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酷了!這將是中國最長的海岸線國道!|中國自駕地理

2020-12-17 中國自駕地理

-這 是 自 駕 地 理 的 第 322 篇 原 創 主 文-

我們已經知道,中國正在進行著一個創舉,沿著陸地邊境線修建3條國道,形成一個巨大的中國環

這3條國道中,如果說219國道是從熱帶雨林過高原再到雪國童話的四季公路、331國道是跨越最多時區和荒漠的北國大道,那228國道則是從渤海到南海的濱海之路。

目前228國道還在規劃中,尚未全線貫通,文中所制地圖僅為參考示意圖,製作@《中國自駕地理》

要說中國哪裡的海鮮最好吃?也許一千個人會有一千個答案。跟著228國道沿著海岸線自駕旅遊,從南到北,相信你也會有自己的答案。

一、獨特的中國文化

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擁有著18000公裡的大陸海岸線。

從地理位置上講,中國的西面和西南面被高山阻隔,不易交通、農業;北面則由於缺少天然屏障,自先秦時代開始,中國人就開始修築萬裡長城;唯有東面和南面是一望無際的大海,出去不易,進來也難。

中國大陸海岸線與部分景點,製作@《中國自駕地理》

這樣一種半封閉的環境,使得中國很少能受到外來文明的幹擾與破壞,形成了區別於印度文化體系波斯阿拉伯伊斯蘭文化體系歐洲文化體系的特有的中國文化體系

然而,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因為處在農耕社會,很明顯在海防和走向海洋方面落後於其他國家。特別是明清時期受倭寇的影響,當時的政府實施了阻礙中國進步的海禁政策,造成中國對海洋的認知大大落後於世界,錯失了一次最好的發展機會。

於是,當西方列強興起的時候,他們通過船堅炮利輕易地從海岸線打開了中國國門。也就是在那時候,中國才感覺到海防的重要,因此才建立了北洋福建南洋三支「貌似肌肉強健」的海軍。

中國從農耕經濟走向海洋的時候,沿海地區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國家在228國道上開設了10個自貿區,4個經濟特區,這也就是中國展開了大懷抱和世界擁抱。

228國道沿線經過的自貿區和經濟特區,製作@《中國自駕地理》

這些東部沿海城市給我們的感覺都是經濟發達地區,也都是中國旅客的客源重大輸出地。但其實,它們本身就是旅遊目的地。

二、舌尖上的海鮮

東興,是219國道的終點,也是228國道的終點。在這裡你往西南走可以去越南,往北沿267縣道過十萬大山,走崇左往東可至南寧。

廣西自貿區段,製作@《中國自駕地理》

說起東興,它是中國陸地邊境線和海岸線的連接點。在這個交匯點上,聳立著光緒十六年所立的大清國一號界碑。一個多世紀以來,這塊歷盡風雨的巨石就這樣巍然屹立著。

在東興除了界碑是必去的地方,建議可以發揮自駕的優勢、走走停停,隨心所欲。去看看15公裡長的萬尾金灘、擁有千年樹林的古榕部落東興口岸中越友誼大橋,也可以在中越界河北崙河邊體會那邊民互市的貿易...

從東興到欽州,沿228國道,慢慢走,最多也就兩小時左右。防欽北(防城港、欽州、北海)是廣西沿海的三座城市,也是廣西特別是西南雲貴川的重要出海口。

防欽北就在今天北部灣範圍內,製作@《中國自駕地理》

古代的中央王朝更是把嶺南地區特別是欽廉一帶,作為流放和貶謫官員、文人的安置地,如唐朝的張說、宋之問、高駢(pián)、李邕,宋代的蘇軾,明朝的林希元。但今天的欽州,已不再是那個被中原官吏視為「邊遠荒僻,經濟文化落後」的地方,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現代濱海城市。

