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姆龍專家指出不正確測量方法會影響耳式體溫計準確性

2020-12-23 美通社

北京2008年8月1日電 /新華美通/ -- 近年來,使用耳式體溫計測量體溫,已十分普遍。耳式體溫計是通過掃描耳鼓膜發出的紅外線測得的體溫。它比傳統水銀體溫計更安全、更便捷。但不少人在使用時,常有「量不準」的困擾,對此,專家指出:耳式體溫計出現測量不準的問題,跟使用者測量方法不正確有非常大的關係。正確使用耳式體溫計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Logo: http://www.prnasia.com/sa/200709061657.JPG )

首先,使用耳式體溫計時應考慮環境溫度影響。突然改變環境溫度,如從室外進入空調房,耳式體溫計剛從包裝盒裡取出,還未適應環境溫度,馬上開始測量會導致結果不準。另外,突然改變環境如從空調房進入室外,也會造成耳式體溫計數值不準。因此,耳式體溫計進入一個新的環境時,應在這個環境中放置30分鐘以上,讓耳式體溫計溫度和環境溫度一致後才能開始測量。

其次耳式體溫計測量的是耳內鼓膜的溫度,測量時一定要對準鼓膜。很多家長在給孩子測量時,一般不敢深插,而且患兒在測量時可能在動,體溫計的探頭未對準耳內鼓膜,測得的往往只是耳道溫度,所以會偏低。專家指出,在使用耳式體溫計時,需將耳廓往後上方拉,讓耳道較能呈直線形,然後將探頭輕輕放入至合適的鬆緊度,相對來講插入更深,效果會更好。為了獲得更精準的體溫,一般建議家長多給孩子測幾次。重複量測後,取其較高值為耳溫。據了解,歐姆龍耳式體溫計在精準獲取耳膜溫度方面獨具優勢 -- 自動檢溫機能,當檢測到溫度值在34度且持續超過1秒,便會發出提示音,提示可以開始測量,以每0.3秒的速度採集一個數據樣本,10秒自動檢溫機能結束,將獲取的較高溫值顯示。所以,專家建議使用歐姆龍耳式體溫計的家長,在將測頭插入耳內後,應左右輕輕轉動機器,以此確認體溫計的探頭能正對耳膜,以便收集精準溫度值。

此外,耳式體溫計之所以吸引眾多家庭使用,與其快速測量也有很大關係。但能夠正確而快速地使體溫計測量到鼓膜溫的家長,往往是使用非常熟練的。對於初次使用或不熟悉使用方法的家長,較好還是讓體溫計置入耳朵時間稍長一點。但較好不超過15秒,因為時間過長也會造成體溫計探頭溫度升高,使得測得的溫度出現偏差。

另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影響因素。即耳式體溫計保護膜的清潔程度,耳式體溫計探頭上的保護膜有髒物,褶皺,破損,也會影響測量值。耳套需隨時換新,多次使用後的耳套會使溫度值降低0.1攝氏度到0.3攝氏度。尤其不要用手去觸摸,手上的油脂會造成測到的溫度偏低。另外,如果外耳道內有太多耳垢也應儘量清除,以免影響測量結果。

為了讓耳式體溫計能更好服務家庭,專家建議,一定要仔細閱讀耳式體溫計的使用說明,在出現測量不準的情況時,應審慎考慮自己測量方面是否存在不正確方法,也可直接與廠家售後中心取得聯繫,指導自己完成體溫精準測量。

