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花不花,四十八。」意思是指,老人花眼,48歲是關鍵期。
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是沒有依據的。有研究發現,人的眼睛40歲左右開始衰老,近距離觀察事物會非常費勁。接下來的幾年,眼睛適應不同強度光線的能力逐漸降低,對閃耀光更敏感,不適宜夜晚開車。
一般來說,人眼在45歲時,眼調節力因為晶狀體硬化以及睫狀肌功能的減退而減弱,因此,正常人眼此時視近物就會出現吃力,需要將物體移遠才能看清楚的「早期老花」的現象。
到了四十七八歲,調節力進一步下降,視近處物體更加不清晰時,就提示需要戴老花鏡來進行矯正了。當然由於個體調節幅度的差異,有無屈光不正以及不良用眼習慣等,人眼的老視開始時間以及程度也不盡相同。
由於近視眼的人視近物不用戴老花鏡,因此很多人認為近視眼不會老花。其實,這些都是對老花眼的誤解。
老花(老視)
是一種屬於中老年人所特有的生理現象,如同皮膚、頭髮以及身體機能等會逐漸鬆弛、白髮出現及衰弱等。人眼內本身具有很靈活的能輕鬆快速聚焦不用遠中近距離物體目標的調節能力逐漸衰退。
如同生鏽或老化的彈簧逐漸失去彈性一樣,我們的眼睛失去了靈活聚焦的能力,而主要表現為不能快速切換看遠中近,切換的越來越慢,越來越累了,越來越模糊了,這就是老花。
誤解一:「老花」是一種病
正解:「老花」不是病,它只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變化,是正常人到了一定年齡後晶狀體核硬化,晶狀體彈性變弱,眼睛的調節能力衰退,逐漸產生近距離閱讀困難或是近距離閱讀不持久、易疲勞的症狀。
它就像人的年紀大了頭髮會變白,皮膚會長皺紋,牙齒會鬆動一樣,無法避免。
誤解二:近視的人不會老花
正解:近視的人,在老了以後也會出現老花,而且是同時存在的。近視會抵消一部分老花度數,決定你表現出來老花的時間的早晚,配戴花鏡的時間和度數不會因有近視就不存在。
當其近視度數與老花程度相似時,則剛好是接近沒有度數的眼鏡,因此此時,可以不戴眼鏡能閱讀。這是造成不少人誤解為近視了不會老花的主要原因。
誤解三:老花鏡可以隨便配
正解:任何一副老花鏡的度數、瞳距都是固定的,花鏡的參數都是不同的。如果不是「量眼定製」,戴著不合適,反而會產生視覺幹擾(如看東西變形)、視疲勞等現象。有些花鏡甚至不是光學鏡片,質量也是無法保證的。
那麼老花該怎麼辦呢?
通常老花處理是配兩副眼鏡,一副遠用眼鏡(解決近視,遠視,散光引起的看遠模糊),一副近用眼鏡(解決老花引起的看近困難問題),根據使用條件交替佩戴。
或者配一副特殊眼鏡,漸變多焦點眼鏡,鏡片由於特殊設計,鏡片不同位置度數不同,通常鏡片上方為遠用度數(解決近視,遠視,散光引起的看遠模糊),下方為近用度數(解決老花引起的看近困難問題),一副眼鏡就可以看清遠近,非常方便,但是由於特殊設計,需要學習使用,同時需要慢慢適應,比配兩副眼鏡相對複雜。另外還可嘗試多焦點晶體植入以及屈光手術。
隨著電子產品的過度使用,現在很多40歲出頭的人群就已經出現「未老眼先衰」的情況。如果您也發現自己或者家人出現老花的情況,一定要到專業的眼科機構進行檢查、驗配花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