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你,我要你此後平安,歡喜」,援鄂女醫生給武漢寫了一封「情書」

2020-12-19 澎湃新聞

「武漢,我的江城。我愛你,有所求。我要你在自此之後的漫長歲月裡,平安,歡喜。」

3月13日,也是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援漢國家醫療隊來武漢滿一個月的日子,醫療隊王越在朋友圈寫下一封給武漢的情書。她說:「希望能把感受傳達給武漢人民,表達我對武漢的愛。

一封寫給武漢的情書

(節選)

親愛的武漢:

你好!

我是一個來自重慶的姑娘。今天剛好是我來漢的第30天。30天,整一個月,不夠長,也不算短。在這特別的日子裡,我寫此書信,向你表達心意。

2020年2月13日,也就是一個月前的今天,我在凌晨接到來漢的通知,並在當天隨醫療團坐著專機抵達。第一次來見你,行色匆匆,心事重重,還頂著一頭自己瞎剪的、亂糟糟的頭髮,實在有些不好意思。

想必你也不會知道,從見到你的第一眼開始,我便對你有了好感。

那是在2月13日的下午,我隨隊到達天河機場,看到一些武漢人站在機場出口揮舞著國旗迎接我們。他們一邊喊著歡迎的口號,一邊指引著將我們送上了貼著「守護醫者志願隊」標誌的客車。從機場到駐地,一路上車極少,但夜晚的你仍被閃耀的萬家燈火所點亮。「誰說這是一座空城,明明這每盞燈的背後都有一個家庭在堅守。」我對自己說。

在漢的一日三餐,都是送到駐地來的定製盒飯。第一次領到豐盛早餐的我,模糊了眼。毫無疑問,哪怕物資缺乏、人員疲憊,你依然傾盡所有,把最好的一切奉獻給我們。在那一刻,我便動了心。是的,在2月14日的那天。

30天了,病人們陸續地出院了。86歲的奶奶也即將出院了。有一天中午12點,她扶著牆搖晃地走到醫生辦公室門口,「吃飯呀,吃飯」。護士說,奶奶剛吃過飯。奶奶又指了指我,再次說「吃飯呀,吃飯」。我懂了,她是問我吃沒吃飯。

方艙醫院關門大吉的消息傳遍了病區,這是勝利的曙光。「他們都回家了,等我們回家,你們也回家,這件事情就算是過去了」,一個病人說。下班後卸下防護,當流水衝洗著滿是勒痕的臉,我任眼淚悄悄地流了一小會兒。可還是被你看到了吧,這一幕,因為那天回程的路上,有陽光一直照在我身上。

我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女孩,但你卻是一座輝煌的城。古往今來無數過客歸人皆為你傾心,他們在此地頌揚著「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傳奇,感嘆著「晴川歷歷漢陽樹」的錦繡,震撼於「唯見長江天際流」的氣魄。

原諒我沒有更好的詩句送給你,但你一定知道,在這30天裡,我和我的戰友們奮鬥在此地,同你的人民肩並肩站在一起,誓要打贏這一場保衛你的戰役。我無法用足夠的篇幅,把這30天裡所有的故事都講給你,但我在你的土地上流下的每一滴汗水和淚水,都在證明我的心。

武漢,我的江城。我愛你,有所求。

我要你在自此之後的漫長歲月裡,平安,歡喜。

重醫一院援鄂團:王越

2020年3月13日 於武漢

網友說,「就像熱戀中的女孩,只有對萬分心愛之人才會寫出如此美好動人的情書。

32歲的王越來漢整整一個月的日子,這些天來點滴感動全都堆積在心裡,選擇用文字來抒意,也是想為自己和戰友們留下一些可觸摸的溫情記憶。

2月13日凌晨,熟睡中的王越接到援鄂的電話。沒有太多時間做心理準備,當天下午她就隨醫療隊奔赴武漢。「到漢後,我第一眼看到和接觸到的就是志願者。」王越說,看到他們每一個人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散發著微光,一個又一個的瞬間讓她特別感動。

「最感動我的還是病人。」2月15日下午1點,到武漢市第一醫院支援的王越第一次進隔離病房。此前從未穿過防護服的她穿好衣服進去後,覺得渾身上下都勒得慌,人特別不舒服。

「正在我調整防護服的時候,來了一位30多歲的男病人,他站在辦公室門口怎麼都不進來。我起身問他有什麼事情,看到我往外走,他就往後退,嘴裡不停說,『醫生,我們離遠一點!』我突然意識到,原來他是怕把病毒傳染給我了,可我們全副武裝穿成這樣,就是為了要離他們近一些呀。那一刻,我覺得又心疼又溫暖。」

