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慣日料的中國胃,記住這5種日本快餐,能解燃眉之急

2020-12-16 艾菲爾鐵塔下的凱旋門

看著很好看的日料

雖然很多日料,僅僅看圖片,就能讓人垂涎欲滴,但真的去了日本,吃到嘴巴裡的反應,又是另外一碼事情。就比如本來在家就是饞蟲的小編,每次從日本回國,必然是先找幾家川菜館,狼吞虎咽、細嚼慢咽之際,給自己的中國胃來點補償。

說到底,還是中國胃不習慣日料。

至於不習慣的理由,多種多樣。比如不吃生冷、也不能總吃炸豬排或者天婦羅,至於日式味噌醬油,更是吃不慣,你說吃和牛烤肉,吃多了真的也沒太大興趣。這樣的情況,同樣發生在我們過去服務過的不少定製客戶身上。

更有甚者,對於完全不習慣日料的人,尤其帶爸媽和小朋友去日本度假,真會遇到才吃了一天日本飯菜就感覺要崩潰的情況。

那這種情況怎麼辦?讓我們屢試不爽的臨時辦法,那就是盯住幾家在日本常見的平價快餐店,有時候,吃到「山窮水盡」時,這些快餐店反而能解燃眉之急,這就給大家做個實用的分享。

1,一蘭

日本文化一面

名古屋車站附近一蘭拉麵門口

小編猜很多人知道一蘭拉麵,並不是因為他們家的面好吃,而是機器點餐,問卷選口味,單人隔間吃飯,全程見不到服務員人臉的「御宅感」。

但一蘭也絕不難吃,源自九州的一蘭基本以豚骨湯為底,湯頭濃厚,跟已經在中國開設分店的一風堂類似,屬於大部分中國人都能接受的拉麵口味。

名古屋車站附近一蘭拉麵店內

一蘭店鋪數量雖然不多,但基本分布在大城市的主要車站商圈內,大部分店鋪還都深夜營業,對於乘坐夜機抵達日本的旅行者也是宵夜友好選擇。

當然,按照小編的經驗,大部分車站,甚至商業不甚發達的郊區小車站,車站附近幾乎都有隨處可見的中文繁體「麵」字招牌,甚至有專門做夜間生意的夜市拉麵攤檔。

日本拉麵的發音RA-MEN,發音跟中文的拉麵,幾乎是一樣的;因為原本日式拉麵就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料理方法,所以日式拉麵對中國人來說適口性都還不錯。

除了九州拉麵主要以豚骨為湯底,其他拉麵基本也是雞骨或其他骨湯做底,只要避開有些人吃不慣的日本獨有的味增味,或者不喜甜口醬油的避開醬油口味,選擇最普通鹽味(日語:塩ラーメン)基本就不會踩雷。

也有人,包括我們自己,在一蘭拉麵,或者其他拉麵店,品嘗之後覺得日式拉麵湯頭過於濃鬱,鹽度較重,但這也有個簡單的解決辦法,那就是讓店家加點開水。而一蘭拉麵方便之處,就在於桌前就有個飲用水龍頭,隨時可以不求人應付。

當然,如果你剛巧喜歡上了日式拉麵,新橫濱站附近有個拉麵博物館,館內匯聚了全日本各種特色口味的拉麵店鋪。

札幌拉麵小路

另外,也可以記錄下一個關鍵詞「ラーメン橫丁(拉麵小路)」,這是從北海道札幌興起的拉麵街概念,也是聚集日本各地風味的拉麵鋪子進行比拼的擂臺,現在在日本很多城市裡也都能看到這類拉麵聚集地。

