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艾灸哪些穴位治療便秘

2020-12-20 尋醫問藥

由於人們生活不規律,飲食不節制,很多中年、青年人也經常會發生便秘的現象,嚴重的幾天不解大便,不僅自我感覺難受,而且由於毒素積累在內臟,會引發身體的其它疾病。使用艾灸來治療便秘,取穴不多,簡單易行,很快就可以緩解症狀,讓身體恢復正常。

中醫艾灸治療便秘

中醫治療便秘的觀點是從調節身體平衡出發,利用穴位的作用激發身體自我排洩的機能,所以安全有效。一些所謂的通便藥物,單純的運用瀉的方法,容易打亂身體系統的運行規律,當時有效,過後仍會復發,甚至給身體帶來一些副作用。因此,有便秘的朋友們還是儘是採用艾灸之類的綠色療法,這才是對自已的身體負責。

艾灸可以使用溫和灸,重點灸天樞和足三裡,這兩個穴位都是屬於胃經的要穴,不僅可以讓便秘的人順利通便,而且可以使拉肚子的人止瀉,所以從這兩個穴位的作用上體現出艾灸穴位的雙向調節作用,這也是艾灸的獨特魅力所在。艾灸時每穴灸15分鐘,每天一次,為增加效果,可以使用隔姜灸,方法和穴位同上,這樣可以增強調節作用,更快緩解症狀。

治療便秘的艾灸治療取穴(主穴)

1、天樞

【標準定位】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天樞穴位於*中腹部,肚臍兩側2寸處。

【主治疾病】便秘、腹脹、腹瀉、臍周圍痛、腹水、腸麻痺、消化不良、噁心想吐等症。

2、大橫

【標準定位】橫穴位於*的腹中部,距臍中4寸。

【主治疾病】洩瀉,便秘,腹痛

3、大腸腧

【標準定位】在腰部,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疾病】消化系統疾病:腸炎,痢疾,便秘,小兒消化不良;

4、支溝

【標準定位】伸臂俯掌,於手背腕橫紋中點直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與間使穴相對取穴。

