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場=【自我介紹+分組】
拆書就是拆頁--【圖書介紹】-【事件場景】where-【提問】why-【影響】what-【解決】how
RIA拆書法:
R原文片段
I拆書家講解引導
A學習者拆為己用:學習者拆為己用
摘取:
如果我們想要和對方達成共識,需要與對方尋找共同目的,認清期望目標背後的實際目標,並調節我們實際目標之間的差異,從而達成共識。實際目的大部分處於隱匿的狀態。「期望目標」最大的特點就是具體。
--
開場:
【自我介紹+分組】
大家好,我是維尼,一名成長中的拆書家。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歡迎大家參加合肥霸都拆書幫線下拆書練級活動,今天是我TF3-1的拆書分享。為了方便我們接下來的討論學習,我們分一下組,以我為中間軸,左手邊為一組,右手邊為一組。
【學習目標】(學習者要完成行為的具體內容和完成程度,現場學習設計清晰)
今天給大家解決什麼問題呢?那就是在跟隨我學習完本次的RIA現場拆書後,大家能夠解決(行為)雙方意見不一致時達成共識(界定)的問題,大家通過學習這個拆頁片段,當遇到問題時,首先能夠積極調整心態,改變應對策略;其次解決分析問題,了解期望目標與實際目標;最後尋找建立共同目標,通過運用這3個步驟(澄清)解除(行為)僵局狀態(界定)讓雙方達到滿意的結果。
【圖書介紹】(學習者場景法)
【事件場景】
我上周末就和男朋友因為吃飯的事情產生意見分歧,他看上了一家日料自助,正在做活動打折扣,可謂物美價廉,知道我喜歡吃日料,就想讓我陪他一起去體驗下,而我就想自己在家簡單做些合口飯菜,同時也想讓他減少在外就餐次數,本來大家都是好心為對方著想,結果卻因為這件事意見不統一而鬧得不開心。
【提問】
大家有沒有遇到這樣類似事情?與家人相處,與朋友相處,大家的意見不一致,你們之前都是怎麼處理的呢?是毫不讓步,還是委屈自己向朋友伴侶妥協?你們之間有沒有試著好好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呢?
【影響】
有數據顯示,導致婚姻破碎最主要的原因,竟然是生活瑣事。這些生活中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不妥善解決及時解決,就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的一根稻草,讓我們的關係變得緊張,最終惡化破裂。
【解決】
那麼如何讓雙方直接建立共同的目標呢?《關鍵對話》這本書給我們提供了良好的思路,通過利用各種溝通技巧,來解決生活中難以應對的各種難題,所以看似水火不容的觀點,通過傾聽了解對方的想法,找出目標背後的深層原因,從而建立共同目標,最終達到雙贏的結果。
R原文片段:
(接下來,給大家2分鐘時間,一起來閱讀面前的拆頁,閱讀完的小夥伴,可以給我抬頭示意一下)
《關鍵對話》第五章 保證安全 如何讓對方暢所欲言—創建共同目的
識別策略背後的目的
想要積極尋找共同目的只是令人激動的第一步,不過光有這個念頭還不夠。調整到正確的心態之後,我們還需要改變應對策略。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當我們發現對話陷入僵局的原因在於,我們期望實現的是一個目標,而對方希望實現的是另一個目標。我們認為這種矛盾永遠無法調和,這是因為我們總是把期望目標和實際目的等同起來。實際上,期望目標是一種策略,策略帶來的結果才是實際目的。換句話說,我們總是把願望或目的和策略混為一談,這就是問題所在。
例如,下班回家後我說我想去看電影,你說你想待在家裡休息,於是我們便開始爭論起來:「看電影」,「看電視」,「看電影」,「看書」等。我們認為這個問題無法得到解決,是因為外出和待在家裡是完全水火不容的對立選擇。
I拆書家講解引導:
好,我看小夥伴們都已經閱讀完了,那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這個拆頁片段。
【why】
我們會和對方陷入爭論大多數原因是因為雙方對話的目的不同。在這種情況下,對話「低手」不是忽略問題就是一意孤行。他們的選擇不是競爭就是屈服。這兩種策略最後都會導致一方勝出另一方失敗,問題根本無法得到解決,所以我們必須另闢蹊徑。
【what】【概念對比強化講解】
這個片段向我們提出了什麼是期望目標,什麼是實際目標。如果我們想要和對方達成共識,需要與對方尋找共同目的,認清期望目標背後的實際目標,並調節我們實際目標之間的差異,從而達成共識。
那麼什麼是期望目標,什麼是實際目的?
