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兒童:非常時期,在家訓練怎麼做?

2020-08-29 星寶上學陳婕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華夏,終於到了躺在家裡也給國家做貢獻的時候了?

但孩子們的進步不能耽誤,無法外出訓練,在家應該怎麼做呢?

1)和訓練的老師保持密切聯繫,掌握孩子的進步情況,了解孩子訓練具體進程。同時,及時反饋家中的訓練情況,項目、數量、效果、孩子情緒反應如何,及時調整,避免教錯。

要教課業的家長,應該了解孩子目前能力情況,諮詢訓練老師,從孩子能學習的點選擇內容,過難過易,都會造成家長的教學無法進行。

教不下去的常見表現


2)安排好孩子的作息,進入工作狀態。

還在假期裡,很多家長自己也是一覺睡到中午,然後再安排一天作息。但這對孩子建立規矩規則,對時間的感知都是不利的。所以,每天幾點起床、用餐、訓練、休息、娛樂等等,都要有一個計劃。

3)家庭生活一定要對孩子做規矩、做規矩、做規矩。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我們發現,很多家長對孩子過於寵溺,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什麼,孩子只要一哭一賴地上,家長就會無條件滿足孩子的各類需要。

還有很多長輩,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孩子的無理要求,完全沒有抵抗能力,要什麼給什麼。父母要教育孩子時,也加以阻攔。

所以,做家庭訓練時,一定要根據孩子的情況給予一定的規則,讓孩子能夠儘量獨立完成他能做的事情。父母在給孩子做規矩的時候,事先要和老人商量好,無論如何不能插手。可以讓老人們到另一個房間去,眼不見為淨。其實我們的孩子可精呢!

4)多利用生活場景進行訓練。

我們訓練孩子,最重要的是讓他們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所以在家裡訓練,最重要的是把能力利用起來,滲透到生活當中去。對孩子而言,吃飯、穿衣、如廁、娛樂、學習。。。。。。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最重要,家長要利用一切家裡的資源進行訓練。

5)訓練方式一定要遊戲化。

家庭訓練和機構訓練不同,父母不是老師,角色不一樣。孩子不可能像在機構內一樣聽語。父母 也不應該像訓練師一樣,會引起孩子的認知混亂。

所以,家長們在家訓練孩子,一定要娛教於樂,利用各種遊戲進行練習。特別是小年齡、能力弱的孩子一定要像玩一樣的教。大年齡的孩子就可以安排一定的時間做功課。(作者:星寶上學創始人陳婕)

