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奧平:2020年A股IPO註冊制全面推行,一二級市場估值將被重塑

2020-12-20 經濟觀察報

張奧平 張杰/文

一、2014-2019年A股整體IPO回顧

從2014年開始,我國A股IPO可以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2014.01-2015.06):IPO企業數量逐步提升

因國內外金融市場波動較大,我國股市在2012年9月再次跌破2000點,10月IPO正式暫停,直至2014年1月才再度重啟。重啟後當年有109家企業成功過會,並有124家企業成功通過IPO募資,數量開始穩步回升。而2015年6月發生股市異常波動,使得IPO再度被叫停。

第二階段(2015.06-2016.12):IPO企業數量平穩提升

2015年底IPO再度重啟,開始明顯加速,當年251家企業成功過會,223家企業IPO募資成功。2016年較2015年相對平穩,共計247家企業實現IPO。

第三階段(2017):IPO企業數量巔峰時期,創歷史新高

2017年全年IPO數量高達380家,有438家企業IPO成功募資。過會企業較2016年的247隻增幅達53.85,IPO募資企業數量增幅則達到92.95%,創造了歷史新高。融資額達2301.09億,較2016年的1496.08億上漲53.81%,為6年來的新高。

第四階段(2017.11-2018.12):IPO企業數量及過會率大幅下降

2017年10月,十七屆發審委IPO審核邏輯轉變,上市家數開始大幅下降。2018年,發審委共審核企業180家(不含取消審核),較去年減少了63.11%;另外有111家企業過會,過會率僅為61.67%。

第五階段(2019.01-2019.12):科創板推出,IPO審核數量大幅回升,過會率逐步提高

2019年,十七屆發審委共計審核企業269家(不含取消審核),較去年增多49.44%。其中244家企業過會,19家被否,4家暫緩表決,過會率高達90.71%,超去年過會率近30%。隨著科創板的推出,以及註冊制將在A股市場實施全面改革的趨勢下,證監會對擬上市企業的審核也有所放寬。除科創板外,A股市場整體過會率也在88.46%。IPO「堰塞湖」現象得到有效緩解,市場暖春信號釋放。

資料來源:Wind,如是資本

資料來源:Wind,如是資本

資料來源:Wind,如是資本

1. 2019年 IPO過會企業結構分析

板塊分布:

2019年主板有52家企業實現IPO,過會率為92.86%。創業板有58家企業成功過會,過會率為82.86%,中小板僅有28家企業過會,但過會率最高達93.33%。科創板有106家企業過會,上會數量和通過數量皆為四個板塊最高,過會率高達92.98%。

資料來源:Wind,如是資本

行業分布:

在所有申報IPO的行業中,共有55個行業的過會率為100%。其中過會數量最多的十個行業為: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專業技術服務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橡膠和塑料製品業;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非金屬礦物製品業。

資料來源:Wind,如是資本

在上會企業數量排名前十的行業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上會企業數量最多,為47家,行業過會率為95.74%;其次是專用設備製造業,上會企業數量達34家,過會率為85.29%;再次是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上會企業數量為31家,過會率為90.32%;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醫藥製造業上會企業數量則都為17家,過會率均為88.24%。

資料來源:Wind,如是資本

地區分布:

2019年A股IPO分布在全國24個省市自治區,以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為主。從IPO上會家數來看,廣東省最多52家,北京和江蘇省緊隨其後,分別有44和39家。從IPO過會企業家數來看,廣東省則以46家居首位;北京其次,為38家;江蘇省為35家。

截止2019年12月31日,A股上市企業3759家中,廣東省上市公司最多,佔比16.40%,遠高於其他地區,2-6名分別為浙江省、江蘇省、北京、上海、山東省,與2019年IPO過會地區分布情況大致相似。

資料來源:Wind,如是資本

2. 2019年IPO被否企業分析

IPO被否企業申報板塊:2019年全年共計22家企業被否,相比2018年同比下降62.71%。2019年IPO被否企業,中主板和中小板被否企業數量最少,各有2家;科創板被否企業數量有6家;創業板被否企業數量最多有12家。與2018年被否情況對比,2019年主板被否企業數量大幅減少。

資料來源:Wind,如是資本

從企業IPO排隊時間來看,被否企業排隊時間明顯加快。排隊時間仍集中於1-1.5年。今年IPO排隊時間加快,有望實現更多企業即報即審。

資料來源:Wind,如是資本

從排隊企業數來看,2019年在審企業總數呈現先增後減趨勢。5-8月在審企業數大增的主要原因是審核速度未提升,但5月和6月新增受理企業數劇增。9-12月新增申報減少,且審核速度加快,排隊數自然下降。IPO堰塞湖現象明顯消退,企業排隊時間顯著縮減。此外,現場檢查企業數增加,監管層應該會繼續解決IPO「堰塞湖」問題。另外,符合「即報即審」政策的企業,不用排隊,兩三個月就能審完。

