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行腳商人走夜路遇到可憐婦人,他幫忙捎信,母子終於回了家

2020-12-12 騰訊網

戲說古今奇聞趣事,傳遞世間真情善意。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551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

文/小田

今天給大家講一篇古代的民間小故事,故事弘揚「行善積德」的正能量,希望各位朋友讀過這則小故事都能有所啟發。

書歸正傳,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

從前,馬家屯有一個姑娘,大家都叫她小翠。前兩年經媒人牽線,嫁給了離娘家30裡地外的陳三。

陳三是個年輕木匠,經常跟著爹爹去外面給人家做木工活。一年忙乎下來,收入倒也不少,起碼不愁吃穿。

小翠的娘家家境很貧寒,打小小翠就沒吃過飽飯。因為經常挨餓,小翠的身子骨很是清瘦。

但她長得清秀,人性也善良。陳三這人也實在,只要妻子人好,其他的都不重要。

婚後第二年,小翠就給陳家生下一個兒子。公婆很高興,陳三興奮得更是一夜沒有合眼。

此後陳家對小翠更加好了。小翠心裡也明白,對公婆也很是孝順。

小翠每月都會回一趟娘家,之前都是陳三趕著驢車去送小翠,等小翠託表哥捎信,陳三再趕著驢車去接。

幾年下來,一直沒有出過啥事。

有一天,小翠想回娘家了,就跟陳三說了。陳三有些為難,因為第二天正是一戶人家上梁的吉日,爹爹一人忙不過來。

「明日我脫不開身,要和爹爹去給人家上主梁。主家吉日已經選好,不能改期,你等我一天,後天我趕著驢車去送你們娘倆,如何?」

因為前一個月,小翠就沒回娘家。如今她心裡很是惦念爹娘,她就對丈夫說道:「你和爹爹去忙,明日我和兒子僱輛馬車回去。道也不遠,沒事的。」

陳三一琢磨,倒也無妨。一是離得近,二是坐馬車前往,都是熟人也不會出啥事。

「好!那明日我給你找輛馬車,你和兒子路上小心一些。回來前讓表哥給我捎口信,我去接你和孩子。」

小翠很高興,開始收拾東西。

翌日一早,小翠抱著孩子背著包,坐上馬車就朝著娘家行了去。

再說腳商王五,本是山西人。因四處做買賣,便離開山西老家,靠著走商賺錢餬口。

此時,王五已從一個鎮子收購一批貨,正在往另一鎮子趕。

而小翠娘家馬家屯和婆家所在村,正是王五的必經之地。王五挑著擔子是日夜兼行,走夜路對他來說也是家常便飯的事兒。

這些年他走夜路遇到的詭異事兒倒也不少,王五懂得忌諱,一直平安無事。

幾日之後,小翠欲要回家。可常給他捎信的表哥,因為外出辦事不在家,小翠左等右等可表哥就是沒回來。小翠便抱著孩子去村頭,村裡的二爺趕著馬車正要出村,見小翠抱著孩子在走,便停下馬車問道:「翠啊,你這是幹啥去?」

