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溝油」事件繼續發酵,多家知名品牌中招

2020-12-19 澎湃新聞
9月4日,涉案的臺灣強冠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文祥向公眾道歉。 臺灣中國時報網

       臺灣「地溝油」案正在波及更多的知名企業。

網友稱多家知名企業受到波及待查

       9月5日下午3時許,據臺灣中國時報網報導,有網友提供的資料顯示,被波及的食品餐飲行業包括陸仕、憶霖、久芳等強冠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強冠公司)下遊廠商,客戶涵蓋統一超商、統一星巴克、華元、聯華、愛面族等知名品牌,以及肯德基、摩斯漢堡等連鎖快餐店。報導稱,究竟其中包含的產品是否實際採用地溝油,還需要相關方面加大查處力度,也需要相關商家澄清或道歉。

        據陸仕企業官網顯示,主要客戶包括臺灣熟面第一名牌愛面族、十樂(供應好市多)、媽咪廚房(供應全聯社)、7-11專業鮮食組裝廠、全臺星巴克(三明治、色拉等)、Wokka(澳洲第一熟面品牌) ,以及壽賀喜屋、KFC、21世紀、三皇三家、拉亞、寬心園等其他連鎖餐廳。

       據憶霖企業官網介紹,其工廠遍布全亞洲,有食品GMP、ISO、HACCP、有機農糧食品、有機畜產品、HALAL等認證,多年來在臺灣生產的小包裝產品足以繞地球365圈以上。而憶霖的醬料包客戶包括丹堤、肯德基、7-11、達美樂、摩斯漢堡、頂刮刮等多家連鎖快餐餐飲品牌。

       此外,位於臺南市的久芳興業,主要產品包括天然香辛料、複合調味料、健康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等,下遊客戶包含味全、統一、義美、聯華、華元、維力等知名食品大廠。

臺灣糖業公司中招,旺旺聲明澄清

       臺灣糖業公司(下稱「臺糖」)被查出使用過地溝油生產產品。9月5日下午2時許,臺糖承認,其屏東量販店曾採購3桶強冠公司「全統香豬油」,製作蔥花麵包等烘焙食品,並都已上架銷售出去,臺糖將接受消費者憑發票或相關購買證明退錢。臺糖指出,在今年4月份和5月份,先後購買16公斤的「全統香豬油」三桶,但5月底以後便改用其他食用油。

       同一時間,臺灣旺旺食品發表澄清聲明,指出在清查中發現的「旺旺煎卷」,所用「精緻豬油」系向強冠公司購買,但經查證,該豬油非劣質油。

強冠公司最高可被罰8000萬新臺幣

       臺灣「食藥署」指出,針對強冠公司或其他廠商涉案問題,一旦查證犯罪屬實,可依「摻偽假冒」,違反臺灣食品衛生安全管理法移送審理,最高可處8800萬元新臺幣(約合1800萬元人民幣)的罰金。

       臺灣「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署長葉明功表示,相關責任人可處最高5年刑期並罰沒800萬元新臺幣(約合164萬元人民幣),涉案公司則以10倍罰款,最高可處強冠公司8800萬元新臺幣的罰金。這也將是臺灣「食管法」首次動用10倍罰金的個案,該法於今年2月剛剛重新修訂。

       不過,強冠公司9月4日喊冤,稱該公司也是受供油方郭某等人欺騙,今年2月底才開始購油,只有「全統香豬油」混用地溝油。

味全等企業13項GMP認證或被撤銷

       據臺灣「中央社」9月5日消息,臺灣「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當天公布了強冠公司「全統香豬油」在全臺銷售的下遊廠商流向,波及235家業者,其中,具有食品GMP認證的廠商有盛香珍、味王、好帝一、陸仕、欣冠、奇美、味全、祥有味、品高、憶霖等10家,「工業局」均已派員前往了解查核。