舉個例子,
比如晚上我想走路去附近永輝超市購物,而男朋友想去開車去較遠的大潤發購物。
那這兩個不同的目標就是雙方的期望目標,我們認為習慣性認為永輝超市和大潤發不同超市購物這兩者之間是對立關係。
而實際目的是我們想要達到的真正結果,我想去永輝超市的實際目的是因為離家近,晚上吃完飯後也當飯後散步,順便買點食材;而男朋友想去大潤發的實際原因是因為公司有優惠券可以購買年貨,我們的實際目的不同,而這個實際目的大部分處於隱匿的狀態。
【案例與概念相互參照】
「期望目標」最大的特點就是具體,它能指導我們具體去做一些事。
比如,「跑10公裡」和「做20個伏地挺身」就是「期望目標」。
Q1:問問大家,「減肥」是「期望目標」嗎?
A1:減肥不是期望目標,因為它不能指導我們行為,它不夠具體,它屬於後者——「實際目的」。
Q2那麼大家思考下,「我想看電影」是「期望目標」嗎?
A2:是的,它是期望目標,它能指導我們的具體行為。
Q3那大家可以思考下我想看電影的「實際目標」是什麼?
A3:我想要身心放鬆,緩解今天的勞累。
所以 「實際目的」一般沒有那麼具體,比如減肥、休息和加薪。
「期望目標」就是為了實現「實際目的」。通俗來說,「期望目標」就是方式;「實際目的」就是需求。
【how】
那麼在大家溝通觀點不一致的情況下,找到對方的實際目的,具體如何做才能達成共識呢?
有具體以下三步:
1. 調整積極心態,改變應對策略
首先調整心態,停止爭議的話題,那我們再商量一下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就剛才舉的我和男朋友關於逛街購物的不同意見,我會調整自己一定要去永輝超市的心態,針對去較遠的大潤發超市,我會問他是否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2. 解決分析問題,了解期望目標與實際目標
其次轉而探索策略背後隱藏的目的。了解對方的實際目的,通過詢問「為什麼」去了解對方的實際目的。
比如,我問他為什麼一定要去大潤發時,他會回答說:「前段時間公司發了一張大潤發過年優惠券,今晚你正好有空陪我去一趟,可以順帶買些年貨」。期望目標是去大潤發,實際目標是購買年貨。
接著我會解釋下,我想去永輝超市是因為晚上想散步。期望目標是去永輝超市,實際目標是散步運動下。
3. 尋找建立共同目標
最後,建立共同的目標,在了解自己和對方的需求後,建立一個都能滿足需求的具體目標。
我的需求是就近散心,他的需求是購買年貨,我會說,你看這樣可不可以,年貨的話我可以周末陪你去買,因為去大潤發較遠,購買年貨時間長,購物東西多,最好開車前往,今天晚上去完超市回來就有點遲了。
實際上,男朋友就是想讓我陪他買些年貨,對於是否今晚必須要去購買並沒有很強求。這樣我想把購買年貨時間落實好了,也就不會有意見分歧了。
當我們成功區分期望目標和實際目標之後,放鬆對行動策略的關注,強調你真正的目標,接著通過溝通協調,做出雙方都能夠接受的方案。
【案例】
其實上周末與男朋友因周末吃日料發生分歧的事情,現在想想,如果回到當時,我可以用達成共識的三步法來和男朋友對話:
1. 調整積極心態,改變應對策略
首先調整心態,停止爭議的話題,那我們再商量一下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就周末吃飯的不同意見,我會調整自己一定不讓男朋友去吃日料自助的想法,針對我想周末怕在外面吃多可能會導致胃不舒服,我會問他是否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2. 解決分析問題,了解期望目標與實際目標