雖然是現代化都市,風景卻依然不少。欽州有「海上大熊貓」中華白海豚,有國家海洋公園茅尾海,有南國蓬萊「龍徑還珠」,有大美欽州灣,有四大海產:大蠔、青蟹、石斑魚、對蝦,還有欽州地道小吃酸野、豬腳粉、炒海螺…有時間的話,你可以開上車去走遍欽州的古村落,逛逛騎樓老街。

順著228國道,過了北海市,接下來就到了廣東地界。在湛江,海鮮能被玩出N種花樣,清蒸、油炸、紅燒、白灼、水煮、鹽焗、燒烤、煮湯等等。在這裡滿足一下口腹之慾,也是很有自駕樂趣。

廣東自貿區段,製作@《中國自駕地理》

接著,繼續往東,過吳川、電白、陽江、臺山,很快就到珠海了。作為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除了搞活經濟外,當地的橫琴生蠔也是非常有名。撬開生蠔放入粉絲、油蒜蓉、香蔥、小米椒碎,無論是蒸還是炭烤都很美味。

吃過生蠔,繼續上路,從虎門大橋過珠江入海口,很快就到下一個經濟特區——深圳。這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上世紀80年代,這座城市高喊著「時間就是金錢」的口號,以「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讓世界驚嘆。

深圳,改革開放中最為成功的城市 它因發展迅猛而被稱為「一夜崛起之城」,圖@LEE3Lithium/Wikipedia

繼續東行約360-370公裡,就接近汕頭。如果說深圳是座年輕的移民城市,那汕頭則是古老而又特殊的潮汕文化地區。

對不少人來說,這裡的牛肉丸是出了名的。但這一片地區靠近臨海,海鮮都比較新鮮。如果你不怕生,可以嘗嘗當地的生醃蟹、血蛤,相信你也會愛上這些最原始的美味。

出了汕頭,過饒平,228國道接下來就將進入閩南地區。

三、閩南文化

福建是一個比較神秘的省份,一提起它,讓人首先想起的肯定是土樓、武夷山了。但其實,八閩文化同樣豐富多彩,這裡誕生了獨具韻味的閩南文化,成為了眾多離開家鄉的福建人逃不脫也時常在夢裡回憶起的根。

秦統一六國後在福建設置閩中郡,開啟了中原文化與閩南土著文化的交流與融合。這之後,大批中原漢民遷入泉州地區,推動了閩南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進入了閩南地區,過詔安,到雲霄。在這裡,你可以向南前往22公裡外的東山島。這座島緊鄰臺灣海峽,東海、南海在此交匯出獨特的海流。在明媚的陽光下,享受著海島、礁石、藍天結合的海景讓自己放空心情。或者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安靜地看一場日落。

福建自貿區段,製作@《中國自駕地理》

繼續順著228國道走在海岸線邊上,廈門,位列不少國人最青睞的國內旅遊目的地。到了這裡,你可以換一種交通工具出行,騎行或坐船到鼓浪嶼尋覓那逝去的輝煌和今天的情調。或者去被譽為「中國最美大學」的廈門大學裡轉轉,接著出廈大西北門去南普陀寺祈福燒香。

離開廈門不遠,前面就是泉州了。宋元時期,泉州成為「海上絲綢之路」啟航點和東方大港,阿拉伯人與波斯人到此經商,並帶來了伊斯蘭文化,使得閩南文化得到豐富。明清時期,歐洲商人和傳教士也來了,他們傳入了西方文化,閩南文化進一步得到繁榮。

接下來,我們就離開了閩南語系圈,進入了福州閩東語系圈

霞浦灘涂,曾被美國CNN評為40個中國最美的地方之一,那奇妙的滿海竿影,花竹、小皓、北岐…大海的曼妙瞬間鑲嵌在這廣袤的東海之濱。自從它那美麗的風光,被定格成一張張圖片出現在攝影界,從此驚豔四方,成為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福建霞浦灘涂,攝影師@盧比肯

