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採荷三小筧正校區209班劉子淵:我的夢是...

2021-01-21 錢江晚報

掃一掃,直達專題

杭州採荷三小筧正校區209班劉子淵讀後噶

我的夢是甜蜜的,她的夢是長腳的

我一直以為,世界上的人全都像我一樣,是躺著睡的,蓋著如同陽光般溫暖的被子,聽著美妙動人的故事入睡的。

可是,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一張這樣的照片——

照片上的阿姨,穿著藍色的防護服,戴著透明的防護罩還有厚厚的口罩,她斜靠在醫院冰冷的門框上,睡著了!她的汗水被蒸發成水蒸汽,在面罩上形成了一層厚厚的水霧。

我仔細讀了新聞,才知道這位阿姨的名子叫張琪,是常山縣人民醫院的一名護士。這些日子,她一直在一線病房工作,實在太累了,所以她一靠著門框就睡著了。

然後,我讀到了一首寫給她的詩,詩的名字叫《她的夢是長腳的》,是這樣寫的:

她的夢是長腳的,因此她能在夢裡打開人生的速度

從隔離房奔到急診室

從化驗點奔到護士站

如一道雪白的穿梭的閃電

直到靠上一柱疲乏的門框

讓黑夜抹去閃電

……

我想說,她的夢是長腳的,可我的夢是甜蜜的,像棒棒糖一樣甜蜜的夢。

正是因為有許許多多像她這樣平凡而又偉大的叔叔阿姨們,戰鬥在抗疫第一線,才守護了我們甜蜜的夢。

謝謝他們!