真的遇到過有些吃不慣日料的家庭,在後期的行程中,幾乎天天吃拉麵度日。

這時,小編便會再多推薦一句,蕎麥麵或者烏龍麵也可以試試的。日文叫「そば」,發音是SOBA的店鋪,有一些直接開在車站裡面,算是最接近旅行者速食墊肚的存在。

新得車站的立食蕎麥麵

蕎麥麵配天婦羅大蝦等炸物也是很常見的組合,唯一要注意的是,日式油豆腐很甜,並且非常甜,就是小編也認為這日式豆腐,已經到了到比無錫醬排骨還甜膩的程度。

至於烏龍麵,最有名的是產自日本四國香川的讃岐烏冬,烏龍麵更粗,入口更滑順,似乎還有大米的口感,調味一般相對清淡。

高松機場內的炸蝦烏龍麵

此外日本還有拉麵衍生出來的,接近拌麵形態的蘸面,以上這些都屬於中國人不會驚豔,但至少口感跟調味上,都勉強還能吃得習慣的面類。

有意思的是,小編在日本唯一只吃了一口,就沒法再下筷子的一碗麵,反而是在打著「中華料理店」招牌的中式餐館裡,那一碗日式改良版「韭菜肉絲麵」現在依舊在腦海裡,甜膩到令人懷疑廚師的味覺是不是出了問題。

在日本,選一碗日本人常規吃的面,其實比頂著中國名字的日化改良面,更順貼一個中國胃。

2,餃子 王將

日本味的中華打滷

高松的大阪王將餃子食堂

大阪王將的麻辣牛肉麵

招牌上明明寫著「餃子」的王將,在日本的餐飲店鋪分類中卻被算做是拉麵連鎖店,而小編基本是把餃子王將,當作素菜(或者說熱豆芽捲心菜)補給店鋪來用的。

剛才說了,在日本,除非你真找到正宗以當地華人為主客源的中國餐館,譬如我們在名古屋吃過四川料理「銀杏」(具體點擊:在日本吃到最正宗川菜),對於一般的中華料理店,千萬不要點什麼看上去很中國的餐食。

相反,點一些在中國餐廳裡見不到的做法,譬如天津飯,豆芽捲心菜蝦肉蓋面、辣味雞蛋湯麵之類的。這種完全日化,甚至是日本人創造出來的中國風味菜式,吃起來反而更容易接受。

唯一讓人難以理解的是無論是面還是飯,還是湯,幾乎只要跟中華風沾上邊,日本人就開始打滷,厚厚一層透明澱粉滷蓋在所有的味道之上,成了日式中華風的標誌。好在捲心菜豆芽澆頭管夠,量夠大。

松本站前中華料理店的豆芽蓋面

在日本生活超市逛時候,明明看到很多蔬菜種類,但在外面吃飯的時候,別說雞毛菜,空心菜,青菜,白菜這些中國餐館裡常見的時蔬炒素了,就是餃子王將這種中華料理風的餐館裡,幾乎素菜種類也就剩下了捲心菜,豆芽跟韭菜了。

就算這樣,店鋪數量幾乎覆蓋日本所有中小城市的中華風店鋪「王將」,對於在日本小城市吃日料吃到快要崩潰的中國胃來說,已然是一片沙漠中的綠洲。

大阪王將炸蝦球

另外,餃子王將跟大阪王將,原本是一家,拆家後變成的兩個品牌,菜單類似,兩家的炸物裡都有類似中國肯德基以前賣過的炸蝦球。 王將的其他餐點,跟日本麵館一樣,都只能說是身在日本沒辦法的辦法,用來將就下安撫中國胃的,但這道炸蝦是真的好。到底是島國,蝦就是新鮮。

