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部抗疫題材《戰「疫」2020》話劇「出爐」

2020-12-17 中宏網廣東

中宏網廣州4月5日電(記者 肖柏青 黃磊剛 通訊員 穗文廣旅宣)4月5日,由廣東藝術家和廣東援鄂醫療隊員共同創排的《戰「疫」2020》在微博、優酷等10多家多媒體平臺雲發布該劇的精彩片段。目前,《戰「疫」2020》已經殺青,未來也將在網上持續播出此劇的精彩片段。這是中國首部「出爐」的抗疫題材話劇,也是全國首部邀請援鄂醫療人員參與演繹的現實主義題材話劇。

該劇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和天河區委宣傳部聯合出品,廣東省演出有限公司和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共同創作。全劇通過演播廳報導的方式開啟:庚子年春節前夕,武漢「封城」,人心惶惶。社區街道辦事處李主任和馬書記極力攔截著一撥又一撥趕在封城令生效前出城的群眾……武漢的危機牽動全國人民的心,廣東省醫療隊除夕夜急急吹響集結號,連夜奔赴武漢支援。曾經歷「非典」的廣東專家丁穗蘭作為隊長再次走上了抗疫第一線,年輕醫生紛紛報名支援武漢……眼看勝利在望,醫療人員都想方設法給病人減負:方艙醫院內,網紅李波波正在組織病友們「虛擬」遊覽武漢……這一幕幕,正是真實地發生在我們身邊。《戰「疫」2020》以紀實的方式,用一個個感人的紀實故事串成中國眾志成城、不畏生死、戰之必勝的抗疫之路,謳歌戰「疫」中的英雄,致敬廣東醫療隊。

全國首部呈現在舞臺上的抗疫題材話劇

出品方之一,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該劇的三大亮點:「一是疫情發生以來,廣州文藝工作者及時捕捉靈感、精心創作,推出了全國首部呈現在舞臺上的抗疫題材話劇;二是此劇有一群特殊的演員參與,即由廣東援鄂醫療隊員與廣東藝術家同臺演出;三是此部作品是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對社會文藝團體的又一次有力扶持。」繼廣州原創話劇《廣州站》《巨輪出海》等作品陸續推出後,該局連續三年扶持向廣東藝術劇院這類文藝團體給予創作扶持。而天河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自疫情發生以來,天河區的文化工作者都紛紛以自己的方式向廣大醫務工作者致敬。這部劇的創新之處在於,率先使用了線上發布形式,讓全國人民都能第一時間看到這部劇,這在劇場探索上走在了全國前列。其次,這是全國首部邀請援鄂醫療人員共同演繹的現實主義題材話劇,從中也體現了廣東藝術家對醫療人員的感恩與敬佩之情。

文化工作者要宣傳大愛

談及此劇的初衷,創作及演出單位廣東省演出有限公司負責人指出:除夕夜,當千家萬戶還沉浸在節日的喜悅和團聚的溫馨中時,廣東多支醫療大軍馳援湖北,這慷慨激昂、動人心弦的畫面一直浮現在我的眼前,我在想,我們作為文化工作者,不是醫生,不是護士,我們到底能做些什麼?為此,當天晚上,我就尋思做一部中國抗疫的戲劇,把這種無私無畏,義無反顧支援武漢的精神和大愛宣揚出去,讓更多的人能夠學習這些勇士和感受中國眾志成城抗疫的力量。很幸運,我找到了很好的志同道合的優秀團隊,大家很快能看到這部展現中國抗疫之路的戲劇,我們將以此向廣東醫療隊致敬,向中國所有的醫護人員致敬,向在此次疫情中無私奉獻自己的所有平凡人致敬!

