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被哄成「腦癱兒」,爺爺自責落淚。哄寶寶睡覺的正確姿勢!

2020-12-23 育兒聯萌

媽媽們都知道,良好的睡眠有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和身體健康,然而,在哄寶寶睡覺這件事上,很多媽媽一開始就做錯了,反而導致寶寶晚上睡覺不安穩。

《自然》雜誌曾發表過關於針對全球0~3歲嬰幼兒的研究表明,亞太地區嬰幼兒的睡眠時間顯著低於歐美同齡孩子,多達76%的中國家長認為自己的寶寶存在睡眠問題。同時,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研究發現,亞太孩子「睡不好」,家長不正確哄睡是罪魁禍首。

這項研究對我國近300個嬰兒進行了為期3年的隨訪,結果發現,頻繁夜醒是我國嬰幼兒主要睡眠問題:僅10.2%的6個月嬰兒可以一覺睡到天亮,僅12.9%的一周歲嬰兒可以夜間連續睡眠。

深入研究發現,導致嬰兒無法建立良好睡眠習慣的核心問題是父母缺乏正確培養寶寶良好睡眠的知識,特別是奶睡(含著奶嘴睡)和抱睡(抱著或搖晃哄睡)是絕大多數家庭嬰兒哄睡的方式,養成了孩子依賴外界條件入睡的習慣,他們只要進入較淺的睡眠階段就無法獨自入睡,需要哭吵讓父母再次給予這樣的條件。不僅如此,錯誤的哄睡方式,還有可能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下面,我們就來看一則案例:

蔡女士和丈夫結婚之後就順利要了孩子,因為夫婦倆平時工作比較忙,沒有多少時間帶孩子,孩子出生不久之後都是婆婆幫忙照顧著,漸漸地,孩子已經7個月了。

這天中午,蔡女士夫妻倆出去工作,孩子的奶奶發現家裡沒菜了,孩子又睡著了,就交代孩子的爺爺看一下孩子睡覺,自己出門買點菜。

誰知道孩子睡了一會兒就開始哭鬧,爺爺想起老伴兒平時哄孫子都是抱著孩子搖晃,就開始效仿。爺爺把孩子舉高,大力地搖晃著。孩子過了一會兒就睡著了,誰知道後來一直發著高燒昏迷不醒,一家人趕緊把孩子送去醫院。

醫生經過檢查,發現孩子是腦出血,不過來得太晚了,孩子會落下腦癱的後遺症,一家人聽後崩潰不已。醫生和家屬一起分析原因,爺爺回憶起來今天中午自己哄孩子的方式,自責落淚:孫子硬生生被哄成"腦癱兒",都是無知惹的禍。

原來是爺爺過度搖晃孩子,才釀成了這樣的悲劇,醫生嘆息道:"孩子的大腦很脆弱,家長別再這樣哄娃,會害了孩子。"

那麼,在哄寶寶睡覺這件事情上,家長們最容易犯的錯誤有哪些呢?我們又該如何正確地哄睡寶寶,讓寶寶睡得好長得好呢?

錯誤1

一有動靜就哄

寶寶晚上一有動靜,輕輕抽泣或活動,有些媽媽就會緊張,急著去拍他、抱他或者給他餵奶。其實,寶寶的睡眠分為深睡眠和淺睡眠兩種狀態。小嬰兒特別是剛出生的寶寶,深睡眠和淺睡眠基本各佔50%,而且是不斷交替的。深睡眠時,寶寶處於完全休息狀態,除了偶爾的驚跳和極輕微的嘴動外,沒有其他活動;淺睡眠時,寶寶的手臂、腿和整個身體經常會有些活動,臉上還可能會做怪相、皺眉、微笑等等,這些都是正常表現。

這樣做才對:

寶寶睡覺時有動靜,媽媽先不要著急哄,可以先在床邊觀察一下:

