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過暗黑2的玩家可能還會記得當時的情況。在2000年前後那個年代,這個遊戲的解析度實際上最高才有1024x768,這是CRT顯示器時代的高標準了。十多年來,PC硬體飛速發展,可能顯示解析度是變化最慢的了。
根據Steam硬體調查4月份的榜單,1920x1080解析度依然佔據了63%的份額,牢固地位無人能撼動,其他解析度簡直沒有一個能打的。
調查結果來源於Steam 4月硬體及軟體調查
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hwsurvey/Steam-Hardware-Software-Survey-Welcome-to-Steam?l=schinese
造成Steam玩家中1080p解析度長期佔主流的原因有很多,因為這個調查考慮的是存量,市面上還有大量老舊平臺的機器,而且從1366x768解析度佔據近11%的比例、僅次於1080p來看,大量筆記本用戶拖累了Steam玩家。
高玩逐步認可2K、4K:高畫質、高性能全都要
雖然1080p佔比還是目前最高的,但是往好的方面來看,1080p以上的高解析度還是在增長的,2K解析度已經達到了6%左右,4K解析度也佔到了2%,排除1080p龐大的比例之後,2K、4K高解析度的比重並不低,而且還在持續增長中。
不僅如此,現在的遊戲玩家追求的不僅僅是高解析度,實際上還有很多其他考慮,比如高刷新率,至少144Hz,165Hz也是這兩年的亮點,還有1ms響應時間,更有廣色域、HDR及原彩顯示等等。
由於統計滯後的因素,2K 165Hz、3840x1440 144Hz、4K 60Hz甚至4K 120Hz這樣的高解析度、高刷新率並沒有成為Steam硬體調查中的重點,但是2K及4K高解析度在新一代遊戲玩家中已經得到認可,未來也會迅速普及。
高解析度帶來的挑戰:從1080到4K性能下降60% 仍需更強大硬體
凡事有利必然有弊,解析度高了,畫質肯定更好,但是高解析度也帶來了更高的挑戰——遊戲性能顯然會下降,而且下降幅度還不低,特別是從1080p到4K。
對於高解析度對性能的影響,《DOOM:Eternal》(毀滅戰士:永恆)這個遊戲更有代表性,因為它是目前唯一一個能實現1000fps幀數的遊戲,而且優化的很好,對硬體有很強的適應性。
《DOOM:Eternal》1080p性能
《DOOM:Eternal》4K性能
圖片來源:https://www.thefpsreview.com/2020/05/20/intel-core-i9-10900k-cpu-review/13/
根據外媒thefpsreview的測試,以平均幀來算,1080p下高端處理器能達到300fps以上,而4K下平均幀就只有100fps左右,損失了差不多60%的性能,可見高解析度的要求還是很高的。
具體來看處理器的話,《DOOM:Eternal》對多核處理器的支持很到位,基本上CPU核心越多、頻率越高,性能就線性提升。從8核酷睿i9-9900K到10核酷睿i9-10900K,1080p下最低幀、最高幀提升都很明顯。
2K、4K遊戲PC升級:多核高頻CPU也很關鍵
從上面的測試可以看出,解析度越高,整個平臺的性能要求也是水漲船高,而Intel今年推出的十代酷睿也是在順應遊戲趨勢的發展,將性能上限從8核5GHz提升到了10核5.3GHz。
在應對2K及4K遊戲時,10核5.3GHz的十代酷睿處理器的多任務能力更加從容,遊戲中的物理加速等特效才有足夠的CPU資源去優化,提升高解析度下的遊戲性能。
總的來說,在遊戲解析度這個問題上,1080p多年來巋然不動,佔據了最大的份額,目前依然是遊戲玩家的主流選擇。
不過對遊戲有較高要求的話,那麼2K甚至4K高解析度的接受程度就明顯提高了,而且還伴隨著高刷新率、廣色域、HDR等顯示技術的升級,體驗是完全不同的,越高端的平臺越是如此。
高解析度的增加也直線提升了硬體門檻。如果說4核處理器是1080p時代的標準要求,那麼2K、4K時代至少要8核處理器了,最新的十代酷睿處理器更是提升到了10核20線程、5.3GHz頻率,它在那些高幀率優化較好的遊戲中就才可以充分發揮出平臺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