45天殺青6易其稿,打造主旋律作品

該劇總導演、國家一級導演王佳納滿懷激情向記者介紹:疫情期間,大家一說起要排一個抗疫情的戲,都很激動。於是,編劇吳國珊只用5天就寫出初稿。接著,劇院便馬上啟動排練,並在排練中不斷修改,目前呈現的劇本已是修改了6稿。主創團隊和演員全力以赴、全情投入,加班加點創排劇目,整部戲從寫劇本到排練,全程用了45天。這一次,總共有35名演員參演,覆蓋了老中青三代演員。王佳納表示,戲裡面不僅有優秀的年青演員,還有國家一級演員,就連編劇、舞美、化妝也都是國家一級的,可謂精兵強將。

在談及本劇的亮點時,王佳納特別提到,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將邀請參加抗疫的醫護人員加入我們這部戲,與我們同臺演出,本色出演。就是說,如果他們現實中是護士,在臺上就演護士;如果現實中是醫生,就演醫生,在臺上演為危重病人插管。劇終謝幕時,將請醫護人員在現場談談自己的感想,相信這個環節會很感人、也非常有力。對於這一創意的誕生,王佳納說,劇組去採風的時候,聽到醫護人員介紹是如何在湖北救治病人時,大家都忍不住掉眼淚。為此,讓醫生護士們現身訴說,會讓這部戲更有力量,更能激勵大家戰勝疫情的決心,也顯示了編演團隊對奮鬥在抗疫戰場上的醫護人員最崇高的致敬。

該劇編劇之一、國家一級編劇吳國珊表示,這個戲其實分三大部分,一部分是黨務人員,在抗疫過程中,共產黨員起了很好的帶頭作用,像老黨員、街道辦李主任。第二部分是醫療人員,有很多感人的事跡。第三部分是寫社區的小人物,在封城之時如何心事重重,從恐慌到無奈,到最後充滿信心。該劇還通過兩個電視臺的主持人,不斷報新聞的同時,就在舞臺上呈現了這些演繹的東西。通過這個戲,我希望能讓我們國人更團結在一起,不要害怕,不要失望,互相攙扶,共克時艱。同時,向廣東醫務工作者致敬,他們是冒著生命危險在救治病人,我們今後要對醫務人員更理解和尊敬。

該劇編劇之一、國家一級編劇羅麗認為:寫這種剛剛發生在身邊的戲是最難寫的。劇組主創們為了解真實的情況,不但親身採訪了參加抗疫的醫護人員,演員們也回到現實生活中去體驗生活和採風。例如現在社區裡下沉一線的黨員幹部、疫情期間大學生、普通市民的生活狀態,甚至是劇裡出現的網紅、快遞員等角色,在創作時都花了不少功夫去揣摩和體驗,力求還原真實,使這部劇的「紀實」面貌能全面體現在舞臺上。

劇中飾演廣東醫療隊隊長的演員、國家一級演員曲芬芬談到出演的感受:「我每天都看電視報紙揣摩角色。出演這一角色,我無時不被他們的英雄事跡感動著,我也在向他們學習。我希望以自己的演出向他們致敬。」