資料來源:Wind,如是資本

過會及被否企業利潤規模情況:隨著註冊制將在A股市場全面實施,發審委對非科創板擬IPO企業的審核,在利潤規模層面上也在逐漸放寬。各利潤區間的擬IPO企業的過會率相比2018年都有所提升,但過會率最高的依然是利潤規模大於1億元的企業,2019年過會率高達96.91%。過會率最低的依然是利潤規模小於5000萬元的企業,過會率為40%。

資料來源:Wind,如是資本

企業IPO被否主要原因:從2019年被否企業問題及審核結果情況來看,發審委關注重點仍集中在:財務真實性及合理性、毛利率相關問題、關聯交易和業務獨立性質疑、持續盈利能力、供應商&客戶相關問題、合法合規問題、內部控制規範性問題、會計處理和會計準則相關。

資料來源:Wind,如是資本

3. 2019年企業IPO募資情況(按上市日)

2019年實現IPO募資總額共計2532.48億元,較去年同比上升83.76%,募資額超過20億的公司有16家,去年同樣也是16家。前20家共計募資額1213.48億元,佔新股全年募資總額的47.92%。其中排名第一的郵儲銀行IPO實現募資327.14億元,是繼2010年農業銀行之後最高的IPO首發募資額,A股歷史第8位。

資料來源:Wind,如是資本

從行業上來看,貨幣金融服務行業的企業IPO募資金額最多,達653.86億元,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位居第二,行業募資總額為311.70億元。

資料來源:Wind,如是資本

4. 2019年新三板市場掛牌、融資及轉板情況

新三板市場自2012年擴容全國發展至2017年,企業掛牌數量及定增融資額實現快速上漲。2015-2017年,平均每年可實現1300億以上的股權定增融資。但進入2018年後,企業掛牌數量及定增融資額都出現了明顯的下滑,截止2019年12月31日,掛牌企業數量負增長1738家,定增股權融資僅實現264.63億元。

資料來源:NEEQ,如是資本

新三板轉板IPO情況:2019年244家IPO過會企業中,54家企業曾經掛牌新三板,佔比22.13%,未通過的企業中,6家企業曾經掛牌新三板。以此計算,2019年新三板轉板IPO企業的過會率高達90.00%,高於上會企業整體過會率。

2020年A股市場及IPO展望

1. IPO過會企業數量有望進一步增加,過會率將維持高位

2019年的平均過會率(除科創板外)為88.46%,相比2018年上漲了23.17%,預計2020年平均過會率將繼續維持高位。在註冊制將全面實施的趨勢下,企業IPO上市的難度將逐漸減小,IPO過會企業的數量有望進一步增加。

2. 過會企業淨利潤最低規模有望回歸正常區間

2018年利潤規模小於5000萬元的企業過會率僅為18.37%,而2019年利潤規模小於5000萬元的企業過會率已上升到40.00%。不難看出隨著註冊制的逐步推進,發審委對擬IPO企業的利潤規模的審核也在逐漸放寬。2020年過會企業淨利潤最低規模有望回歸正常區間,而在未來註冊制的大環境下,擬IPO企業實現市場化市值將成為重點。

3. 破發、退市將成為常態化

隨著註冊制的穩步推進,國內A股市場整體估值水平將逐步趨向成熟,同時A股上市企業的稀缺性將被打破,一二級市場的估值邊界將不復存在,估值價差將逐步縮小,市場中破發股、退市股也會成為常態化。2019年科創板破發家數已達到10家,破發率達到14.28%。依照港股和美股的經驗,註冊制時代下,我國A股的破發和退市也將會常態化,A股市場將進一步分化。

4. 2020年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落地

2020年將是資本市場深化改革重要措施集中落地的一年,我國將會形成更加完善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在創業板改革方面,2019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提出要研究完善創業板發行上市、再融資和併購重組制度,創造條件推動註冊制改革。2019年10月,證監會發布《關於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決定》,該規定對上市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條件適當予以放寬,首次允許創業板借殼並配套融資。重組上市作為企業除IPO之外,另一條重要的上市途徑。在新三板改革方面,2019年10月,證監會宣布將在新三板設立精選層、建立轉板上市機制、允許公開發行、引入公募等長期資金、完善摘牌制度等。根據規劃,精選層企業掛牌一定期限後,符合交易所上市條件和相關規定的可以直接轉板上市。在全面註冊制改革方面,2019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新修訂的證券法,並在2020年3月1日開始實施。本次修訂明確將全面推行註冊制,一是精簡優化了證券發行條件,將發行股票應當「具有持續盈利能力」的要求,改為「具有持續經營能力」。二是調整了證券發行的程序,取消發行審核委員會制度,證監會更多的是作為註冊機關。三是強化了證券發行中的信息披露。未來企業在國內上市將更加便捷。