「來之前我是有些害怕的,可是跟這些病人一接觸,心底的那些害怕和穿著防護服不適感就全都沒了。」王越說,其實自己只是做了一個醫生該做的事,病人卻回饋給了他們太多的尊重、理解和感謝。

王越此前從未來過武漢,去南昌出差坐高鐵途經武漢時,曾想過有機會要來武漢看一看……卻不曾想是用這樣的方式匆忙來到武漢,看到這座生病的城市。

更讓她沒有想到的是,這座城市和城市裡的人們,卻又如此的堅韌、頑強、努力和勇敢,「時刻溫暖著我,感動著我,這些都讓我有了寫字的衝動。」

據了解,王越出生於醫學世家,爺爺奶奶、媽媽、老公和兩個舅媽都是醫生,父親是重慶醫科大學的教授。2017年,她博士畢業後,進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我老公是我們醫院感染科醫生,如果不是因為要準備進隔離病房,他一定也會來。」

王越笑言,自己從小就愛寫作,但學醫挺忙的,平時很少有時間能夠寫寫心情,這封「情書」一氣呵成。

「這篇文章是用我自己的角度記錄,但也能反映我們整個援漢醫療隊的感受。發出來後,不少同事都說感同身受,我想我們都有著共同的心情。」王越說,雖然我們都不是武漢人,但我們都像保護自己的家園一樣,想要保護武漢。她還說,等武漢「再開城門,喜迎八方來客時」,她一定儘快再來武漢,去看看黃鶴樓、長江大橋、武漢大學、東湖,賞賞武漢的夜景,吃熱乾麵和小龍蝦。

目前,這封由援漢醫生寫給武漢的情書被武漢網友刷屏了,不少網友稱它是2020最感動的情書,寫進了武漢市民的心裡。

網友熱評:

@凡人115490491:情真意切!遺憾的是武漢是生病時迎接的你,而你也是為了武漢的健康而來。等她恢復元氣了,一定以滿腔熱情迎接你的到來。

@互相尊重吧:看著這封信,淚水滑過臉頰,謝謝你的大愛守護著我們的家園、我們的家人。待山河大地燦爛時,歡迎回家,吃一碗熱乾麵,飲一口長江水,一千多萬武漢人民是你的親人,武漢也是你的家!

@羅戍泳:感謝你們的愛,湖北人不會忘記你們的!

@Ai恆:七尺男兒看完您寫給武漢的一封信,熱淚盈眶,萬分感謝您及所有醫療隊的付出,您一定要信守承諾,讓我們有機會感恩,來吃熱乾麵,小龍蝦!

@曦芸:患難見真情!感謝這位醫生寫給我們大武漢的一封信!都說見字如面!我仿佛從你的字裡行間裡看到一位善良美麗,俏皮可愛的小女生!武漢也像一個大大咧咧的女孩子,她也喜歡廣交朋友,希望徹底解封的那一天,我們一起再相會!霧霾過後,總會有藍天!歡迎你們重新認識涅槃之後的大武漢!!!感謝所有像您一樣無私奉獻的醫生

王越說,自己是一名理科醫學生,已經很久沒寫作了,是被武漢和武漢人打動了,有感而發。她還提到也受到父親的耳濡目染,因為父親是大學教授,非常熱愛閱讀。雖然是教授有機化學的,卻給學生上人文學的選修課。

臨行前,父親曾用這番話為王越壯行,這番話給了王越信心和鼓勵,她把它發在了朋友圈,希望能鼓舞更多逆行者。得知她出徵後,母親哭泣了,但也選擇了支持她。她的老公是本院感染科的醫生,因提前進了隔離病房沒有來漢,在後方全力幫她安撫家人。