「二爺,我帶孩子回婆家。想要隔壁表哥給捎口信,讓孩子爹來接我,可表哥一直沒回來。」

「趕巧了,我從你婆家村附近走,我捎你一程。上車吧!」

小翠心裡很高興,於是上了馬車。一路上,小翠和二爺一直聊著天。

很快,馬車就到了離村子不遠的岔口。

「翠啊!我還有事就不進村了,你和孩子走兩步吧!」二爺跳下車說道。

「二爺,不勞煩您了,這也到村子口了,再走一會兒就到家了。二爺,您慢點!「小翠抱著孩子下了車。

謝過二爺後,二爺長鞭一揮,趕著馬車就走了。

天漸漸黑了,路上也沒啥行人。小翠剛走了不一會兒,西邊的烏雲就飄過來了。忽然狂風肆虐,直吹得小翠有些站不穩了。

她抱著孩子背著包,迎著風開始往村頭走。河中的浪花也被吹了起來。

小翠身子骨瘦小,幾次險些被吹入河中。忽然,一陣狂風吹來,她一個踉蹌,背上的包袱滑了下去,她順勢一逮,身體一個前傾,直接朝著河中扎了進去。

只聽「撲通」一聲,小翠和兒子墜入河中。小翠不習水性,但她拼盡全力去救小兒子。

此時小兒子哇哇大哭,小翠顧不上自己,就去抓小兒子。

那河中之水本就湍急,此時又起了大浪。不多時,娘倆便沒了蹤影。

且說那陳三,在家裡一直沒有等到小翠表哥捎口信。他心裡著急,過了幾天就趕著驢車去了馬家屯。

可嶽母說,小翠和孩子頭幾天就走了。陳三聞言心裡只覺不妙,他趕緊回了家,差人四處尋找,可一連找了好幾天,還是沒有妻兒的消息。

而這幾天,村頭王大爺家的大黑狗有些反常,天一黑就狂叫個不停。王大爺總是自己嘀咕:「這隻黑狗以前可從不這樣,這幾天它是抽了哪門子瘋了?」他搖了搖頭,也沒當回事。

陳三找不到妻兒隨即報了官,衙役四處打聽可還是沒有小翠的下落。

再說那商人王五,這天晚上正好挑著擔子從這裡經過。王五趕著去另外一個鎮子賣貨,並沒有打尖住店。

夜裡三更天的時候,王五哼著小曲從河邊走過時,忽然看見一位婦人正蹲在河邊小聲哭泣。

王五就覺得好奇:「這三更半夜的,誰家媳婦不回家在這哭呢?難道是和家人吵嘴了?」王五挑著擔子就走了過去。

只見一個婦人,蓬頭垢面,衣衫溼漉漉的,懷中還抱著一個奄奄一息的小男孩。看上去這婦人甚是可憐。

王五走到跟前詢問:「這麼晚了,姑娘不回家怎麼抱著孩子在這哭泣?別凍著了孩子,快回家吧!」

那婦人不是別人,正是前幾天墜河而亡的小翠,懷中正是她的小兒子!

小翠看了看王五,哭泣著說道:「小女多謝好心人關心。只是我與小兒前幾天在此溺亡,本想夜裡給丈夫託夢,告訴他來此尋我母子二人,可村頭那條大黑狗卻死活不讓我過去。」

王五常走夜路,經歷過的事兒多了。他一聽得知這婦人與孩子是鬼,他並沒有害怕,又詢問道:「姑娘莫急,既已如此,你且在此等候,不如我幫你給家人捎口信,讓他們來此尋你,如何?」

小翠聞言趕忙給王五行禮,以示感謝。隨後又從手上拿下一個玉鐲交給王五:「多謝老哥的善心,這裡有一個玉鐲,你拿給我丈夫陳三,將我和兒子溺亡之事告訴他,讓他來下遊泥潭中尋我即可。」

王五接過玉鐲,小翠消失不見了。

王五這人重情義、講義氣,他不敢耽擱,連夜便進了村子。

他向村民打聽,這才找到了陳三,後將小翠和孩子溺亡的事兒告訴了他,又拿出小翠的玉鐲。

陳三接過玉鐲一看,正是妻子的隨身之物。陳三謝過王五,後執意留王五在家中過夜,王五推脫不過,只得住下了。

翌日一早,陳三和爹爹帶著鄉民來到河的下遊。幾經打撈,終於在泥潭之中找到小翠和小兒子。

陳三看著妻兒的屍首是痛哭不止!後他將妻兒帶回了家,埋進祖墳之中。

母子倆幸好遇到王五這位善良的腳商,才得以回了家,入土為安。

陳三給了王五一些銀兩,王五推脫不要,他對陳三說道:「我乃是一名腳商,走南闖北常走夜路。平日裡多做些積德行善的好事,算是為自己積累福澤,以便消災免禍了。錢我不要,能幫上忙算是盡了自己的一份力。」

說完,王五挑起擔子繼續趕路。陳三彎腰施禮,目送著王五。心中暗暗說道:「但行善事,不圖回報。向您這般的善人,必有福報!」

腳商王五一生遇到過很多怪事,但卻一直平安無事。且生意上他童叟無欺,買賣很是不錯。想來這便是他行善積德的福報吧!

本故事完結!