(作者張奧平系如是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如是資本董事總經理;張杰系如是資本高級投資經理)

相關焦點

  • 「註冊制」2020年的全面推行,對於A股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轉眼之間19年已經圓滿地結束了,2020年也和我們不期而遇了,而2020年對於A股來說又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年份。因為在2020年的時候,醞釀已久的註冊制終於要全面推行了。新修的證券法於今年3月1日施行,其中明確了全面推行註冊制。
  • 逆戰2020丨註冊制改革的中場戰事:A股IPO年募資額重返4000億
    另一方面,A股市場的註冊制改革還在逐漸步入深水區,在精選層小IPO試點成功的基礎上,新三板轉板改革或已箭在弦上;而註冊制能否在2021年在主板、中小板等市場獲得全面推進,無疑也備受市場矚目。監管層的公開表態或許回應了這一市場預期。
  • 張奧平:2021資本市場十大預測—內卷消逝,增量重現
    對中國資本市場來說,目前中國上市公司家數已達4100家,位居全球第三,但只佔全國企業總數的萬分之一,利潤總額相當於規模以上企業的五成左右,中國資本市場仍具備無限增量潛力。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在而立之年迎來了全面註冊制改革,這將推動其在2021年告別內卷、增量重現,也正基於此,明年或將浮現以下十大演變趨勢。
  • A股全面推行註冊制後,大盤真的會跌回2600點嗎?
    關鍵要看具體是怎麼全面推行註冊制的決定,下面分兩種可能性進行分析。第一,快速全面推行註冊制假如A股快速全面推行註冊制,這種決定的話大盤大概率會震蕩回到2600點的,理由如下:1、快速全市推行註冊制,意味著整個A股市場將會大量新股發行,IPO加速發行,直接給股市造成抽血。
  • 張奧平:2021中國資本市場十大預測,內卷消逝、增量重現
    對中國資本市場來說,目前中國上市公司家數已達4100家,位居全球第三,但只佔全國企業總數的萬分之一,利潤總額相當於規模以上企業的五成左右,中國資本市場仍具備無限增量潛力。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在而立之年迎來了全面註冊制改革,這將推動其在2021年告別內卷、增量重現,也正基於此,明年或將浮現以下十大演變趨勢。
  • 田軒 註冊制下 市場成為最公平的準入標準
    2020年是我國資本市場建立的第30個年頭,雖遭遇疫情,但改革創新的步伐沒有放緩,標誌事件包括新《證券法》的實施與創業板註冊制的平穩落地。  註冊制下,一級市場估值將會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  新京報:從科創板、創業板先後試點註冊制改革成效看,我們是否已經具備全市場推行註冊制的條件?市場全覆蓋的關鍵點是什麼?  田軒:目前,我國已經擁有了在科創板、創業板試點註冊制改革的經驗,在全市場推行註冊制的條件已經初步具備。
  • 全面註冊制臨近 市場分化提速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王媛媛科創板用260天將註冊制從理念變成現實,創業板用119天完成了註冊制從增量到存量的突破。2021年,主板、中小板也將迎來註冊制改革,中國資本市場將進入全面註冊制時代。「全市場推行註冊制的條件逐步具備,2021年全國兩會後全面推行註冊制或可期。」一位接近滬深證券交易所的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 註冊制對中國股市的影響 註冊制是利好還是利空?
    註冊制對中國股市的影響遠非深,它的出現有利於a股由賭場向市場的轉化,增加了a股市場的穩定性。當然,註冊制還將直接影響市場上的中小市值股票,並使它們從目前投機的高估值轉向正常估值。除了上述註冊制對股市影響具體如下:  1.啟動「創業與創新」國家戰略  註冊制IPO改革實施後,目前的「審批制」將成為歷史,企業發行股票上市的權力將真正從政府轉移到企業和市場,這將迅速激活「在大眾創業,為所有人創新」的國家戰略。
  • A股全面註冊制近了!「打新」躺賺的日子一去不返?
    A股全面推行註冊制的號角吹響,普通投資者如何應對國內資本市場這一關鍵的改革舉措,備受關注。「現在『打新』還算是靠運氣撿錢,等著註冊制真的全面推行一段時間,那就真需要憑本事掙錢了。」30日,有著十餘年炒股經驗的濟南投資者張開羅對經濟導報記者說道。
  • 註冊制助力A股IPO保持活躍 2020年上交所 IPO數量全球第一
    2020年上交所  IPO數量全球第一  註冊制助力A股IPO保持活躍  2020年上交所  IPO數量全球第一  ⊙記者 王紅 ○編輯 朱紹勇   安永12月21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以來,A股IPO數量和籌資額均大幅增長,全年籌資額創2010