文章來源:中國婦聯新聞

原標題:《「我愛你,我要你此後平安,歡喜」,援鄂女醫生給武漢寫了一封「情書」》

相關焦點

  • 【巾幗助力 武漢加油】「我愛你,我要你平安,歡喜」 援鄂女醫生給...
    「武漢,我的江城。我愛你,有所求。我要你在自此之後的漫長歲月裡,平安,歡喜。」3月13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療隊援鄂醫生王越《一封寫給武漢的情書》感動了數千網友,字裡行間溢滿了對武漢這座城市熾熱的情感和濃濃的愛意。網友說,「就像熱戀中的女孩,只有對萬分心愛之人才會寫出如此美好動人的情書。」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隨後聯繫上王越,她給我們講述了這封情書背後的故事。
  • 「我愛你,有所求」重慶援鄂女醫生給武漢寫下2000餘字情書
    「武漢,我的江城。我愛你,有所求。我要你在自此之後的漫長歲月裡,平安,歡喜。」3月13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療隊援鄂醫生王越《一封寫給武漢的情書》感動了數千網友,字裡行間溢滿了對武漢這座城市熾熱的情感和濃濃的愛意。
  • 寫一封情書,許下愛的承諾
    如果我要寫一封情書,我會在情書裡對你訴說我的心事,雖然我的文字不夠優美,但每一段文字裡都表達著我對你的愛,我相信,你看到情書的那一刻,心中一定充滿歡喜,因為你知道,我的心中一直有著你的身影,無論未來怎樣,這份愛都不會改變,耳機裡的情歌,單曲循環了很多遍,我在聆聽情歌的時刻,也在靜靜地遐想著美好的未來
  • 抗疫護士給民警丈夫寫情書:願世間所有美好與你環環相扣
    援鄂護士給民警丈夫寫「情書」丈夫為北京市公安局公交總隊石榴莊站派出所所長 疫情期間也在防控一線忙碌2月25日,距離北京援鄂的百餘人醫療隊出發已經過去30天時間,阮徵作為宣武醫院的代理護士長,也是醫療隊成員之一。
  • 象山10歲女孩給寧波援鄂醫療隊寫了一封感謝信
    &nbsp&nbsp&nbsp&nbsp中國寧波網記者 陳敏&nbsp&nbsp&nbsp&nbsp幾天前,寧波市援鄂醫療隊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謝信。來信的作者是一位10歲的小朋友,象山縣丹城第四小學307班的黃書彤。
  • 分別40多天後他對妻子大喊「我愛你!」浙江援鄂醫療隊2018人回來了
    據悉,這是浙江省第六批返浙醫療隊,由浙江援鄂第五批醫療隊省人民醫院隊和援武漢抗疫前方指揮部等組成。 「老婆,我愛你!」這是淳安縣公安局千島湖派出所副所長鄭建東見到離家40多天的妻子徐佳說的第一句話。
  • 七夕快樂,今年的七夕我不能在身邊陪你,寫一封情書告訴你我想你
    不記得多久沒有給你寫過情書,記憶中還是上學的時候,懵懂的少年,喜歡上了,懵懂的少女,一封封情書,成了我們表達愛的鵲橋。那時候的愛,純的如冬天裡的白雪,沒有一絲絲的雜質,只是單純的愛,單純的喜歡,不會有一點兒物質,和凡塵瑣事,想你了就寫一封情書,偷偷的塞給你。
  • 平安歸來,便是最美春天?酒鋼集團公司隆重歡迎援鄂醫療隊光榮凱旋
    從寒冬到暖春,在疫情最吃緊時果斷選擇逆行的酒鋼9名醫護人員圓滿完成援鄂任務,並於日前平安回到嘉峪關。「你是我的天使,一路指引我……因為有你,溫暖了四季。」4月9日下午3時,伴隨著輕快的音樂,酒鋼醫院9名援鄂醫護人員緩緩走上紅毯。歡迎的條幅、祝福的標語、美麗的鮮花、熱烈的掌聲,來自酒鋼集團公司各單位的400餘名職工以最高的禮遇迎接援鄂醫護人員歸來。
  • 「援鄂日記」「萌萌,你的信我們收到啦!」
    打開手機,信息已爆滿,同事、領導、同學、親朋好友,還有家人……每天都有很多關心我們援鄂隊員生活、工作狀態的暖心問候!武漢—上海,兩地之間雖相隔遙遠,但我們的心卻緊緊連在一起!我和範葉君老師由於援鄂時出發得很緊急,個人用品準備得不充分,醫院領導考慮到這點,在我們啟程後便立即為我們準備齊全,就在剛剛,包裹收到啦!
  • 給你寫一封情書,此生,能夠遇見你,也便心滿意足
    謝謝你,來過我的世界,教會了我該怎麼去愛;謝謝你,讓我看遍你的風景,讓我知道世間情為何物;謝謝你,陪我走過一段路程,留下那些難以磨滅的記憶。一次遇見,只剩下喜歡。在滾滾紅塵中,有一個人牽手,有一個人擁抱。這是人世間的不可多得。有的人,有些情,藏在心中便好。給你寫一封情書,此生,能夠遇見你,也便心滿意足。
  • 超唯美三行情書,聽說你寫了一封情書給我
    聽說你寫了一封情書給我,不知道寄到哪裡了? 您還見過哪些唯美三行情書,一起學習。 你攜清風明月本我而來,十六圓月不及今夜明,一眼便知你是我所屬。 思君若有時,只為天地老,與君共。