類似王將的還有一家連鎖店叫「長崎 Ringer Hut」,店鋪數量也不少,旅行時候想吃中餐口味的話,也可以留意一下。

3,蓋飯 松屋

徵服中國胃的日本蓋飯

德島站附近的松屋

小編已經不止一次的提及松屋的鹽烤豬梅肉蓋澆飯了。

比起拉麵的一般親切感;比起為了補給蔬菜勉強光顧的王將餃子;這完全日本純血蓋飯館子「松屋」,我們兩人倒真是舉雙手雙腳,認可它為「美食」的。

松屋的豬梅肉蓋飯

不過想來,牛肉,洋蔥,醬油,鹽;豬肉,大蔥,鹽;這兩種組合原本就是中國家庭料理牛肉或豬肉的通常做法。 這可能也是為什麼,日本三大蓋澆飯「吉野家」、「食其家」、「松屋」都已在中國的許多城市內,成為肯德基一樣,無縫融入中國快餐飲食的理由。

而松屋的厚切豬梅肉,更是完全符合了我們家對豬梅肉簡單料理的最高品味——本味,以至於想到日本飲食中最接近中國菜的存在(這也歸功於日本豬肉品控水準高),除去衝繩的豬腳跟清蒸魚,松屋的豬梅肉,對小編來說,就是中國胃的第一經濟選擇,沒有之一。

松屋點餐機語言選擇

吉野家松屋すき家(食其家),三家店鋪加起來有4000來家,幾乎覆蓋了日本所有重要的交通樞紐,店鋪內的點餐全是自助機器,機器語言設置多樣,大多還可以切換中文。

人均一餐價格最低從380日元左右起步(大約25元人民幣),基本算是日本平均餐食消費的最低起步價,跟在國內吃個肯德基、麥當勞差不多。

其他類似這牛肉蓋飯「御三家」的連鎖店鋪,還有譬如「なか卯」、「YAYOI やよい軒」,也都是連鎖店,只是店鋪數量少一些。

4,漢堡 MOS

一口下去的新鮮

MOS漢堡

小編在松本郊區住宿時候,在旅館附近無意間吃過一次MOS BURGER,當時並沒有留意店名,也沒特意作為素材拍照,只是覺著一口咬下去能感受到食材新鮮的本味,漢堡肉跟蔬菜的配比也相當完美。

當時只覺著日本的漢堡店真好,如此小城市的郊區,也能有比漢堡王還配比出色的漢堡店。事後再一想,莫不是日本有名的本地漢堡店「MOS BURGER」(摩斯漢堡),再查了查地圖,還真是摩斯漢堡。

MOS漢堡松本橫田店

跟一般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賽百味,一眾中國人熟悉的」立等可取「服務不同。在摩斯漢堡點餐時的感受,更像是在Wagas一類的簡餐廳點餐,拿好餐牌後找位置坐好。摩斯(MOS)點單現做的漢堡,價格要高一些,基本在近400日元(約合25RMB);等候的時候,也比想像中要長很多。

那天店裡只有我們一組客人,也足足等了十分鐘,不過那一口下去的感覺,如同當天座位正對著的窗外藍天白雲,讓人心情極好。

MOS漢堡一口咬下去

「這漢堡相當好吃呢」,我還記得自己很鄭重的對當天不想吃早餐的布丁先生,再三強調了一遍。

摩斯漢堡的尺寸不大,類似漢堡王的天椒小皇堡的大小,適口度不錯。關鍵是無論是肯德基,還是麥當勞,都存在肉片過厚,醬汁塗抹不均勻,漢堡麵包咬下去多數太幹,蔬菜太少,這些情況。 但摩斯漢堡的這一口,均衡度真的,剛好。

MOS漢堡松本橫田店那天剛好天晴

1971年,麥當勞用了半年時間迅速進入日本市場;此後是肯德基1972年在日本神戶開設了第一家店鋪;幾乎同期,現今在日本能與這兩家美國漢堡比肩的日本漢堡店摩斯Mos就在東京開業了。

中國臺灣的MOS漢堡於1990年開業,到今天已有近300多家漢堡店,以至於有些在臺灣旅行的中國人,以為摩斯漢堡是臺灣漢堡名吃。

小編第一次觀光日本時,深夜不知道吃什麼做宵夜時,也常常會在地圖上搜索「KFC」或者「Mcdonald」,但現在我們想比較負責任的推薦一下,不如試試在中國還沒有太多店鋪的「MOS BURGER」摩斯漢堡。

