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試是對綜合素質的考察;知識的積累和技能的熟練在複試中退居二線,那麼在複試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是你作為獨特的人與心理學的關係。
基於這個思路,我和史嘉鑫(知乎ID:狼寶寶)設計了這套課程,旨在輔助你:
真誠地探索自我和展示自己的優勢
澄清你與心理學研究生的內在聯繫
適應從應試到追尋人生事業的轉變
初步整合知識技能以形成專業素質
課程安排
其中藍灰色部分主要由我授課,黑色部分主要由小狼(史嘉鑫)授課。
我負責的部分偏向自我探索和心理素質。
老師們可能:
會在複試中讓你介紹自己
會詢問你的興趣、志向、報考動機和人生規劃等
會測試你的心理健康狀況和應對問題的模式
會好奇你在考試參考書目以外的努力
會考察你對心理學的認識
……
而在準備和應對這些內容的時候,你可能:
會需要更了解自己
會感到難以著手開始準備
想要知道如何既保持真誠又展示自己
會擔心面試的時候緊張和焦慮
會遇到難以疏解的矛盾
……
這些是我想通過這次課程幫到你的地方。
儘管這些議題需要終生探索和面對,短暫的課程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立竿見影,但我希望至少可以輔助你走上真誠探索的道路;比原來更會回應這些議題;以及在考試的層面上獲得些許優勢。
史嘉鑫授課的內容偏向學術技能與素質:
老師們可能會希望你:
具備一定的中英文文獻檢索和閱讀能力
能夠總結文獻的內容
能夠開始結合自己的志趣設計研究計劃
對研究方法有整體認識並進行研究實踐
真誠得體地聯繫自己
……
而你在準備這些內容的時候,可能會:
面對幾十頁的文獻望洋興嘆
擔憂寫給老師的文書無效甚至適得其反
依然難以整合實驗統計測量
不知道選擇什麼樣的導師
對做學術報告感到不知所措
……
這些是史嘉鑫想要通過這次課程幫到你的。
同樣,這些議題對於研究者而言,貫穿其職業生涯,短暫的課程只能讓你初窺門徑並略通一二,但我們希望通過此次課程助你走上自學自主的道路;開始訓練科研能力;以及在考試層面上具備些許優勢。
以上課程分成了兩個人上,但是內容之間相互聯繫,我們會在過程中照顧到彼此內容的聯繫,也希望你可以自主去嘗試聯繫不同內容,獲得整合和平衡的認識。
本次課程收費1200元每人。
全部內容分8次上完,每次1.5-3h,其中我的課程,涉及更多當堂演示和訓練,時常一般較長。
上課時間:待定,最早2021年2月21日(初十),最晚3月1日開始,每兩天一次課,最後一次課前留3-5天給大家準備,全部課程約持續20天。
課程內容簡介
1 理論基礎與心態準備
堅持用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發展智慧。
內容:貫穿始終的理論——雙加工理論、覺察與反思、科學心理學;心態調試;複試常見考察內容介紹。
議題舉例:為什麼要保持覺察;用How和Why提問有什麼區別;如何用科學心理學的觀點評價弗洛伊德的理論;老師希望怎樣的人來讀研究生……
2 自我探索與心理健康
進入群體的亙古挑戰:澄清和直面自我
內容:真誠;自我介紹;複試中關於自我探索的「母問題」;師生的心理健康。
議題舉例:我需要說自己的缺點嗎;自我探索與複試有什麼關係;如何面對「我不知道」;如何利用已經探索的成果於面試之中;我得過抑鬱症會有不好的影響嗎……
3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閱讀文獻
科研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蘋果」——讀文獻的過程就是站肩膀的過程。
內容:如何科學有效地閱讀文獻;如何在考試中快速掌握文獻等。
