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鶴壁淇河—中國詩河,北國灕江,豫北唯一未被汙染的河流
談鶴壁,自然先想到淇河——豫北唯一未被汙染的河流。在江河遍地的遠古、中古甚至不遠前的現代中原,一條乾淨的河流不足為奇,但在當下,她因稀少顯得彌足珍貴。2014年9月13日,中國詩歌學會授予她「中國詩河」的稱號。
-
鶴壁文化是什麼?詩經、淇河、運河?
鶴壁歷史悠久,鍾靈毓秀,文明史源遠流長,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澱。早在原始社會,先民們就在此耕耘生息,辛村文化遺址、鹿樓漢代冶鐵文化遺址、鶴壁集宋代古煤礦遺址和古瓷窯遺址等,都充分反映出這裡古文化的發達和經濟的繁榮。
-
河南省鶴壁市,遊淇河天然太極圖,觀生態鶴壁淇河國家溼地公園
太極圖,坐落於太行山東麓,自然分布約100餘萬平方米。它左攜殷墟(安陽),右扶朝歌(淇縣),縱橫坎離,定位乾坤,陰陽二魚隔河呼應,淇水幽靜含情,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無窮的奧秘盡含在這一動一靜中。千鶴湖距市區西北20公裡處,是淇河中遊一個國家級中型水庫,1998年開始興建,聚水面積達13平方公裡,形成碧波映晚照,萬壑崢嶸,奇山怪石,鐘乳洞,深潭隨處可見,似北國灕江,是遊人消夏避暑遊覽觀光的佳處。最不能錯過的當屬淇河國家溼地公園,園內綠樹成蔭,飛鳥成群,鳥語花香,碧水成河,繞河騎行一圈,體會人與自然親密接觸的美好感覺。
-
河南鶴壁「絢麗多彩」的5個景點,歷史文化悠久燦爛,值得一去
鶴壁,河南省北部的一個地級市,因「仙鶴棲於南山峭壁」而得名,別稱「鶴城」。殷商末期和春秋時期的趙國、衛國均在此建都,時間長達500年。穿境而過的淇河被譽為「詩河」與「史河」,《詩經》中有39篇專門描繪了淇河沿岸的風土人情和自然風光。
-
央視一天直播兩次,鶴壁淇河溼地公園有多美?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谷武民 通訊員 孫偉民 文圖至美淇河,魅力淇濱。走進這片沃土,觀千帆競發。今年以來,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中央媒體頻頻聚焦這裡,對淇河之濱的人文美景給予關注,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今天的淇濱,全區上下群情振奮,信心倍增,掀起了新一輪加快發展、跨越發展的熱潮。黨旗鮮豔火炬紅金秋大地,處處洋溢著收穫的喜悅。太行之麓,淇河之濱,鮮豔的黨旗高高飄揚。
-
打造生態鶴壁 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但鶴壁沒有一條老路走到底,它高瞻遠矚,在倡導綠色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加入建設國家森林城市的隊伍,高舉生態文明的大旗,突破粗放汙染的圍城,走出一條具有鶴壁特色的「創森」之路。 美麗淇河折射「創森」巨變 漫步於淇河兩岸,不僅能欣賞大自然的生態美景,還能領略淇水詩苑中詩歌長廊的文風墨彩,1500多首佳作以書法、繪畫、雕刻等藝術形式生動呈現,給淇河增添一份詩情畫意。
-
鶴壁市開展「雷霆行動」保護淇河漁業生態資源
,嚴厲打擊淇河非法網魚、電魚等行為,自7月底以來,我市淇河生態保護中心和淇河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市執法部門和相關單位,開展了專項打擊淇河非法捕魚「雷霆行動」,有效保護了淇河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市淇河生態保護中心副主任牛克鋒:「這東西不好說。如果水清的地方,他下地籠你當場就看見了。」在淇河岸邊,市淇河生態保護中心聯合市檢察院、市公安局以及淇濱區城市管理局等部門一起對淇河沿岸非法捕魚行為進行排查。
-
作為鶴壁人,你了解「淇河三珍」之無核棗嗎?竟然與紂王有關
提到鶴壁特產,可能你馬上就會想到無核棗,它是鶴壁三大特產之一。1983年無核棗被中國科學院定名為「軟核蜜棗」。無核棗產於鶴壁淇縣山丘地區,史料記載,這個棗與淇鯽魚、纏絲蛋並稱「淇河三珍」。上世紀末,在淇縣召開現場品嘗評比及研討會上,省科委、省林業廳組織20個科研單位的專家,採集了山西、河南、河北、山東等地30多個紅棗品種進行評比。淇縣無核棗形、色、味俱佳,列為榜首,被公認為棗類珍品。經農業部質檢中心化驗檢測,淇縣無核棗含可溶性總糖66.38%,維生素e含量也比較高,被稱為「天然維生素」。
-
「體彩·環中原」2016自行車公開賽暨鶴壁第五屆環淇河自行車賽舉行
4月9日上午,「體彩·環中原」2016自行車公開賽暨鶴壁第五屆「鶴壁農商銀行杯」環淇河自行車賽在鶴壁市藝術中心盛大開幕。河南省體育局副局長王鵬出席開幕式並致辭,鶴壁市政府市長唐遠遊宣布比賽開幕。
-
鶴壁人的濃濃鄉情記憶淇河三珍
位於河南省北部,淇水之濱,太行山東麓,因世傳「雙鶴棲於南山之峭壁」而得名,淇河鯽魚是不可多得的珍奇水生動物,作為淇河的特產名魚歷史悠久,古已有之。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瞿瞿竹竿,以釣於淇」的記載,另外在歷朝歷代的文學作品中也不乏對它的讚譽之詞。是流經淇縣和市郊區境內的賀家、王灘、許家溝、朱家、石河岸一帶淇河灣中的特產名魚。
-
「視頻」 鶴壁淇濱區城管局:淇河中打撈出184條地籠網
近日,淇濱區城管局隊員對轄區淇河進行了地籠網的打撈淇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每一個人都有愛護保護淇河的責任。然而有些人違反法規在淇河電魚、炸魚,安放地籠網,給淇河的自然生態環境帶來了極大危害。下午3點鐘,淇濱區城管局隊員乘坐皮划艇對轄區淇河的地籠網進行了打撈。下午4點左右在彩虹橋附近城管隊員發現了一條長二十米,直徑近五十公分的地籠網,它就像一條巨蟒一樣靜靜地橫臥在河底吞食著魚蝦。
-
鶴壁淇濱區這倆村大篇幅「走進」《河南日報》,快看是為啥?