228國道繼續北行,在進入浙江之前,會路過福鼎市的「海上仙都」——太姥(mǔ)山。太姥山的「仙」,與太姥娘娘有關。相傳堯時老母種蘭於山中,逢道士而羽化仙去,故名"太母",後又改稱"太姥",太姥山名由此而來。

太姥山還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白茶的核心產區,如果你的時間不趕,可以去到山下的茶館喝杯茶再走。

四、浙江沿海

前方,是浙江省樂清灣

樂清灣,位於浙江南部甌江入海口北側,是一個難得的天然良灣。它的東側是玉環市,西岸是樂清市,溫嶺市在其灣頂,灣口是洞頭區各島嶼。

浙江自貿區段,製作@《中國自駕地理》

千百年來,候鳥在秋季離開了寒冷的北方,一路向南乘風而來。到了春天,便從南方飛回,完成遷徙之旅。而樂清灣本身擁有的天然溼地,則成了我國候鳥遷徙中東部通道的落腳點。

從溫嶺出發,沿著228國道直到台州。不少人都對這個地方感到陌生,它三面環山,一面沿海。天台山、大盤山、括蒼山和雁蕩山將其合圍,並隔絕了鄰近的寧波、紹興、金華、溫州和麗水。因此,台州才被人形容成是靠老天爺賞飯吃的地方。

過寧海縣之前,你可以向西沿104國道前往天台山,往東走最多一小時的車程,去到象山松蘭山海濱。

接著,來到寧波市。這是座古老而又年輕,內斂而又充滿活力的城市。寧波從一座商埠小城變成如今的國際港口名城,坐落在其城市核心三江口的老外灘就是很好的見證,這裡的開埠歷史比上海外灘還早20年,是目前中國國內僅存的具有百年歷史的外灘之一。如今這裡有美食,有購物,有娛樂,成了寧波都市夜生活的好去處。

如果你看膩了一路上的都市,可以拐上西堠門大橋,去逛逛舟山群島,看看傳說中的蓬萊仙島究竟是個什麼樣子,也可以去走走岱山本島北部的「華東第一灘」鹿欄晴沙。

寧波到舟山的西堠門大橋,攝影師@錢瑋

或者,過杭州灣大橋前往下一個目的地,繁華的上海。不過在上橋之前,你可以先去河姆渡遺址看看,這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之一,喜歡歷史和文化遺存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

走到這,接下來的路程,將進入富庶的江南地區。

五、富庶江南

江南,自古就承載著中國人對天堂的想像。早在唐朝時期,長江以南的富庶就引得韓愈發出這樣感慨:「當今賦出於天下,江南居十九。」後來,隨著江南範圍的進一步退縮,「財賦」逐漸成為江南的關鍵詞。

在元明清的大部分時間裡,以「江南」為名的行政區劃是缺位的,但它在人們心中的分量並未消失,而是更多地成為一個經濟區的象徵。在「經濟發達」的界定傾向下,近代江南的輪廓也逐漸清晰,那就是我們所熟悉的長三角經濟區

長三角經濟區,製作@《中國自駕地理》

長三角經濟區以上海為中心,每次提到它,率先跳出來的總是繁華、富有、活力等形容詞。我國發展最快的城市應該是上海,滿眼都是高樓大廈,燈紅酒綠,這座國際化大都市對很多人來說,就是努力奮鬥的夢想之地。

