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癮者》拉斯·馮·提爾,現實主義的娓娓道來,灰色簡單

2020-12-19 可愛卡夫卡

每一個不同尋常的人都是另類,容易受到排擠,生活更加艱難。

《女性癮者》共上下兩部,由拉斯·馮·提爾執導,夏洛特·甘斯布斯特蘭·斯卡斯加德領銜主演,於2013年12月25日在丹麥上映。

該片主要講述了單身漢塞裡格曼無意間幫助了」壞女人「喬,通過她的傾訴,了解到了她從出生到50歲的性慾歷程的故事。

拉斯.馮.提爾以倆個主人公回憶談話的方式來講訴故事,避免了電影變成紀錄片的尷尬,讓觀眾更有沉浸感,越聽越有味道。

很多人將《女性癮者》當作情色片,但是真的看到這部電影,會發現這就是部悲傷故事的回憶錄,性慾不過是人生眾多欲望中的一種,電影不只是單純的說性癮,更是映射了所有的欲望,從而映射整個社會。

性癮者在列車上橫行、穿越、釣魚、勾引、誘惑、縱慾、狂歡再面臨道德、社會和他人包括愛人親人的指責、限制、唾棄、離開、暴力。性癮者的內心變化經歷了困惑、愉快、滿足、發洩、悲傷、迷茫、憤怒、麻木、解脫……這些難道不是世界上每個人的各種欲望與社會碰撞交融所發生的日常事件嗎?

人總是在欲望和道德的長廊裡徘徊不定。

人類的品質只有這一個:虛偽。我們推崇陽奉陰違的人,卻嘲笑忠言逆耳的人。

當所有人在讚美愛情的時候,拉斯·馮·提爾說出如此驚人的話語,揭開美好面具下的醜陋行徑。這個時代的流氓都很有文化,往往用高尚的名義來行徑罪惡。尖銳的話語總能警醒世人。

如果說電影的過程是在敘述一個艱辛獵奇的故事,那開場和結尾就是整個電影升華和精華的地方。電影的開場是女主角遍體鱗傷地躺在黑暗骯髒的街角,像一個死人一樣,背景樂居然是德國戰車的《Führe mich》,搖滾的強硬風格與整個電影格格不入,也與女主角悽慘的景象格格不入。

如果說開場讓人迷惑,那結尾一向彬彬有禮,溫柔而善解人意的老處男忽然一改模樣,深夜闖進女主人公的房間要進行侵犯,隨之鏡頭切換到門後,槍響和高跟鞋跑動的聲音,讓人浮想聯翩。

那首戰歌也許是代表了男權、集權或者社會,老處男可能是代表了這些以及宗教道德,社會的規範。女主代表個人或者是女性,被傷害的遍體鱗傷,毫無還手之力,手中的槍也無力還擊,她說自己扣不了扳機是自己內心的作用,說明開場的女主角內心是還是順從這個規則的,雖然充滿了悲憤。到了結尾,那一聲槍響,也代表了個人或者女權對集權、刻板或者說這個世界的回擊。

片中有大量的細節隱喻和拍攝手法的應用,可以解讀的地方非常多,導演所傳遞的東西應該不只是一點。其中一個細節,在老處男家中,女主角全程穿著囚服,這可能隱喻女主是被社會的代表老處男審判,而不是老處男在同情女主。還有槍的隱喻等等。