       據初步清查,共有味全、味王、奇美、陸仕企業(愛面族)等4家企業共13項GMP產品疑似使用全統香豬油為原料進行加工,如確認認證產品使用劣質豬油且涉及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將立即取消該公司生產線食品GMP的認證資格及認證標誌使用權。

       這13項產品是味王的咖哩牛肉、咖哩雞肉等2項;奇美的冷凍鮮肉手工水餃、冷凍韭菜手工水餃、冷凍奇美熟水餃(鮮肉)、冷凍奇美熟水餃(韭菜)等4項;味全的辣味肉醬、珍味肉醬、瓜仔肉等3項;以及陸仕企業的愛面族鍋燒面精燉魯肉風味、愛面族鍋燒面香菇肉燥風味、愛面族美濃板條肉燥風味(幹)、愛面族美濃板條肉燥風味(湯) 等4項。

強冠公司12項食用油脂認證產品被取消

       臺灣「經濟部工業局」表示,強冠公司涉及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其行為已損害食品GMP認證體系的形象及公信力,基於誠信原則及維護消費大眾食品安全,依據《食品GMP認證體系實施規章》,取消強冠公司食用油脂生產線共12項食用油脂認證產品。

       強冠公司被爆出生產劣質豬油「全統香豬油」後,「經濟部工業局」立即主動查核強冠公司所申請的GMP烘焙用油脂生產線,發現已通過GMP認證的產品有12項,但都沒有使用「全統香豬油」,「經濟部工業局」也委請驗證單位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深入查證。

       「經濟部工業局」指出,由於此次強冠公司廠內所使用的原料豬油來源,涉及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其行為已損害食品GMP認證體系的形象及公信力,基於誠信原則及維護消費大眾食品安全,依據《食品GMP認證體系實施規章》,取消強冠公司食用油脂生產線,共12項食用油脂認證資格及認證標誌使用權。

       這12項食用油脂認證產品包括:全統雪白乳化油、全統酥油、全統酥油(純植物油)、全統極品耐炸油、全統清芳油、全統烤酥油、大冠耐炸油(純植物性)、全統酥片瑪琪琳、諾曼第發酵風味奶油(片狀)、諾曼第和風奶油(無鹽)、諾曼第發酵風味奶油(無鹽)、全統瑪雅琳)。

犯罪嫌疑人有逃亡之嫌,檢方提請拒絕其保釋郭烈成已被羈押並不得接受保釋。 臺灣中時報網

       這起地溝油事件主要嫌疑人郭烈成,檢方發現其銀行帳戶被提取一空,認為有逃亡之嫌,向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提請拒絕其保釋。

       臺灣屏東檢方9月4日以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以及詐欺罪,向屏東地方法院申請對其進行拘留。法院以郭烈成衣衫襤褸,一度曾令其繳納5萬元新臺幣(約合1萬元人民幣)保釋費離開。9月5日,檢方發現郭烈成銀行戶頭現金86萬元新臺幣(約合18萬元人民幣)已被提領一空。

       臺灣檢方指出,郭烈成三四年前便興起貪念,2014年2月在屏東竹田鄉成立地下工廠,以土法煉鋼方式把餿水變清油。隨後,他以每次27噸至30噸不等的價格出售地溝油,至今交易8次,成了地下地溝油市場的最大進貨商。