上海自貿區段,製作@《中國自駕地理》

但近些年來,這個看似繁華的城市,沒有了夜市、路邊攤,讓不少遊客覺得:上海沒有了煙火氣,只剩下快節奏的生活。

但是上海是包容的,它像打翻的五味瓶,包容著各種味道。而作為蘇北地區唯一納入長三角經濟區的城市,228國道沿線經過的鹽城,它的味道則是「鹹」的。

上海最長人工運河大治河船閘,這條河是穿越閔行與浦東兩區,連通黃浦江與大東海的「大動脈」,攝影師@錢瑋

這是座由大海託出的城市,兩千多年以來,以鹽城為中心的兩淮地區所出產的海鹽,凝聚了無數鹽工辛勞的血汗,並以其卓越的鹽味、鹽色和鹽質聞名天下,行銷四海。

同時,也給鹽商們帶來巨大的財富,誰也不清楚這些人究竟有多少錢。只知道,正是因為販賣鹽城的鹽,揚州鹽商積累了巨大財富,也使揚州迅速膨脹為世界著名城市之一。

公元13世紀,馬可波羅漂泊萬裡抵達位於太平洋西岸的中國。他從東臺縣登岸,沿著串場河一路北上,到了鹽城,「滿地雪花」般的鹽使他驚嘆。於是,他在自己的遊記中寫下了,對富庶和繁榮的鹽城由衷的讚美。

江蘇自貿區段,製作@《中國自駕地理》

接著,經過連雲港時,這裡有一條世界最長、連接起太平洋和大西洋、從連雲港直達霍爾果斯口岸,而後前往荷蘭鹿特丹的高速公路,其在國內段叫連霍高速。在這裡找到這條高速的零公裡處,拍個照打個卡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六、在膠東半島聽歷史濤聲

離開江南地區,也就到了禮儀之邦、孔孟之鄉——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先秦時期隸屬齊國、魯國,故而別名齊魯。

順著228國道前行,前方是膠東半島。膠東三面環海,沿海島嶼羅列,港灣眾多。地處於海防前哨,是祖國的東大門。

千百年來,為了抵禦異族入侵和外患襲擾,膠東人民曾進行過不屈不撓的鬥爭,立下了豐功偉績。

山東自貿區段,製作@《中國自駕地理》

明代民族英雄戚繼光,曾在這裡領導過抗倭鬥爭,給入侵的倭寇以沉重地打擊。清朝末年,在威海劉公島外水域,曾發生過著名的中日甲午海戰,譜寫下抵禦外侮的悲壯史篇。解放戰爭時期,美國軍艦曾企圖在煙臺登陸,也被枕戈達旦的膠東軍民所斥退。

膠東半島一路伴隨著228國道,接著,過東營港、濱州港,進入京津冀文化圈。

七、陸地是這樣來的

「冀」以早期九州之首之冀州為基礎,經過強盛之冀發展到今天的河北之冀。「冀城」則包括京津在內的京津冀區域。與「冀城」相對應,是經過五千年興衰變遷發展,融行政區劃和文化形態為一體,形成了今日河北省、北京市和天津市在內的冀文化,京文化,津文化等多樣化文化集合體,稱之為京津冀文化圈

沿著228國道,繞著渤海灣前行,會短暫地穿過河北黃驊市,接著來到北方第一個自貿區,天津濱海新區。這是國務院批准的第一個國家綜合改革創新區,在這裡要說當地特產有啥好吃的,除了茶澱葡萄,就是皮皮蝦了。

離開濱海新區,再一次回到河北省。曹妃甸區,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陌生,來源自唐太宗李世民為紀念曹姓妃子建在沙島上「曹妃殿」而得名。這裡原本是一片灘涂,後來,當地響應了國家沿海開發的號召,填海造陸。從此,滄海變桑田,淺海變港池,形成一個具有國際意義的北方最大的濱海溼地。

河北自貿區、天津自貿區段,製作@《中國自駕地理》

出曹妃甸區,直達秦皇島。估計會有人疑惑了,秦皇島不是明明和大陸連在一起的,為什麼叫島呢?據明嘉靖《山海關志》記載:「秦皇島,城西南二十五裡,又入海一裡。或相傳秦始皇求仙駐蹕於此。」這就是說,曾經的秦皇島專指今天海港區的「東山」,方圓不足1平方公裡。

後來,島嶼靠近陸地一面的海岸由於受不到海浪衝刷,日久天長,泥沙淤積成了與陸地相連的沙壩,慢慢演化成了半島。

過秦皇島時,你可以去北戴河海濱浴場休閒放鬆一下。北戴河離北京很近,所以這裡成為中央政府休閒度假的場所,曾留下許多國家領導人的身影。出山海關區,繼續往前就是關外地區了。

