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展第十年,在變動中呈現多元化

2020-12-20 澎湃新聞

「2020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作品展」2020年12月18日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開幕,展出獲獎及入圍的88件作品,並於當天宣布了本屆的五位獲獎者。

評委和策展人在看到中英繪畫差異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本屆作品多元化的樣貌,「藝術家們以不同的視野觀察世界,表達出繪畫的寬泛可能性和繪畫形式與技藝的探索。」

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2020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作品展」展覽現場約翰·莫爾繪畫獎是一項沒有贊助商、官方參與的繪畫獎,其設立初衷是希望能夠吸引最優秀的藝術家,奉獻最優質的繪畫作品。2020年是約翰·莫爾繪畫獎在英國建立的第六十年,也是進入中國後的第一個十年,這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也是一個關鍵的變革節點。同時,這也是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與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的第四次合作。

展覽現場獲獎作品:變動中的多元化時代澎湃新聞了解到,本屆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共收到來自全國的應徵作品3316件。經過Allison Katz、Sarah Morris、Caragh Thuring、張曉剛、張培力等五位國際評委的多輪評審,最終選出了包括五位獲獎者在內的88位入圍藝術家。

展覽由藝術家丁乙策展,展出了獲獎及入圍的88件作品。在丁乙看來,多元化是本屆作品的基本樣貌,藝術家們以不同的視野觀察世界,表達出繪畫的寬泛可能性和繪畫形式與技藝的探索。

李青《窗口》展覽分為「景觀/幻象」、「歷史/語言」、「抽象/新敘事」三個板塊來探討當今繪畫藝術。丁乙在前言中寫道,「藝術家們關注點的巨大反差,使我們意識到時代特徵是一個變動的而非靜止的概念,在有的人那裡它涵蓋了地域經驗,但更多人則放眼於全球性的藝術理想。展覽呈現了時代前行中夾帶著的變遷、矛盾、衝突並存的諸多思想火花與精神表達。」當天,主辦方宣布了本屆的五位獲獎者及其作品:湖北的李強強(作品《人,人,人,不是人!》)、新疆的王龍偉(作品《疼痛的記憶》)、北京的李青(作品《窗口》)、譚彼得(作品《8.15》)、楊威(作品《侵蝕01》)。

李強強《人,人,人,不是人!》李強強的作品靈感來源自一次全身檢查。「核磁共振的經歷使我難忘,也讓我開始思考身體或現實的『神性』關係。由身體的現實性所延伸出的無可辯駁的『神性』瞬間壓倒了柏拉圖式的精神追求。回到工作室,我開始以自我解剖的方式來描繪自己,用繪圖的形式來解構自己的身體,試圖在身體層面上找到新的「靈魂」。」而王龍偉《疼痛的記憶》則描繪著經歷的天災人禍給人們留下身體上的疼痛在醫院休養中都慢慢被遺忘,只有內心深處時不時溜漏出那一絲創傷永遠不能被抹去。

王龍偉《疼痛的記憶》與前者相比,李青的作品《窗口》則要安靜很多,其作品靈感來自於記憶中對建築元素的日常印象。李青說,「建築表皮與它所覆蓋、包裹下的空間形狀,是有序與反常,是自由與困局,是靜穆與疏離,是確定與不確定性。」

譚彼得《8.15》藝術家譚彼得的作品《8.15》的圖像原型源自一張歷史照片,描繪了1932年國民政府為應對中日戰爭成立了中國第一所空軍學校後的第一代戰鬥機飛行員,以此來致敬歷史。而楊威作品《侵蝕01》則較為抽象,探討著某種特定的時間中所被壓縮的情感和冥想。