【主治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習慣性便秘,嘔吐洩瀉。

5、承山

【標準定位】承山穴在小腿被測正中線上,伸小腿或上提足跟時,可以看到在小腿背側中間肌肉(排腸肌)收縮時會形成一個人字形的分叉,承山穴就在這個人字形溝的頂點處。

【主治疾病】痔瘡、便秘、脫肛、腰腿痛等

配穴:津液不足加曲池、上巨虛、太溪;氣機鬱滯加太衝、氣海;脾腎雙虛假脾俞、腎俞、太溪

艾灸方法:用艾條或灸盒做溫和灸,腹部推薦3孔灸盒,背部推薦用單孔灸盒,支溝用艾條直接灸,或者直接綁上隨身灸,每次每穴15-20分鐘,7日一個療程。

相關焦點

  • 灸治療便秘穴位及方法
    使用 艾灸來治療便秘,取穴不多,簡單易行,很快就可以緩解症狀,讓身體恢復正常。 中醫艾灸治療便秘中醫治療便秘的觀點是從調節身體平衡出發,利用 穴位的作用激發身體自我排洩的機能,所以安全有效。一些所謂的通便藥物,單純的運用瀉的方法,容易打亂身體系統的運行規律,當時有效,過後仍會復發,甚至給身體帶來一些副作用。
  • 月經不調怎麼辦 可以艾灸這些穴位
    中醫中調理身體的方法有很多,艾灸是其中一種較為常見的方法。艾灸是將艾條或者艾絨點燃後用燃燒的熱度去刺激穴位來達到調理身體的目的的一種方法。月經不調也可以通過艾灸來進行調理,想要調理月經不調,可以艾灸下面這些穴位。1.
  • 艾灸養生穴位妙用:手陽明大腸經之五輸穴,你了解多少?
    艾灸養生是一種從古至今都有的保健方法,也是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在我們施灸之前往往是先找到跟病症相對應的穴位,然後通過燻烤身體穴位的方式進行自然理療。中醫認為,艾灸具有溫陽補氣、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等作用。
  • 便秘,一個穴位就搞定!
    神闕穴正好在我們腸腹的附近而我們穴位的治療作用又是雙向、良性調節的所以腹瀉和便秘的問題都可以用神闕穴來緩解但是按揉的方法和刺激的方式就有不同了如果您長期便秘摩揉肚子效果不明顯我再給大家介紹一個手臂上治療便秘的經驗穴位配合使用 效果會更好這個穴位在我們前臂外側手腕部
  • 艾灸減肥哪幾個穴位效果好5個穴位有效減掉身上肥肉
    我們都知道艾灸可以減肥的,那艾灸減肥時灸哪些部位有效呢?該如何正確使用艾灸減肥法呢?下面主要為你解答艾灸減肥灸哪些穴位?怎樣艾灸能科學地減肥,讓你在享受調養的同時健康減肥!艾灸減肥灸哪些穴位?一般的艾灸減肥主要取穴:大椎、腰陽關、中脘、關元、居髎。下面為你介紹艾灸減肥取穴的定位及其主治功能。
  • 艾灸是中醫常見療法 艾灸治病養生這些情況別忽略
    艾灸療法想必很多人都聽過,這是中醫療法。生活中不少人生病了,看中醫的時候,就會採用艾灸法治療。或者說利用艾灸養生,但是很多人只是聽說艾灸是個治病養生的好方法,實際上壓根就不知道是什麼。如果你想要通過此種方法保養身體的話,請務必先打聽關於艾灸此種中醫療法的相關信息。
  • 用艾灸調理身體有哪些注意事項
    隨著中醫養生概念的普及,一些簡單方便的養生方法也逐漸受到人們的喜愛,類似按摩、針灸、拔罐、艾灸這些手法也常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尤其是艾灸,有很多很方便的艾灸工具,讓人們在家就能輕鬆艾灸,加上艾灸的養生功效也確實不錯,因此漸漸成為深受喜愛的中醫養生方法。
  • 艾灸治療輸卵管不通、輸卵管粘連以及積水穴位以及方法(單桂敏)
    hi,大家好歡迎收看香怡御艾的御艾小課文章,今天來和大家聊一聊女性輸卵管不同的一些艾灸知識,讓大家知道輸卵管不通、輸卵管粘連以及積水等問題艾灸有用嗎以及艾灸哪些穴位。而中醫中常說輸卵管不通一般在於腎和炎症,臨床上以補腎為根本,還要結合月經周期變化,讓陰陽平衡,並且要保持心情舒暢,防止肝氣鬱結,保持心情預約也是備孕的基礎的。所以如果輸卵管不通的話,也是可以通過艾灸來調理的!!
  • 艾灸足三裡穴位的作用和功效
    關於足三裡穴位,有兩句俗語可以概括它的作用,一是「天天按揉足三裡勝過吃老母雞」,二是「若要身體好,天天灸足三裡」。艾灸是一種常見的中醫養生方法,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下艾灸足三裡穴位的作用和方法吧!
  • 女人一生離不開,這8個艾灸穴位,值得好好收藏
