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開篇先說結論:研究生學歷對於考G家機關公務員來說重要。
下面開始佐證這個觀點。
我摘出了2019-2021年連續三年的國考考試崗位(D群機關和各部委),然後統計了總的招錄人數。其後我以職位學歷要求為僅限本科、本科或研究生、本科以上、大專及以上(這一種一般是公安)這四種任一一種存在為篩選條件,篩選出了本科生在這三年分別在D群機關和各部委可以報考的職位對應的人數。我們來看一下,在國考的G家機關公務員當中,本科能報的比例是多少?
2021年D群機關:招考人數283人,其中本科可報崗位對應人數104人,佔比約37%。
2021年部委:招考人數590人,其中本科可報崗位264人,佔比約45%。
2020年D群機關:招考人數312人,其中本科可報崗位127人,佔比約41%。
2020年部委:招考人數586人,其中本科可報崗位253人,佔比約43%。
2019年D群機關:招考人數243人,其中本科可報崗位157人,佔比64%。
2019年部委,招考人數629人,其中本科可報崗位321人,佔比51%。
看似好像也差不了太多。看2019年,本科可以報的崗位佔總崗位的比例還是很高的,有的甚至在六成左右。
但需要注意,我算的可是把本科或研究生這一學歷要求算進去了。我們來看一下,以2019年D群機關為例,學歷限制為本科或研究生的崗位數為31個,招考人數為50人,佔當年度總招考人數的21%。也就是說,這50人混雜著本科和研究生報考,我們無法斷定具體的比例。
那情況也就更複雜了。
但如果不考慮到這種情況,就只考慮到本科可報考。那麼我們也可以關注到,從2019-2021年國考,本科可報考的崗位數量的比例可以說是逐年遞減。
由於所有數據都是公開的,因此大家也可以自己計算。很簡單,就只是求和、篩選、求商即可。通過近三年的數據來看,在國考D群和部委這個層級上,本科生報考不佔優勢。
從部委的數據來看,外交部、國資委等部委招錄本科生較多一些。
那麼對於我們這些想考公的小夥伴來說,一定要讀一個研究生嗎?
我們可以有兩種渠道。
這對應著研究生的兩類。
對於考研來說,研究生現在劃分為在職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
一種方法是先進入體制內,成為一名公務員,再去讀一個在職研究生。
在職研究生就讀,對於自己的職位提升來說比較有優勢,尤其是對於已經在工作的公務員來說,一般讀一個在職的公共管理碩士(mpa)是比較常見的情況,當然也有很多人選擇在讀經濟、工商管理、政治學等方面的在職碩士。對於大家來說,可以本科畢業就開始考公。如果成為公務員,一般定級為一級科員。這時候可以慢慢開始讀一個在職學位,對於自己將來提拔任用是一個很重要的加分項。這樣的話,大家應該提前做好準備了。
因為很多公務員尤其是基層公務員和重要部門的公務員是很累的,很少能夠抽出時間來備考。所以如果大家要選擇考在職研究生,一定要充分做好考研規劃,因為在職考研面對的不僅僅是考試的壓力,還有來自於工作的壓力,以及周圍人們的不支持和白眼。這個時候提前規劃,尤其是提前規劃好學校和專業,有針對性的備考十分有必要。這樣的規劃營和規劃課程也有很多。
另一種方法是先成為一個研究生,再去選擇考公。
全日制的同學,想要考研,從而在未來在考公上取得優勢的話,也是很有必要提早規劃自己的考研方案和進度,取得一定的先機。從崗位表我們也可以看出,要求學歷為研究生的招考崗位可以說十分之多的。另外大家也需要考慮到專業。我們從崗位表上來看,經濟類研究生,相對來說也比較主流,是值得大家考慮的。另外像法學類、管理學類這些專業的崗位也相對來說比較充足。
對於明年或者後年準備考研的同學來說,十分有必要來儘早學習一些考研趨勢的深度解讀、院校專業選擇攻略、科學的備考規劃以及已經上岸考生的經驗。另外對於那些英語薄弱的同學來說,獲得一份考研英語高分指南也尤為重要。提早做好考研規劃,可以讓自己贏在起跑線上。
總的老說,在行政服務專業化的當下,人們越來越希望公務員可以更專業,在某一領域有一定的學識和教育背景。因此,在體制內越來越多公務員也在提高學歷。對於還未進體制的同學們來說,提前獲得學歷,可以在體制內以後的工作晉升中獲得先機,確實很有必要。
拜一拜肖秀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