相關焦點

  • 特殊兒童的認知與訓練
    特殊兒童的認知發展特徵了解特殊兒童的認知特點,是進行認知訓練的基本要求。
  • 啟志教育特殊兒童幹預課程 把握早期幹預黃金時期
    此外,家庭生活和工作也都因這個特殊兒童受到各種挑戰,父母會陷入絕望,飽受煎熬,更擔心等到自己老了走不動的那天,不能自理的孩子可怎麼辦?特殊兒童,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沉重的負擔,讓父母面臨著精神和經濟的雙重壓力,讓原本充滿歡聲笑語的家庭變得暗淡不堪。
  • 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 | 靜——大腦訓練,開發潛能
    為了在特殊時期給宅在家裡的家長提供特別的家庭教育指導,充分發揮婦聯在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獨特作用,在市婦聯的指導下,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和市家庭教育研究會開啟了第二期家庭教育網絡公益課程。
  • 兒童科普繪本故事:小個子與大個子——給特殊時期中乖乖在家的孩子...
    目前,正值全國上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居家成為了社會的主調。科普作家「螳小螂」為特殊時期乖乖在家的孩子們,創作了兒童科普繪本故事,通過兩個卡通人物小個子(病毒)和大個子(人類),講述與病毒有關的知識。
  • 弱視兒童在家如何訓練?做好這5點很重要
    弱視是兒童發育期的常見眼病,發病率約為1%~4%,屈光不正(近視、遠視、散光)是兒童弱視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由於兒童在視覺發育關鍵期及敏感期內,單眼或雙眼屈光不正,沒有及時矯正,導致單眼或雙眼視力減退。弱視需要早發現、早治療,並且需要持續戴鏡和弱視訓練,並定期隨訪。一般認為,3~6歲是弱視治療理想時期,年紀越小可塑性越大,超過12歲治療效果不大,成人恢復基本無望。
  • 「特殊」假期,家長應該怎麼做?
    「特殊」假期,家長應該怎麼做? 北大六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 2020年新春伊始,一場侵襲全國的肺炎疫情悄然降臨,它踩著春節匆忙歸家的腳印,迅速蔓延開,讓新年的歡慶蒙上陰影。
  • 「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總444期)
    「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總444期) 2020-10-13 10: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特殊兒童的聽覺注意力訓練
    注意力訓練是特殊兒童以及身為父母的我們,必須重視和學習的內容。影響孩子注意力的因素一、孩子的興趣。孩子個人的喜好,日常活動的不同情景,上課及生活的各種環節安排是否新奇有趣和變化豐富,都是影響孩子注意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們在對孩子進行注意力訓練時要關注的重點之一。
  • 家庭康復:特殊兒童的家庭生活自理能力訓練方法
    家庭康復對於特殊兒童的康復來說非常重要,家長如果可以在家裡給孩子做基礎的簡單康復,會讓康復師更好更快的對孩子進行康復。對孩子生活自理和社交能力的學習,一直都是特殊兒童家長非常關注的內容。但不少家長只是了解專業機構的幹預治療學習,對於家庭方面的能力訓練都不太了解。
  • 特殊時期兒童防護要點
    近兩天,北京、廣東等地出現多例兒童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病例,尤其是26日北京出現一例9個月嬰兒感染病例。兒童感染病例增多,讓家長尤為擔心。孩子是否需要戴口罩?如果孩子發燒了,該怎麼辦?學校延期開學後,應該注意些什麼……快來聽聽專家怎麼說。兒童容易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嗎?
  • 特殊兒童認知訓練的內容及要點(基礎篇)
    特殊兒童認知訓練是一個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漸進過程。因此對兒童尤其是特殊兒童進行基本顏色的認知訓練,是整個認知訓練的一項基本內容。首先確立訓練目標,對特殊兒童進行顏色訓練,可以參考普通兒童顏色認知發展的目標來制定訓練目標。
  • 特殊兒童如何開展感覺統合訓練?
    點擊播放 GIF 0.8M關注我,讓我成為你的專屬小太陽吧特殊兒童如何開展感覺統合訓練?韋美賓 阮潔芳張偉鋒中國康復醫學會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感覺統合訓練有利於改善兒童的注意力缺陷、動作不協調和運動能力差等不足,增強兒童的手眼協調能力、平衡力、反應能力。部分特殊兒童存在前庭功能異常、觸覺防禦異常、本體感覺功能異常等感覺統合失調的核心特徵。感覺統合訓練有助於提高特殊兒童的康復治療效果。
  • 特殊兒童的社會技能干預評估及訓練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國外對於兒童社會技能的研究發展強勁,特別是在兒童社會技能干預訓練方面,大量的訓練方法及教育 幹預項目不斷湧現,掀起了名為「社會技能訓練運動」的熱潮。而九十年代後,北美興起了品格教育,明確提出兒童良好品格培養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社會技能干預訓練。
  • 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 | 動——感覺統合,健康成長
    為了在特殊時期給宅在家裡的家長提供特別的家庭教育指導,充分發揮婦聯在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獨特作用,在市婦聯的指導下,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和市家庭教育研究會開啟了第二期家庭教育網絡公益課程。
  • 特殊需要兒童認知發展階段訓練方法及認知遊戲分類綜述
    語言溝通障礙是自閉症兒童的核心障礙之一,孤獨症兒童普遍存在著無語言、語言發展進程遲緩或語言表達異常的問題。認知表達就是自閉症兒童使用語言的能力,通俗地說就是孩子能把學到的知識內容能說出來。所以,影響特殊需要兒童認知表達能力的發展和認知學習的深入,認知表達訓練是以認知理解的內容為基礎的口語表達訓練,對自閉症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
  • 「媽媽們」的4個微信群——特殊時期的特殊服務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遵義市匯川區婦聯幹部範文靜組建了4個比較特殊的微信群:婦科兒科線上諮詢群、線上心理諮詢群、線上母嬰服務諮詢群和線上婦女兒童維權諮詢群。這4個特殊的微信群,看似很普通,但卻在特殊的時期,為宅家的婦女們提供了一個互幫互助的平臺,為大家答疑解惑。「寶寶容易打嗝,拍不好怎麼辦?」「產後多久可以幫束縛帶?」……自打微信群成立之日起,就沒有一刻消停過。這4個微信群的成立,是因為範文靜接到了一個電話。
  • 康復師化身網絡主播 向400餘名特殊兒童家長傳授居家康復訓練技巧
    疫情期間為了避免人員聚集,讓患兒在家也能進行有效的家庭康復訓練,做到「停課不停學」,西安中醫腦病醫院康復治療一科的康復治療師化身網絡主播,通過網絡平臺,向家長傳授居家康復訓練技巧。3月30日是康復治療師長張志強的線上排班。早上9時,他準時上線,將製作好的實操圖發到家長群,並對圖片進行詳細講解。
  • 啟志教育上線自閉症系列課程 關愛特殊兒童的健康成長
    最新數據顯示,每68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是特殊兒童,全球有3500萬人患有自閉症這種神經系統疾病。據殘疾人普查情況統計,我國兒童自閉症患兒已超過100萬,未被診斷發現有孤獨症傾向的則可能更多。特殊兒童,是需要這個社會用滿滿的愛去認真關注的群體。對於這些特殊兒童,進行早期診斷和早期幹預,極為重要。
  • 輕鬆度過特殊時期!
    疫情時期的不同氛圍現在的我深深體會到一種全天帶娃的痛,真的是一點不比走親戚拜年輕鬆,而且看著新聞裡每天公布的感染數字,就知道宅在家中的日子還有很長,想想這樣一直廢宅下去也不是辦法,所以臨時制定了非常時期的宅家計劃,現在這個已經實施有幾天了,總的來看效果非常的不錯,現在就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啟志教育CBP課程上線 許願特殊兒童一個更美好未來
    此外,家庭生活和工作也都因這個特殊兒童受到各種挑戰,父母會陷入絕望,飽受煎熬,更擔心等到自己老了走不動的那天,不能自理的孩子可怎麼辦?最新數據顯示,每68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是特殊兒童,全球有3500萬人患有自閉症這種神經系統疾病。據殘疾人普查情況統計,我國兒童自閉症患兒已超過100萬,未被診斷發現有孤獨症傾向的則可能更多。特殊兒童,是需要這個社會用滿滿的愛去認真關注的群體。對於這些特殊兒童,進行早期診斷和早期幹預,極為重要。相較於6歲以後進行幹預的特殊兒童,如果在其2-6歲便開始進行幹預,達到的效果則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