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改穩
古典詩詞經過了千百年的沉澱與錘鍊,既是重要的文化血脈和藝術瑰寶,也是我們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在古代,無論執政還是社交娛樂,都離不開吟詩和作詩。可是,在當代,我們既不考寫詩又不考吟詩,為什麼還要浪費寶貴的時間去學古詩詞呢?古詩詞的好處或許只有進入詩詞世界的人才會懂得。腹有詩書氣自華。常讀詩詞,能激發我們生命的活力,能激起我們創造的衝動。詩詞給我們力量,語言的力量會變成精神的力量。
那麼,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詩詞鑑賞能力呢?
一、提高教師自身的文學素養
「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先有一桶水。」教師必須自己先融入作者的精神世界,了解寫作的背景,體會作者的人生遭遇,感受作者的全部感情,用自己的才情和教學技巧給學生最客觀的感受。
二、激發學生學習詩詞的興趣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古詩詞離我們生活的年代相距千年。古代和當代語言的差距、生活習俗的不同,增加了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難度。如果僅靠教師蒼白、抽象地講解,恐怕學生實際的理解是模糊的。但是,若在課堂上播放與古詩意境相同的音樂或者畫面資料,不僅彌補了傳統古詩詞教學的枯燥和乏味,而且調動了學生的感官,通過所見、所聞、所感對古詩詞意境和情感有更深的體會。
三、反覆咀嚼朗讀詩詞
「熟讀百遍,其義自見。」經典的詩詞旋律就像音樂一樣悅耳動聽,常以聲調的抑揚頓挫來表現起伏的情感,反覆咀嚼朗讀,既能增進學生語言的節奏感,又能加深學生對詩詞的體驗。
四、鼓勵學生想像詩詞意境
詩詞的語言美、形式美和內容美,不僅能幫助學生提高審美能力,還能激發學生無拘無束的想像力。教師要通過反覆的朗讀和播發合適的配音等方式,引導學生展開想像,描繪詩詞中展現的場景,讓學生在心中有畫面感,以便更好地體會詩詞蘊含的主旨或情感。
傳統「填鴨式」的詩詞講解沒有留給學生學習思考的時間,詩詞學習的課堂變成了「獨角戲」,抑制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生命的活力。作為教師要不斷進行學習和探索,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作者單位:平輿縣萬冢鎮萬冢二中)
1、凡本網註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駐馬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