楊威 《侵蝕01》在談及十年來的變化時,約翰·莫爾繪畫獎基金會理事凌敏說,「約翰·莫爾繪畫獎是青年藝術家展現各自現代繪畫的窗口。這十年來,繪畫語言變得更多樣了。剛開始的時候,參與的藝術家更偏向於寫實、色調也偏灰,現在藝術家探索的是更多的可能性。每兩年一次的獎項,不同年齡段的年輕人對繪畫語言的探索也反映著各自的時代。對於觀眾來說,這樣的展覽也是一種多樣性的公共教育。」此外,在展廳中,有一個播放區域,呈現的是上一屆的英國入圍作品。凌敏表示,「希望觀眾可以看一下,有所對比。在英國的展開幕後,我們也會將中國的作品以這樣的方式在那呈現。」

據悉,受疫情影響,本屆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面臨了相當大的挑戰,三位海外評委無法來到中國評審現場,只能通過網絡進行在線評審。因此,組委會決定,為保證評選質量、保證五位獲獎者都有公平競爭的機會,本屆比賽不設大獎。

從參賽情況看,廣西、內蒙、寧夏、西藏等地投稿者明顯增加,獲獎者和入圍展覽的藝術家人數也比以往有大幅提高。這些新亮點反映了藝術家的地域構成出現了微妙變化,也透露出一些不同尋常的社會人文信息。

「觀眾獎」投票區域記者了解到,今年也將繼上屆作品展之後延續「觀眾獎」的設置。展覽期間,由觀眾在88位入圍藝術家的作品裡投票選出自己最喜愛的作品,得票最多的藝術家將獲得2014屆優秀獎獲得者藝術家鍾樂星贊助的2萬元的獎金(含稅)。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館長甘智漪表示:「自2018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首設觀眾獎以來,我們看到了觀眾對藝術作品自發、獨立、熱忱的評價與判斷。作為一個藝術發聲的場所,我們也希望更多的觀眾參與到本次的觀眾獎中,聽到更多不同的聲音」。觀眾獎投票將在2020年12月18日-2021年2月25日進行,並於展覽結束前公布獲得「觀眾獎」的作品。

座談:評委與入圍藝術家共話中英藝術差異

當天下午,2020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入圍藝術家座談會在民生美術館舉辦,本屆評委代表張曉剛、展覽策展人丁乙、歷屆評委代表谷文達、當代藝術策展人王純傑對於此次展覽和評選展開了討論。

張曉剛談及了此次約翰·莫爾繪畫獎的評選及從中的收穫和挑戰。他表示,在參與評選過程中收穫很大,但挑戰也很多,「在網上看的作品,尺寸、材料、力度、質感的東西很難看到,有的作品需要看一個系列,還要了解一個藝術家的思想背景和他的上下人物關係。」對此,作為英國方評委的谷文達談及了作為評委的異同點,他表示,「評審本身就是一種藝術。作為一個評審。你不光要感受藝術家的作品,也得感受周邊的評審的態度、立場。中國藝術家在參加評審時目的性比較明確,英國藝術家比較隨意,兩國之間有些區別的。」

