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紅色足跡緬懷英烈豐功 清明我們一起聆聽蘭州的城市記憶(組圖)

2020-12-18 中國甘肅網

網絡中國節·清明

少先隊員在蘭州烈士陵園緬懷先烈

  本網記者 宋芳科 文/圖

  一座城市的紅色記憶,一段永遠銘刻的精神豐碑,走進蘭州戰役紀念館,那段不能忘懷的光輝歲月被永久珍藏,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勝利彌足珍貴。清明,就讓我們一起聆聽屬於蘭州的紅色記憶,緬懷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

  蘭州戰役是解放戰爭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為攻克蘭州發起的一次大決戰。中國人民解放軍從1949年8月12日開始,經過營盤嶺、沈家嶺、狗娃山等戰鬥,最終在8月26日凌晨兩點,切斷黃河鐵橋,到中午肅清蘭州市區內敵軍,蘭州解放。

  蘭州戰役紀念館講述的就是這段紅色歲月,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永遠熠熠生輝。

一朵菊花寄託哀思

  「敵人衝上來就用刺刀拚,絕不能後退一步」。「人在陣地在,堅持到最後,就是勝利」。這是蘭州戰役中,第四軍十一師三十一團團長王學禮鏗鏘有力的聲音。

  那一刻沈家嶺戰役正酣,三十一團只剩下170餘人,有些戰士子彈已經打光,面對困境王學禮和戰士們以白刃格鬥堅守陣地,等來援軍向敵人發起攻擊,攻佔了沈家嶺主陣地。

  不幸的是,在追擊頑固敵人之際,一顆炮彈在王學禮身邊爆炸,英雄的團長倒在了血泊中。

  戰後,第一野戰軍總部和第二兵團授予三十一團為「勇猛頑強」的英雄團,追授王學禮同志為「人民英雄」。

王學禮烈士生前用過的物品

  前方是敵人碉堡的猛烈射擊,眼看著許多戰友倒在血泊中,衝擊受阻,有一位連長身先士卒組建爆破小組炸碉堡,面對兇猛的火力,他心急如焚,一個箭步上去,從犧牲的戰友身邊抱起炸藥包,直向敵碉衝去。就在接近敵人碉堡時,他的腿和腰負了重傷,鮮血染紅了衣褲。他強忍劇痛,側過身子滾到了敵碉堡跟前,用盡全身氣力,把身體堵在了敵人的槍眼上。

  在這一瞬間,他的戰友們迅速衝了上來,消滅了碉堡內的敵人。這位連長就是李應般,他灑下熱血的地方在沈家嶺。

  李應般用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闢了前進的道路,指戰員們稱他是「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第一野戰軍總部再次授予他「戰鬥英雄」稱號,並追記大功一次。

一名少先隊員從烈士牆前走過

  巍巍皋蘭山垂淚,蜿蜒營盤嶺見證。有位英雄的熱血曾以最壯闊的氣概撒在這方熱土上,這位英雄就是解放蘭州戰役第六軍十七師五十團三營七連指導員的曹德榮。

  皋蘭山雄踞蘭州市區以南,是蘭州市的天然屏障,居高臨下,控制著蘭州市區。營盤嶺與皋蘭山連成一體,處在沈家嶺和古城嶺的中間,是敵人防禦體系的中心環節。敵人在山上構築了許多堅固的碉堡,又在東南西三面,把山體斜面削成又陡又高的峭壁,稱之為「攻不破的堡壘」。

  8月21日,戰鬥打響!

  身上多處負傷的曹德榮和戰友們在搶佔的陣地上堅守四天四夜,為後方部隊贏得了機會。

  可是敵人孤懸的碉堡依然瘋狂掃射,在人民解放軍發起總攻後,這個碉堡成為我軍前進的攔路虎,一次次爆破計劃不能成功。

  曹德榮同志已抱定犧牲自己,為戰友開闢道路的決心,抱起三個炸藥包向削壁衝去。衝出不遠,他的腹部便中彈負傷,鮮血從衣褲裡流了出來。他吃力地向前爬行,用盡氣力,終於爬到了削壁腳下,但削壁表面光滑,土質堅硬,無法安放炸藥包。