另外,日本大城市,其實還有很多在中國少見的漢堡品牌可選,譬如引進的Wendy's,譬如夏威夷風的KUA`AINA,在上海新天地一個漢堡要60元人民幣起步的紐約人氣漢堡「Shake Shack」也早就進入了日本市場。

函館小丑漢堡招牌

還有函館當地名產小丑漢堡,或是其他日本當地品牌,例如Freshness-Burger,例如Lotteria。 再想複述一下小編在之前談東京的外國餐廳一文中的觀點——如果只在日料上打轉,在日本的旅行飲食註定失去更多新鮮的體驗。

5,洋食代表 咖喱

COCO-GOGO-北海道-中村屋

COCO蔬菜咖喱

我們也很意外咖喱在日本居然算是「洋食」,但在日文維基百科裡就是這樣定義的。

確實,日本賣咖喱的店鋪通常也總是歐式風情;儘管世界上的咖喱實際都來源於南亞, 據說日本人吃咖喱,還是源於對英國人的學習。印度咖喱從東向西傳播,變成了英國國菜咖喱烤雞,又經由英國海軍原路折返從西向東傳播,紮根到了遠東的日本。

在小編的記憶中,日本的COCO咖喱,也是繼中國臺灣人開的味千拉麵,成為了上海人印象中最早的日本風味之一。

COCO咖喱一番屋的前身,最早是名古屋的一家咖啡館,而到現在為止,日本許多咖啡館的簡餐餐單上基本也都會安排上咖喱。 這麼想起來,咖啡與咖喱的搭配,完全西洋組合沒錯。

在日本選咖喱店吃飯,首先要緊的是,至少可以點蔬菜(野菜)咖喱多補點維生素。但比較起以自我標榜歐風,實際添加各種蘋果汁,口味偏甜的日式咖喱,小編想推薦用大猩猩做招牌的連鎖平價咖喱店鋪GOGO咖喱。

大猩猩做標誌的GOGO咖喱

GOGO是一家平價的連鎖餐廳,最低500日元(大約35元人民幣)就可以吃上一餐,標誌是黑色的咖喱醬,口味上在保留了咖喱中蔬菜的鮮甜味之外,入喉後的味道倒有些印度咖喱的辛辣。因此比較一般日式咖喱,反而更普遍適應中國胃。

GOGO香腸咖喱逗逼的擺盤

另外,順便值得一提的是活躍在北海道札幌地區的湯咖喱(日文是「スープカレ」,發音就跟英文一樣SOUP CURRY)——在添加了更多印度派各色香料的基礎上,也因為北海道作為日本糧倉的地位,使得底湯變得更豐富,配菜添加的果蔬以及海鮮也更為應季。

札幌湯咖喱GARAKU

小編和長期定居在北海道的中國胃朋友,一致都認為,被日本人用「藥膳」來形容的湯咖喱,可以算是北海道餐食中接近中國菜口味的一種,不過湯咖喱店就沒太多連鎖店鋪了,感興趣的話,還是記一下關鍵詞「スープカレ」(SOUP CURRY),到地直接搜索在線地圖。

但倘若本身對咖喱的口味並不感興趣,東京還有一家可以吃「故事」的咖喱店鋪——中村屋。這是一盤可以串聯起印度人、孫中山,外加日本黑道大佬的印度風咖喱飯, 我們之前也寫過這個故事(具體點擊:從新海誠到孫中山,原來只隔了一盤咖喱飯)。

***

總之,如何在日本迅速滿足中國胃的性價比之選,先記住以上幾種常見快餐店就好,簡單給大家再匯總一下:

面:一蘭,一風堂(或者車站附近的各種拉麵,蘸面,蕎麥,烏龍麵)