文中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文中故事來源於民間傳說,目的是借古喻今明道理。還望各位讀者不要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

如果喜歡我的民間小故事,還請大家點讚、轉發,謝謝!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母子落水,請行腳商人幫忙,老哥行行好,幫我捎口信吧
    行腳商人有些不解,便問道:「你家住何處?為何有家不回呢?你有什麼難言之隱嗎?」「不瞞老哥,我前些天路過此地,突遇狂風,一個踉蹌我母子二人便跌落河中。我本想託夢給我的相公來尋我,可村頭有黑狗,我過不去。」行腳商人一聽這話,這才明白。原來這婦人並非活人。
  • 民間故事:師徒趕夜路,卻遇到了怪事,師父:不行你就把她娶了吧
    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行腳商人奇遇》,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論著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07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在古時候啊,由於交通運輸不便利,延伸出了一種名為「行腳商」的職業,他們通過將一個地方的特產帶到另外一個地方販賣來賺取一定的錢財。今天小於給大家帶來的這則小故事,便是發生在一個行腳商人身上的怪事。
  • 民間故事:善人助鬼
    故事傳播行善積德的正能量。希望諸位看官讀過這則故事後,都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閒言少敘,民間故事這就開講了:徐州的王成,是一名賣豆腐的老翁。他常常凌晨起床在自家磨坊內做豆腐,之後挑著擔子,在天明之前挑到鎮子集市上去賣。走夜路便成了家常便飯,但老翁卻未曾遇見過奇事。
  • 民間故事:婦人回娘家,路上被搶走首飾,縣令用一件布衫破了此案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030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還請動動您的小手給個關注,謝謝!文/小松北宋末年,江南的某個鎮子上住著一個劉員外。劉員外有一個兒子,名叫劉城。劉城在鎮子上開了一家店鋪,主賣珠寶首飾。
  • 民間故事:行腳商人救下一女子,女子知恩圖報,為他傳了三代香火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65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一則民間小故事。筆者希望各位看官閱過這則民間小故事後,都能明白這則民間小故事背後的寓意。
  • 民間故事:落難女報恩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善良的行腳商》,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50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古時候的民間故事,希望各位看官通過這個故事都能有所收穫!
  • 《執劍之刻》行腳商人位置在哪 行腳商人位置坐標分享
    導 讀 大家知道在手遊執劍之刻裡行腳商人的位置在哪裡嗎?
  • 民間故事:菸鬼
    突然有一天,一個外地的行腳商人來到了這裡,只見他找到了薛地主的宅子,拿出了一坨黑乎乎的東西給了他,也沒收銀子,並且帶著薛地主嘗了嘗鮮,薛地主很是高興,樂呵呵地送走了行腳商人,躺在床上去繼續新鮮了新鮮。半個月時間轉眼就過去了,黑乎乎的東西轉眼就用完了。薛地主急得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但是也沒有任何辦法。
  • 洛克王國行腳商人尋找方法 周末大抱走活動玩法
    洛克王國行腳商人在哪 洛克王國行腳商人在任務周末大抱走中出現!洛克們需要參與活動,抱走金雞,同時在規定的時間內手動跳轉地圖找到行腳商人,就能獲得獎勵哦! 活動時間:5月10日-5月11日下午14:00-15:00 活動獎勵:有三種,1QB,1洛克鑽和一堆的獎勵包哦!
  • 民間故事:路邊如果遇到這樣放著的錢千萬不要撿
    故事,圖文無關看來他這是還有牽掛一直在等著呢,奶奶聽著這話,自然知道,他心裡惦記的是唯一的兒子,但也從村民那裡得知,已經給他捎信過去了,但路途遠,在加上山路難行,最早也得第二天中午才能到。奶奶並沒有像我解釋什麼,做完這些便拉著我頭也不回的回到了舅爺家,然後就一直守在舅爺的身邊。怪事發生在臨近半夜的時候,原本已經不成了的舅爺呼吸卻漸漸的平穩,看著今天晚上是沒什麼事情了,大家只道舅爺的生命力真頑強,然後就陸續散去,只剩下了我和奶奶。故事。