  • 朝陽區援鄂醫生給小學生回信:做一個有本領有擔當有溫度的人
    疫情發生後,朝陽醫院第一時間組建了一支以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唐子人為隊長的14人援鄂醫療隊,馳援武漢協和醫院。隨著媒體的報導,唐子人在援鄂一線「奮戰」的事跡,在垂楊柳中心小學師生中傳開。2月28日,垂楊柳中心小學六年級4班的趙娜老師帶領全班學生給唐子人寄去了一封「長長」的慰問信,希望唐子人醫生保重身體,早日得勝平安回家。
  • 歐盟給英國寫傷心「情書」:我愛你,等你回來
    來源:參考消息網外媒稱,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蒂默曼斯當地時間12月26日在英國《衛報》上寫了一封名為《寫給英國的情書:無法切割的家庭關係》的「情書」。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2月26日報導,蒂默曼斯在「情書」中對英國即將離開歐盟表示傷心,並強調歐盟隨時歡迎英國回來。▲資料圖片:蒂默曼斯(新華社發)《衛報》引述蒂默曼斯的話說:「我現在了解你了,而且我愛你,現在的這個你還有你所給我的所有。
  • 寫一封情書,致此生最愛的人
    如果有來生,我還是願意在紅塵的渡口等你。一眼萬年,一場相逢,一生難忘。你是我永遠不能忘記的暖,離別後,生命中就有了濃濃的思念,縱然相隔萬水千山,但對你的思念從未停止。寫一封情書,致此生最愛的人,雖然不在你身邊,但時時掛念著你,你要好好的,一定要幸福,才不枉我們曾為愛受苦。
  • 想寫一封很長很長的情書給你,最後只寫了三個字,我愛你
    一詩一文 每一天的原創詩歌和夢想,不要再和我 擦肩而過經一場大夢,夢中見滿眼山花如翡,如見故人,喜不自勝你知道我一直喜歡的人是誰嗎如果你不知道請回頭看我寫的第一個字。-我對你並無所企圖如果非要說我對你有企圖今生無非是圖你幸福。
  • 寄一封情書給最愛的人,你永遠是我生命中的無可代替
    提筆,總有幾許落寞在心底,我不悲傷寒風的悲涼,亦不悲傷季節的蕭瑟,深知,那份縈繞於心底的落寞,皆是因為心中藏著一個愛而不得的你。你若星空,是我畢生的仰望;你是夢境,是我觸手不及的天堂。你似曇花,只是在我的生命中瞬間綻放,可是,你那瞬間綻放的驚豔,卻讓我一生念念不忘。
  • 七夕節,寫一封情書給你,親愛的,請你一定要收好
    七夕之日,寫一封情書給你。我此生最親愛的人,請你一定要收好。二十八年前,你溫柔地牽起我的手,說要給我一輩子的幸福。我堅定地點點頭,義無反顧地跟你走。這一走,一直走到了今天。二十八年,風雲多變幻。冬去春來,花落映苔紅。日升月落,春水向東流。當年青春年少一雙人,攜手走過風雨春秋。
  • 青島援鄂醫療隊收到一封信:「非常期待您能平安歸來」
    半島網2月6日消息  2020年2月2日,孫曉娜(青島市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員、青島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護士長)收到了一封來自青島的信。寫信的是孫曉娜護士長科室同事李俠主管護師的女兒,青島啟元學校四年級三班學生李雨汐。信的內容原文如下:  親愛的孫曉娜阿姨:  您好!
  • 手繪援鄂戰疫 北醫三院護士崔曼:武漢給我的改變難用文字形容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我覺得心理上的改變,包括對同事,對科裡的感情,可能都跟之前不一樣,真的難以用文字來形容。」5月11日晚,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以下簡稱「北醫三院」)援鄂醫療隊隊員崔曼與封面新聞記者說起在武漢的日日夜夜,似乎還沒從一個多月前的「戰鬥」中完全抽離。
  • 「病人平安出院,是我們最大心願」——一位北京援鄂女醫生的戰「疫...
    新華社武漢2月29日電(記者李勁峰)「現在感覺怎麼樣?還憋氣嗎?」查體徵、測血氧、開醫囑……北京醫院消化內科醫生劉曉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查房時,每次看到病人有好轉,就特別高興,充滿成就感。2月7日隨北京醫院第二批醫療隊抵達武漢後,39歲的劉曉一直堅守在重症隔離病房。儘管她是消化內科醫生,但此前曾有6年時間在醫院大內科各科室輪轉,擁有比較豐富的臨床經驗。參加完春節發熱門診值班,得知醫院正在組建援鄂醫療隊,她馬上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