       臺灣檢方還懷疑,郭烈成將地溝油,以及各種加工的飼料油品,與從屠宰廠購買的雞鴨皮下脂肪混合製成食品油。

       檢方還指出,郭烈成哭窮稱付不出保釋金10萬元新臺幣(約合2萬元人民幣),並最終交納了5萬元新臺幣保釋金,但他的戶頭裡還有86萬元新臺幣。

       此外,涉案的強冠公司副總經理戴啟川,因主動交出地溝油相關資料,認罪態度良好,以20萬元新臺幣(約合4.1萬元人民幣)保釋金得以釋放。

        臺灣警方9月4日通報,查獲一起以「餿水油」(大陸俗稱「地溝油」)等回收廢油混制食用油案件,郭某等6人涉嫌在臺灣屏東、高雄等地經營地下油廠,用回收的餿水油和皮脂油等廢油混雜煉製食用油。目前,郭某等人生產的劣質油有242噸流向強冠企業,後者又以約3:1的比例製成食用油782噸。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臺灣「地溝油」風波擴大 多個港臺食品名牌中招
    原標題:臺灣「地溝油」風波擴大 多個港臺食品名牌中招 臺灣中國時報網   據大公網報導 臺灣「地溝油」食品風波擴大,不但多個廣受港人追捧的臺灣食品品牌「中招」,本港食物及衛生局昨晚公布,初步調查發現「美心西餅」曾用地溝油製造菠蘿包,「大昌貿易行」亦可能曾進口問題食油。而本港從臺灣進口的黑橋牌1000隻疑涉地溝油的肉?、奇美牌逾100包懷疑有問題的「鮮肉熟水餃」,均已在香港全部售出,港人可能已經「食落肚」。
  • 地溝油事件引發臺灣食品安全風暴 暴露多處漏洞
    9月4日,臺灣刑事局南部打擊犯罪中心偵破郭姓男子等6人在高雄市、屏東縣等經營10多處地下煉油廠,涉嫌回收餿水油、皮革廠廢棄皮脂油製成劣質食品油,以低於市場的價格,轉賣給強冠食物油公司,並製成「全統香豬油」,銷售給多家下遊企業,爆發全臺首宗地溝油事件,繼黑心油事件後,臺灣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再次受到重創。
  • 臺灣地溝油事件波及上千家企業,味全、美心、星巴克均「中招」
    9月4日在臺灣屏東縣竹田鄉回收廠拍攝的裝有「地溝油」的油桶。近日,臺灣屏東縣竹田鄉一家生產「地溝油」的回收廠被查獲。目前警方已逮捕犯罪嫌疑人郭某,經調查,發現他將「地溝油」賣給屏東進威飼料廠和高雄強冠食品廠已逾1年。
  • 上海:下架8700件涉臺「地溝油」問題食品_臺灣地溝油市場調研_市場...
      臺灣地區發生「地溝油」事件,並跟味全、85度C等知名品牌聯繫在了一起。記者昨天獲悉,上海市食藥監局發現並下架「問題食品」約8700件(袋)。本市食藥監部門表示,要求相關企業切實履行食品安全責任,如銷售涉及臺灣食品必須提供合格證明,違者將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 「地溝油」風波不止 盤點近年來臺灣爆發的食品安全事件
    2014年9月4日,臺灣警方通報稱,在臺灣南部的屏東和高雄市,查獲一些地下工廠以「餿水油」(大陸稱為「地溝油」)等回收廢油混制劣質食用油,而臺灣知名油脂供應商強冠公司以低價購入這種劣質食用油,製成「全統香豬油」,銷售給多家下遊企業用以生產食品,涉案油品達數百噸。
  • 味全、85度C等多家臺企聲明:大陸產品沒用臺灣地溝油
    近日,臺灣曝「地溝油」大案,味全、85度C和美心集團等知名企業紛紛涉案。知名企業強冠食品有限公司收購餿水油(即地溝油)冒充食用油銷售給相關企業一案涉及企業範圍甚廣,捲入此次風波的企業多達1200家以上。9月8日,多家企業發布聲明撇清與強冠的關係,味全、85度C等企業回應稱,未在大陸產品中使用強冠的「地溝油」。
  • 臺灣地溝油事件:強冠問題油波及味全、盛香珍等企業
