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在發布新旗艦機小米5一個月後,雷軍在小米春季溝通會上宣布推出全新品牌——MIJIA米家,和米家旗下第一款產品——米家壓力IH電飯煲。這款電飯煲採用灰鑄鐵內膽和粉體塗層,售價999元。
順便說一句,其實小米要做電飯煲的消息早就傳出來了,在這之前,格力的董明珠也秀過大松電飯煲——所以說雷布斯和董小姐果然在各個方面都在同(qia)步(jia)是麼……
至少這說明了一點,那就是各路廠商現在不約而同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消費者改善家庭生活的動力上了。
雷軍說自己早就琢磨過國人為什麼偏要去日本搶購電飯煲這事,最後發現「日本的電飯鍋是把飯煮得好吃,中國的只是把飯煮熟」。
都是鍋,但為什麼不一樣?簡單來說,高端電飯煲需要是壓力IH電飯煲。目前國內電飯煲的技術原理,低端電飯煲只是用加熱盤加熱,中端使用IH電磁加熱,高端電飯煲採用壓力IH電磁加熱。而日本電飯煲均採用壓力IH電磁加熱工藝,內膽材料使用灰鑄鐵,能夠煮出口感軟糯的大米飯。
從這裡面雷軍發現了什麼呢,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條其實是中國人為了把飯煮好吃也肯花錢了,還是花大錢——一些人不遠萬裡去日本韓國背鍋。
大家都知道,雷軍做小米的策略是順勢而為,那具體到電飯鍋行業的勢是什麼呢?
過去由於市場定位、消費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國內家電企業很少會在電飯煲上用到IH電磁加熱技術——大多數家電企業都把自己定位於中低品牌,自然沒有必要。另外消費能力也很重要,雖然我們的經濟已經高速發展了幾十年,但真正讓大部分人用得起高端電子產品也就是近幾年的事。
但是現在形勢變了。
根據中怡康發布的數據,2015年上半年普通電飯煲零售額佔比69.4%,較2014年同期下降近10%;IH電飯煲則一路攀升,佔比已超過30%;2015上半年IH加熱型市場國內品牌佔據89.1%的市場份額,國外品牌零售額佔比為10.9%;2015上半年,在一、二級市場中,IH加熱型零售額佔比分別為達到33.8%和30.9%,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1.4個百分點和9.2個百分點。
從市場形勢看,那就是國人對一口好鍋的需求有了,但一口好鍋真心貴,日本壓力IH電飯煲最便宜的也要三、四千人民幣,因此,賣國產的性價比高的壓力IH電飯煲是個機會。
米家負責製造電飯煲的團隊叫做純米科技,該團隊招募到了內藤毅加盟。內藤毅是家用電器技術研發及設計工程師,前三洋電飯煲事業部開發部長,2007年他曾因「圧力式炊飯器」技術專利獲得由日本弁理士會(日本智慧財產權委員會)會長頒發的專利表彰。此外,在材料方面,純米科技已經得到了大金、夏普、英飛凌等供應商的支持,此外由伊立浦代工,該公司同時也是象印、虎牌等品牌電飯煲的代工廠。
米家電飯煲還有一個適應「眾口難調」的功能。小米推出了一款應用,可以用手機對大米商標進行掃描,識別大米的來源和種類,同時推薦不同的加熱方案,來控制大米飯的軟硬程度,而這個加熱方案竟多達2400多種。
其實,對於小米和雷軍來說,作出一款媲美日本品質、顏值高、性價比高、眾口能調的電飯煲,是小米嘗試在手機產品之外用產品升級來滿足不斷升級的用戶需求。
我們都知道小米生態鏈計劃執行了兩年了,這兩年裡小米一共投資了55家公司。
其中包括小米空氣淨化器出品方智米科技、小米淨水器出品方雲米科技等29家公司是由小米從零開始孵化的。這29家中有20家公司發布了產品,有7家公司的年收入過億元,2家公司的年收入突破10億。其中 ,智米科技的空氣淨化器年銷量超過100萬臺,紫米科技的移動電源總銷量超過4690萬個,華米科技的手環總銷量超過1850萬個。
其實小米在通過一個個產品在實驗,用戶在生活中對更精緻和優質產品的需求到底到哪一步了,顯然這個結果對小米是有利的——這也是後面MIJIA米家的發展方向。插線板、移動電源、智能手環、加溼器這些產品,基本上是圍繞這些「追求優質生活」的用戶需求來設計,同時小米用性價比、獨特的設計來讓消費者對自己的產品產生依賴,接著再不斷用生態鏈上的新產品來滿足消費者——藉此,小米不但可以跳出手機的圈子,還能逐步進入家居電子產品等一系列新的領域。
所以雷軍解釋,「米家」這個品牌取自於小米智能家庭中的兩個關鍵字,其品牌理念就是「做生活中的藝術品」, 「米家的這些藝術品,串起了每個人生活的點點滴滴。」
如果從功能角度看,市場上國產的高端電飯煲不是沒有,格力的董小姐前不久就做出了大松電飯煲,賣2000多元,但很顯然,小米生態鏈的升級不光要在功能層面去搏,其本質其實是一種文化戰略。
道格拉斯·霍爾特在《文化戰略》中說:「通過文化創新來尋找藍海,這從根本上不同於功能戰略。從文化的視角看,藍海被定義為潛在的意識形態需求,而非潛在的功能需求。意識形態的商機產生於重大的歷史變遷導致的傳統文化意義的徹底重塑,我們稱這樣的變化為社會斷裂(social disruption)。這些變化解離了消費者與既有品牌之間的連接,從而使消費者需要尋找新的替代性選擇。它是一種新興的機遇,尤其針對於特定的歷史時刻的特定的人群。」
從這個角度看,999元的小米電飯煲真正的牛叉之處在於小米開啟了一種新生意模式,它的生態鏈企業製造的產品們對位的目標用戶是追求精緻高品質生活、講究體驗、但暫時又沒那麼有錢的用戶們,圍繞他們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需求橫切過去,這顯然不同於傳統企業按產品類型、價格和功能豎著切。
其實小米的戰略和星巴克、ZARA等的時尚品牌非常類似,後者們的商業模式即是將原來只有富人和名人所喜愛的時尚產品通過降價引入大眾市場而大受歡迎創造了商業奇蹟的。
小米的生態鏈計劃則是在智能家電領域,一端連接用戶需求(小米具體化為第一,有科技含量,第二,有用戶需求,第三,真心貴,第四,國內沒有),一端連接生態鏈企業,小米通過生態鏈部門把小米的價值觀、方法論和產品標準傳達給生態鏈公司,持續不斷地創造出有顏值、性價比高、用雷軍的話即能讓用戶尖叫的產品。
雷軍透露:米家壓力IH電飯煲「只是米家品牌的開始」,2016年每個季度米家都計劃推出新產品。
不過,你還是先看看這口鍋吧。
版權:本作品由作者首發於經理人分享(managershare.com)。若非授權,轉發時切勿刪除版權資訊,否則追究相應責任。
(下載iPhone或Android應用「經理人分享」,一個只為職業精英人群提供優質知識服務的分享平臺。不做單純的資訊推送,致力於成為你的私人智庫。)
文章所涉及判斷和結論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經理人分享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