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人們生活不規律,飲食不節制,很多中年、青年人也經常會發生便秘的現象,嚴重的幾天不解大便,不僅自我感覺難受,而且由於毒素積累在內臟,會引發身體的其它疾病。使用艾灸來治療便秘,取穴不多,簡單易行,很快就可以緩解症狀,讓身體恢復正常。
中醫艾灸治療便秘
中醫治療便秘的觀點是從調節身體平衡出發,利用穴位的作用激發身體自我排洩的機能,所以安全有效。一些所謂的通便藥物,單純的運用瀉的方法,容易打亂身體系統的運行規律,當時有效,過後仍會復發,甚至給身體帶來一些副作用。因此,有便秘的朋友們還是儘是採用艾灸之類的綠色療法,這才是對自已的身體負責。
艾灸可以使用溫和灸,重點灸天樞和足三裡,這兩個穴位都是屬於胃經的要穴,不僅可以讓便秘的人順利通便,而且可以使拉肚子的人止瀉,所以從這兩個穴位的作用上體現出艾灸穴位的雙向調節作用,這也是艾灸的獨特魅力所在。艾灸時每穴灸15分鐘,每天一次,為增加效果,可以使用隔姜灸,方法和穴位同上,這樣可以增強調節作用,更快緩解症狀。
治療便秘的艾灸治療取穴(主穴)
1、天樞
【標準定位】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天樞穴位於*中腹部,肚臍兩側2寸處。
【主治疾病】便秘、腹脹、腹瀉、臍周圍痛、腹水、腸麻痺、消化不良、噁心想吐等症。
2、大橫
【標準定位】橫穴位於*的腹中部,距臍中4寸。
【主治疾病】洩瀉,便秘,腹痛
3、大腸腧
【標準定位】在腰部,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疾病】消化系統疾病:腸炎,痢疾,便秘,小兒消化不良;
4、支溝
【標準定位】伸臂俯掌,於手背腕橫紋中點直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與間使穴相對取穴。
【主治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習慣性便秘,嘔吐洩瀉。
5、承山
【標準定位】承山穴在小腿被測正中線上,伸小腿或上提足跟時,可以看到在小腿背側中間肌肉(排腸肌)收縮時會形成一個人字形的分叉,承山穴就在這個人字形溝的頂點處。
【主治疾病】痔瘡、便秘、脫肛、腰腿痛等
配穴:津液不足加曲池、上巨虛、太溪;氣機鬱滯加太衝、氣海;脾腎雙虛假脾俞、腎俞、太溪
艾灸方法:用艾條或灸盒做溫和灸,腹部推薦3孔灸盒,背部推薦用單孔灸盒,支溝用艾條直接灸,或者直接綁上隨身灸,每次每穴15-20分鐘,7日一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