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由山東省德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德州市德城區人民政府主辦,哈特瑞姆心臟醫生集團、德州市德城區衛生健康局承辦的「安心計劃|心血管疾病防治促進工程」健康宣教及義診活動順利舉辦。
德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璞平、德州市衛生健康委主任常樹風、德州市德城區人民政府區委書記鞏洪波、德州市德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於志新,以及來自北京的哈特瑞姆心臟醫生集團11位心臟專家參會。會議由德州市德城區人民政府區長王洪林、德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幹部保健與老齡健康科董月菊主持,德州市委、市政府各級單位100餘位人到會參與。
活動前,德州市市委副書記、市長楊洪濤親切接見了哈特瑞姆健康宣教專家團,對北京專家的到來表達了熱烈歡迎,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璞平,市政府秘書長王勝強也參加了會見活動。
德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璞平同志在致辭中表示,國家《「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明確了建設健康中國的大政方針和行動綱領,德州市也在紮實推進「健康德州 幸福家園」建設,夯基層、補短板、強專科,此次聯合哈特瑞姆心臟醫生集團舉辦健康宣教和義診活動,對普及健康知識、提升健康素養、提高我市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哈特瑞姆心臟醫生集團創始人、北京朝陽醫院劉興鵬教授指出,心臟疾病不但要治,更要預防和管理,包括出院患者的康復和指導,高風險人群的篩查及預警,亞健康人群的預防等。哈特瑞姆創新性地提出「心臟病終身照護」理念,倡導心血管疾病全生命周期的持續健康管理。
本著讓民眾「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理念,哈特瑞姆心臟醫生集團聯合創始人兼患者事業部總監、北京朝陽醫院田穎,哈特瑞姆心臟醫生集團核心專家兼專家委員會主任、北京安貞醫院陳立穎為參會者提供了一場科學、準確、操作性強的實用心血管科普知識講座。
陳立穎:遠離心梗要命時刻
很多人有疑惑,平時看著好好的人,為什麼會突發心梗呢?北京安貞醫院陳立穎教授說,其實,從心絞痛到心肌梗死,是個逐漸發生、發展的過程。但由於民眾缺乏專業知識,很多被耽誤了!
陳立穎特別指出,心梗前會有先兆,通常在發病前幾小時或幾天,大多表現為壓榨性疼痛、悶痛、有窒息感、壓迫感等。
還有一個巨大誤區,大多人以為心梗是心前區的疼痛,其實,左側肩膀及上臂、頸部、後背、上腹部、咽喉部、下頜部等部位疼痛都有可能是心梗表現,需要做一份心電圖以排除心梗風險。「之前遇到一位患者,因為下頜部疼痛去了耳鼻喉科,服藥無效後又去了急診,才發現是急性心梗!索性沒有耽誤太長時間沒有危及性命。」
陳立穎提醒,急性心梗是要命的病,平時一定要積極關注血壓、血糖、血脂等重要指標,加強預防意識。
田穎:如何應對血壓不穩
「知道自己吃的高血壓藥物是什麼名字的,來讓我看看!」、「每天一起床就吃降壓藥的舉個手」……北京朝陽醫院田穎用輕鬆的互動開場,圍繞高血壓進行了健康宣教。
高血壓人群是我國最龐大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群體。2017年的數據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23%,患病人數達到2.435億,但對高血壓的知曉率不足一半,血壓控制率僅為5.7%。
面對如此嚴峻的現狀,田穎向在座的高血壓及高血壓前期患者提出了六大「靈魂拷問」:你吃的藥對不對?有沒有規律用藥?有沒有受到情緒影響?吃的是不是太鹹了?適量運動了嗎?體重管理了嗎?
針對上述六個問題基本達標的人群,田穎也給出了健康提醒:每個人都要積極關注自身的血壓情況!除了養成定期測量、記錄的習慣,也可以藉助智能血壓設備和醫生信息同步,實現血壓的監測管理。
點擊可查看大圖
講座結束後,北京朝陽醫院劉興鵬、北京朝陽醫院田穎、北京安貞醫院陳立穎、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張奎俊、北京同仁醫院馬志敏、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任曉慶、北京安貞醫院劉文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韓瑋、北京安貞醫院李巖、北京市第六醫院寧新惠、原河北省人民醫院王天紅11位心臟各個亞專科專家為100餘名參會人員進行了心臟疾病篩查和義診活動。
點擊可查看大圖
義診現場一切井然有序,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壓、心臟外科、綜合健康管理五個區域排號看診。針對患者的不同症狀表現及疾病情況,各位北京專家給予個體化的精準指導。此外,還專門設置了血壓、心率檢測區,以及心臟慢病管理諮詢及服務區,有多位專職醫生助理給予指導和幫助。
不想錯過心臟之聲的推送?
戳文章頂部藍字「哈特瑞姆心臟之聲」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