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推拿學院
上海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文化底蘊,教學特色明顯。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國家級精品課程、視頻公開課、資源共享課,教育部來華留學生示範課程、上海市精品課程、上海市外國留學生英語授課示範性課程;上海市教學名師;多部國家級規劃教材主編、上海市級優秀教材;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上海市教學成果二等獎、三等獎。作為我校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每年都有教師赴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講學交流以及醫療合作,接待國外學者和團體的訪問交流。
中醫學專業
(5+3一體化針灸推拿英語方向)
基於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組織實施的「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上海中醫藥大學積極推進中醫學人才培養綜合改革工作,做好中醫學專業院校教育與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的有效銜接,實施以中醫學生職業勝任力提升為主線的遞進式、序貫式「5+3」卓越中醫教育一體化培養。
● 通過針灸推拿學基礎理論學習和技能訓練,強化專業知識和針灸推拿診療技術
● 通過不斷加強中醫特色人文、道德和身心素養教育,強化醫患溝通技能和團隊合作精神
● 通過與上海交通大學聯合培養,強化英語交流能力和和中醫藥多學科視野
將五年制本科教育、碩士研究生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一體化統籌培養,達到中醫碩士學位水平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水平的高層次、外向型、複合型中醫學(針灸推拿學)人才。
01 專業培養目標
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專業(「5+3」一體化針灸推拿英語方向)按照學校「以培養學生較紮實的中醫藥理論和實踐能力為主體、以較寬廣的現代科學和醫學知識以及創新思維為一翼、以較深厚的中醫傳統文化底蘊為另一翼」的「一體兩翼」卓越中醫藥創新人才培養戰略,既突出 「重傳承、重實踐、重人文、重創新」的規律,又彰顯國際化、外向型的特色。
以完整的醫學知識體系為抓手
以現代社會科學知識和自然科學知識為基礎,通過臨床診療基本技能課程和針灸推拿醫療技能課程學習中、西醫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培養學生具備完整的中醫理論思維和診斷技能,並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具備獨立發現、獨立思考、獨立分析的終身學習能力,引導學生具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潛能。
突出傳統的中醫理論培育
通過學習中醫傳統經典文獻,培養學生的經典著作閱讀和理解能力,引導學生閱讀經典、追根溯源,使學生具備紮實的傳統中醫藥理論知識,提升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逐步樹立「中醫治未病」等中華傳統健康養護理念,為中醫藥的公眾教育與宣傳做出貢獻。
緊密聯繫臨床實踐教學
通過系統的臨床實踐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養,立足於突出中醫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培訓,重在培養中醫臨床思維能力和臨床技能,使得臨床實踐與理論學習相輔相成,使學生掌握現代醫學臨床操作技術,能獨立承擔常見病和某些疑難病症的中醫診斷和治療工作。
聯合辦學,凸顯中醫藥國際化趨勢
本專業通過與上海交通大學聯合培養,強化中醫藥國際化視野的培養。以上海交通大學為依託,充分利用綜合性大學學科優勢,第一、二年主要在上海交通大學接受外語的專業教育,併集中學習公共基礎和通識課程、生命科學基礎課程、中醫學導論課程,使學生具備紮實的外語基礎,具備一流的中醫藥專業外語技能,同時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人文素養,成為中醫藥國際化事業的優秀人才。
02 專業特色培養
中醫特色的人文通識教育