山海關,圖@健忘的行攝世界/圖蟲創意

八、關外地區

明清時期,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為「關外」,因位於山海關以外而得名。

跟著228國道行進,首先進入的關外第一市是葫蘆島市。它扼著「遼西走廊」的咽喉,並與大連、營口、秦皇島、青島等城市構成環渤海經濟圈。從這裡開車往東去錦州,往南是渤海灣,往北則與朝陽市接壤。

過了遼河,就到了地處渤海之濱的營口。如果問中國有哪個城市可以看到夕陽墜海?答案就是曾有「關外上海」美稱的營口。作為東北最近的出海通道,營口也是環渤海經濟圈以及東北亞地區最具發展競爭力的現代化港口城市之一。

遼寧自貿區段,製作@《中國自駕地理》

大連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新」的城市,這裡的人說話都有股「海蠣子味兒」,其實說的不是當地人有口氣,而是形容大連話獨特的口音。大連是海蠣子的盛產地,海岸線上的礁石,就是它們生長的地方。

大連人太喜歡吃海蠣子了,但外地人卻吃不慣,再加上聽不懂大連話,估計就是將這兩種結合在一起,於是人們就戲稱大連話有「海蠣子味兒」了。

很快,順著渤海,就這樣進入了丹東,這裡是228國道的起點,同時也是331國道的起點。

丹東,地處東北亞中心地帶,製作@《中國自駕地理》

丹東是座美麗的邊境城市,也是一座歷經抗美援朝戰火洗禮的英雄城市。鴨綠江,是體驗朝鮮族民俗的好地方,雖然今天我們還不能自駕去朝鮮串門,但可以跟團坐車通過鴨綠江大橋前往與中國相鄰的新義州市。

鴨綠江大橋在抗美援朝時期,是中國支援朝鮮前線的交通大動脈,如今則成了中朝的友誼大橋。

對於一條公路的介紹,我們只是跑馬觀花。如果你有更多的時間,沿著這條228國道,縱深一兩百公裡,你就會發現更多的奇境和誘惑。

如今,228國道部分路段已完全貫通。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行走在大陸海岸線上,穿行於高山流水、濱海風光之間。去感受邊境的交融、民族的風情和漁村的古樸,去體會那一份美麗、寧靜、悠閒。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來源:中國自駕地理

