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開車是令各位車主頭疼的一件事,也是對各位車主駕駛技術的一大考驗。在又溼又滑的路面行車,很容易出現車輪打滑現象。雨天路面與輪胎之間會產生一層水膜,使輪胎減少了對路面的附著力,使車輛偏離了行駛方向而產生打滑現象。其實這種現象也叫做「水滑」,發生「水滑」是十分危險的,此時,車輛的輪胎失去了附著力,容易突然變向,甚至翻車,發生交通事故。雨天駕駛出行,格外要注意「水滑」現象發生,一起了解一下!
第一,降低車速行駛。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車輛的速度大小與位移成正比,因此降低車速,才是正確的做法。如果你發現轉動方向盤時用力變小,這很可能就是發生「水滑」現象的信號,此時要注意將車速降到安全行駛速度以下,並握緊方向盤。如果這時候感覺要發生水滑情況,一定要穩住方向盤,一般水滑現象不會出現很久,1-2秒後就會重新獲得抓地力。第二,慢收油門。水滑大多也是超過臨界速度導致的,那降速就可以有效阻止水滑現象繼續。
第三,避免緊急剎車。在雨天剎車的距離會比平常延長,汽車在溼滑的路面行駛時,摩擦力減小,制動距離延長,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突然剎車,但由於慣性,剎車後仍會繼續滑行一段距離。若在積水路面行駛,採取緊急剎車,會加劇車輛的失控,從而導致車輪打滑。雨天,最好採用「點剎」的方法,一定要合理使用剎車,遇到緊急情況時不要著急一定要冷靜作出反應,不要急剎車,應該既不讓車輪抱死,又能達到迅速降低車速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汽車出現「水滑」時的車速成為臨界車速,也就是說汽車在不同積水深度所相對應的不同臨界車速均會產生「水滑」。一般定員五人的普通型小客車,水深為2毫米時的臨界速度為120KM/H,水深為6毫米時的臨界速度為100KM/H;水深為8毫米時的臨界速度為90KM/H。不過,空載車輛比重載車輛產生水滑的可能性要高。而避免車輛發生「水滑」現象,最好的辦法就是汽車「不涉水」雨天路滑,各位車主開車外出時,除了謹慎駕駛以外,還要保持良好的駕駛習慣和愉快的心情喔!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