相關焦點

  • 歐姆龍耳式體溫計MC-510 值不值得買?
    核心提示:為了給大家一個全面了解電子體溫計的平臺,3月份,39健康評測室選取了市面上6款不同品牌的電子體溫計做橫向對比評測,為了讓大家對市面上的電子體溫計有更深入的了解,此次,39健康評測室再次選取了市面上一款比較火熱的紅外線耳式體溫計歐姆龍MC-510進行評測。
  • 奶爸奶媽必備 歐姆龍推嬰兒用紅外耳式體溫計
    隨著寒流來襲氣溫驟降,不少人都在這突如其來的降溫中感染感冒病毒,而對氣溫敏感的寶寶來講,這樣的降溫最容易引發感冒,隨時監控Baby的體溫也是各位奶爸奶媽的必修課,歐姆龍就在近日專門推出了一款專給嬰兒設計的紅外耳式體溫計TH839S。
  • 耳式電子溫度計計溫不準 險些延誤孩子病情
    但隨後記者在醫生給兩位患者的測試中發現,歐姆龍電子體溫計與傳統的水銀溫度計測量的溫度確實存在偏差,最小的差度為0.7℃,最大的差度竟然達到1.2℃。    醫務人員告訴記者,他們所掌握的規律是:人體耳道的鼓膜溫度要略微高於口腔溫度0.3到0.5度,但是歐姆龍體溫計測量出的溫度卻低於口腔溫度,而且差距很大,醫生認為這樣的情況很不正常。
  • 耳式電子溫度計計溫不準 險些延誤孩子病情(圖)
    隨後,記者花了450塊錢,在一家藥店買了一個新的同型號的歐姆龍電子體溫計,專門測試一下。  記者首先測量了一下自己的體溫,歐姆龍的結果是36.8攝氏度,然後又用傳統的水銀溫度計測量了一次,但卻發現水銀溫度計測量的體溫是37.3攝氏度。溫度差是0.5攝氏度,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
  • 如何測量寶寶體溫——體溫計篇
    耳溫槍其精確程度取決於其紅外線束到達鼓膜的能力,所以在耳部耵聹較多或測量方法不對時,測量的體溫是不可靠的。耳溫槍在耳朵裡面的角度必須正確,人體的耳道不是筆直的,會隨著身體的成長而彎曲成 S 形。若插入時比較淺,或不伸直耳道,則測量時會對著耳道壁,從而不能正確測量。過多耳垢則會干擾測量。此時一定要找醫生處理,不要自行掏耳朵,這可能把耳垢往更深處推,引起發炎、感染。中耳炎或其他中耳異常者量耳溫會有誤差,應該用其他方法量體溫。2.耳溫槍必須定期校正以免失去準確性。3.美國兒科學會學術新聞網站指出,耳溫計不應該給 2 歲以下孩子使用。
  • 歐姆龍電子體溫計幫助女性了解健康晴雨表
    基礎體溫是女性掌握自己健康的「鑰匙」 北京2008年7月31日電 /新華美通/ -- 基礎體溫是女性掌握自己健康的「鑰匙」,對此,日本專業健康醫療顧問歐姆龍推出了專為女性朋友設計的可以測量基礎體溫的電子體溫計,可實現30秒精準快捷測量,並配有專門的基礎體溫測量表,方便記錄;較寬的探溫頭設計和精密的測溫技術,保證了測得體溫的高準確性
  • 歐姆龍2款電子體溫計評測
    後來經過科學界人士的不斷改良,如今被廣泛使用的水銀體溫計也應運而生,水銀體溫計是利用水銀遇熱會發生膨脹的原理,使體溫的變化直接反應在玻璃管內水銀的大幅度增加上,以此測量體溫。由於水銀體溫計使用方便、精度高,測溫方法和結構比較成熟,沒有太大的改進餘地,使得體溫計的研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停滯不前。
  • 寶寶體溫計,究竟應該怎麼挑?
    這種體溫計的使用方法和水銀溫度計是一樣的,同時還能避免水銀的安全隱患。因為是電子元件感應溫度,一般電子體溫計的測量時間也需要3-5分鐘左右,選擇探頭柔軟並且可以彎曲的電子體溫計,測體溫時寶寶也會比較舒服。測好了體溫計會響提示音,直接拿出來就能看到體溫讀數啦!
  • 孩子發燒39度 歐姆龍體溫計卻測出正常體溫
    浙江在線07月30日訊杭州的張先生去年給寶寶買了一個耳試體溫計,本來是為了隨時檢測孩子的體溫,以免發熱了耽誤治療。沒想到,用這個體溫計給寶寶測量體溫,顯示是正常的。帶到醫院一檢查,卻說孩子發燒了。  去年冬天,張先生給幾個月大的寶寶買了個歐姆龍速測體溫寶,也就是耳試體溫計。
  • 【風車健康小課堂】——測量體溫的正確方法,你知道嗎?
    但是如何正確測量出體溫你知道嗎?不清楚也不要緊!今天,《風車健康小課堂》邀請了家長老師來告訴你! 【風車健康小課堂】 科學促健康——測量體溫的正確方法,你知道嗎?
  • 正確測量體溫,你會不會?
    最常用的測量體溫方法    體溫測量是診斷疾病時常用的檢查方法,有口腔測溫、腋下測溫和肛門測溫三種。多數情況下用腋溫來測量,這是因為腋下的溫度和人體內環境溫度最為接近。    生活中最常用的是水銀溫度計,測量前將體溫計度數甩到35℃以下。    測量腋下體溫不是將體溫計隨便往腋窩一夾就可以了。
