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學到底有沒有用?讀大學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各位老師、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大學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張學位證書,更重要的是它會塑造品格,樹立三觀,改變思想,讓我們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這引發了人們對一個問題的思考:「大學帶給我們的除了知識,還有什麼?」
北京大學教務部副部長、法學院教授強世功說:「大學的質量也許不在於校園本身,而是因為這裡的人。」
上了大學的確會讓人變成熟很多,會學到很多之前沒有關注過的東西,為人處世、禮儀、人情往來。
讀書,一為品格,二為知識,品格先行,知識為用。
有靠近優秀人的動力,有選擇的權利,有獨立的思維。
「大學之大不在於大樓而在於大師。」
人生沒有白讀的書,你觸碰過的那些文字,會慢慢幫你認識這個世界,也悄悄幫你抹去臉上的膚淺與無知,塑造出更有修養和德行的樣子。
個人認為大學的意義在於:一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生根發芽,並不在於讀了多少書,上了多少課。
怎麼說呢,我始終感謝在這個院子裡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感覺大學是教會了我自學能力。
我覺得一個人教育是會潛移默化活在骨子裡的,還是那句話,高學歷決定不了什麼,但是起碼說明勤奮和聰明佔了一樣。
大部分網友都認可讀大學的意義,摒棄了所謂的「讀書無用論」
曾經很多人用比爾·蓋茨從哈佛退學的事作為讀書無用論的支撐,但如果想要從哈佛退學,首先要擁有考上哈佛的能力。
比爾·蓋茨也曾在一場哈佛大學的畢業典禮上講到:「雖然我離開得比較早,但是我在這裡的經歷、在這裡結識的朋友、在這裡發展起來的一些想法,永遠地改變了我。」
大學之於比爾·蓋茨,還是相當重要的。
還記得在清華大學2019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發言的張薇嗎?從黃土高原上的一個國家級貧困縣走入清華大學,她付出了別人想像不到的努力。
清華教育她:「清華學生要具有理想主義精神」,要「聽從內心的召喚,突破現實的羈絆,追求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目標」。
四年的大學生活告訴她,實現人生目標的關鍵是:能堅持、有擔當。
推研成功以後,她決定延遲入學一年,加入清華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我始終記得曾經想為教育事業貢獻力量的懵懂初心。清華培養我們成為『肩負使命、追求卓越的人』,父母希望我不忘『飲水思源』,朋友們希望我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而我想『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情』!」
如今的她,要為更多學子帶去希望。
看著他們的故事,親身體驗著如今的5G、AI、高鐵,還有人會說讀書無用論嗎?
大學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張學位證書,更重要的是它會塑造我們的品格,樹立我們的三觀,改變我們的思想,讓我們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告訴孩子,請珍惜學習的時光,不要在人生中最美好的時間,做著最無意義的事。不要讓遊戲、垃圾信息偷走你最美好的時光。
因為,考上大學不是終點,而是精彩人生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