喜歡現實主義,睏倦於人世,一定會喜歡這部電影,喜歡拉斯.馮.提爾。這就像老頭子在聊一個很久很久以前悲傷的故事,幽默荒誕卻深入人心。

相關焦點

  • 《女性癮者》:有性無愛是最大的孤獨,一部用性探索人生的電影
    《女性癮者》——一部極具爭議的電影。它曾獲第27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最佳影片、觀眾獎四項提名。卻也被媒體說是導演拉斯·馮·提爾參與過的最糟糕的電影,《娛樂周刊》評價這部電影試圖產生震撼,給觀眾帶來的卻是疲憊不堪且荒唐可笑,而將它奉為神作的人們說,這是一部用性來探索人生哲學的電影。一個性慾成癮的女人,會有怎樣的一生?我們先走進《女性癮者》,走進Joe的故事。
  • 女性癮者:最驚世駭俗的性癮電影
    ­  騰訊娛樂專稿(文 / 錦衣夜行) 歐洲藝術電影界有個約定俗成的"兩個凡是"原則:凡是拉斯 · 馮 · 提爾執導的,凡是和拉斯 · 馮 · 提爾有關的電影,都會在世界上掀起一場軒然大波。­  比如之前的《反基督者》、《憂鬱症》,以及我們今天要談的這部《女性癮者:第一部》。
  • 好色還是疾病 性癮究竟是種什麼癮
    簡單說,伍茲因為一場車禍引出了桃色醜聞,被曝與18名情婦有染,最後不得不去美國密西西比哈蒂斯堡松林行為健康及癮癖服務機構,接受為期6-8周的性癮治療。其實性癮跟其他類型的上癮是一樣的,有性癮的人將性活動作為調節心情和逃避現實的一種方式。在心理學上,性癮的學名是「性衝動控制障礙」,這種人對性事成癮,並因此而影響正常的社會生活、家庭關係甚至個人健康。
  • 斯科爾斯的現實主義小說觀
    ,引者注),看似講的科科幻小說的理論,事實上,斯氏談的是對現實主義的重新認知與及現實主義對未來小說的影響。而且,斯氏的現實主義理論是一種有別於傳統尤其是有別於中國當代文學傳統的理論。什麼是現實主義的當代文學傳統?或者說什麼是中國當代文學現實主義批評理論?這有必要去回顧一些「陳年舊事」。
  • 現實主義藝術代表之作《拾穗者》
    法國奧塞美術館的璀璨明珠  ——現實主義藝術代表之作《拾穗者》  作者:陳世寧  在世界美術史上,米勒被視為史上最偉大的農民畫家。而當現實主義畫家庫爾貝、杜米埃和米勒的出現,以及一些藝術家高調堅持以描繪生活真實為創作的「至高原則」,藝術家的創作才真正從表現上層社會生活的主題轉向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畫壇的面貌也因此發生了重大的改變,人們開始在藝術上更多地關注起普通勞動者的形象塑造。  「現實主義」一詞也開始在藝術界流行,在當時唯科學主義文化精神的影響下,對實證主義的崇拜培養了公眾和藝術家對真實的鑑賞需求。
  • 女性「性癮」更痛苦:心理的掙扎與罪惡
    而每10個女性,就有6及以上稱她們常常瀏覽色情網站。這家救助所的主要目的就是幫助那些無法擺脫性癮的人。其次,醫院裡也有各種互助會,每個人都會分享自己的性癮故事,已經康復的人會變成責任人來負責新的性癮女性,避免她們害羞不好意思說出口。
  • 瑪利亞姆·米爾扎哈尼:首位女性菲爾茲獎得主
    第一位獲得菲爾茲獎的女數學家瑪利亞姆·米爾扎哈尼。圖片來源:jointmathematicsmeetings.org37歲的瑪利亞姆·米爾扎哈尼(Maryam Mirzakhani)是美國史丹福大學的數學教授,今天早晨,她在韓國首爾的頒獎儀式上被授予2014年菲爾茲獎。這個獎項由國際數學聯盟每四年頒發一次,旨在獎勵40歲以下的傑出數學人才。菲爾茲獎每次會授予2到4名獲獎人,獎金為15000加拿大元。
  • 德國著名女性有哪些?