    臺灣「食品藥物管理署」7日下午4點半公布餿水油(即地溝油)事件處理最新進度:被強冠問題油波及的下遊廠商已由下午2點公布的933家增加為971家,製成問題產品也由6日公布的110項增至136項。
  • 星巴克否認進口涉地溝油產品
    、星巴克  新京報訊 (記者李蕾 陳白)臺灣「地溝油」事件愈演愈烈,已有更多知名企業疑似被捲入,這其中或包括星巴克、7-11。近日,包括星巴克在內的多家企業回復稱,其在大陸的產品未使用臺灣地溝油。  星巴克否認進口涉地溝油產品  臺灣地溝油事件持續發酵。9月8日,被捲入臺灣地溝油的企業之一美心集團在其官方聲明中稱,中國內地的美心西餅及其他分店沒有使用臺灣地溝油,即強冠全統香豬油;但聲明中涉及星巴克和7-11便利店。
  • 臺灣「地溝油」事件延燒 多地緊急檢查高層稱會嚴懲
    中新網9月5日電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臺灣警方4日查獲不肖業者以回收餿水、皮革廢油等,混雜製成食用油、飼料販賣。臺「食品藥物管理署」指出,不肖業者是以餿水1豬油3比例至少製成782噸「香豬油」販賣。事件今天持續延燒,臺當局「行政院長」江宜樺已指示嚴懲重罰。此外,全臺多地已緊急兵分多路追查貨品流向,各大賣場下架訊息也呈紛亂狀態。
  • 地溝油波及臺灣千家企業 味全、香港星巴克等捲入
    舌尖上的安全近年來越發受到關注,地溝油則成為百姓談之色變的食品安全威脅。4日,臺灣地區又爆發一起地溝油事件,已查明有超過800噸劣質油品流入臺灣及港澳地區,200餘家企業受影響,其中不乏味全、臺糖、85度C等知名品牌。
  • 臺灣地溝油也猖獗的啟示
    這些問題油,被臺灣地區知名油品企業強冠公司大量收購,用於生產食用油產品「全統香豬油」。235家業者,製品再流向1012家下遊業者,共波及1247家業者的208項產品。其中,諸如味全、85度C、康師傅等眾多知名企業也赫然在列。此外,問題油還流向許多小吃店、路邊攤等,臺灣媒體甚至以「全島淪陷」來形容此次地溝油事件造成的惡劣影響。這樣的惡劣影響,不僅局限在島內。上海已發現並下架問題食品約8700件,廈門檢驗檢疫局發現共4.9噸的食品涉及使用強冠地溝油。
  • 臺灣人吃了地溝油之後_網易新聞
    背景 臺胞吃了地溝油之後 2014年9月4日,臺灣被曝出地溝油事件,知名豬油品牌強冠公司被臺灣檢警調系統查到,向地下工廠購入地溝油後製成香豬油,上到味王、味全、奇美食品等知名企業,下到小吃攤、糕餅業、西式餐飲及餐廳都受牽連,吃到地溝油的民眾數量難以估計。
  • 臺灣問題油制吐司或流入大陸 或利好品牌食用油企業
    冒充食用油利潤奇高 下遊企業想檢驗溯源依然艱難  上海福喜事件尚未水落石出,臺灣地溝油事件又再度引爆食品安全風波,目前已波及1247家企業,其中不乏味全、85度C、美心、大家樂等知名品牌。  有內地食用油企業人士透露,地溝油冒充食用油利潤奇高,而且下遊企業想檢驗溯源依然艱難,而此事件會進一步利好信譽度高的油類品牌。  文/表 記者塗端玉、張毓  近日,中國臺灣地區知名企業強冠股份被爆收購大量劣質油用於生產「全統香豬油」,銷售給多家下遊用戶用以生產食品。
  • 知名火鍋品牌被曝以「地溝油」為基材,為什麼沒有底線?
    據中國裁判文件網站顯示,這家知名火鍋品牌小龍在榆林的加盟店,他被賣給顧客做食物,涉及2噸多!法院一審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5名涉案人員,均受到處罰。小龍kanlao火鍋發布聲明稱,「深感自責並誠摯道歉」餐廳存在食品安全問題沒想到你經常去的巴蜀知名餐飲品牌小龍竟然會被曝光以地溝油為底材,甚至兩年時間,還能滿足企業品牌「用心做味道,良心做品質」宣傳語的服務理念嗎?成都小龍Kan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在其官方微博中發表聲明,稱餐廳存在「深感自責並誠摯道歉」食品安全問題。