議題舉例:閱讀文獻的最佳順序是什麼;如何快速識別論文中的關鍵信息;引言和討論有什麼區別;如何給文章挑毛病……
4 Just Do It——研究設計與報告
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你終於要開始設計並完成自己的第一項研究了
內容:研究設計的基本步驟;心理學研究方法和統計方法;預註冊自己的研究;如何撰寫研究報告等。
議題舉例:統計與研究方法的實戰練兵;怎樣進行研究選題;預註冊包含什麼以及怎樣預註冊;APA格式有哪些注意事項……
5 選擇良師&文書準備
「學徒制」的研學模式需要我們選擇一位合適的導師。
內容:學徒制的意義與影響;如何挑選並聯繫「合適的」導師;文書寫什麼怎麼寫等。
議題舉例:如何撰寫第一封郵件;如何看待老師與學生的雙向選擇;遭遇「被調劑」怎麼辦;我該如何寫CV;我的英語poor怎麼辦……
6 面試中的矛盾與意外
矛盾與意外並不矛盾且是常態,然有備則無患。
內容:明爭暗鬥與鄙視鏈;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兩難;面試中的意外等
議題舉例:我以後想不做研究可以不懂做研究嗎;老師們的研究方向我都不感興趣但又不敢說,怎麼辦;面試的時候說錯話了怎麼辦;感覺自己講了好久卻啥也沒講清楚怎麼辦……
7 成為心理學專業工作者的覺悟
深知選擇意味著放棄和主動去追求,是為覺悟。
內容:人生選擇類問題;為心理學做過的努力類問題;心理學與生產生活實踐結合類問題等。
議題舉例:為什麼報考這個方向;碩士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你最喜歡的心理學書籍或文獻;用心理學理論解釋xx現象並用其說明心理學的意義……
8 實戰:自我展示與學術報告
在實戰中傳遞經驗。
內容:每人5分鐘自我展示+10分鐘學術報告+5分鐘點評。
自我展示即自我介紹並回答我基於你的自我介紹問的問題。
學術報告根據自己所考學校自行選擇,可以是文獻綜述匯報、研究設計、研究計劃、項目報告等。
點評由我和小狼(史嘉鑫)根據展示和報告的內容進行點評。
議題舉例:形式服務於內容;如何保持邏輯鏈條清晰;站在聽者的角度重新審視;少即是多的邊界在哪裡……
講師簡介
劉子強
我去年碩士畢業於南京大學基礎心理學,主要研究道德、人生意義、物質主義、自我等議題,打算今年九月繼續讀博。我也在持續學習心理諮詢,打算持續在科研和諮詢的道路上走下去。
讀研之前我較為順暢地獲得了批判性和思辨的能力。研究生期間,科研和心理諮詢的雙重學習經歷促使我不斷整合和平衡思辨與感受,並逐漸呈現平衡平和的狀態。而本科的物理師範訓練和最近一年的教學實踐讓我能夠靈活採用多種方法傳遞探索自我、整合和平衡自我的經驗。
小狼
學名史嘉鑫(Bill),目前在香港大學攻讀社會心理學博士學位。研究興趣:物化、去人性化、物質主義等。他有三年心理學考研複試指導經驗以及兩年高校助教經歷,能夠言簡意賅地將自己的科研經驗傳遞出去。他還喜歡撰寫科普文章,作品散見於主流期刊及知乎等平臺。
小狼想說的話
我非常高興接受強哥的邀請,一起參與這個項目。我希望在上述模塊中向各位分享我的學習心得,助力你的複試之路。
歡迎參加
報名方式:掃描我的二維碼報名
費用:1200元/人
上課時間:待定,最早2021年2月21日(初十),最晚3月1日開始,每兩天一次課,最後一次課前留3-5天給大家準備,全部課程約持續20天。
自主的旅程從報名開始,希望你在閱讀全文的基礎上慎重決定,這段旅程需要你我都付出時間和精力,沿途豐盛卻也不乏艱辛,共勉。
歡迎加入
直播討論會預告
我和小狼打算在2月9日(周二)晚上8點直播,聊一聊在出分之前可以做哪些準備,歡迎關注公眾號:人生實驗室lifelab,和小狼的知乎(ID:狼寶寶),最近我們會發布更詳細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