  • 火影忍者ol行腳商人在哪裡 火影忍者ol行腳商人問題解答
    火影忍者ol行腳商人有什麼用 火影忍者ol行腳商人刷新要多少券 火影忍者ol行腳商人位置 火影忍者ol行腳商人在哪裡呢,要去哪裡找呢,下面和聚俠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答: 1.行腳商人位置: 行腳商人在木葉村東,下圖中的就是具體位置
  • 民間故事:木匠喝酒回家,路遇穿紅肚兜的小孩,兜裡墨斗線幫了他
    不過,聽老輩人們說,喝酒後容易看見不尋常的東西,這也是為啥很多讀者在糾結的一個事:為啥古今民間小故事裡,很多離奇的故事都是因為喝酒走夜路時才發生的呢?小編覺得就是這個原因了。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發生在古代。
  • 走過夜路嗎?每天一則心跳小故事《趕夜路》
    「小壯啊,你走過夜路嗎?」「沒有啊!阿太,你今天要講的是關於夜路的故事嗎?」小壯靠過來,兩眼放光的等待阿太講故事。小壯喜歡去樓下公園聽故事,尤其是阿太講的。他年紀最大,眾多講故事的老爺爺中,頭髮最白。他也喜歡小壯,聽眾裡面就屬小壯聽得最認真。
  • 恐怖短篇故事:深夜千萬不要一個人走夜路!
    今天星期六,我約上好朋友王麗麗去打羽毛球,整整上了一周的班好不容易休息得去鍛鍊下身體,給麗麗打了電話說在體育館門口等她,半小時後終於到了,我嘀咕了她就一起走進去了,「麗麗,我覺得今天好奇怪啊,平時禮拜天人最多了,今天怎麼這麼冷清呢,連保安都沒看見一個。」哎,我說,你可別嚇我啊,聽你這麼一說我都不敢進去了,要不我們還是走吧」「走什麼嘛。好不容易休息你就當陪陪我唄。」
  • 民間故事:老漢走夜路,遇見一個老太太,媳婦說:你背著木板幹啥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354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李大柱,是某村子的一個村民。李大柱是個實打實的農民,故事發生那一年,他大約50歲。這個李大柱,人如其名,憨憨傻傻的,就跟大柱子一樣。
  • 民間故事:木匠喝酒回家,欲與人結伴而行,關鍵時刻一泡尿救了他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628期,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作者/小田今天筆者給各位看官講一篇離奇的民間小故事。還是那句話,故事情節雖離奇,但背後蘊藏的寓意才是關鍵,希望各位看官都能引以為戒!文白不多說,民間故事這就開講了:明朝末年,薊州有一個木匠,姓王。王木匠常常與村中其他工匠外出幹活。有時因為趕工期,回家沒有固定時間。
  • 民間故事:賣貨郎山中遇怪事,差點喪命,師父說:你太自負了
    今天小於要給大家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說的就是一個自大的人,也是因為他的自大,讓其遇到了怪事,還差點送掉了小命。那麼他到底遇著什麼危險的怪事了呢?咱們閒話不多聊,這就開講今天的民間小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清朝時期,在南方有一個叫劉三的貨郎(就是所謂的行腳商人),這個人不同於其他的貨郎,人家都是在一個鎮子中進貨,挑著擔子去另外一個鎮子或者比較熱鬧的大村子裡去賣,而他卻專門去一些別人不敢去的偏僻的山村或者人煙稀少的村子去賣東西。
  • 《河洛群俠傳》行腳商人在哪裡 npc阿田位置詳解
    導 讀 在河洛群俠傳中,找到拱石村外的行腳商人NPC阿田可以幫助玩家觸發兩個支線任務,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在哪裡
  • 民間故事:半夜遇小寡婦,大公雞鬥蜈蚣精
    說故事聊傳奇,借古喻今話家長裡短,嬉笑怒罵訴兒女情長。正所謂: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寰海塵氛紛未已,諸君莫作等閒看。古時候,有一戶姓牛的人家,男人死得早,家裡就剩下母子兩人。母親名叫徐氏,兒子名叫鐵蛋,跟著村裡的胡木匠學手藝。日子過得很艱辛。轉眼間五年過去,鐵蛋終於出師,成為行內的小木匠。
  • 民間故事:說書先生回家,半路被姑娘請走,被發現時正騎在樹杈上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035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還請動動您的小手給個關注,謝謝!文/小松今天的這則民間小故事,是聽我家親戚說的。故事發生在古時候的山東。話說在以前山東某個村子裡,有一棵大楊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