①寶寶是不是餓了

②冷了或熱了

③小屁屁是不是溼了

解決完這些問題後,再繼續按照程序慢慢哄。

錯誤2

奶睡

新生兒因為體力較弱、大腦模式的影響,他們在出生後幾周內經常吃著吃著就睡著了。長期奶睡可能會影響寶寶的口腔、牙齒等發育,還會令媽媽們疲憊不堪。

隨著寶寶的體力迅速發展和神經系統的發育,父母應引導寶寶吃睡分開,在吃和睡之間增加活動時間。

錯誤3

抱睡

很多媽媽常常抱到孩子睡熟後才把他放在床上,這樣的哄睡方式有很大隱患,後續會出現寶寶一放就醒、一直要抱著等情況。

父母應儘快幫助他們放鬆身體或改善觸覺敏感,而不是整天抱著他們睡覺。

錯誤4

搖睡

當寶寶哭鬧或睡不安時,有些媽媽會將寶寶放入搖籃中不停地搖晃,直到寶寶入睡為止。這樣做會使寶寶未成熟的大腦與堅硬的顱骨相撞,造成小血管破裂,顱內出血,造成搖晃嬰兒症候群,寶寶表現為癲病、智力受損、肢體癱瘓、弱視或失明,嚴重的還會引起腦水腫、腦疝而死亡。這種情況多發生於3歲以下的寶寶。

輕輕地拍拍寶寶的背,避免擁抱搖晃。

對不願入睡而哭泣的寶寶,媽媽可以坐在寶寶的床邊,握著他的小手,直到他入睡;過幾天後,媽媽與寶寶保持一定距離,讓寶寶看得到媽媽,以後再停留較短的時間,讓寶寶慢慢適應單獨入睡。

媽媽們要正確地哄睡寶寶,讓寶寶睡得好長得好,一定需要先搞清楚下面幾個問題:

1、為什麼要哄睡?

【寶寶睡眠時間】新生兒和嬰兒的睡眠佔據了他們的大部分時間。年齡越小的寶寶所需要的睡眠時間越長,但是,寶寶的睡眠時間存在不小的個體差異,只要寶寶睡醒後精神狀態良好,就表明睡眠時間是足夠的。寶寶的睡眠不像成人是一直連續的,他們通常以60分鐘左右為一個周期,也就是說每睡60分鐘左右可能就會醒來一次,這時候如果寶寶沒有其他生理上的需求,那麼會自動再入睡。

寶寶的睡眠狀態】寶寶在睡覺時通常會處於兩種不同的睡眠狀態:深度睡眠和淺度睡眠。不同的睡眠狀態寶寶會有著不同的表現,媽媽要了解這些表現,特別是淺睡眠狀態,很多媽媽會把處於淺睡眠狀態的寶寶誤認為是醒著的,比如沒睡好突然哭鬧的寶寶其實並沒有醒來,只是由於嚇進入淺度睡眠。如果在這個時候去逗寶寶就很容易喪失讓寶寶進入深度睡眠的機會。

2 、什麼時候該哄寶寶睡覺呢?

首先要學會觀察寶寶給出的睡眠信號,寶寶不會掩飾一困了就會打哈欠或是揉眼睛,也有一些有些特別的徵兆,這時候你需要行動起來。小寶寶清醒時間是有限的,比如三四個月的寶寶其實只能清醒75分鐘-2個小時。大家一定要注意觀察總結自己寶寶的給出的睡眠信號,如果寶寶三個月以上,在清醒了1個半小時左右你就要密切注意寶寶給出的信號了,更小的寶寶清醒時間更短,大點的寶寶稍長一些,自己注意觀察和總結,基本上還是比較規律的,時間長了就可以幫助寶寶建立良好的睡眠反射。

3、 如何營造好的睡眠環境形成條件反射?

把寶寶帶到睡覺的固定的房間或者他的小床上,抱著寶寶也行,和寶寶說,寶寶我們要準備睡覺了哦,然後拉上房間的窗簾,打開輕音樂,可以一邊拉窗簾一邊讓寶寶看到這個動作,並且說:寶寶,媽媽拉窗簾咯,代表什麼意思呢,就是寶寶該睡覺了,或者之類的話,相對比較固定,每次都這麼說。堅持至少一周,每次寶寶睡覺,無論白天還是晚上都要這麼做。其實這是在建立寶寶一個睡眠的模式,寶寶也會形成條件反射,當以後你做這樣的動作時,他就已經很明確知道是要睡覺了,是到了該睡覺的時間了,就會迅速進入狀態了。