    德國著名女性有哪些?德國女人是比較缺乏女性魅力的,她們多數有著和男人一樣高大的體格和堅韌果敢的個性,她們獨立自強,愛憎分明。在她們身上,似乎沒有所謂陰柔之美、溫柔恬靜。今天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德國的著名女性有哪些?
  • 2018.12.21《霧都孤兒》:(英)查爾斯·狄更斯
    2018.12.21《霧都孤兒》(英)查爾斯·狄更斯慕宇閣書吧:我們一起讀書吧~111《霧都孤兒》是英國作家狄更斯於1838年出版的長篇寫實小說。該作以霧都倫敦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孤兒悲慘的身世及遭遇。真實地反映現實,這是現實主義作家在創作時應該遵循的首要原則。傳統觀點認為,這一時期的現實主義作家,即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概括而集中地描寫了資產階級社會典型和本質方面的東西,他們「表現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事實上,就《霧都孤兒》一書中所揭露、描寫的社會犯罪現象而言,狄更斯並不是嚴格按照以上準則來反映英國社會中的犯罪現象的。
  • 現實主義網絡文學井噴增長,網文正在進入生活化時代?
    11月30日,第三屆現實主義網絡文學徵文大賽作品研討會暨終評啟動會在上海市新聞出版局舉行。現實主義網絡文學徵文大賽由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指導,閱文集團主辦,旨在培養現實主義作者,鼓勵、扶持其創作出更多反映時代、貼近生活的優秀現實主義作品。
  • 陳曉楠:我還是願意娓娓道來
    如同頒獎詞說的那樣,她用女性視角傳遞人性的溫暖。她的現場同時凝聚了和平、溫暖和理性。現場裡的"她",娓娓道來,打開一扇門。這是一扇沒有光的門。如果說新聞的場地,更加習慣於男性的進入,直接、縝密而銳利的話,那麼,陳曉楠無疑選擇了另一種方式:敏感、細緻,內心強大,角色身份依次轉換,不變的是,始終傳奇人性的熱度,始終娓娓道來。人們一定記得熒幕上那個落落大方的女主播,知性、大氣而淡定。
  • 「灰色」和「米色」的時尚搭配技巧Get起來~!
    知名設計師說:「這兩種顏色都能恰如其分地表現出穿著者的魅力,適合喜歡展現女性成熟的一面」。這一冬的灰色非常豐富。假如你能自由地組合不同的服裝樣式,季節的感覺就會增強,你一定會穿得新奇。讓您的肌膚感受到清爽的灰色風格。毛茸茸的馬海毛材質,灰棕色的針織毛衣有著極強的酷感,有著極具女人味的感覺。將現代風格與羊毛褲子相結合,輕鬆營造出今年的流行氣氛。」
  • 關於「性癮症」女性
    一例關於「性癮症」女性的案例分析作者:暖心理諮詢師李濤案例分析:美寧(化名)是一個非常美麗而健談的女性,今年四十多歲,但看起來會比實際年齡小的多。她是一名出色的設計師,身材纖細,舉止大方得體,這無疑總是會給她帶來羨慕的眼光,尤其是對於男士。
  • 貓咪拉灰色的稀的便便
    貓咪拉灰色的稀的液體,那是貓咪身體出現異常的信號,主人理應引起重視。當貓咪拉稀的時候,貓咪很難受,如果貓咪自身體質不是很好的話,那麼貓咪可能會越拉越嚴重的,需要及時幫助貓咪解決拉稀的問題:1、進行禁食。
  • 「素顏女神」代斯,顏值高大長腿,各種長褲輕鬆駕馭
    假兩件的灰色上衣寬鬆簡約,下身灰色的寬鬆運動褲充滿時尚休閒的感覺,搭配一雙銀色的馬丁靴,十分潮流,混搭的結果還是比較令人驚喜的,運動套裝搭配帥氣的馬丁靴沒有一點違和感,更有看點,中分鎖骨發與大耳環襯託得代斯的五官更是立體有氣質,高級灰的套裝時尚優雅,混搭中透露出灑脫帥氣的個性,這一身的穿搭也是駕馭的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