餃子(中餐類):王將,長崎 Ringer Hut(或者各種寫著中華料理的店鋪)

蓋飯:吉野家松屋食其家(日語:すき家)

漢堡: 摩斯漢堡,或者其他你在中國已經習慣的漢堡品牌;當然也可以試試日本當地品牌,例如Freshness-Burger,Lotteria

咖喱: GOGO,湯咖喱,中村屋;在國內能吃慣COCO,白熊之類的日式咖喱店,基本日本咖啡店咖喱都可以用來果腹

實在沒胃口的時候,小編也偶爾在便利店買一些在中國就吃慣的食物,譬如鹽飯糰,譬如土豆色拉,可樂餅,烤雞肉串,隨意湊一湊也是一餐了。

另外也會順路買章魚燒,鯛魚燒之類的小吃,這通常也算是中國胃比較能接受的類型,但不算快餐典型,就先不展開了。

順便一提,日本洋食的主要種類中,還有動漫迷都熟悉的「漢堡肉」;最容易變成網紅的「蛋包飯」;中國也很常見的「義大利麵」。 日本洋食,尤其日本的披薩都值得仔細講講相,我們以後再單獨細聊吧。

還有其他想看的內容?歡迎在後臺留言告訴我們~

- END-

相關焦點

  • 日本快餐何以勝過中國快餐?差距其實在這裡!
    現在的生活節奏變快,快餐逐漸成為一些上班族的偏愛,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喜歡這種口味的人群存在。其實包括我自己在內,也是會經常有沒有任何原因就是想吃快餐的時候,所以吃快餐沒有什麼不好,但是還是儘量不要經常吃的好。
  • 美國快餐有麥當勞,日本快餐有拉麵,代表中國快餐的是誰?
    隨著現代人們生活水平的加快,快餐越來越適合現代人了,不是說快餐有多好吃,主要是因為它更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節奏,現代上班族大多很忙,一天工作的時間很長,中午休息的時間很短,我們中午沒有那麼多時間去買菜、做飯、洗碗,吃快餐既省時又省力,畢竟我們不像法國人那樣一天只工作4小時,可以悠閒地在西餐廳裡吃牛排。
  • 日媒:美國快餐店員都不敢吃的9種快餐
    漢堡、薯條、三明治什麼的快餐看起來沒什麼,大家平時多多少少都吃過。不過在快餐店打過工的員工是絕對不會吃這些自家快餐的。這裡有日媒介紹的美國本土店員對自己快餐的看法,希望給大家做個提醒。 ■麥當勞 烤汁豬排堡 塗抹烤汁之前的豬排就像「瘡痂」一樣,看不出肉樣,非常嚇人。(by lioninacoma) ■麥當勞 麥香魚 成本低價格貴,簡直就是詐騙。就是麵包裡塗點醬料,夾一塊炸魚,起司也不會放一整塊。
  • 基於全國門店3000+的國產快餐的新動作探究如何俘獲年輕人的中國胃
    (原標題:基於全國門店3000+的國產快餐的新動作探究如何俘獲年輕人的中國胃)
  • 為什麼同是速食,中國叫快餐,日本叫便當?網友:差距不是一點點
    ,有些地方還會配上一碗沒有味道的清湯,就是這樣的標準,成了上班族的必備吃食,這種類型的飯菜,不僅中國有,外國也有,比如日本就有,不過叫法很不一樣,我們叫快餐,而日本叫便當,對此很多人產生疑問,為什麼同是速食類型,叫法怎麼不同呢?
  • 「油條大王」王冬:要讓中國快餐遍布世界
    早點,作為忙碌一天的開端,不佔用太多時間、更追求便捷和健康,事實上也是國人最看重的一餐。經過實地考察,1995年,他在大興區星城商廈租了一間4平米的小店,賣包子、盒飯、肉夾饃三種特色快餐。「肉夾饃一天能賣出500多個,2元一個的炸春卷,一天能賣出兩千多個,一年能掙100萬。」王冬向鈦媒體回憶道。
  • 撐起日本快餐半邊天的,不是壽司和飯糰,而是好吃又不貴的「它」
