DEHP等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對健康的影響取決於其攝入量。以60kg體重的成人來講,世界衛生組織、美國食品與藥品監管局和歐盟分別認為,終身每人每天攝入1.5、2.4和3.0 mg及以下的DEHP是安全的。DINP的毒性更低,即使每天攝入9.0 mg,也是安全的。偶然食用少量的受DEHP或DINP汙染的問題食品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責任編輯:高蕾)

相關焦點

  • 臺灣多種含毒食品賣往大陸 塑化劑風波升級
    塑化劑風波爆發後,臺北市衛生局免費受理塑化劑檢驗,市民帶身份證及完整產品外盒包裝即可申請送驗。IC南都訊臺灣塑化劑食品汙染風波繼續升級。含有毒塑化劑的飲料、藥品和乳化劑等,已確認擴散至美國、菲律賓、越南、中國大陸、香港、澳門等地。其中,統一企業的「涉毒」蘆筍汁已流入大陸。
  • 「地溝油」風波不止 盤點近年來臺灣爆發的食品安全事件
    臺灣塑化劑事件 馬英九要求「掃蕩」  2011年5月,臺灣爆發因塑化劑引起的食品、保健品安全風波。受牽連廠商達200多家,受汙染產品超過500個種類,臺灣幾乎所有食品大廠都被捲入其中。有專家稱,塑化劑風波為30年來最嚴重食品摻毒事件。事件起因是有無良業者把塑化劑中的一種DEHP當作起雲劑的配方添加入飲料中。專家稱,DEHP多用於塑料材質,屬環境荷爾蒙,會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臺灣已將其列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不得添加在食品裡。
  • 化妝品也涉「毒」 美伊娜多的香水被查出塑化劑
    塑化劑風波愈演愈烈,被查出受汙染的範圍已經從食品波及到化妝品等領域,而另一方面,大陸地區也受到牽連,不僅商超開始自檢,網店也紛紛「聞塑色變」,紛紛將涉塑商品下架,店主更是將與之沾邊的無害商品都標上「無塑」標籤。
  • 臺灣有毒塑化劑風暴延燒 專家稱比三聚氰胺還毒
    塑化劑(DEHP),大多用於塑膠材質,會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臺灣已將其列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不得添加在食品裡。可是,近日,在島內卻首次發現不良廠商在食品添加物「起雲劑」中,違法添加有毒塑化劑。而且,喝一瓶問題飲料,塑化劑含量即超過容許值。專家稱比三聚氰胺還毒事情是這樣引爆的。
  • 受塑化劑毒飲影響 臺灣水果價飆3倍現榨果汁夯
    受塑化劑影響,現榨果汁正夯,使臺灣水果價格飆高,民眾到大賣場搶購較平價的新鮮水果。圖片來源:臺灣媒體   中國臺灣網6月5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6日是端午節,臺灣應景水果需求大,但在全臺籠罩塑毒風暴下,臺灣民眾喝現榨果汁和吃新鮮水果風氣盛,帶動水果價格飆漲,珍珠芭樂批發價格比去年翻漲3倍,從去年同期每公斤約14元(新臺幣,下同)漲到63元左右,愛文芒果、玉荷包批發價也創3年來新高,量販店的平價鳳梨、香蕉則熱賣。
  • 徵集線索!最高懸賞5萬元
    蘭州警方公開懸賞徵集線索緝捕16名在逃人員為加大在逃人員緝捕力度,11月4日,蘭州市公安局七裡河分局對16名在逃人員進行公開懸賞徵集線索,歡迎知情人提供線索。對舉報線索經查證屬實或直接抓獲在逃嫌疑人的,公安機關將視情給予人民幣5000元至5萬元不等的獎勵,並嚴格保密舉報人的信息。
  • 臺北市稽查塑化劑 益生菌香菇拌醬等食品超標百倍
    華夏經緯網3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衛生局26日公布前一波食品塑化劑的抽驗結果,一共抽驗322件產品,一共有10件產品遭檢出塑化劑含量,超過指標值。其中包括一款嬰幼兒的「百衛康淨體素強化型五兆益生菌」,遭檢出塑化劑DEHP及DINP,其中塑化劑DEHP超標高達159倍;另外雲林誠泰醬油食品商行的「香菇拌醬」、及「香椿醬」,遭檢出塑化劑DINP各超標216倍及173倍,衛生局已經要求業者下架。
  • 亞特蘭大警方鎖定殺害中國女留學生兇手,懸賞徵集線索
    亞特蘭大警方鎖定殺害中國女留學生兇手,懸賞徵集線索 劉陽/@新華國際 2017-09-20 15:37
  • 「安全食品臺灣造」淪陷:名企都愛塑化劑
    塑化劑是致癌物質,並被普遍認為會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多家臺灣知名食品飲料及製藥企業被檢出產品加入塑化劑。臺灣以近三十年的時間建立起食品安全檢測體系,但屢被學界預警的塑化劑怎樣逃過監管?大陸規定塑化劑不得用於油脂及嬰兒食品包裝。
  • 臺灣食品安全事件大事記 塑化劑風波曾波及全臺食品廠
    臺灣業界近年來頻繁爆發食品安全事件,記者梳理如下:一、2011年5月,臺灣爆發因塑化劑引起的食品、保健品安全風波。受牽連廠商達200多家,受汙染產品超過500個種類,臺灣幾乎所有食品大廠都被捲入其中。有專家稱,塑化劑風波為30年來最嚴重食品摻毒事件。
  • 塑化劑風波 島內知名老店也中招餐飲界神經緊繃
    臺北市衛生局昨天接獲開元食品主動通報,表示開元為金吉王(金果王子公司)的下遊廠商,購買金吉王的果汁產品,再直接出貨至各大飯店、餐廳、連鎖飲料店共八百多家,遍及全臺;引發餐飲界神經緊繃。問及曾代購金果王轉賣給哪些業者時,開元食品行銷企劃部經理張湘萍昨天深夜表示,位於仁愛路三段的臺北福華飯店曾訂購金果王的芒果汁與金桔檸檬汁,高雄福華曾訂購金果王的紅莓汁。
  • 塑化劑汙染波及化妝品
    臺灣塑化劑風波正愈演愈烈,截止5月30日,受牽連的廠家已經達到206家,可能受到汙染的產品是522項。而且,由於連日來每天都有更多食品被檢驗出含有塑化劑,所以尚無法斷定其影響範圍究竟有多廣。  據了解,化妝品在製造過程中會加入定香劑,很多定香劑中會有塑化劑的成分。臺灣衛生署三年前就規定,禁止化妝品內使用DEHP等塑化劑,但管治鬆散,仍有不少業者拿來混在化妝品內,令產品顯得更均勻、香氣更濃,和更易被皮膚吸收。  而臺北市議員還指出,除了吃的、喝的,連保鮮膜也含有塑化劑。
  • 懸賞通告!最高100000,徵集線索!