  • 如何選擇體溫計及最佳測量體溫方法
    >※水銀體溫計、數位化的電子體溫計、耳溫槍、額溫槍※不建議使用水銀溫度計,因為一旦破碎,造成其中的水銀揮發並被人體吸收的風險※電子體溫計、耳溫槍、額溫槍在使用時要先將數字歸零二、測量體溫時量哪裡量耳溫、前額溫度、腋下溫度、肛門溫度、口腔溫度......
  • 水銀體溫計要禁產「退市」了?專家這樣說→
    「一般來說,接觸式體溫計準確程度要高過非接觸式,而在接觸式的體溫計中,接觸時間長的又要優於接觸時間短的。」浦東新區浦南醫院護理部主任李曉靜告訴記者,儘管水銀體溫計是四種體溫計中公認的最準確的體溫計,且國內醫院也主要都在使用水銀體溫計,但實際上,水銀體溫計正在逐步被淘汰。因為水銀體溫計如果用於測量口腔溫度,通常的動作是先甩一甩,甩到35℃以下,如果甩的過程中不小心磕碰,或者使用時候咬碎,釋放出的汞元素可能會傷害到人體或環境。
  • 額頭、手腕、耳道…哪種測量更準確? 了解紅外線體溫計的「一二三」
    常規的水銀體溫計測量更加穩定,但由於檢測時間過長(3~5min),必然是不能滿足日常快速篩查的要求的。因此,在人流量較多場所採用非接觸式的溫度計,既安全,又方便快捷。  但是,由於很多使用者並沒有正確掌握使用方法,導致篩查體溫成為一種形式,沒有真正發揮防控疫情的作用。
  • 如何正確選擇和使用體溫計
    據新華社電,測量體溫是鑑別健康人與非典病人、疑似病人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市場上體溫計的種類很多,在性能和使用方式上差別較大。對此,專家提醒消費者要根據自身特點,正確選擇和使用體溫計。 據介紹,最常見的體溫計是玻璃體溫計,它可使隨體溫升高的水銀柱保持原有位置,便於使用者隨時觀測。
  • 歐姆龍體溫計 掌握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尤其對於有小孩的家庭來說,家中更需要常備一個體溫計。而素來注重健康領域電子產品技術研發及推廣的日本專業醫療顧問歐姆龍,其對電子體溫計功能及設計的解讀,完全可以成為追求高層次健康需求的人們選擇體溫計的參考。
  • 正確測量體溫,你會不會?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林輝 體溫是衡量身體狀態的重要指標,同時體溫測量結果對於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遇到自己測量體溫的情況。受訪專家:河南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與慢病防治所所長周剛體溫是物質代謝轉化為熱能的產物。
  • 6成家長用水銀體溫計 專家稱14歲內兒童應停用
    慶幸的是,我國政府及不少醫學機構已認識到這一點,紛紛呼籲採用安全的電子體溫計,停止使用水銀體溫計,尤其不主張14歲以下的兒童使用。北京積水潭醫院已經大量引進歐姆龍電子體溫計,正逐漸實現全院醫療健康監測的「無汞化」。復旦醫科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目前也已使用電子體溫計進行門診體溫檢測。正是這些有益的推力,讓中國電子體溫計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 「寶安康」 紅外耳式體溫計使用手記(圖)
    北京金遠見公司日前推出的「寶安康」紅外耳式體溫計採用革命性的測量體溫方式,在預防和治療非典的一線上充分發揮出了它準確、快速、安全的優勢。前段時間,北京金遠見公司曾向社會各界免費贈送了一批這種產品,筆者也得到一支,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積累了一些使用經驗和體會,與大家分享。
  • 水銀體溫計要禁產「退市」了?專家這樣說
    「一般來說,接觸式體溫計準確程度要高過非接觸式,而在接觸式的體溫計中,接觸時間長的又要優於接觸時間短的。」 因為水銀體溫計如果用於測量口腔溫度,通常的動作是先甩一甩,甩到35℃以下,如果甩的過程中不小心磕碰,或者使用時候咬碎,釋放出的汞元素可能會傷害到人體或環境。「現在比較常用的是測量腋溫,測量口腔的溫度超過37.3℃,就表示發熱;腋溫則比口腔溫度低0.2到0.4℃,所以腋溫一般超過37℃,就提示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