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溪河水變清了。本報記者 文波 攝
「五桂山下,蘭溪河畔……」歌曲《我們的孫中山》中提到的「蘭溪河」,位於南朗鎮,一條河串聯起孫中山故居、翠亨賓館、紀念中學等。多年前,蘭溪河水質一度惡化為劣Ⅴ類,經過治理,今年第一季度蘭溪河翠亨賓館斷面已達到Ⅱ類水標準。
南朗鎮內,蘭溪河翠亨賓館斷面、泮沙排洪渠泮沙小橋和中心河合水口為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2018年,上述三個斷面水質兩個為劣Ⅴ類、一個為Ⅳ類。經過近兩年的整治,三個「國考」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在近日市生態環境局公布的2020年我市各鎮區第一季度水環境質量及變化排名中,南朗鎮水質變化幅度排名全市第三。
■河水變清,再現當年田園風光
4月24日,天空飄著細雨。南朗鎮合水口村外,牛兒在田裡搖著尾巴、嚼著青草。田邊,一條小河穿過茂密的樹林,流向下遊排洪渠。牛兒、青草、碧水,共同組成了這幅春意盎然的「田園風光圖」。這條清水潺潺的小河,就是流經南朗鎮的中心河,也是我市三條入海河流之一。其中,中心河合水口斷面,是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今年以來,該斷面河水水質為Ⅲ類。
中山紀念中學旁,蘭溪河水草豐茂、河水清澈見底。岸邊,一座民國建築風格的汙水處理站正在運行,將紀中師生生活汙水處理後,再排放到蘭溪河中。
但是在市生態環境局南朗分局提供的舊照中,這兩條河流整治前是另一番模樣——一股股黑色河水順流而下,河道內呈深褐色。其中,中心河合水口水質為劣Ⅴ類,蘭溪河翠亨賓館斷面水質為Ⅳ類。
河水由「黑」變清澈,得益於南朗鎮開展的整治行動。
市生態環境局南朗分局局長周卓毅介紹,南朗鎮從2018年開始推進各項治汙工作。「我們三個國考斷面有共性特徵,汙染源來自農業、工業和生活汙水。」周卓毅介紹,對此,南朗鎮大力整治鎮內非法畜禽養殖,累計清拆禽畜養殖場459家。針對工業汙染源,該鎮加大工業汙染源監管,查處了36家違法排汙企業。對於生活汙水,南朗鎮啟動了三個國控斷面的截汙工程。目前已完成紀念中學雨汙混接整改工程、泮沙排洪渠僑光至通佳段汙水截汙管網工程廣食農牧發展公司排汙口截汙及管網建設工程。此外,合外村汙水處理工程和泮沙村截汙管網建設工程正在建設中。
■為我市水質改善幅度作出貢獻
水質監測結果,最能反映河湧水質變化。
2016年至2018年6月,蘭溪河、泮沙排洪渠和中心河,水質一直為劣Ⅴ類。但從2018年下半年以來,3個國考斷面水質同比改善顯著,水質類別從劣Ⅴ類提升為Ⅳ類及以上。截至2020年3月,上述三條入海河流均穩定達到水質考核目標。其中,蘭溪河翠亨賓館斷面達Ⅱ類、泮沙排洪渠泮沙小橋為Ⅳ類、中心河合水口水質為Ⅲ類。按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Ⅱ類(二類地表水)適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珍稀水生生物棲息地、魚蝦類產場等。
今年一季度,南朗鎮同比CWQI(城市水質指數)改善幅度為59.36%,排名全市前三。這三條河流水質的改善,也為我市水質變化幅度作出貢獻。2019年,我市以34.87%的改善幅度位列全國第9位,廣東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