通過中醫藥院校特色的人文通識教育課程體系,注重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聯動,全人教育與職業成長緊密結合,以「圓機活法、知常達變、融會貫通」的中醫思維為基礎,凸顯「為醫先為人」 的人才培養特色,使學生具備傳統與現代並重的人文素養。
具有針灸推拿特色的經典理論與技能傳承
設置以中醫臨床經典導讀和針灸推拿醫籍選讀為主的中醫古典醫籍課程群,並且邀請海內外著名中醫學人士來校舉辦學術講座和報告會,使得學生在第一時間接觸國際國內前沿理論知識和最新學術動態,同時定期開展中醫藥經典背誦、針灸推拿技能競賽、臨床技能競賽等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並選拔推薦優秀學生參加各級名醫、名師工作室活動,使得學生在校期間,可以在具備豐富臨床經驗的中醫師指導下,進行規範化的臨床實踐。
全球視野和國際化交流能力培養
在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習2年,強化中醫英語、醫用英語以及雙語課堂教學。臨床實習階段開展外語查房及臨床外語文獻閱讀課,並安排一定時間的對外臨床帶教、課堂教學實習。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完善學生校際交流平臺,擴大課程學習學分互認範圍,拓展校際交流與合作。邀請本專業相關領域國際知名教授來院講座、交流,推薦優秀學生到境外醫學院校考察交流,強化學生的國際交流能力。
海外訪學平臺
學院在海外有多個合作教學點,包括德國、美國、馬爾他等,積極為學生創造多樣化的海外交流訪學計劃。
1 2014年起,學院與德國美因茨約翰內斯古登堡大學運動科學學院開展在校生互訪。歐洲的運動醫學專家普遍認為,針灸推拿學是治療運動系統損傷疾病的重要手段。該訪學項目主要對象為本專業大四的學生,有利於他們在中高年級時建立針灸推拿及非藥物療法的現代醫學研究思路。
2 學院常年與美國紐約中醫學院的交流合作,鼓勵推薦優秀畢業生報考經美國針灸與東方醫學專業委員會(NCCAOM)認證的執業中醫與針灸醫師資格證,該資格證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與美國國家衛生總署(NIH)所認可,持證者可在全美44個州開展針灸執業。
3 學院與馬爾他中醫中心有著良好的教學合作基礎,常年派遣優秀教師前去開展臨床、教學、科研合作。2018年起,遴選優秀學生前往馬爾他中醫中心臨床實習2個月,在與服務當地民眾的過程中積累海外行醫、海外辦醫的經驗。
「早臨床、多臨床」實踐模式
早期接觸臨床——從第三學年開始,每學年的第三學期,學生將在臨床指導教師的帶領下,通過社會(臨床)實踐、專業(針灸、推拿)實踐、方藥運用觀察、臨床技能實訓、臨床護理實踐等教學方式,培養學習興趣,提高自身主動獲取臨床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能力。
臨床技能訓練——開設中醫基本技能訓練、中醫辨證思維訓練、醫患溝通技能訓練等課程,進一步強化和規範訓練學生臨床技能和臨床思維,為進入臨床實習奠定紮實基礎。
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通科培訓和部分專科培訓,臨床綜述或臨床觀察研究等,培養學生具備現代醫學臨床操作技術、常見病和某些疑難病症的診療能力。
針灸推拿學專業
針灸推拿學專業建設過程中緊密圍繞醫學生「職業素養、臨床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這一中心任務,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注重構建基礎寬厚紮實,臨床融會貫通的實踐型人才培養平臺,培養具有開拓的國際視野,科學的知識結構,綜合的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意識與協作精神兼備的針灸推拿學人才。
教學與人才培養特色
● 「寬基礎」,學生要儘量掌握本專業所必須和通用的基礎知識,學到比較寬廣的基礎知識,具有較好的基本素質,並為以後的繼續學習創造良好的知識平臺。
● 「強能力」,從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著眼,學生既要掌握本專業的各項技能,又要掌握現代社會需要的一些計算機、外語技能
● 「重個性」,充分發現、發展學生各自的志趣、潛力和特長,使其知識、能力、素質協調得到發展和綜合提高
01 主要課程設置
在先進教學理念的引領下,以卓有成效的教學和研究方法為手段,開展針灸課程的標準化建設,引領中醫藥課程標準化建設,並為之提供借鑑;針推操作技能標準化實訓和評估系統,解決了針灸操作技能難以用語言描述的難題,實現了針灸操作技能的客觀化、規範化和標準化的教學和考核,為中醫實踐操作的標準化提供途徑和借鑑;從針灸人才發展角度出發,根據針灸人才培養的目標,在人才培養的不同階段,分別設置了以導航課程、主幹課程和學科交叉類課程為主的不同主題課程,形成了循序漸進、人文與科學素養並重、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的課程體系。