  • 消費- 金龍魚地溝油事件真相金龍魚食用油還能不能買
    在食品安全方面,地溝油的出現確實令不少消費者都深感擔憂。而當知名食用油跟地溝油放在一起時,更是令人震驚,比如前陣子傳得沸沸揚揚的金龍魚地溝油事件。說到金龍魚這個品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但金龍魚地溝油事件又是怎麼回事?事情的真相又是如何?
  • 地溝油掃到臺中太陽餅
    知名品牌捲入 米粉也不安全 臺中一家大宗太陽餅工廠「太陽堂企業有限公司」7日被查到購入509桶強冠「全統香豬油」,卻未在第一時間主動通報,已知其下遊至少有9家太陽餅店,臺中衛生局正逐間查訪中。由於強冠未誠實提供下遊名單及太陽餅業者未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主動通報回收,將依法處以3萬至300萬元新臺幣罰款。
  • 臺灣問題油廠商增至971家涉136項產品 波及港澳
    「食品藥物管理署」7日下午4點半公布餿水油(大陸稱地溝油)事件處理最新進度:被強冠問題油波及的下遊廠商已由下午2點公布的933家增加為971家,製成問題產品也由6日公布的110項增至136項。  臺灣警方經偵查發現郭某等6人涉嫌在臺灣南部屏東、高雄等地以回收的餿水油等廢油,混雜製成食用油、飼料販售,知名廠商強冠公司向郭某採購上述劣質食用油,混製成「全統香豬油」販售。  臺「食藥署」稱,截至7日下午2時,「食藥署」與各縣市衛生局出動1361人次,總計稽查食品工廠、夜市、攤販、供飲食場所等5797家次。
  • 臺灣地溝油波及1209家企業:犁記、呷七碗及太陽堂等上榜
    中新網9月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今天是中秋節,原本大家會吃月餅、烤肉過節,但臺灣強冠公司生產的全統香豬油原料含有餿水油,卻搞臭全臺1209家食品業者商譽;昨天又有多家知名業者也中鏢,包括犁記芝麻肉餅、呷七碗炒米粉、太陽堂、八方雲集咖哩水餃、頂好超市的香菇肉燥油包等產品都榜上有名,而且估計尚有137噸餿水油仍在市面流竄,「衛生福利部」正加緊追蹤流向。
  • 知名火鍋店製作銷售2噸地溝油!如何辨別地溝油?
    央廣網北京7月16日消息(記者 果君)中國裁判文書網一則刑事判決書顯,知名火鍋品牌小龍坎的一家加盟門店兩年間用地溝油製成火鍋鍋底,銷售給顧客食用,涉案2噸多。記者查閱發現,今年6月,小龍坎官網針對類似食品安全事件做過道歉聲明。在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公布的「春雷行動2020」十大典型案件中的一起食品安全案件中,當事人回收小龍坎、蜀大俠的火鍋油,重新按照小龍坎和蜀大俠的火鍋底料配方加入辣椒等配料炒制,炒製成火鍋底料後,再賣給小龍坎、蜀大俠火鍋店。
  • 臺灣「地溝油」風波後續 臺灣地溝油風暴收尾
    臺衛生部門昨日檢查含地溝油食品下架情況。    據臺灣媒體報導,「行政院長」江宜樺15日下午2點針對地溝油問題,進行擴大專案會議。同時間,「食藥署」副署長姜鬱美表示,16日是業者自主回收下架最後期限,若再查獲含地溝油產品,最高可罰款5000萬元新臺幣,有信心「16日起,架上產品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