  這時,戰鬥已到了關鍵時刻,延誤一分鐘,就會有更多的戰友犧牲。曹德榮同志毅然用手託起三個炸藥包,緊靠在削壁上,拉響了導火線。「轟隆」一聲巨響,火光沖天,塵土飛揚,削壁被炸成一個斜坡,曹德榮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成為董存瑞式的戰鬥英雄。

少年隊員觀看蘭州戰役模擬沙盤

  像這樣的英雄故事還有很多,他們不會在時光流逝中消逝,早已凝聚成蘭州最寶貴的記憶。在蘭州戰役紀念館,有一面牆鐫刻了這些英雄的故事,讓後來人緬懷。

少先隊員在蘭州「小蘿蔔頭」模擬場景前駐足

  還有一個故事和一顆大豆(蠶豆)有關,一樣的童年,卻有不一樣的經歷,她就是羅雲鵬烈士的女兒羅俐麗。

  1940年6月6日,中共甘肅工委遭到破壞,工委書記李鐵輪、副書記羅雲鵬、委員林亦青、工委秘書趙子明、羅雲鵬的夫人共產黨員樊桂英被敵人逮捕。儘管羅俐麗僅8個月大,但仍隨著母親關進陰暗潮溼的牢房。

  在獄中父親將她的名字由「羅俐麗」改為「羅力立」,其寓意是靠自己的力量立起來,有力量地站立起來。

  監獄中惡劣的生活環境和極差的夥食,使正在發育的小力立嚴重缺乏營養,健康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她看起來比一般同齡兒童瘦小許多,是一個可愛的「小蘿蔔頭」。

  一次,4歲的小力立撿到幾粒看守丟棄的炒熟的大豆(蠶豆),大豆那香甜的滋味讓她萬分驚訝和興奮,她認為這一定是最好吃的東西,逢人便誇說大豆最好吃,大家聽後都非常心酸難過。當她見到被關押的民主人士、著名人民音樂家王洛賓時,滿含幸福地對他說:「叔叔,這粒大豆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王洛賓心酸地流下眼淚。他專門為羅力立創作了一首歌曲《大豆謠》,「……小力立有志氣……長大衝出鐵大門……全世界大豆屬於你。」

