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太剛強則容易受到摧折,太柔弱則會容易倒下。
過剛則折,過柔則靡。為人處世,當剛則剛,該柔則柔,剛柔相濟,才能遊刃有餘。
《陳情令》中,射日之徵後,三尊結拜,一時成為美談。然而到最後,大哥赤峰尊被人殺死分屍,三弟金光瑤事情敗露,最終跟聶明玦死在了一處。
三兄弟的塑料情破碎,最後就剩下個老二藍曦臣,頑強地從開頭挺到了大結局。
說起這三兄弟的排序,也是有趣。從老大聶明玦開始,到老三金光瑤,「剛」是越來越少,「柔」則遞增而上。
大哥赤峰尊聶明玦,為人剛強,眼裡不容沙子。在剛出現的時候,就霸氣地表示,薛洋這個鼠輩,就該千刀萬剮,當即便要處決了他,絲毫不懼薛洋背後的靠山溫氏,也不顧及薛洋身上有關陰鐵的秘密。
後來雖然被眾人阻止,沒能將薛洋當場就地正法,但是聶明玦顯然是一直惦記著要殺薛洋的。溫氏滅亡後,蘭陵金氏因為自己的小心思要保薛洋,聶明玦就為此事跟三弟金光瑤鬧過不少矛盾。
老二澤蕪君藍曦臣,比起大哥來,就要柔和的多了。
他理智待人,不遷怒。所以他不會看不起金光瑤的身份,所以當魏無羨要為溫氏姐弟二人出頭的時候,各大世家宗主都齊聲討伐魏無羨,就連大哥聶明玦也認為即便溫氏姐弟沒有參與兇案,但是不阻止就是過錯,藍曦臣卻能在此種情況下出言替溫氏姐弟辯解一二。
要知道,雲深不知處就是溫家人燒的,姑蘇藍氏在溫氏手下吃的虧可一點也不少,可是他還是冷靜地把溫情與溫家分開而看,看似理所當然,實則難得。
而在藍忘機帶著魏無羨從金麟臺逃出來後,也是藍曦臣收留了當時被人人喊打的二人。即便他當時不了解事情真相,而且選擇相信金光瑤,但是他依然表示,在事情未查清前,不會偏袒任何一方。
藍曦臣雖然處事平和,但卻是自有原則和底線。
他寬厚待人,卻不會不講原則毫無底線的寬容他人。就比如對待被他引為知己的三弟阿瑤,他再痛苦也表明「不會姑息」;就比如魏無羨指出《亂魄抄》後,他心緒不穩之下,也不會拿生人試邪曲,而是要以親身試。
而到了老三,斂芳尊金光瑤,剛強的威儀似乎就一點不剩了。
因著小時候的悲慘經歷,金光瑤特別善於隱忍。面對別人的嘲諷謾罵,親爹的防備蔑視,他都能笑臉以對,彎腰以侍。
然而,這個世上有些人就是欺軟怕硬,你越軟弱就會越可欺,你的退讓不會讓對方領情,只會讓他們加強對你的攻勢。
金光瑤沒有選擇站起來強硬一把,而是任由自己低到塵埃,委曲求全,將所有的陰暗情緒積壓在心底,然後再毫無原則和底線地爆發出來。
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壞事做盡,卻還希望別人垂憐。金光瑤辦事一直都是以一種弱小的姿態祈求別人的垂憐和成全,至死才終於堂堂正正地「剛」了一把,霸氣地雄起了一回,不得不說,那一刻的瑤瑤真是魅力十足呢。
大凡剛烈之人,其情緒頗好激動,情緒激動則很容易使人缺乏理智,僅憑一股衝動去做或不做某些事情,這既是剛烈人的優點,同時又恰恰是其致命的弱點,很容易被人以柔克剛。
而剛強的大哥聶明玦最終也是敗在了三弟金光瑤柔軟至極的攻擊之下。
而所謂的柔,也並不是一種單純的圓滑,並非對不公平的緘默無言,更不是奴顏媚骨、卑躬屈膝。水至柔,但柔而有骨,信念執著,追求不懈,才能利萬物而不爭,才能抽刀斷水水更流。
柔而無骨,就像沒有骨骼支撐癱成一團的血肉,活著憋屈,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而無理智的爆發只會加速自己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