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合肥12月14日電(韓震震)12月14日,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全省法院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情況。
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張兵介紹,截至今年11月底,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全省法院共受理一審黑惡案件1359件、審結1312件,受理二審黑惡案件850件、審結770件;受理涉黑惡財產執行案件標的21.17億元,執行到位金額17.65億元,執行到位率83.37%。一批黑惡犯罪分子受到了法律的嚴厲制裁,有效摧毀了黑惡勢力賴以興風作浪的經濟基礎。
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安徽法院始終把打擊鋒芒對準黑惡勢力頭目、骨幹成員及其「保護傘」,該重處的堅決依法重處,以涉黑定罪生效的罪犯重刑率明顯高於同期其他刑事案件。同時,始終把辦案質量作為檢驗專項鬥爭成效的重要標準,確保打準打狠。堅持證據裁判原則,精準把握黑惡勢力犯罪的認定標準,堅決防止人為「拔高」或「降格」。
強化打財斷血,提升執行質效。安徽法院充分發揮庭審關鍵作用,將涉案財產情況和被告人財產狀況作為法庭調查的重要內容,查清涉案財產來源、性質、用途、價值、權屬等,並打好追繳、沒收、財產刑等財產處罰手段「組合拳」。
6月份,在全省法院部署開展「江淮風暴」執行助力復工復產行動,把黑惡案件財產執行作為重點內容之一。8月份,部署開展為期一個半月的「黑財清底」專項執行行動,切實加大黑惡案件財產部分執行力度。9月下旬,部署開展「發揮執行職能、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專項執行行動,再次把黑財執行作為重點強力推進。借力「江淮風暴」,充分運用「江淮風暴」執行攻堅成熟經驗做法,加大立審執配合,強化執行團隊運行,加大信息化應用,成功舉辦「6.18」「11.11」網絡司法拍賣節,大大提升執行效率。
此外,安徽法院還強化職能延伸,助推「行業清源」,多路徑、全方位梳理涉及行業監督和治理方面存在的風險隱患,今年以來共提出司法建議600餘條。繼續嚴格落實「兩個一律」「三長背書」等工作要求,及時向紀檢監察、公安等機關移送涉黑涉惡涉傘涉腐線索,今年以來共移送線索800餘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