指導老師:馮嘉美

相關焦點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採荷三小102班饒濙:你是我們的超級英雄
    掃一掃,進入專題杭州採荷三小102班饒濙讀後感你是我們的超級英雄今年春節,我們被關在家裡,不能出去玩。都是那討厭的新型冠狀病毒,讓很多人生病了,讓很多城市按下了暫停鍵。每天,新聞裡都會提到武漢,這個城市是病毒最最厲害的地方。
  • 視頻讀地: 2.1W+的杭州筧橋宅地 近鄰採荷三小
    視頻讀地: 2.1W+的杭州筧橋宅地 近鄰採荷三小 2019-03-20 17:33 來源:浙江在線-住在杭州網 / 記者:馬夢婷 / 編輯:張筱 導語 近日,杭州主城區掛牌七宗地塊,包含四宅三商,總起價共99億元,預計於4月16日出讓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天杭實驗學校908班奚蘭心:致敬英雄
    杭州天杭實驗學校908班奚蘭心讀後感致敬英雄2020年初的武漢,喧鬧的城市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狀病毒」按下了暫停鍵。當這場災難同時降臨在我們身邊時,我想「疫」線面孔給我們做出了最好的選擇。 疫情的數字讓我們為之震撼,而逆行的面孔,卻給了我們最深的感動。在逆行的人群中,我由衷地敬佩一位84歲的老人,他就是鍾南山院士。他早已到了頤養天年的年齡,卻依然沒有選擇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退休生活,毅然絕然地衝在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第一線。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惠興中學803班魏和悅:無畏無謂,無怨無悔
    掃一掃,直達專題杭州惠興中學803班魏和悅讀後感無畏無謂,無怨無悔他們也只是普通人,是醫生,是護士,是民警,是母親……為什麼能打動你?因為,衝上了「疫線」,他們更是中國人!護士張琪,連日戰「疫」,竟是能站著睡著,靠著牆沉睡著,微撇著眉,說不定啊,在夢裡也在救治病人,無畏病毒。臨時「媽媽」高穎,送走了自己的兒子,來照顧剛治癒出院的男童,之前的不開夥到現在的親自下廚做飯,無關親情。有一群人,即使拿著微薄的工資,即使自己拮据度日,也時時想著為社會盡一份力。
  • 採荷三小的孩子們用書畫「藝」同抗疫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金丹丹 通訊員 葉佳琪2020是不平凡的一年,全球人民團結一心,共同抗疫。杭州採荷第三小學教育集團的孩子們用藝術創作向斯裡蘭卡傳遞來自中國的關心和溫暖,攜手「戰疫」。5月25日上午,承載著深厚友誼的藝術作品揚帆起航,前往斯裡蘭卡。
  • 杭州江幹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2018教育服務區劃分
    潔蓮社區、紅菱社區(紅菱邨)、芙蓉社區、雙菱社區、人民社區 無 杭州採荷中學教育集團採荷校區/浙江省杭州四季青中學 2 杭州採荷第一小學教育集團錢江苑校區
  • 採荷三小有了專業的木工老師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天地實驗小學601班汪玉琳:愛,湧動著
    掃一掃,進入專題杭州天地實驗小學601班汪玉琳讀後感愛,湧動著愛,湧動在各行各業……她,不顧年邁,不畏風險,為國家挺身而出,申請帶隊支援武漢再戰「疫」線,還經常深入重症監護室,分析每一位患者的病情。他,就是免費接送醫生的網約車司機——喬師傅,我不知道他全名叫什麼,但我已深深地記住他。他雖然工作平凡,但幹出了不平凡的事情,這是多麼無私的,多麼偉大的愛。他,胖胖的身材,小小的眼睛與他的圓臉不是很匹配。在這特殊時期,他放棄了與家人團聚,卻義無反顧地選擇守護著我們的家園。他每天都「端正」地坐在小區門口,早班、晚班都是他,有時甚至需要通宵!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風帆中學705班韓清吟:「疫」不容辭
    掃一掃,直入專題杭州風帆中學705班韓清吟讀後感「疫」不容辭這個鼠年春節,對每一個人來說,都將永生難忘。《小王子》裡說過:「我始終認為一個人可以很天真簡單地活下去,必是身邊無數人用更大的代價守護而來的」,正好應了那句話「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我還看到了一群默默無聞的公交車司機。我的爸爸就是一名公交車司機,往年他要天天上班,每天都要早出晚歸,每次吃年夜飯的時候他即使一下班就趕回家也可能六七點才到。我每年都會抱怨「為什麼你過年還要工作?」
  • 「疫」線面孔讀後感|華東師範大學附屬杭州學校801班陳晨:情人怨...
    掃一掃,直達專題華東師範大學附屬杭州學校801班陳晨讀後感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今年的春節,格外冷清,也格外「熱鬧」,也註定是很多人一生都難忘的日子杭州奶奶每天堅持給老伴寫一封信,信中處處流露出對老伴的思念之情。因為這次疫情,他們的相思只能通過書信來傳播。 然而在這特殊的日子裡,仍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日夜顛倒,負重前行,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安吉路實驗學校705班甄雨昕:口罩後的那束...