相關焦點

  • 中國最長國道G219最美、最值得探索的一段在這裡!|中國自駕地理
    219國道,全長10065公裡,跨越了熱帶雨林、雪域高原、荒漠無人區,從中國西北邊境貫通至西南山水分界的邊境線。這條超長國道可以說是自駕圈裡的熱門路線,由於之前的文章沒有說明219國道具體修路的情況,以至不少自駕愛好者都誤以為這條線已全線貫通。
  • 中國這三條絕美自駕國道,滿足自駕人的美夢和激情,讓人畢生難忘
    圖源丨攝影部落 接招218但除了國道318,我國還有更多的國道,有著不一樣的自駕體驗。圖源丨攝影部落 接招218我國有三條特別牛的三條國道,沿著它們走上一遍,就相當於沿著中國陸地輪廓環遊一圈。219國道中國最美最長的國道傳統的219國道為從新疆葉城至西藏拉孜全長2140公裡,也稱為新藏線,是西藏阿里地區通往新疆的唯一公路。
  • 中國耗資182億建成最長的海岸線國道,全長530公裡
    在這樣的發展的情況之下,這樣也會有更多的一些工程,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中國最長的海岸線國道,一起來看一看究竟是哪裡吧?今天要介紹的這一條國道就是我國的228國道,這是一條讓人們都非常驚喜的交通路段,它是從渤海到南海的濱海路段,在人們形式多的過程當中可以欣賞這一路段上的美麗風光,而這樣的一條路是由遼寧丹東直接連通至廣西東興的一條道路。
  • 中國最特別的3條國道,連起來繞中國版圖一圈,霸佔邊境線99%的美!
    219國道 中國最美最長的國道 傳統的 228國道 中國最美最長的濱海風景線
  • 中國最夢幻的海島公路,為什麼是這條「5」字頭國道?
    -這 是 自 駕 地 理 的 第232篇 原 創 主 文-一、「5」字頭國道?上個月,中國交通運輸部曬出「成績單」啦,截止至2018年末,公路總裡程達到484.65萬公裡,比上年增加了7.3萬公裡。(為我國瘋狂打call!)
  • 「大梅中國」海岸線國道228-泉州
    從上一站開始,我們在閩東地區-福州,這一站我們將進入閩南地區Licheng-泉州。泉州市福建東南沿海地級市與福州相連,向南廈門,東望臺灣島。閩南方言是泉州的主要方言,莆仙方言與客家方言並存。泉州是聯合國承認的唯一海上絲綢之路起點。
  • 小編帶你玩 篇三十六:中國海岸線自駕!盤點3條LP經典自駕路線 海島...
    hello~帶你吃喝玩樂的旅遊小小值上線,今天我們去自駕,快上車~小小值很喜歡自駕出行,在疫情情況下,自駕遊確實是比較安全的一種方式,而且很free。Lonely Planet推薦過很多自駕線路,有的深入山川,有些跨越江河,還有的探訪古鎮。沿海岸線+自駕這個組合一下就吸引了我的眼球。
  • 中國最美國道,專為旅遊準備,走過一次此生自駕遊無悔了
    國道是指具有全國性政治、經濟意義的主要幹線公路,早期是各省、區、市相互連接交通要道。國道往往還具有扶貧性質,它曲折穿行在各大城市和山區小城之間。現在國內基本都是高速路,很少有人走國道,但是國道並沒有因為高速公路的發展而被廢棄,它依舊是中國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反而因為一部分的原因,有一些國道比高速公路還要受人歡迎,其中就有幾條國道一直是自駕遊的最佳選擇。
  • 【美圖】中國國道和美國66公路
    而自駕66號公路之於國內多數人來說還是難以企及的夢想。現在想想,「走遍中國」,簡單四個字,若要真正達到,需要何年何月?!看完以下對比介紹,你將不會對109再投以平淡無奇的眼光,以景觀結合人文的理念去自駕,旅行就不是on the road,而是on the way!
  • 中國第一條萬裡國道,沿途景色優美,適合自駕遊愛好者!
    原219國道,又稱新藏公路,是繼川藏公路、青藏公路之後的第三條進藏公路,全長2841公裡,從新疆葉城至拉薩,也是很多旅行者喜歡的自駕道路,久負盛名,雖然一路上困難重重,但還是吸引了無數勇敢的人來挑戰。現在新的219國道也出來了,它是將原219國道的北端延伸至新疆北部的喀納斯,南端改線至廣西東興市,途經新疆、西藏、雲南、廣西,全長10860公裡,是目前中國最長的國道。
  • 中國最美的國道:318國道,你走過嗎?
    今天看央視四頻道的〈中國地名大會〉電視節目,聽老師說318國道,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走一走的最美國道。又勾起了我想要去西藏的念頭。每個人都有一個西藏夢,去世界走馬觀花,不如踏遍西藏每一座山每一條河。西藏,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是每個旅遊者的夢想。