針推主幹課程教學策略的標準化建設
註:CAI(計算機輔助學習)、TBL(小組合作學習)、DOPS(操作技能直接觀察評估)、Case study(以案例為中心的學習)、PBL(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
首創針灸三位一體創新課程
根據學生認知過程規律,圍繞問題開展探究式學習和教學,將針推專業中「針灸經典」、「推拿古代文獻」、「針灸治療學」、「推拿治療學」、「實驗針推學」的部分課程內容整合起來,首創「經典-臨床-實驗三位一體」的新穎專業課程。通過問題案例的設計,讓學生在真實的學習情境中觀察、閱讀,發現問題,查找文獻,理解經典;在小組交流、協作中開展臨床治療實踐;並進一步通過科學實驗設計,採用科學方法和手段驗證經典理論,提高對針灸作用機理的理解。這樣三位一體的新穎課程結構,完全改變以往這三門課程分割獨立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從中醫經典到現代科學研究的探究性學習中,提高了對知識整合的能力,理論批判性思維能力,科學研究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推灸專業創新性人才培養探索一條新路。
02 以導師團工作為抓手,構建「三圈三全十育人」體系
針灸推拿學院共有經渠、承山、明堂和湧泉4個導師團,院導師團始終聚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理念,進一步整合資源,行成了學院導師為內圈、學校與附屬醫院導師為中圈、外系統各領域導師為外圈的「三圈」協同育人模式。
多維度、多層次,打造特色育人體系
根據導師的專業特色、學生的具體情況,分別從大醫精誠情懷、大國工匠精神、全球醫療服務能力、社會服務能力四個方向,打造導師團的特色亮點,構建了「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協同育人工作體系,初步形成了課程、科研、實踐、文化、網絡、心理、管理、服務、資助、組織等「十大育人」體系。
匯集海內外學術名家,打造濃厚學術氛圍
學院先後邀請到業內專家學者陳業孟、勞力行、黃龍祥等名家講座。學術講座的舉辦幫助學生開拓視野,提高專業學習熱情。
基本功紮實,實踐能力強
功夫學堂是由學院專業教師參與指導,以提高學生針推專業綜合技能為目的第二課堂。學習內容包括推拿功法中的力量鍛鍊法、常用腧穴定位技巧等。
定期組織開展上海中醫藥大學推拿功法大賽、針推技能大賽。專業競賽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功法的熱情,也通過以賽促教的形式進一步推進推拿教學改革。豐富的線上線下課程,讓我們的學生在全國中醫院校針灸推拿臨床技能大賽中脫穎而出。
03 針推經典與臨床的院院合作
與附屬醫院相關科室緊密合作,結合曆代著名醫學家學說或理論,開展臨床經典教學研究。建立完成即符合曆代醫家相關學術思想、又體現現代臨床診療常規的「針灸推拿臨床教程研究」。探索以雙語案例教育(學生研討)與臨床帶教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為學生經典到臨床教學提供優質教學資源。定期開展門診教學、教學查房病例討論等臨床帶教活動。提升學生經典在臨床階段的運用能力。
04 創新實踐,服務育人
大學設有大學生科創活動及配套經費和指導教師,鼓勵學生參與各級各類創新創業比賽,從比賽中鍛鍊自身多方面的能力。近年來,針灸推拿學專業學生多次獲得 「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金獎一項,銀獎、銅獎若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多個獎項。
針灸推拿學院志願者隊伍長期在校內外開展科普課程、專題講座,社會調研,推拿服務等活動。在教師的指導下,研究生和本科生志願者共同參與中醫藥知識傳播,中醫藥文化宣傳的活動中。學生志願者在實踐鍛鍊中提升專業素養,增強專業自信,回報母校師恩。
漸凍症推拿服務隊榮獲「知行杯」上海市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二等獎,上海市「奉獻杯」志願服務項目銅獎。第四屆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項目大賽暨2018年志願服務德陽交流會「肌萎縮側索硬化症志願服務項目」(漸凍症推拿服務隊)榮獲全國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