    提起日本美食,大家第一反應肯定是壽司和刺身,這兩種食物是日本享譽世界的美食。日本的壽司分為兩種,一種比較高級,另一種是偏平價的,平價壽司也算是一種快餐食物,除了壽司,還有飯糰也是日本便利店常見的美食。快餐食物的特點就是便捷和平價,一般適合上班族和學生黨,說起日本的快餐食物,大家應該都能想到壽司和飯糰,但是在日本銷量最好的快餐食物並不是壽司,也不是飯糰,而是日式牛肉飯。大家都知道日本和牛的價格不低,那麼日式牛肉飯普通上班族消費得起嗎?
  • 日本人一日三餐吃什麼?天天這麼吃,適合我們中國胃嗎?
    走在日本的街頭,很難遇到一個胖子,他們大多身材苗條,顯得非常精幹,精神面貌也很好,日本人這麼苗條,他們是不是靠節食吃不飽才保持著好身材,去日本旅行十幾次,很少有感到餓肚子的時候,也了解了日本人越吃越健康的原因,那麼日本人一日三餐到底吃什麼?為什麼他們的飲食如此健康,能長壽。
  • 胃不好,常吃這5種水果或可健脾養胃,想養胃的人,不妨也試一下
    導語:水果不僅好吃又解膩,而且含有多種營養物質,能及時補充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而且許多水果都有滋補養胃的功效,經常吃的話可以改善胃痛的毛病。那麼想要養胃的你想知道它們是什麼水果嗎想知道的,那麼就必須認真看下文了,下面小編就會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 胃病多是「吃」出來的,常吃4種食物,可能胃已經傷得不輕了
    胃病多是「吃」出來的,常吃4種食物,可能胃已經傷得不輕了1、冷飲涼食不管天冷天熱,吃根雪糕或喝瓶冷飲,整個人都精神起來了。但冷飲、冰棍及涼的食物會讓胃內溫度降低。而很多消化酶的正常工作需要適宜的溫度,這就會影響胃酸分泌和消化酶的作用。如果你喜歡大量喝冷飲,冰棍一次吃幾根才過癮,偏愛壽司等涼的食物,那麼,要注意了,你的胃可能已經傷的不輕了。
  • 肯德基麥當勞誰更適合中國胃,網友:肯德基憑這四款單品領先
    肯德基和麥當勞作為快餐的兩大巨頭,幾乎傳遍世界各個地方,中國也不例外,一直在中國生生不息、不斷發展壯大,那麼它們誰更適合中國胃?肯德基中國化,麥當勞比較正宗,在種類、口味等等方面,吃過的網友一般都這樣評價兩家洋快餐。
  • 有這4種表現,可能是胃在「發信號」,兩樣東西要少吃或能保護胃
    胃的功能一共分為5種,接受、儲存、分泌、消化、運輸和排空。所以胃部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在人體內起到的作用非常的大,一旦飲食上出了問題,第一個遭罪的就是你的胃,所以我們平時一定要加重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幫助你擁有一個健康的胃。很多上班族,在平時吃飯的時候並沒有很在意這件事情,想吃的時候暴飲暴食,不想吃的時候將就兩口,吃的都很隨意。
  • 肯德基在日本開自助餐廳,73元隨便吃,中國網友:傻子才常去!
    說到肯德基,大家肯定不陌生,已經是在中國開了很多年的速食快餐品牌。現在肯德基在日本開了自助餐廳,全場只需要73元,所有食物隨便吃。因為肯德基多是一些漢堡,炸雞,薯條等快餐食品,有些人就特別喜歡這一口。說到山珍海味和各種美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口味。