    掃一掃 直達專題杭州安吉路實驗學校705班甄雨昕讀後感口罩後的那束光芒你扎進英雄的城市,我們等待英雄的凱旋。鼠年的鐘聲悠然敲響,也擾亂了當今的平靜,一場防不勝防的疫情,阻礙了多少人團員的念頭,口罩下憔悴的面孔,護目鏡下被勒出的痕跡……鍾南山老先生說,武漢是一個英雄的城市,全國人民都在為武漢獻一份力。事實是無情的,有多少前線醫生會難逃疫情的魔爪,我們不知道也不敢想。只願你們的付出,能得到最好的回報。
  • 「疫」線面孔讀後感|浙大附小五(4)班代梓恩:玉蘭花開了
    掃一掃,進入專題浙大附小五(4)班代梓恩讀後感玉蘭花開了門前的玉蘭花開了,一朵、兩朵、三朵……不約而同。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春天裡,因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不得不待在家裡「坐牢」。這種宅家生活實在太無聊了!我不知道我在家裡能玩什麼?我不知道老師同學們如今怎麼樣了?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開學?我不知道疫情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在我的成長曆程中,第一次有了這麼多「不知道」,就像門前的玉蘭花,我天天依窗望她,不知道她什麼時候能含苞待放、什麼時候滿樹春花!
  • 「『疫』線面孔」讀後感徵文更新|建蘭中學楊浩冉:希波克拉底誓言
    「『疫』線面孔」新聞讀後感徵文來了!致敬口罩後的面孔,致敬民族脊梁。抗擊新冠肺炎的這段日子裡,錢江晚報小時新聞不斷記錄著我們身邊的平凡者——更是我們身邊的平民英雄們。這些「『疫』線面孔」烙在了我們的心底——每一張面孔都值得成為這場「戰疫」中,迎風飄揚的最鮮亮旗幟,鼓舞和引領著我們每個人,戰勝那隱秘又張牙舞爪的無情病毒,讓每一個人走向最自由和暖心的希望。他們的故事,是否也讓你熱淚盈眶?抑或讓你思考,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和精神,讓我們可以如此萬眾一心?
  • 新的一年 採荷三小穿上「無霾校園」的新裝
    在新舊年交替之際,一場霧霾襲擊杭州,幸得這幾日的綿綿細雨,把城市上空的霧霾消散了。而在這期間,採荷第三小學穿上了「深呼吸基金」送給它的新年新裝。「在去年2月底,『無霾校園』項目首批『艾特風』新風系統設備在杭州文清小學28間教室啟用後,得到社會和媒體的廣泛關注。但是我們很清楚這個項目的難處,因為它需要很大的投資成本。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市天杭實驗學校609班趙運傑:感受春暖花開...
    掃一掃,直入專題杭州市天杭實驗學校609班趙運傑讀後感感受春暖花開的美好昨天我在小時新聞看到了一篇新聞,使我記憶猶新。我們並看不清他們的被口罩遮住的那一張張面孔,但我們都知道,他們才是這個國家最引以為自豪的民族脊梁。 他們,不是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是我們身邊的平凡者。但在抗擊新冠肺炎的關鍵時刻,他們同英雄般挺身而出,未曾有過半絲猶豫與退卻。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天杭實驗學校510班陳可然:打怪獸
    掃一掃,直達專題杭州天杭實驗學校510班陳可然讀後感打怪獸今年寒假非常特殊,新冠肺炎這個大壞蛋,讓大家都只能乖乖地呆在家裡但我卻注意到,我的爸爸媽媽可不一般。他們總是一早戴上口罩出門,晚上很晚很晚才回家,而我總是見不到他們。後來他們回來的時間越來越晚。不到三歲的弟弟好多次問爸爸:「你們要去幹嘛?」爸爸愛憐地摸了摸弟弟的頭:「我們啊,要去打敗怪獸。」但是我知道,爸爸媽媽此刻正奮戰在戰「疫」一線。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崇文實驗學校507班周嘉瑜:我爸媽是醫生
    掃一掃,直達新聞杭州崇文實驗學校507班周嘉瑜讀後感我爸媽是醫生新型冠狀病毒突如其來。盛吉芳曾說過:「日期什麼的,我已經不記得了,也已經不重要了。我每天想的就是病人如何早日康復。」看到這裡我想起了我的爸爸媽媽。他們也是醫務工作者,穿著防護服,一站就是十幾個小時,為了不上廁所只能不喝水,但他們堅持下來了,他們鼓勵著病人,鼓勵著自己。我的老爸老媽就是這種普通的醫生,但只要在工作,就會完全忘我地投入。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市安吉路實驗學校505班劉子木:那個最小的...
    掃一掃,直達專題杭州市安吉路實驗學校505班劉子木讀後感那個最小的娃,那個最美的天使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來勢洶洶,一個有著櫻花爛漫的城市當人們在家中談「疫」色變的時候,卻有一支支隊伍逆風向前,紛紛馳援武漢,負重而行。 在浙江二院馳援隊伍中,有這樣一個嬌小的身影,她是這支隊伍中最小的隊員——一名二十三歲的護士。我不知道她的名字,也看不清她口罩後的面孔,但我知道她是「97後」,我知道她只比我大10來歲,當疫情來臨時,她主動請纓。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綠城育華學校712班黃靜宜:我是一名醫生
    掃一掃,直達專題杭州綠城育華學校712班黃靜宜讀後感我是一名醫生我是一名醫生,前不久收到調令被調到了武漢某醫院幫忙。當天我就出發了。出發時,母親把我送到了車站:「兒啊,你要照顧好自己,到了那邊也要顧著自己的身體。你安心工作,家裡有媽在看著。我等你回來。」我沒說話,只是沉默地點了點頭。母親笑了笑,轉身離開了。我低著頭,莫明感覺鼻子有些酸酸的。我剛到醫院就開始忙起來了。這場戰役的傷亡人數遠遠超出了我的想像。一批又一批地病患被送了進來,到處都是病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