    中醫認為:色不衰身體健,離不開血和氣兩種東西。以氣帶血,以血養氣,陰陽平衡,人才能健康而無疾。女性體質為陰性,容易因寒涼而生病。寒邪進入身體後消耗掉女性體內本就不多的陽氣,使得血液循環不暢,臟腑得不到滋潤。讓女人氣血好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食療、運動、艾灸......。今天掌門師兄專門介紹艾灸療法,幫助女人留住美麗的容顏,淡去歲月留下的痕跡。
  • 中醫治療便秘有 475首方劑,發明了針刺灸法、穴位埋線等治療方法...
    綜合化、個體化治療慢性便秘作者: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 柯曉慢性便秘是一種高發病率的疾病,有報導稱我國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為 4.0%~10.0%,且隨年齡的增大而升高,女性患病率高於男性。雖然患病率高,但實際就醫的患者不多 , 有報導稱實際去醫院求治的患者只有 25%。
  • 為什麼學習艾灸?怎麼來學習艾灸?
    比如脾胃出問題,應該灸中脘、解溪、足三裡、關元、神闕等穴位,但你灸其它穴位,那就牛頭不對馬嘴,了解經絡,做艾灸,通過經絡的傳導,以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治法。  古代醫書中說:「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說明灸法是除藥物、針刺之外的一種重要治療方法。
  • 艾灸這個手指上的通便穴位,相當於人體自帶的開塞露!
    中醫中,手陽明大腸經上的「商陽穴」是治便秘的要穴。只要一遇便秘,艾灸「商陽穴」就能有很好的效果,今天掌門師兄就跟大家來說說這個重要的穴位穴位釋義商陽穴手陽明大腸經上的穴位,別名絕陽,為手陽明大腸經的井穴,出自於《靈樞·本輸》。
  • 便秘該如何調理?用好四個穴位就好了!
    便秘該怎麼治療呢?中醫針灸認為,應該以理腸通便為主要治療原則。針灸認為,以天樞,大腸俞,上巨虛,支溝四個穴位為主。天樞穴是一個常用的保健穴位,屬足陽明胃經,是大腸的募穴,具有疏調腸腑、理氣行滯、消食等功效,針刺或艾灸或按摩天樞穴對於改善腸腑功能,消除或減輕腸道功能失常而導致的各種證候,是有顯著的功效的。
  • 便秘的穴位療法
    點上面「穴位治百病」關注學習各種中醫特色療法,掌握專業技術,健康一身輕
  • 長夏養生健脾祛溼按摩哪些穴位
    在人體的五臟六腑中,脾主運化,喜歡乾燥的環境,而長夏大的天氣特徵是脾胃不喜歡的氣候,因此容易出現問題,所以中醫認為,長夏要養生一定要注意健脾祛溼。只有將體內的溼氣順利排出,才能有利於脾胃健康,脾胃是否健康也關係著我們的身體健康狀況,所以健脾養胃很重要。
  • 合谷穴,手陽明大腸經與足陽明胃經相交接,按摩,中醫穴位,經絡
    這個穴位,稱它為天下第一穴一點也不為過,因為幾乎所有的病都可以用這一個穴直接或間接的幫助治療,但是如果用按摩或針灸的方法錯誤是會大打折扣的。合谷穴 中醫穴位 別名虎口這個穴位就是合谷穴6大功效1、止痛大穴合谷經氣旺盛,止痛效果好,是我們身體上的「止痛片」,幾乎一切痛症都可以找合谷穴來解決,艾灸或者用大拇指掐按這個穴位來止痛。
  • 噯氣艾灸哪裡效果好部位圖,噯氣艾灸穴位以及時間(單桂敏)
    hi,大家好,歡迎收看香怡御艾的御艾小課,昨天和大家分享了小兒長個艾灸方面的知識,今天和大家說一下噯氣艾灸的知識吧,讓大家知道噯氣艾灸哪裡效果好以及噯氣艾灸穴位以及時間。引起噯氣的原因有哪些:(通常腸胃方面有問題引起的)1.有些人可能腸胃方面有問題例如胃炎、胃潰瘍,胃食管反流之類的引起的,吃的食物過多,加重胃的負擔,食物存積的時間長容易引起噯氣。
  • 艾灸這5個穴位,讓女人容光煥發
    鮑姑從藥囊中取出紅腳艾,搓成艾線,為之燻烤治療。不久,姑娘臉上的贅瘤全部脫落,變成了一個美貌的少女。所以,艾草有「醫草」、「女人草」等諸多美譽。以艾草為材料的灸療被女性引之為「閨蜜」也就不足為奇了。同時,在所有灸療人群中,女性的效果最好。在中醫文化中,男性屬陽,女性屬陰。
  • 久坐者必傷脾,你應該艾灸這個穴位!
    事實上,表面上看是「久坐傷肉」,但中醫認為皮、肉、筋、骨、脈各有所主。其中,「脾主肌肉四肢」,如果久坐而不動,會使脾臟功能受損,從而導致肌肉萎縮,許多人在久坐後會感覺身體睏倦就是這個道理。另外,脾虛還會誘發肥胖。對於脾胃功能本身不太好的人來說,久坐會使脾更加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