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20天就到了十一長假。今年本來應該是國慶中秋連休8天,但受疫情影響,不少高校做出了假期調整。隨著國慶假期越來越近,各高校假期安排也紛紛出爐,甚至一度衝上熱搜,其中有的高校選擇依照慣例,連放8天;有的則縮短至4天甚至更少,而提前寒假放假時間;有的高校甚至只放一天假……不過也有特殊,有的高校不減反增,延長了國慶假期。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憂,微博也瞬間變成了比慘大會,具體情況快來了解一下吧!
全國各地的高校秋季學期開學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受疫情影響,有的高校開學比往年會延遲一些。而今年高校開學和以往有很大區別:很多高校採取封閉式管理,即使學校沒有封閉,也要求學生「非必要不外出」。
今年國慶假從10月1日到10月8日,比往年多1天,而且國慶節和中秋節還趕在同一天,不少學生想在中秋節回家一次。所以對於即將臨近的中秋國慶長假,很多高校學生特別關心。
近日,一批高校錄取公布了國慶放假時間。據悉,到目前為止,北京已有10多所高校公布了國慶放假安排。其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幾所大學完全按照法定假日休假,也就是8天小長假。有的大學放假時間令人羨慕,如中國政法大學,在法定假日基礎上多加了3天假期,變成11天小長假。有延長假期的,也有縮減假期的。中央財經大學國慶期間縮減到4天,10月1日至4日。
此外,還有的高校把國慶長假壓縮成彈丸假期,如長春大學和大連工業大學假期都被壓縮到1天,只有10月1日當天是假期。
面對今年中秋和國慶重疊的特殊長假,陝西的高校會不會壓縮假期?華商報記者諮詢了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等5所高校,目前暫未確定是否縮短假期。 華商報記者 趙瑞利
網友觀點
高校封閉管理、假期縮減
你怎麼看?
@121星玥:為什麼小學生放假,中學生放假,大學生卻封校?
@加油街86號:老師、保安、做飯的叔叔阿姨們、宿管阿姨們都可以外出,除了我們學生?這算什麼隔離?別人都不會呼吸?
@熱巴盤子裡的五花肉:法定節假日不放假不違法嗎?
@內地星娛:給你放了一個學期了,還少了?
@瘋跑的豆芽:之前假期太多功課都荒廢了。
@晴空一片云:都0202了,還有人認為上網課也是放假嗎?
@姑娘涵v:又不是沒上網課,該上的上了,該考的考了,難道在家上課也算放假?
@風箏線飛了:不是封學生是為了學生們的安康。
@肚子疼得厲害:我們也是只放一天但寒假提前半個月放。
@風起楓落:中秋十一減少的休息日,如果都加到寒假裡也行。
@迅lv:學業可以補回來,青春永遠補不回來!
@踐行大鴨:大學生什麼時候才能過正常生活?
@活力寶貝淼:中小學也是禁止出市的呢,大學生散布全國各地,流動性太大了嘛,返校又是各種檢測各種隔離,確實不安全的。特殊時期,都體諒一下啦。
@南呂一十陸:看來國慶出行不會那麼擁擠了。 綜合
專家回應
大學生國慶假期能否離校?
「非必要不外出」是否有必要?
■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
學生按照「非必要不外出」原則,教師和其他人員也是要按照「非必要不外出」的原則要求,只不過在管理上要分門別類,避免產生誤解。
我們不鼓勵「一刀切」,但每一項防控措施都要做到位,疫情防控這根弦不能松,要在確保校園教育教學秩序正常的情況下,必須要做到的一些事情,可能會給我們帶來一些不便。一是要因地制宜,二是所有人可能都要去理解和接受,這樣才能共同實現既控制好疫情又能夠確保教育教學秩序正常的目標。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
回顧一下北京新發地的疫情、大連的疫情和烏魯木齊的疫情,當第一個病人出現時,實際上已經在社會上造成一定範圍的傳播擴散了,這時再進行防範已經晚了。如果發生疫情,學生涉及傳播鏈,就會給學校帶來防控和管理上的困難。當前,按照教委和學校「非必要不出校」的規定執行,是非常有利於疫情控制的。大家應該從科學的角度,從擔當起社會責任的角度來理解和接受這項政策。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晨光:
應該從現在面臨的一個現實的公共衛生危機這個角度來看「非必要不外出」。現在並沒有解除國家應對新冠病毒肺炎的防控階段,也就是我們法律上講的「應急階段」,現在只是進入了一個新的防控階段,叫「常態化防控階段」,零星的小的地區區域疫情的暴發仍然可能存在。應急狀態就一定會有一些措施和正常狀態下是不一樣的,這些措施會限制人的某些自由,但都是有法律根據的。
各學校都恢復了開學,學生都回來了,這是很了不起的成功,但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千裡之堤潰於蟻穴」,要防微杜漸。疫情防控時要有一個平衡,哪些是更大的利益,哪些是暫時可以受到限制的一些自由,疫情防控的所有措施都是依法有據的。當然,各個學校還要有更精細化的、靈活的一些舉措,這也是需要的。 綜合人民日報、央廣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