據悉,此劇將在廣東藝術劇院恢復開放劇場後首演,將會邀請援助湖北的醫務人員和醫務人員共同欣賞。

相關焦點

  • 《戰「疫」2020》——中國首部抗疫題材話劇出爐
    中國首部抗疫題材話劇出爐。出品方供圖  中新網廣東新聞4月8日電 (記者 索有為)由廣東藝術家和廣東援鄂醫療隊員共同創排的《戰「疫」2020》日前殺青,這是中國首部「出爐」的抗疫題材話劇,也是全國首部邀請援鄂醫療人員參與演繹的現實主義題材話劇。  該劇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和天河區委宣傳部聯合出品,廣東省演出有限公司和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共同創作。
  • 抗疫題材紀實話劇《戰「疫」2020》亮相省藝術節
    11月29日,由廣東藝術家和廣東援鄂醫療隊員共同創排的全國首部邀請援鄂醫療隊員參與演繹的抗疫題材紀實話劇《戰「疫」2020》將再次在廣東藝術劇院上演。該劇自今年6月5日首演至今,反響熱烈,已經上演了11場,在7月的廣東2020年文藝精品創作生產會議上還得到了肯定。
  • 煙臺首部抗疫主題話劇《驚蟄》今日上演
    水母網6月26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劉晉)6月26日、27日晚19:30,港城市民期待已久的煙臺首部抗疫主題話劇《驚蟄》將在膠東革命紀念館震撼上演。本場演出由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煙臺市文化館聯合煙臺市戲劇家協會、膠東革命紀念館出品。
  • 東三省首部抗疫題材話劇完成劇本創作
    2020 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襲擊了中國,甚至全世界。三個多月以來,全國人民同心協力抗擊疫情,出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哈爾濱和黑龍江也不例外。東三省首部有關抗疫的現實題材話劇《哈爾濱:戰疫 2020》(暫定名)由黑龍江藝術職業學院和黑龍江中朗文化集團聯合出品,目前已完成劇本創作和修改,進入排練階段。故事梗概:大亮和櫻桃都是 90 後,也都是醫院護士,兩人正計劃著 2020 春節假期的甜蜜旅行,不料醫院突然召開緊急大會。
  • 北京市首部抗疫話劇《抗疫12小時》精心打磨再上演
    11月18日,北京市首部抗疫題材話劇《抗疫12小時》再次與觀眾見面,於11月18日至25日在長安大戲院進行二輪公演。自疫情爆發以來,朝陽區文聯第一時間發動全區廣大文藝工作者開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文藝創作,並積極組織話劇主創團隊深入疫情防控一線進行了長達3個多月的採訪和創作採風,力求打造出一部社會效益和藝術效應兼具的抗疫話劇。
  • 全國首部抗疫題材原創兒童劇《等你回家》首演圓滿成功
    濟寧新聞網訊(通訊員 董曉雅 張媛媛)值此八一建軍節93周年,為進一步發揮文藝作品在抗擊疫情中「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積極作用,褒揚廣大疫情防控工作者的無畏奉獻和擔當情懷,謳歌真英雄、傳播正能量,由市文化和旅遊局精心打造,濟寧藝術劇院創作排演的全國首部抗疫題材原創兒童劇
  • 話劇《因為有你》,一部感人至深的抗疫題材原創大戲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牽動了全國上下每個人的心。江蘇省演藝集團也因此暫停所有演出,將劇場關閉。而作為文藝工作者,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支援抗疫工作,創排了話劇《因為有你》,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盡一份心意。
  • 中山大型抗疫題材原創話劇《窗外的鳳凰木》17日晚在廣州首演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翎 通訊員 曾毅峰 李多輝 9月15日中午,中山大型抗疫題材原創話劇《窗外的鳳凰木》在廣東藝術劇院舉行首演新聞發布會。
  • 大型抗疫題材民族歌劇《天使日記》在武漢首演
    大型抗疫題材民族歌劇《天使日記》在武漢首演 2020-10-18 10:41:45 >    大型抗疫題材民族歌劇《天使日記》在武漢首演 劉漢文 攝   中新網武漢10月18日電 (梁婷 梅鵬程)抗疫題材民族歌劇《天使日記》17日晚在武漢琴臺大劇院首演,重現武漢戰「疫」。
  • 抗疫話劇《護士日記》「重啟」上戲實驗劇院 張文宏坐進了觀眾席
    ——抗疫題材原創話劇《護士日記》。這些觀眾中,就包括了上海新冠肺炎專家治療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以及曾經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多位醫護工作者、醫學科研工作者以及社區一線志願者,還有在疫情期間積極開動防護口罩生產線為防疫出力的廠家代表等。