策展人丁乙而展覽策展人丁乙則談及了展覽的多元化。他表示,「這種多樣性反映了今天這個時代的一些特徵,這個特徵我覺得是真實的,通過評委的眼光,中英兩國評委的組合,使得繪畫不是很局限於一個固化的狀態,而始終是流動性的,不斷的演進的過程。」而王純傑則表示,約翰·莫爾繪畫獎的成果有目共睹,特別是為青年藝術家提供了發展的機會。「藝術家最需要的是在國外和國內發展機會,在海外有進駐計劃,有交流,參與展覽。」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本次展覽展至2021年2月28日。(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2020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在上海揭曉,今年為何缺失了大獎?
    「2020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作品展」也於12月18日正式開幕。展覽由藝術家丁乙策展,展出了獲獎及入圍的88件作品。在丁乙看來,多元化是本屆作品的基本樣貌,藝術家們以不同的視野觀察世界,表達出繪畫的寬泛可能性和繪畫形式與技藝的探索。這些風格各異、題材多樣的作品,體現了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一直提倡的打破邊界、鼓勵創新、多元化、全球化的思想。
  • 2020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揭曉 五位藝術家獲獎
    新華網上海12月20日電(記者程思琪)18日,「2020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於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揭曉了本屆五位獲獎者。同日,「2020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作品展」開幕,展出了獲獎及入圍的88件作品。
  • 視頻|這個繪畫獎不設獎金 藝術家卻都心心念念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2020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近日於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公布獲獎名單。本屆大賽共收到3316件作品,最終展出獲獎及入圍作品88件,並於當天宣布了本屆比賽的五位獲獎者。約翰·莫爾繪畫獎於1957年在英國創辦,是一項沒有贊助商、官方參與的繪畫獎,其設立初衷是希望能夠吸引最優秀的藝術家,奉獻最優質的繪畫作品。從今年參賽情況看,廣西、寧夏、內蒙古、西藏等地投稿者明顯增加,獲獎者和入圍藝術家人數也大幅提高。今年大賽獲獎者楊威稱,他關注這項目比賽已有十年,最誘人的是作品能有機會在利物浦雙年展期間展出。
  • 一周觀展指南|莫奈「日出」接近尾聲,徽宗「鴝鵒」將展金陵
    印象派在西方美術發展史中具有獨特的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而莫奈的《日出·印象》作為印象主義繪畫的開山之作更是承載了人們對繪畫世界的嚮往與追求。2020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作品展地點: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展期:2020年12月18日—2021年2月28日約翰·莫爾繪畫獎是1957年在英國創辦的繪畫比賽,它以藝術品質論高下,作者以匿名方式接受評選,評委每屆全部換人,以保障公平、公正、公開的比賽宗旨
  • 臺灣「潛力」影片登陸上海國際電影市場展 呈現多元化特點
    三部臺灣潛力好片精彩登場上海國際電影市場展  中新網上海6月19日電 (記者 李佳佳)素來以文藝見長的臺灣電影人19日在上海國際電影市場展舉辦期間賣力「吆喝」,他們此次所帶來的三部影片或以科技文創演譯歷史故事,或以細膩觸角刻畫人性情感,無一不是頗具市場潛力之作
  • 「京彩70年繪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展出
    5月30日上午,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主辦,北京美術家協會、北京畫院共同承辦的「京彩70年繪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展出。值此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此次展覽的「時代新風」篇章重點呈現了北京畫院畫家傾力打造的一系列最新創作。展出的作品中,既有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興國際新機場等為描繪對象的精品新作,又有對即將舉辦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暢想之作,還有畫家們對北京四季新景的美妙呈現。
  • 「我的中國夢」兒童繪畫優秀獲獎作品巡迴展啟動