  在蘭州戰役紀念館,這個場景被還原。很多前來參觀的小學生都會在這裡駐足,同齡小夥伴的生活讓他們更懂得幸福來之不易。

  1946年2月27日,羅雲鵬被國名黨特務殘忍活埋,犧牲在黎明到來之前。當年8月,國民黨特務在清理積案時,由於缺乏樊桂英是共產黨員的證據,便將她們母女釋放。

蘭州烈士陵園埋忠骨

相關焦點

  • 安化東坪鎮開展「緬懷革命先烈、追尋紅色記憶」愛國主義教育
    通過「中華英烈網」開展線上祭掃。防疫知識競答。跳繩活動。紅網時刻益陽4月10日訊(通訊員 劉沐華)「清明寄哀思,網上表思念。」疫情期間,為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進一步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增強歷史使命感和民族責任感,加強革命傳統教育,4月8日,安化東坪鎮工會、團委、婦聯組織機關幹職工未成年子女開展以「緬懷革命先烈,追尋紅色記憶」為主題的線上祭掃,引導青少年銘記歷史,追思英烈,奮發圖強。
  • 2020清明小學生緬懷英烈寄語短句 祭奠英烈留言怎麼寫
    2020清明小學生緬懷英烈寄語短句 祭奠英烈留言怎麼寫  歷史是人民群眾與人民英雄共同創造的!歷史是勞動群眾與革命英雄共同創造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的鮮血和生命和勞動群眾辛勤的汗水共同換來的!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的留言寄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追尋歷史足跡 傳承紅色精神 爭做新時代好隊員 」
    — 鳳集少先隊員們暑期在行動 為了緬懷先烈,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傳承紅色精神,同時進一步增進親子感情,2020年8月28日上午,鳳集小學2015級3班的少先隊員們和家長奔赴「灌陽縣湘江戰役新圩阻擊戰酒海井紅軍紀念園」開展了一次「重溫崢嶸歲月 傳承紅色精神」親子社會實踐活動。
  • 福鼎前岐親子主題活動:追尋紅軍足跡 重溫紅色記憶
    福鼎新聞網訊(記者 謝樹淵)10月25日,福鼎市金灘嘉苑幼兒園的100多位小朋友及家長,一同走進前岐開展「追尋紅軍足跡,重溫紅色記憶」重走紅軍路親子主題活動,從黃仁村出發徒步向「紅色搖籃」李家山挺進。小朋友及家長身穿紅軍服一路翻山越嶺,高唱紅軍歌曲,聆聽紅色故事,重溫紅軍當年跋山涉水的艱苦歷程,共同緬懷革命先輩。黃仁村有句土話:「黃仁五岱十八窟,能進不能出。」這裡交通閉塞、地形複雜、山道崎嶇、與世隔絕。黃仁的古道還有一個名字,叫「紅軍路」。當年劉英、粟裕的部隊曾駐紮在這一帶,打過漂亮戰。
  • 緬懷偉人 致敬時代
    緬懷偉人 致敬時代 緬懷英烈,追思歷史,方能篤定前行。我校少先大隊於9月18日上午9:00,組織百餘名師生到樂至縣勞動鎮陳毅故裡,開展「緬懷偉人致敬時代」的愛國主義教育研學教育活動。陳毅紀念館,追尋偉人足跡。
  • 容教育|清明,不忘卻過去,更希冀未來!襄陽市海容小學六(甲)班2020「清明網上祭英烈」主題班會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襄陽市海容小學六年級甲班,看看他們是如何開展2020「清明網上祭英烈」活動的!清明共祭英烈 傳承紅色基因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海容小學六(甲)班將「清明祭英烈」主題教育班會由教室轉到網上直播室把直播室轉到了襄陽烈士紀念館學生說「這樣祭奠英烈很有意義」家長說「孩子成長在活動中」我們一起走進這節班會課
  • 愛心追尋紅色足跡 紅色基因培育新苗
    ,引導教師與幼兒更深入銘記紅色歷史、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來賓市興賓區第一幼兒園精心策劃持續開展《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觀看紅色電影,緬懷英雄人物通過觀看《英雄王二小》等系列影片,讓孩子們了解英雄事跡,學習老一輩革命家為了保家衛國、英勇抗戰、不怕犧牲、艱苦奮鬥的精神。
  • 清明節緬懷抗疫英雄親人句子 全國哀悼日緬懷英烈說說心情
    清明節緬懷抗疫英雄親人句子 全國哀悼日緬懷英烈說說心情  慎終追遠,民歸德厚。清明祭奠先人是不可或缺的傳統習俗,但祭祀的方式不同時代具有不同的特徵。那麼,清明節緬懷抗疫英雄親人的句子有哪些,全國哀悼日緬懷英烈說說心情怎麼發呢?小編整理了下相關語句,供大家參考!
  • 追尋紅色足跡 情系蘇區振興
    央廣網贛州7月27日消息(記者謝元森 通訊員沐陽 李冰姿)7月20至25日,贛南師範大學商學院「知行」志願服務隊聯合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蘇區振興調研團,身著紅軍服,頂著烈日暖陽,深入原中央蘇區核心縣、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西部大開發政策延伸縣——江西省寧都縣,圍繞「追尋紅色足跡
  • 公文寫作素材分享:關於清明、緬懷的經典句子