  • 陰山,這座陌生的山脈對中國到底有多重要?|中國自駕地理
    大陸板塊的擠壓常形成高峻山脈和高原,圖by《中國自駕地理》於是,陰山山脈從一處孕育文明的、生命的海洋(考古工作者在這發現了距今至少18億年的菌藻類化石),經過數億年的演變,成為遼闊的內蒙大地,還在草原文明誕生之前誕生出曾經的世界霸主——恐龍。
  • 小夥自駕318國道,一路上雪山冰川草原,堪稱中國最美的景觀大道
    昨天為大家分享了在海螺溝的所見所聞,準確的說,我們是自駕318國道,從成都到理塘,然後轉省道去稻城,中間去了一下海螺溝,一直有個夢想就是318走全程到拉薩,但是時間總是不湊巧,所以這次去稻城,也只能體驗318國道的成都-理塘段。
  • 自駕318國道!看高原上的異域星球墨石公園,這裡是中國百慕達
    對於每一個喜歡自駕旅行或者戶外探險的人來說,318國道就像是一種精神符號,吸引著眾多旅行愛好者一次次地踏上旅途!318國道上的景物繁盛,在中國最美景觀大道的第八美——墨石公園,這裡被稱為318國道上的異域星球,它是國家4A級景區,擁有世界地質奇觀,也是中國唯一的高原石林景觀。
  • 紅海灘萬物復甦,自駕遊覽「中國最北海岸線」
    位於遼寧盤錦的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全長18公裡,是「中國最北海岸線」。依託浩瀚的綠葦蕩和退海溼地的鹼蓬草,構成了紅綠相間的奇觀。景區十個景點由一條沿海公路串連,朝海面鹼蓬鋪岸,灘涂霞染,蘆蕩浩淼。背海面油田井架豎立、稻田成片、葦海無垠。
  • 中國最美景觀道上的風景,自駕天路318國道上是什麼感覺?
    記不清是哪位哲人說過:「人生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來一場奮不顧身的愛情,一次是說走就走的旅行」而我要說的是318國道是你一生一定要走的路程。318國道上最美的一段就是川蔵南線,如果你沒有走過這條線,你不知道祖國的風情有多美;如果你沒有走過318國道,你可能無法體會人生有多美!
  • 這裡被譽為中國最適合自駕的地方,國道315,露營星空兩不誤
    315國道其實非常出名,它起於青海西寧,終於新疆喀什,這條國道途徑中國最美湖泊之一的青海湖,也走過聚寶盆柴達木盆地,更是翻越阿爾金山橫穿塔克拉瑪幹沙漠,是一條極具各地特色的國道了。315國道上的網紅打卡點就是那個一波又一波垂直往上的道路,兩邊都是隔壁,非常荒蕪的感覺,可惜我這次拍的一般,只怪沒有長焦了。當我們從小柴旦湖離開的時候,心裡的想法就是在G315邊上找一個距離燈光遠一點的地方,在那裡露營拍星空足夠了。
  • 中國地理基礎知識中的一二三四五
    知地理,行天下,小夥伴們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而且十分有趣的學科,它與我們的生活關係密切。一的部分:1. 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塔裡木河17:最長的地下河:新疆的坎兒井18: 最長的運河:京杭大運河19:我國東部海岸線上最高的山:嶗山20: 面積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21:面積最大的鹹水湖:青海湖
  • 珠海探險家閃米特劃皮划艇環行中國海岸線
    央廣網珠海9月29日消息(記者何偉奇)9月28日,來自廣東珠海的閃米特駕駛皮划艇抵達遼寧東港,成為世界首位採用純人力皮划艇環行中國海岸線的探險家。現年43歲的閃米特,廣東珠海人,原名李華燦,十年前開始進行皮划艇探險活動,曾獲《美國國家地理》提名「全球十大探險家」。本次環中國海岸線活動,是閃米特皮划艇環西太平洋計劃中的一部分。
  • 這條老國道幾乎打包了新疆所有的美,2天就能自駕完!
    新疆的風景包含了整個世界,自駕在新疆的公路上,就能近距離看到整個世界。除了風景,新疆的路,也是新疆最值得一看的景點。在新疆,不止獨庫公路,有一條50年代末的老國道,是獨庫公路不通車時的最佳觀光道!如果沒自駕過這條公路,就辜負了新疆最壯麗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