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38.9度,寶媽想帶著孩子去醫院。婆婆說:不用去醫院,用被子捂一下,出出汗就好了,去醫院還得花錢。
寶媽不願意,發燒都快39度了,還不去醫院,出大問題怎麼辦?兩人因此吵架。寶爸聽到吵架,沒有任何反應,在一旁繼續玩手機。
不知道您在生活中,是否遇到過這種情況?
清官難斷家務事,對寶爸的做法,咱們暫且不提。但我覺得孩子高燒,去醫院是沒有錯的。孩子奶奶用的是土辦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寶寶發燒,最需要的就是儘快降溫,繼續用棉被捂住,阻止降溫,可能會出現其他風險。曾記得2016年福建一個6個月大的女嬰,因發燒「捂汗」,導致器官衰竭,窒息死亡。
正常情況下,孩子發燒38.5度以下,是可以通過物理方法進行降溫。超過38.5度可以用退燒藥降溫。去醫院也是一樣的情況,超過38.5醫生才推薦藥物降溫。
那麼日常生活中,怎麼給孩子做物理降溫呢?
1、冷敷貼/溼毛巾。可以將冷敷貼貼至寶寶額頭及兩側。當冷敷貼達到正常體溫之後,可進行更換。毛巾是橫疊成六至八層的長條狀,在冷水中浸溼,然後將毛巾兩端的水擠平,平放在寶寶的額部,並定時翻轉更換。
2、溫水或酒精擦拭。用溫水或百分之三十酒精擦浴寶寶四肢,特別是反覆擦拭額頭,腋窩,手腳,四肢內側血管豐富的部位,通過水或酒精的蒸髮帶走體內的熱。
3、溫水洗澡。水盆內加足量水,可以沒過足背,水溫40度以內。每隔數分鐘加適量熱水,並使溫水隨著寶寶對溫度的適應逐漸增高。約半個小時後寶寶額部及胸背部就會滲出汗珠。
4、多喝熱水。
錯誤的物理降溫,切記不要使用:
1、6個以下嬰兒酒精擦浴
6個月的寶寶皮膚嬌嫩,比較薄,毛細血管豐富。用酒精擦拭,容易造成酒精中毒。
2、冰枕降溫
冰枕溫度較低,長時間使用,會導致寶寶手腳發涼、全身發抖的症狀,不及時發現,會讓患病加重。儘量不要使用冰枕。
寶寶生病,一定要在專業人員或者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調理,千萬不要耽擱最好的時機。必要時,儘快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