    人民網上海4月21日電(施小玲 屠知力)你知道小朋友心中的中國夢是什麼樣的嗎?是希望中國更強大, 是希望更多的綠色能出現在這片土地上,還是希望有一天能親自坐上飛船,去太空上插下一面國旗?4月21日,在東方明珠零米大廳舉行的大賽頒獎儀式上,孩子們鋪展畫卷呈現了一幅幅 「未來中國」的精彩畫作。
  • 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綜合材料繪畫展開幕(圖)
    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綜合材料繪畫展開幕(圖) 2014-09-16 22:55:36翟羽佳 攝   中新網石家莊9月16日電(高紅超)當廢舊汽車皮、焦黑的木炭、碎木屑和金屬線等「另類」材料與傳統的水墨畫、油畫相結合,竟產生了意想不到的觀賞效果。
  • 《藝展中國》詩虹繪畫作品展
    2014年5月山東魯銀美術館「心靈朝聖—詩虹繪畫藝術展」2015年5月北京中華世紀壇第三屆經典與風範當代值得關注的藝術家邀請展2016年5月山東天繪閣美術館制扇至美一詩虹扇畫展2016年6月北京國中美術館百花在這裡綻放——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宋莊油畫展
  • 臺灣美術館現存作品特展呈現百年經典繪畫
    現存作品特展現場。(陳淑芬攝)華夏經緯網11月30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美術館28日舉辦「經典再現-臺府展現存作品特展」開幕儀式,集結1927年起開辦10屆的「臺灣美術展覽會」展覽的現存作品,搜整近百年遷移流轉、分散各地珍貴現存作品及史料,展出前輩畫家陳澄波、林玉山、郭雪湖及陳進等83件經典作品,展場並復刻當年情境呈現民眾眼前。
  • 魔幻2020的最後一個月,去看一場關於未來的展
    生如夏花,雲當代藝術,廈門 2017   時空後花園,中糧祥雲小鎮,北京 2015   形色,卓越藝術空間,北京 2014   空,不異色,山水文園,北京  上海藝術博覽會國際當代藝術展,上海展覽中心,上海  12 位藝術家,76 件紙上作品, 北京季節畫廊,北京塔,全攝影畫廊,上海  約翰·莫爾
  • 一周觀展指南|唐代沉船特展倒計時,盛京清宮遺珍現國博
    2020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作品展 地點: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展期:2020年12月18日—2021年2月28日 約翰·莫爾繪畫獎是1957年在英國創辦的繪畫比賽,它以藝術品質論高下
  • 花鳥畫|李恩成:第13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銀獎獲得者
    判斷一位藝術家是否能夠形成自己獨立的繪畫語言,最重要的表現在於其畫作整體的藝術風貌抑或是筆墨細節的處理,都能顯而易見地表現出他個人對繪畫的理解與加工以及具有他個人氣息的藝術語言。究其原因,在第一眼觀看李恩成的畫作之時,會不自覺地進入他所營造出的體系當中——他對水墨關係、水墨標準以及繪畫原則的認知,最終給大眾呈現出怎樣的藝術世界,這便是一個藝術家具備了成熟而又獨立的繪畫語言的重要表現。——常朝暉他畫草蟲,造型嚴謹、躍躍欲動,呈現出生動自然的姿態。
  • 李世剛 李世東 劉海龍繪畫作品展12月10日在沈丘縣美術館啟幕
    作品入選並參加"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暨第十三屆全軍美術作品展覽"、"第二屆全國壁畫大展"、"第三屆全國壁畫大展"、"大同·國際壁畫雙年展"、"紀念周恩來誕辰一百二十周年《人民總理周恩來》基本陳列展"、"世紀偉人騰飛夢——周恩來與'兩彈一星'全國巡迴展"等全國大型重要美展。
  • 格物色——陳思源繪畫作品展
    1989年 《陳學軍、楊大偉現代繪畫展》,山東藝術學院美術館,濟南 部分聯展:2020年 《同胚-山東當代藝術切片研究展》,濟南美術館,濟南2020年 《第三屆青島國際當代藝術展》,青島紡織谷1902當代藝術館,青島
  • 十三屆全國美展|綜合材料繪畫展開幕 在架上繪畫和觀念藝術之間生長
    展覽現場2019年9月16日上午,「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綜合材料繪畫作品展」在寧波美術館隆重開幕!今年適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的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 第十屆「信誼圖畫書獎」獲獎名單出爐
    因為疫情的影響,以獎勵中國原創圖畫書、兒童文學與培育本土創作人才為宗旨的第十屆「信誼圖畫書獎」頒獎典禮暨系列主題活動改為於6月11日線上發布,據主辦方介紹,讀者可以通過瀏覽「信誼圖畫書獎」官網、官方微信、微博等方式參與線上典禮
  • 陳晟綜合材料繪畫展在肥展出
    △塬上  由安徽省油畫學會、安徽省美協綜合材料繪畫藝委會等聯合主辦,「大象無形——陳晟綜合材料繪畫展」日前在合肥-久留米友好美術館開幕。  綜合材料繪畫是一門新興的藝術形態,打破了傳統繪畫的單一性和局限性,一經推出,就以它多樣的表現手段和豐富的藝術效果,在美術界迅速推廣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