接下來,我就和大家分享下我哄寶寶的具體細節和做法,以及我了解的一些哄睡技巧。

(一) 6個月以下這個階段寶寶相對來說自己意識不強,比較容易受人擺布。

【1】撫摸大法這是父母傳授給我的一種民間方法。具體就是給寶寶從上往下摸額頭,寶寶滿月的時候不太容易睡覺,這個時候在寶寶的額頭上由上入下撫摸,讓他把眼睛閉上,不久寶寶就會打哈欠睡覺了。

【2】唱歌大法邊唱歌邊拍背,一般爸爸喜歡用這種。他會讓魚頭趴在他的肚子上,然後邊唱歌邊拍小寶背,慢慢的小寶覺得很舒服,就開始睡覺了。

【3】還原母體環境把寶寶用包被裹住哄睡也是很好的一個方法,因為這樣寶寶會覺得像在媽媽的肚子裡一會有安全感。同時我們可以輕輕拍打被子,寶寶聽到這樣有規律的節奏,就會感到安心,睡得很熟。另外,哄睡的時候把寶寶頭放在靠近麻麻心臟的地方,寶寶聽到心跳時就會覺得和在麻麻肚子裡聽到的聲音很像,或者也可以麻麻嘴裡發出心臟咚咚跳的聲音模擬,這個方法很好用,每次寶寶都能很快入睡。

【4】音樂哄睡法一是胎教音樂法:麻麻們如果懷孕的時候給寶寶放過胎教音樂,這個時候給寶寶播放胎教時的音樂,聽到熟悉的聲音,他就能很安心地睡覺。二是其他音樂法:可以給寶寶用早教玩具,比如火火兔,每天到睡覺點的時候就給他放一樣的音樂,慢慢時間長了寶寶就會形成條件反射,一聽到那個音樂就會想睡覺啦

【5】包腳大法這也是坊間流傳的一種哄睡方法,我沒有試過,麻麻們可以嘗試下哦。具體就是寶寶吵鬧時用麻麻的手或用一塊毛巾、浴巾等來包住寶寶的腳,寶寶就睡著了。原理不明不過多一條哄睡方法總是沒有錯的!

【6】睡袋包紮法先用睡袋蓋住寶寶全身,寶寶快要睡著的時候再抱她放到睡袋裡,這就能給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一樣的安全感。