    9月8日,四川省攀枝花市公安局東區分局發布了一則懸賞通告。通告稱,1995年3月12日11時許,攀枝花市東區五十四公裡處發生一起(持槍)故意殺人案。犯罪嫌疑人劉玉旺作案後潛逃至今。犯罪嫌疑人:劉玉旺,綽號「大北京」,男,漢族,1973年5月24日生,身份證號碼:110226197305244439,北京口音。
  • 臺灣衛生署:已制定塑化劑監測指標
    食品夥伴網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市衛生局日前公布去年抽驗市售食品塑化劑報告,在322件檢體中檢出10件產品塑化劑含量超標。臺灣衛生署表示,去年10月已頒訂企業指引,建立監測指標,且10件都屬舊案。
  • 臺灣「毒飲料」事件升級,全臺可能受汙染產品近500項,幼兒感冒糖漿...
    臺灣因塑化劑涉「毒」引起的食品、保健品安全風波愈演愈烈,截至27日,受事件牽連廠商近200家。據新華社報導,截至29日中午的調查數字顯示,全臺可能受汙染產品已近500項,甚至連幼兒使用的感冒糖漿都傳出含塑化劑。島內有關機構將從5月31日零時起展開「掃蕩」。
  • 蘭州公安懸賞徵集10名在逃犯罪嫌疑人線索
    蘭州公安懸賞徵集10名在逃犯罪嫌疑人線索每日甘肅網10月31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張秀芸)10月30日,蘭州市公安局發布懸賞通告,面向社會徵集10名涉嫌命案的在逃犯罪嫌疑人線索,希望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檢舉揭發,踴躍提供證據材料。
  • 廣州全城「通緝」塑化劑
    昨日,廣州市食安辦向各區、縣級市政府,市工商局、質監局、食品藥品監管局,廣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部門下發關於加強食品中「塑化劑」檢測的通知,要求在日常檢測中加強對該物質的檢測工作,如發現有非法添加該物質的行為,依法加以嚴懲。
  • 大理警方懸賞5萬元徵集8年前惡性刑事命案線索
    大理警方懸賞5萬元徵集8年前命案線索!)9月7日,大理市公安局通過官方微博發布一則懸賞公告,懸賞5萬元徵集8年前發生在大理上關鎮東沙坪村一起惡性刑事案件線索。公告原文如下:懸賞公告2012年1月23日,在雲南省大理州大理市上關鎮東沙坪村委會附近發生一起惡性刑事案件,造成李某某(男,13歲,大理市上關鎮人)死亡。
  • 懸賞10萬!萬寧警方徵集18年前這起命案線索
    9月26日,萬寧市公安局發布一則懸賞通告,懸賞10萬元徵集2002年一起故意傷害致死案件線索。據悉,萬寧公安機關現面向社會徵集破案線索,廣闢線索來源,對於提供有價值線索協助破案的,將對舉報人最高給予獎勵人民幣10萬元,並依法保護舉報人信息。萬寧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提供線索,公安機關將保護舉報人合法權益。同時對隱瞞、包庇、縱容違法犯罪分子,以及為其逃避打擊提供便利條件的,公安機關將依法從嚴追究其法律責任。
  • 含有致癌塑化劑蘆筍汁流入福建
    目前已確定統一集團一款含有致癌塑化劑的蘆筍汁(右圖)在大陸銷售。5月31日,統一集團總經理助理楊壽正確認,這款蘆筍汁主要流入福建市場,目前已封存500箱,估計還有一兩百箱在市面上流通。如果消費者購買到含有塑化劑的兩種產品,可持原購物發票及產品包裝到原購買通路上退貨退款。  截至目前,臺灣的「塑化劑」事件尚局限於臺灣企業,國內尚未爆出有生產企業使用。統一、白蘭氏等「觸礁」企業均稱大陸產品沒有問題。楊壽正表示,統一在大陸的生產線獨立採購原料,和臺灣地區不是一個原料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