  • 全面註冊制就要來了!兩會後全面推行註冊制或可期
    財聯社(上海,編輯 史正丞)訊,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進博會開幕式上宣布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後,僅僅過了兩年多的時間,中國資本市場已經走到了實現全面註冊制的十字路口。據國際金融報周末援引接近交易所人士報導,全市場推行註冊制的條件逐步具備,2021年全國兩會後全面推行註冊制或可期。
  • A股全面註冊制還要多久?A股全面註冊制是利好還是利空?
    日前,金融委召開的專題會議指出,要增強資本市場樞紐功能,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這或許意味著,A股離步入註冊制時代已經越來越近了。
  • 全面註冊制是什麼意思?全面註冊制什麼時候實施?
    A股全面推行註冊制已是大勢所趨。10月22日,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在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分論壇上透露,經過科創板、創業板兩個板塊的試點,在全市場推行註冊制的條件已逐步具備,證監會正在研究制定全市場推廣註冊制實施方案。
  • A股市場不懼疫情:2020年逆勢突圍,2021年保持希望
    回顧2020年,從指數分析,投資者應當取得了不錯的收益:上證指數2020年漲幅13.87%;深證綜指2020年漲幅35.2%;創業板綜2020年漲幅47.85%;中小板綜2020年漲幅31.55%;科創50-2020年漲幅39.3%;但實際上,截至2020年12月31日4140家可交易的上市公司中,僅有
  • 註冊制提升A股吸引力 股權投資激蕩大時代
    「成立9年多以來,我們在投資的執行過程中更多會與合作的企業以實業的思維穿越周期。在註冊制背景下,2020年以來我們參與的已經過會企業總數為9家,已經完成掛牌的企業有6家。」羅月庭表示。科技創新趨勢拐點出現圓桌嘉賓表示,A股市場在經歷三十年的發展之後,對於科技創新的吸納能力顯著提升。
  • 籌資額創10年來新高!註冊制帶動A股IPO發行活躍
    「中國內地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科創板的平穩運行,推動A股IPO籌資額創2010年以來新高且平均籌資額保持高位。」安永大中華地區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表示,未來註冊制有望全面推行,預計A股IPO發行活動將保持活躍。
  • A股註冊制改革,從試點到全市場丨時間線
    近30年來,中國資本市場先後經歷審批制、核准制、註冊制3個階段,新股發行制度的每一次變化,都引發市場的高度關注。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至今已歷經近7年時間。
  • 資本市場三十年|王慶:註冊制全面落地將改變中國「牛短熊長」
    重陽投資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王慶表示,未來註冊制的全面落地將從根本上改變股票市場的供求關係和生態關係,從而改變中國股票市場長期以來出現「牛短熊長」的制度原因。2013年王慶加入重陽投資,成為國內私募行業的早期建設者之一。這些年,國內私募行業的發展歷程也是觀察中國資本市場30年發展的一個縮影。王慶接受新華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未來註冊制的全面落地將從根本上改變股票市場的供求關係和生態關係,從而改變中國股票市場長期以來出現「牛短熊長」的制度原因。
  • 資本市場三十周年·重陽投資王慶:註冊制全面落地將改變中國的「牛...
    2013年王慶加入重陽投資,成為國內私募行業的早期建設者之一。這些年,國內私募行業的發展歷程也是觀察中國資本市場30年發展的一個縮影。王慶接受新華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未來註冊制的全面落地將從根本上改變股票市場的供求關係和生態關係,從而改變中國股票市場長期以來出現「牛短熊長」的制度原因。
  • 註冊制助力A股IPO活動保持強勁 上交所IPO數量全球第一
    A股IPO活動勢頭強勁籌資額創十年新高EY Greater China IPO Leader2020年A股市場全年預計有395家公司首發上市,由於多家百億級企業上市以及註冊制的實行,今年籌資額達到了人民幣4707億元,創2010年以來新高,平均籌資額也保持在近年來的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