  • 長江人藝抗疫題材兒童劇《紙飛機》|2020百越首屆暑期歡樂嘉年華...
    湖北長江人藝帶去的抗疫題材兒童劇《紙飛機》在為期一個月的嘉年華中演出劃上了圓滿的句號。庚子年初,病毒肆虐,湧現出了無數平凡而偉大的抗疫英雄。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他們是民族的脊梁。」
  • 首部抗疫題材電影《最美逆行》武漢首映
    記者 王晨 周煒 中國首部抗疫題材電影《最美逆行》7月26日在武漢首映,該片真實再現了廣東醫務人員、公安幹警支援武漢的感人故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為電影《最美逆行》親筆寫片名。
  • 全國首部抗疫舞劇《向北·行天岸》在朝陽區首演
    8月31日晚,全國首部抗疫題材舞劇《向北·行天岸》在北京朝陽劇場進行首演,該劇由北京市朝陽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出品,朝陽區委宣傳部、朝陽區文聯、朝陽區文旅局聯合出品,首輪公演共有三場演出。在疫情期間全國人民齊心抗疫,所有人紛紛以自己的方式記錄這半年多來抗擊疫情的經歷和感受,朝陽區文藝工作者扛起這份責任,創作而成全國首部抗疫原創舞劇《向北·行天岸》。
  • 2020東莞戰「疫」好新聞獲獎名單出爐
    東莞陽光網訊(全媒體記者 李雪)今天(8月27日)下午,東莞新聞獎之2020東莞戰「疫」好新聞評選活動頒獎儀式在報業大廈舉行,優秀作品、優秀新聞工作者、優秀採編團隊等獲獎名單一一出爐2020東莞戰疫好新聞評選活動啟動後,全市各新聞單位、新聞工作者積極參與,共有45名參評者報名參評戰疫優秀新聞工作者,33支團隊報名參評優秀採編團隊,391件優秀作品參評10大項作品評選。
  • 2020中國新媒體戰「疫」十大精品案例揭曉
    華聲在線11月19日訊(新湖南客戶端·華聲在線記者 王為薇)今日舉行的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內容創新創優分論壇,發布了2020中國新媒體戰「疫」十大精品案例。獲評「2020中國新媒體戰『疫』十大精品案例(地方媒體)」的作品分別是:湖北長江雲新媒體集團《共同「面」對,為武漢加油!
  • 張維為《中國戰疫!》2020上海書展籤售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來人類遭遇的一次影響範圍最廣的全球性公共衛生事件,更是對全世界所有國家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驗。在這場政治制度和治理模式的大考下,中國交出的答卷讓世界矚目。 8月17日上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新作《中國戰疫!》
  • 第十七屆海澱文化季:歌頌家國情懷 致敬戰「疫」英雄
    2020年,第十七屆海澱文化季將海澱文化底蘊厚重、文化資源豐富、文化人才薈萃以多姿多彩的藝術形式呈現出來,使觀眾在感受「文化之海,藝術之澱」的同時,一同見證海澱的成長與繁榮。增強地區文化凝聚力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通過講述中國戰「疫」故事、展示中國抗「疫」形象、弘揚中國抗「疫」精神,引導人民深切感受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優勢,激發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激勵廣大市民積極投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踐中。
  • 全國首部抗疫音樂劇《那年那時那座城》首演
    ■本報首席記者 唐聞佳通訊員 唐文佳「人類從來沒有遠離苦難,任何生命也無法擺脫疾病與死亡,但人類文明之偉大在於我們不願認輸,我們始終向幸福奔跑……」在氣勢磅礴的歌聲中,昨晚,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製作、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聯合出品的全國首部抗疫音樂劇
  • 寧波財經學院:「雲端演繹」抗疫題材話劇 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13位個性鮮明的人物,一萬多字的劇本,十幾次反覆修改……寧波財經學院象山影視學院表演專業的大二學生蔡先語以醫護人員和平凡民眾為人物原型創作的劇本《江城疫事》,經過同學們一段時間的「雲排練」終於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