8月31日,《河南日報》行走中原欄目以《淇竹柏尖》為題報導了淇濱區上峪鄉竹園村、柏尖山村的歷史文化。鶴壁柏尖山淇竹名傳天下,譽滿古今。「邠(bin)葦載《頌》,淇竹傳《詩》。」「《詩》詠淇水,《騷》美江幹。」淇竹文化和中華竹文化,由此開了先河。柏尖山下的竹園,正是千年前茂盛竹林的一角,竹文化拔節生長的河岸。竹文化是一個獨特的存在,追溯它的源頭,竟起自淇河岸邊。
-
《鶴壁市淇河保護條例》獲批 將於明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淇河是我市工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的主要水源地,是鶴壁人民的母親河,是我市及周邊地區人民群眾日常休閒和旅遊觀光的重要目的地。淇河又是一條詩河和史河,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有39篇描寫了淇河及其流域風土人情,「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淇水滺滺,檜楫松舟」等千古詩句膾炙人口,沿岸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眾多,辛村遺址、大賚店遺址、趙南長城、雙塔寺等先民遺留的印跡,日夜講述著鶴壁昨天的故事。
-
你也太小看了鶴壁
很長一段時間,河南給人的印象都是農業大省、「中原糧倉」,實際上河南境內有15座資源型城市,礦產資源相當豐富,資源儲量總量很大。地級市中,濮陽、焦作、平頂山、鶴壁4個更是因礦建市,為國家能源的供應和保障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與價值。都是因礦建市,發展卻不盡相同。
-
難怪這首MV這麼多人轉發——關鍵時刻這歌能救命!
>聽完一遍你是不是都會唱了~沒錯,《我們一起防溺水》由網紅歌曲改變而來的公益歌曲歌詞簡單易記唱起來也是朗朗上口關鍵時刻還能救命我們一起防溺水——這些數據很沉重!!!,同時也希望孩子們都能遠離野遊遠離危險。
-
寧夏中衛、河南鶴壁、麗水松陽等,足夠冷門,才足夠好玩
黃昏時候,野長城的日落讓人想起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孤獨的月亮又大又圓,在深夜裡拉著你的衣角,不許離開;清早有風從黃河來,中午,不需要佐料只放鹽的寧夏灘羊肉,讓你不知不覺就吃得滾瓜肚圓…二、河南鶴壁鶴壁有淇河,淇河裡流淌著《詩經》。
-
河南80後導演鶴壁開拍網絡大電影 用作品回饋家鄉
由河南80後導演孫愷凱執導、杜奕衡主演的一部網絡大電影,近日在鶴壁開拍,該電影將全部在鶴壁取景。 (開機儀式)「我是鶴壁人,從小在鶴壁長大,能回家鄉拍戲是我的一個夢想,今日終於夢想成真!」
-
蘭溪這些大橋上多了100個愛心救生圈
昨天上午,蘭溪網蘭救援隊的志願者們為蘭谿市區蘭江大橋、橫山大橋等橋梁裝上了愛心救生圈。嶄新的愛心救生圈再次掛滿了三江六岸,一道道橙色的「生命守護線」,點亮著三江清水河畔。當天上午,記者來到蘭江大橋,志願者們正在大橋中間的橋面上安裝救生圈。
-
鶴壁旅遊景點介紹,鶴壁好玩地方推薦,鶴壁著名五個旅遊景點
河南鶴壁是商朝首都,封神榜故事發生地,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鶴壁有哪些好玩地方,鶴壁著名五個旅遊景點推薦。三:天然太極圖景區(鶴壁市淇濱區上峪鄉境內淇河南山段),景色不錯,挺美,環境不錯,很多地帶沒有開發,路段需要自己把植被踩平。而過來的山路,雖然陡峭險峻的路段不長,可是卻狹窄,只能過去一輛車,自然形成太極圖案,從空中看圖案更清楚, 風景秀麗, 爬爬山, 劃划船, 還有美味可以品嘗。
-
鶴壁各景區活動盤點 河南日報網-河南日報官方網站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郭戈 蔣曉芳國慶與中秋在今年相遇,8天長假您是否做好出行的計劃,鶴壁邀您一起嗨玩「雙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