    公文寫作經典句子分享:關於清明、緬懷英烈的句子。1、緬懷和紀念英烈,弘揚的是英烈精神,傳承的是紅色基因,激發的是奮進力量。2、對過去的紀念,是為了更好開拓未來。3、學習先烈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做信仰堅定的接班人;強化實踐鍛鍊,做胸懷理想的時代新人;凝聚社會力量,做紅色基因的傳承者。4、滿眼遊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5、故土家園永遠是不變的精神根脈,家庭親情永遠是最深沉的精神依戀。
  • 微視頻 | 河北南宮:聆聽抗戰故事 緬懷抗戰英烈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培養青少年學生愛國主義情懷,近日,河北省南宮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中小學生參觀冀南革命鬥爭紀念館,聆聽抗戰故事,重溫革命歷史,緬懷抗戰英烈,傳承紅色基因。 視頻攝製:河北日報記者趙永輝
  • 「紅色記憶·大別山英雄故事」
    這大別山深處的紅色記憶,隨著歷史車輪的滾滾向前,將會更加彌足珍貴,我們將沿著革命前輩的足跡繼續前進,緬懷先烈,繼承精神!」在「紅色記憶·大別山英雄故事」河南省英烈講解員大賽總決賽中,一位講解員動情地講述道。
  • 清明祭英烈:讓先輩赤膽忠魂熔鑄我輩初心不改昂首奮進
    時逢清明將至,在這樣一個悼念逝者、緬懷先烈、寄託哀思的日子,全國各地通過組織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來深切祭奠為了民族獨立解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獻出寶貴生命的無數英烈。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 信陽市溮河區第十三小學:追尋歷史足跡 紅星指引我前行
    紅色基因,就是一種革命精神的傳承。紅色,象徵著光明,凝聚力量,引領未來。紅色文化是一種崇高的信念文化。為了深入學習貫徹重要講話,持續開展「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大別山精神」活動,今天就跟隨十三小紅色故事宣講團的成員們一起走進光山縣磚橋鎮吧,聽聽他們帶給我們的紅色故事——《王大灣會議》,共同回顧那段崢嶸歲月,追尋先輩們的足跡,向著黨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吧!
  • 懷念英雄——南一小清明祭英烈系列活動展
    緬懷先烈遺志、傳承紅色基因、做新時代少年。作為我們新時代的少年,不僅要緬懷革命先烈,而我們身邊的英雄也不能忘記,他們的精神根植於我們心裡,做美德少年,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學習,在此向革命先烈再一次鞠躬致敬!
  • 追尋歷史足跡,致敬紅色傳奇——廣西扶綏縣民族小學開展"紅色足跡"研學實踐活動
    近日,廣西崇左市扶綏縣民族小學尚美187班開展了《紅色傳奇》進校園之「全民閱讀、傳承紅色基因」研學實踐活動。追尋紅色足跡 活動當天上午9時,同學們在家長的陪同下來到張報故居誦讀紅色經典用朗誦抒發對黨的忠誠熱愛、對祖國的赤子深情、對傳承文化的強烈願望。通過誦讀紅色經典,重溫黨的歷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紅色基因,陶冶愛國情操。
  • 「追尋先烈足跡」短視頻網上徵集展示活動評審結果公示
    近日,「追尋先烈足跡」短視頻網上徵集展示活動圓滿結束。本次活動圍繞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由中央宣傳部宣教局、中央網信辦網評局、退役軍人事務部褒揚紀念司、國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國家檔案局辦公室共同指導,環球網主辦。
  • 隆堯縣6萬餘名中小學生線上線下祭英烈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今天的美好生活源於革命先烈的浴血奮戰,沒有你們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要繼承先烈遺志,努力學習,報效祖國!」潘志方 供圖 清明節到來之際,隆堯縣千戶營中心小學開展「緬懷革命先烈,追尋紅色記憶」主題活動。 活動中,學生們通過看一部紅色電影、唱一首紅色歌曲、寫一封致敬書信、頌一首革命詩詞、畫一幅英雄圖畫手抄報等活動,致敬英烈,銘記歷史。
  • 清明祭英烈,緬懷革命先烈,致敬最美麗的人
    4月4日是清明節,為更好地引導師生學習先烈事跡,傳承紅色基因,周村區正陽路小學組織開展了「清明節祭英烈」主題活動,通過網上學英烈【現場壓混:烈士啊,清明讓我想起了你,在戰鬥中堅強不息...】正陽路小學大隊教導員李丹:【通過組織全體師生以及家長,在網上為英烈獻花,學習英烈的革命故事,畫英烈,頌英烈,以及寫心聲等形式,讓學生更好的學習英烈事跡,傳承紅色基因。】
  • 紹興學子清明緬懷革命先烈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到一年清明節。為了紀念這個有著深遠意義的日子,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近日,山下湖大宣完小所有學前往下宣烈士陵園進行祭掃,瞻仰烈士。據悉,王家井鎮校二十年堅持開展清明掃墓活動。(樓大海)應店街雲溪完小組織學生進行清明祭掃烈士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