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以後,氣候變得十分舒適,這時候正是外出遊玩和釣魚的好時機。每年的清明以後溫度都會有很大的提高,這個時候幾乎所有的魚類都能釣上。在不同的氣候下也會使得魚兒的習性有一點不一樣,清明以後就會進入到晚春時節,晚春以後就會來到夏天了,因此在釣魚方法上跟仲春時候也有不同。清明以後釣魚,留意這些規律變化,牢記4釣4不釣,上魚會更多,新手也能彎弓上魚!
第一、釣場選大不選小
清明以後大家就可以挑選水域面積較大的地方作為釣場,由於在小水域裡作釣,上鉤的主要都是鯽魚,當溫度上升後又是繁殖期,作釣難度會比之前要大。而且這個時候小水域裡的小魚更多,吃餌也十分瘋狂。而在大水域的地方因為面積更大,使得水溫上升速度沒有小水域快,魚的繁殖期會延遲大概一個月左右。到大水域作釣魚種更加豐富,而且這個時候魚兒活動比較活躍,吃餌也會十分積極。在這時釣大水域,不僅鯽魚很好釣,就連其他魚類也能釣上。甚至之前空軍的江河湖泊,到了這個時候也能有所收穫。
第二、釣雨霧不釣無風天
晚春一到全國大部分地區溫度都超過了20度,從仲春到晚春,溫度上升總是起起伏伏的,不過現在的水體溫度明顯得到了提高,至少手放到水裡不會感到冰手。當晚春的下雨天、晨霧天還有陰天,這三個天氣都是出釣的好時機,在這時候氣溫不會有太大的下降,不過光線不會太強,這對於不喜歡強光的魚兒來說,更適合到淺水處尋找適合,因此這時候的魚兒更容易釣上。要是在沒有風的天氣裡,不建議大家出釣,由於晚春溫度已經比較高了,要是沒有風的作用,就會使得水上下層溫差比較大,魚就會起浮,作釣難度也會提高,這就是為什麼明明是個大晴天,漁獲都沒有下雨天好的原因了。
第三、釣淺不釣深
釣位的選擇,大部分釣魚人都十分關心的,在這個時候大家就不要釣深了,不過要不要釣淺,就要看出釣時的天氣情況。例如是在有陰雨霧的天氣時,陽光照射比較弱,那麼釣淺肯定就沒有問題的。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淺灘並不是說淺水,而是和深水相連的淺水,魚兒在這裡才會聚集。要是在一大片淺灘作釣,那幾乎只有小雜魚在聚集,大魚很少會來到這裡覓食。要是在晴朗的天氣,那麼就不要釣太淺了,不過也不能釣深。從魚種的角度考慮,釣淺更容易釣上鯽魚,而體型更大的魚類就很難釣上了,由於大魚的警惕性更高,因為想要釣上大魚,水深應該選擇在1.5米以上。
第四、餌料用香不用腥
在晚春時候,腥餌的效果不想之前那麼好用,這不僅與時節有密切關係的,還跟大家所釣的魚有關。當溫度不斷的提高,水裡的小魚也變得活躍,吃餌時也十分瘋狂,因此一定要小心實用腥味魚餌。還有大家這時候主要釣的就是鯽魚、鯉魚或者是青魚這種魚類,這些魚喜歡吃的餌料主要是具有香味的穀物類餌料,因此這時候用麥香、奶香的魚餌效果都不錯。要是用腥餌來釣的話,不僅小魚鬧得厲害,大家也只能釣上鯽魚。
清明以後天氣也變得越來越好,可以釣魚的天氣也變得更多,當夏天一到,釣魚難度也就提高不少,因此大家有空的時候應該多到外面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