相關焦點

  • 6個月寶寶硬生生被哄成「腦癱兒」,醫生:奶奶好心哄睡卻害了娃
    6個月大的寶寶硬生生被哄成「腦癱兒」,醫生:奶奶好心哄睡卻害了娃袁女士從懷孕到寶寶出生,奶奶沒少幫忙,但對於哄寶寶睡覺這件事,卻讓袁女士犯了難,怎麼都應付不來雖然奶奶是好心哄孩子睡覺,卻也害了孩子,很多無知的家長都有在做。」
  • 6個月孫子被爺爺搖成「腦癱」,這一錯誤的哄娃方式,毀了娃一生
    再加上很多新手爸爸媽媽,在養育孩子的初期不得不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照顧,但老人有很多的育兒經驗都和現在有很大的差距,也不講究科學育兒那套,所以很容易在育兒方面出現問題。6個月孫子被搖成「腦癱兒」,爺爺自責不已小玲在不久前生了個可愛的寶寶,但因為是新手媽媽,所以孩子在孩子出生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爺爺奶奶在照顧。半年過去了,寶寶在爺爺奶奶的照顧下漸漸長大,小玲也就放心去上班了。
  • 爺爺好心哄睡,7個月嬰兒硬生生被哄成「腦癱」:都是無知惹的禍
    哄睡寶寶是一個難題,有時候娃還沒哄睡,自己倒又累又困。家長們各種操作輪番上陣,但操作不當,寶寶是哄睡了,可也變成了「腦癱兒」,可別因為家長自己的無知,害了寶寶而不自知,哄睡也是講究一定的方法的。爺爺好心哄睡,7個月嬰兒硬生生被哄成「腦癱兒」,家長要重視了曾經聽說過這麼一個事情,因為爺爺哄睡不當,即抱著搖晃幅度太大,導致僅7個月大的寶寶變成「腦癱兒」。對此,孩子媽媽不想再看到類似悲劇,「哭求」家長們別再採取這種方式哄孩子睡覺了。
  • 7個月寶寶被哄成「腦癱兒」,這3種錯誤的哄睡法,多少家長還在用
    在寶寶年紀還小的時候,是特別需要父母悉心的照顧的。在眾多照顧孩子的麻煩事中,讓寶寶入睡應該是很多父母都很頭疼的事情。如果沒有使用到正確哄孩子入睡的方法,可能還會給孩子帶來不利影響。
  • 7個月寶寶變成「腦癱兒」,護士發朋友圈呼籲:別再這樣哄娃了
    一旦哪裡做得不好,就很有可能對孩子造成不可逆性的傷害,就像前段時間朋友圈盛傳的腦癱兒事件。這個朋友圈是在醫院工作的某位護士發出來的,她的目的是為了呼籲大家不要再用錯誤的方式哄孩子睡覺。原來,那天晚上他們接收到一個特殊的病人。孩子只有7個月大,剛送過來的時候發著高燒,一直哭鬧不休。
  • 7個月寶寶成腦癱,只因爺爺的這個錯誤行為,你怎樣哄孩子睡覺?
    家裡有孩子的一定知道,哄孩子睡覺是一項十分有難度的挑戰,因為孩子在睡覺前會以哭鬧的方式鬧人,如果哄孩子睡覺的方法不對,孩子就會一直哭鬧下去,遲遲不肯睡覺。在研究如何讓快速讓孩子入睡的道路上,寶媽們也是不斷地探索,但是有一些哄孩子睡覺的方法在醫學上是行不通的,搞不好還會傷害到孩子。
  • 爺爺好心哄睡,卻將7個月大孫子哄成「腦癱」,醫生:無知惹的禍
    ,結果卻把這七個月的大孫子哄成了腦癱。原來,因為兒媳婦和兒子吃完午飯都要提早去工作,因此孩子的午睡都是爺爺安排的,然而為了讓孫子更好地入睡,因此每次哄孩子睡覺都是學自己老伴哄睡的姿勢,抱著孩子搖搖晃晃地讓孩子睡著。
  • 7個月孩子被爺爺哄出「腦癱」,這幾種錯誤哄睡法,你還在亂用嗎
    017個月孩子被爺爺哄出「腦癱」,這幾種錯誤哄睡法,你還在亂用嗎?孩子的大腦出現了損傷,是「嬰兒搖晃症候群」,會留下後遺症變成「腦癱兒」,原因和帶娃的方式有關。隨後醫生詢問芳芳具體情況,芳芳說平時都是爺爺帶孩子的。隨後孩子的爺爺說,自己哄孩子睡覺,都是搖晃的,這樣入睡得快。醫生說:「哎呀,哄孩子睡覺,千萬不要搖晃,這是錯誤的哄睡方式,在晃動的過程中,孩子的大腦內部受損,傷害很大。」
  • 7個月大孩子被哄成「腦癱兒」,這3種錯誤哄睡法,多少家長還在用
    在寶寶年紀還小的時候,是特別需要父母悉心的照顧的。在眾多照顧孩子的麻煩事中,讓寶寶入睡應該是很多父母都很頭疼的事情。如果沒有使用到正確哄孩子入睡的方法,可能還會給孩子帶來不利影響。7個月寶寶被哄成"腦癱兒",爺爺知道原因後後悔不已黃女士和丈夫今年生育了一個可愛的寶寶,初為人母的她喜悅的同時也很擔憂,怕自己照顧孩子不周。對於黃女士這個新手媽媽而言,面臨的難關之一就是哄孩子入睡。
  • 哄孩子睡覺太難,「搖晃哄睡」輕鬆省事?對大腦的傷害不容忽視
    01家長搖晃哄睡,導致孩子患上嬰兒搖晃症候群雯雯在婚後的第3年,於全家人期盼的目光中,不負眾望地為家裡添了一個男丁。這是婆家的第一個孫子,老兩口把這孩子寶貝的不行。自從孩子生下以後,雯雯幾乎就沒動過手,因為爺爺奶奶把孩子全權接手了。