其次轉而探索策略背後隱藏的目的。了解對方的實際目的,通過詢問為什麼去了解對方的實際目的。
比如,我問他為什麼一定要去日料自助時,他會回答說:「想去嘗個鮮,周末正好放鬆體驗一下」。期望目標是去吃日料自助,實際目標是放鬆體驗下新事物。
接著我會解釋下,我不願意去吃自助,是因為控制不住自己,而且自助餐冷熱混合吃,我會擔心胃不舒服。期望目標是在家簡單吃點,實際目標是怕後期胃不舒服。
3. 尋找建立共同目標
最後,建立共同的目標,在了解自己和對方的需求後,建立一個都能滿足需求的具體目標。
我的需求是害怕胃後期不舒服,他的需求是放鬆嘗鮮,我會說,你看這樣可不可以,自助餐的話你可以讓你同事優惠時間段內陪你去吃,我們可以去附近新開的日料店簡單吃些壽司之類的,更經濟也實惠。
實際上,男朋友就是想讓我陪他去體驗新的日料店,對於是否必須要去日料自助餐廳並沒有太大影響,後期他可以安排同事陪他去吃日料自助,這樣兩件事情都不耽誤,相信這樣我們也不會有意見分歧了。
【預防異議】可能有些小夥伴在想,但真遇到棘手複雜的情況,我可沒法站在對方角度想這樣多。首先,當我們遇到關鍵對話時,容易意見衝突而產生情緒衝動,今天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放慢對話節奏;其次,多熟悉一種技巧,我們能在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更有頭緒一些,或是提前做好一些應對準備。只需做出一點小小的改變,可能就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改變和效果,所以減少與他人平時瑣碎事情的衝突,這樣減少分歧矛盾,也會給彼此關係帶來巨大好處。
【Where】
當然,這個方法還是有一定的適用邊界,比如在工作時收到領導的指令,你可能沒有商量的餘地,只能按照對方的具體要求來做。
A學習者拆為己用:學習者拆為己用:
【A2催化應用】(教學習者編寫劇本)(A2環節指令清晰,學習者可以根據指令,設計處一個包含人物角色、有起因經過結果、有對話的故事)
【顯像提問】
好的,我的講解就到這裡。
實踐是最好的方法,大家來試著編寫一個小劇本,想像一下,在接下來的一周或一個月內(未來的場景),會不會與家人同事朋友等出現意見不一致,大家可以簡單想一下自己需要應用的場景。我舉個例子,比如年末了,公司發展態勢良好,你受到領導提拔,職位、薪酬等方面待遇都有提升。但是,你必須面對一個問題,新晉升的崗位要求你駐點到另外的城市工作,可你的妻子和孩子因為工作和學習,暫時不方便移居其他城市生活。這時候你會如何處理呢?
【教學習者編劇本】
那麼現在,大家需要編寫一段在剛剛頭腦裡想的小故事,故事中需要體現出主題、人物(兩個人物AB對話形式)、情節變化(起因、經過、結果),其中角色的部分對話用今天學習到的三步法去解決,第一調整積極心態,改變應對策略、第二解決分析問題,了解期望目標與實際目標;第三尋找建立共同目標。
大家可以把故事摘要寫到便籤紙上。大概3分鐘左右,之後我們請一位夥伴來講講他編寫的故事。
【結尾】
希望我今天的關於溝通技巧的分享,能讓大家在以後的人際相處中如魚得水。其實一切的憤怒和爭吵,都源於你內心深處未得到滿足的感受和需求,當我們真正設身處地理解他人,也就是本次拆頁中所說的透過他人的期望目標背後,了解到他人的實際目標,這樣我們更有效的與對方才能達成共識。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