  • 胃不好的人要少吃什麼?醫生:胃最怕這4類食物,養胃要記住5點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很多人忙碌為生活奔波的同時往往忽略自己的身體健康,快節奏生活、高壓力工作,導致不少人作息無規律、膳食不平衡,高鹽、高油、高脂等食物攝入過多,胃部不適症狀增加。很多人的胃經常不舒服。有人問,什麼東西是胃最怕的?胃不好時,我們該如何養胃?
  • 感覺胃不太舒服怎麼辦?這1種養胃食物吃起來,或能恢復胃動力
    人們經常在飯後胃脹、反酸,但很多人都簡單地認為,他們只是因為吃的太多而消化不良,過一會兒就好了,其實很可能是胃出了問題。胃部是人體消化食物的主要場所,當脾胃受到損害時,還可能導致五臟失常。腸胃不好很難隱瞞,如果出現以上4種表現,建議你馬上開始養胃一、面色蒼白胃病可引起氣血虧虛,體內氣血流失,進而可體現在臉上,表現為面色蒼白、皮膚粗糙。二、睡覺時有口水早晨醒來,發現自己的枕頭被口水浸溼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昨晚你做了一個美夢,也許是因為你的脾胃不好。
  • 胃不好的人,養胃牢記「3吃、5不吃」,胃或會慢慢變好
    其實胃的保養遠比修復要重要,如果平時沒有一個良好的養胃意識,那麼花多少時間去修補胃都是不夠的。腸胃的健康,與每日的飲食有很大的關係,換言之,如果你能夠做到規避一些不好的食物,那麼養胃的工作就等於完成了一大半。我們都知道高鹽食物是很傷胃的,除此之外,傷胃的食物還有不少,希望你能堅持少吃5樣東西,你的胃會感激你。
  • 消化內科大夫:胃不好的人,若常吃2種零食,或能讓胃越來越強壯
    若經常做4事,胃早晚會出問題,及早避開1、喜歡重口味現在很多人都是無辣不歡的,如果經常吃辣對胃部的損傷是非常大的,而且如果嚴犯的攝入量過高的話,同樣也會影響到胃部的健康,一個成年人每天鹽的攝入量不要超過6克,如果太多很容易導致身體產生亞硝酸銨,這種物質致癌性也非常強
  • 看看中日快餐的大對比,日本網友:中國人吃些都是些什麼東西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每個人都在想著如何才擠出更多時間,甚至把吃飯和睡覺的時間也要用來工作,當然了覺不能不睡飯也不能不吃的,因此適應現代生活節奏發展的快餐文化就成為了城市化中一道不一樣的風景線,大街小巷上各式各樣的快餐店林立,既有國際品牌的洋快餐,也有家庭式的傳統中式快餐
  • 這2種水果對胃部危害大,胃不好的人,若能儘量少吃,或可保護胃
    一、這2種水果對胃部危害大,胃不好的人,若能儘量少吃,或可保護胃1、板慄板慄是很常見的一種零食,很多人特別喜歡吃。但板慄中的澱粉含量很高,尤其是對胃病的朋友來說,如果大量食用板慄,很容易引起胃酸分泌過多,容易引起胃部不適。
  • 中信銀行「信秒貸」助力防疫,解客戶燃眉之急
    中信銀行「信秒貸」助力防疫,解客戶燃眉之急來源:溫州網發布時間:2020-02-04 11:06:00字體:大 中 小  「太好了,這真的是雪中送炭真沒想到,僅僅用了5分鐘就幫我貸下了一筆信用貸款,中信銀行的產品真的太便捷了!」溫州某二手車行的個體戶陳老闆原本急迫而又無可奈何的心情頓時舒緩了。  春節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所有人的心。為了及時高效滿足疫情防控金融需求,中信銀行溫州分行積極行動,「線上線下」齊發力,全力保障金融服務「不打烊」,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