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山嶽日
和你想像中不一樣的紀念
起伏的大地
褪不去的古意
諸多神奇
刻在石頭裡
雙胞胎兄弟
叫大山
叫大石
足以凌空飛馳
又是一代大山的子孫
續寫新的年輪
雖然艱難
始終是開啟的門
紅葉似彩霞
山花如浪花
Number1
簡 介
聯合國把每年的12月11日設立為「國際山嶽日(International Mountain Day)」,以促進對保護山嶽生態系統的認識,進一步了解貧困的山區居民的生存需要。
Number2
國際山嶽日裡的「山嶽」
這裡所說的山嶽並不只是指風光秀麗的名山,而是泛指處於高海拔的高山、高原,甚至包括了人跡罕至和生活艱辛的山區。
山嶽的自然屬性和人類的社會屬性息息相關,隨著人類開發自然能力的增強,「破壞」成為了不可迴避的現象,開發的初衷是帶給人類幸福,可與此同時開發帶給山嶽的破壞,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而民眾對於山嶽在生態系統中的地位,在人類社會演化中的位置仍然比較模糊。下面就從山嶽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來看一看關注和保護山嶽對於人類的重要意義。
Number3
高山流水
山區是地球的「水塔」,提供全球60%-80%的淡水資源。可以說,世界上絕大多數重要的水系的都發源於山嶽,水系衝擊出的肥沃平原孕育了人類文明,山嶽是名副其實的幕後英雄。
尼羅河
尼羅河,發源於維多利亞湖西群山流經坦尚尼亞、蒲隆地、盧安達、烏幹達、蘇丹、埃及等國境,注入地中海;河流全長6670千米,流域面積287萬平方千米。
亞馬遜河
亞馬遜河,發源於安第斯山脈,流經秘魯、巴西等國境,注入大西洋;河流全長6400千米,流域面積705萬平方千米。長江,發源於唐古拉山脈,流經中國國境,注入東海;河流全長6380千米,流域面積180.7萬平方千米。
底格裡斯-幼發拉底河水系
底格裡斯-幼發拉底河水系(Tigris-Euphrates river system),西南亞最大的河流體系,包含了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兩河的源頭在土耳其東部山間,相距不到80公裡(50哩),沿東南方向流經敘利亞北部和伊拉克,注入波斯灣。
密西西比河—密蘇裡河
密西西比河—密蘇裡河,發源於落基山脈,流經美國國境,注入墨西哥海灣;河流全長6020千米,流域面積322萬平方千米。
黃河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脈,流經中國國境,注入渤海;河流全長5464千米,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千米。
恆河
恆河發源於中印西藏邊界印度一側喜馬拉雅山脈南部。其5條源流——帕吉勒提河(Bhagirathi)、阿勒格嫩達河(Alaknanda)、曼達基尼河(Mandakini)、道裡根加河(Dhauliganga)與品達爾河(Pindar)全發源於北方邦北部山區。其中兩條主要源流為阿勒格嫩達河(兩河中較長)與帕吉勒提河,前者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楠達德維山(Nanda Devi)迤北約48km處,後者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根戈德裡冰川(Gangotri)腳下冰洞,海拔約3050m。
鄂畢—額爾齊斯河
鄂畢—額爾齊斯河,發源於阿爾泰山,流經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境,注入北冰洋;河流全長5410千米,流域面積297.5萬平方千米。
瀾滄江—湄公河
瀾滄江—湄公河,發源於唐古拉山脈,流經中國、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國境,注入南海;幹流全長4880公裡,流域面積79.5萬平方千米。
剛果河
剛果河,發源於薩伊沙巴高原,流經尚比亞、薩伊、中非、剛果、喀麥隆、安哥拉等國境,注入大西洋;全長約4700公裡,流域面積約370萬平方公裡。
萊茵河
萊茵河是西歐第一大河,發源於瑞士境內的阿爾卑斯山北麓(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許多河流的發源地和分水嶺。多瑙河、萊茵河、波河、羅訥河都發源於此。),西北流經列支敦斯登、奧地利、法國、德國和荷蘭,最後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全長1232千米,流域面積(包括三角洲)超過22,0000平方公裡(85,000平方裡)。
勒拿河
勒拿河,發源於貝加爾山,流經俄羅斯國境,注入北冰洋;河流全長4400千米,流域面積249萬平方千米。
Number4
那山,那物,那人
物種多樣
世界上有一半的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集中在山區,山區維持著大約四分之一的陸地生物多樣性。眾所周知,地球生命之間構成著極為複雜和龐大的生態系統,一個物種的存亡很大可能帶來一個食物鏈條上生物生存狀態的波動,進而改變生態系統影響人類的生存狀態。
山區的土著居民
許多山區都居住著古老的土著社區,它們擁有並保留著珍貴的知識、傳統和語言。
山嶽裡的青年、少年
儘管山區景色優美,但那裡的生活卻可能很艱苦,對農村青年來說尤其如此。
糧食
山區是農業生物多樣性的重要中心,也是我們餐桌上許多糧食的產地,例如大米、馬鈴薯、藜麥、西紅柿和大麥。
旅遊
山區旅遊佔全球旅遊產業的15%-20%。山區擁有重要的文化多樣性、知識和遺產。
世界所有重要河流的源頭都在山區,全球一半人口依賴於來自山區的水,約2億5千萬人生活在山區。山區的生物多樣性對於水土保持、清潔水源、糧食、醫用植物等至關重要,但這種多樣性正在受到五重威脅:伐木、採礦、工業、旅遊、氣候變暖。
保護地球家園,已經老生常談,但是怎麼保護取決於我們對地球家園的認知,希望山川河流,花鳥魚蟲,與我們人類和諧共存,希望人類的文明,綿延不斷。
圖片來自網絡素材
美編:江漢飛
轉載請註明:(來源微信公號:信管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