  • 哄孩子睡覺太難,"搖晃哄睡"輕鬆省事?對大腦的傷害不容忽視
    但是,這種哄娃方式並不科學。新手爸媽一定要注意,在哄孩子睡覺的時候,千萬不要經常搖晃他。尤其是寶寶的頭部,如果被大力搖晃,後果是你難以想像的,對大腦的傷害也不容忽視。這是婆家的第一個孫子,老兩口把這孩子寶貝的不行。自從孩子生下以後,雯雯幾乎就沒動過手,因為爺爺奶奶把孩子全權接手了。相比起其他月子期間還要照顧孩子的閨蜜,雯雯的產後生活真是悠閒自在。然而,沒過兩天她就和公婆發生了爭執。雯雯在孕期看了不少相關書籍,知道不能大力搖晃孩子,然而爺爺奶奶卻老是一邊抱著孩子,一邊搖晃來哄孩子睡覺。
  • 7個月嬰兒被哄成「腦癱兒」,這些錯誤的哄睡方式,你還在用嗎
    然而孩子過了不久後身體卻開始發燙,婆婆急忙送孩子去醫院檢查,而這一查才發現孩子變成了"腦癱兒"。而這主要是婆婆平常哄孩子時,搖晃的力度太大,導致孩子的腦組織受到了嚴重的損傷。而婆婆得知後自責不已,但結果卻已經沒有辦法挽回了。
  • 小孫子被爺爺哄成腦癱,爺爺自責淚目,醫生:不要再這樣哄孩子了
    周女士和老公結婚後,很快就有了寶寶,夫妻兩個因為工作比較忙,沒時間帶孩子,孩子出生不久就有婆婆來照顧,孩子如今已經7個多月了,這天中午奶奶去廚房做飯,發現家裡面沒菜了,孩子又在睡覺,她交代孩子爺爺幫忙看下孩子,然後她出門買菜了,孩子睡了一會兒就開始鬧人。
  • 6個月寶寶硬生生被奶奶哄成腦癱兒,醫生:無知哄娃就等於害娃
    每個寶寶的性格不一樣,表現也不一樣,有些寶寶缺乏安全感,天生就愛親近人,人不在身邊就容易哭鬧,尤其是哄寶寶入睡的時候,極其需要家長耐心和小心。而此時大人們某些錯誤的哄娃方法很可能給寶寶健康帶來隱患。最終釀成苦果。
  • 這種哄睡最常見,卻成「致癱」元兇,7個月孩子硬生生被哄成腦癱
    就算現在治好,將來也會留下腦癱的後遺症,可惜啊,才七個月大……」李醫生看著哭成淚人的六旬老人,本想說出「無知」這個詞彙,但心有不忍,於是道:「以後別再這樣哄娃了。」孩子的爺爺聽到後,更加自責,乾枯的手擦拭著眼淚道,「唉,是我太無知啊!」
  • 奶奶哄寶寶入睡,不料弄成「腦癱兒」醫生:這動作很多父母也在做
    導讀:奶奶哄寶寶入睡,不料弄成「腦癱兒」,醫生:這動作很多父母也在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再這樣哄寶寶睡覺,寶寶就出大問題了,如何避開鬨睡的五大誤區
    導讀:再這樣哄寶寶睡覺,寶寶就出大問題了,如何避開鬨睡的五大誤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再這樣哄寶寶睡覺,寶寶就出大問題了,如何避開鬨睡的五大誤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6個月寶寶被哄成「腦癱兒」,醫生:奶奶的好心,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有些不正確的哄睡方式,會讓寶寶患上不良的病症,家長應該多注意,接下來要講的例子就是這麼一件事情。案例:剛生了寶寶的李女士在家裡坐月子忙不過來,自己的婆婆自告奮勇來幫忙,李女士當然很歡喜。婆婆幫自己帶娃做飯,自己就安心坐月子,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婆婆相處融洽,李女士也很放心。
  • 6個月寶寶被哄成「腦癱兒」,醫生:奶奶的好心,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有些不正確的哄睡方式,會讓寶寶患上不良的病症,家長應該多注意,接下來要講的例子就是這麼一件事情。李女士才發現自己的寶寶行為有些不對勁,眼神總是無法聚焦,還好熱鬧容易發燒,到醫院檢查了幾次以後,醫生告訴李女士,寶寶有腦癱的可能。
  • 滿月孫子被哄成"腦癱",孩子爺爺自責落淚,醫生:虧你還當過爹
    ,對於這個可愛的孫子,爺爺奶奶也是疼得要死,尤其是爺爺,每次總是爺爺最想抱抱自己的孫子。,但是今天奶奶出去買菜了,沒辦法哄孩子,於是爺爺想起以前老伴兒平時哄孫子都是抱著孩子搖晃,就開始效仿起來,將孩子舉得高高的,並大力地搖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