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記者 祁琦
把小號、法國號、長號、低音號這幾樣銅管樂器組合在一起的銅管五重奏在音樂歷史上並不長,但是近年來卻成為最受歡迎的一種銅管組合形式。2017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也將為觀眾獻上一場精彩的銅管五重奏音樂會——4月13日晚,加拿大銅管五重奏音樂會將在深圳音樂廳吹響「雪國號角」。
成功模式被其他團體效仿
自1970年在多倫多成立以來,加拿大銅管五重奏為銅管樂注入了新的生命,他們將原本被聽眾忽視、並且曲目有限的銅管樂發展成多彩多姿的合奏組合,使得銅管五重奏成為十分受歡迎的表演形式。他們也因此成為最受觀眾喜愛的銅管團體之一。
加拿大銅管五重奏由Chuck Daellenbach與Gene Watts組建,這個不是全新但絕對前無古人的室內樂樂隊,成就了加拿大銅管40年後一直無法複製的一段傳奇。
剛起步時,樂隊的作品是缺乏創見的。經過靈感的碰撞,他們不只演奏古典曲目,還在爵士、現代音樂和流行樂上進行大膽的創新。其中許多音樂,包括猶太變奏調,都由世界頂級音樂圖書出版機構Hal Leonard出版。這些音樂成為北美和歐洲銅管演奏者和學生的靈感以及音樂素材。
這個銅管五重奏起初並不是作為一個嚴肅音樂團體而成立,這對於創始人來說是個挑戰,他們的想像力和完美的音樂技巧成就了銅管五重奏在今天的地位。由於他們作為先驅者所作出的努力,使得這個銅管五重奏給觀眾帶來了獨特的個性與和諧,以致它的成功讓其他音樂團體紛紛效仿。
演奏風格活潑而戲劇化
作為音樂會表演大師,加拿大銅管創造了一種獨特的颱風和與觀眾的關係。他們的每場音樂會都將展示巴洛克和迪克西蘭音樂,並演繹特別創造的新作品和編排——既有正式的古典樂,又不乏充滿活潑對話和戲劇效果的音樂。加拿大銅管表演的標誌是娛樂、即興、精湛,而且最重要的是樂趣,但從不以犧牲音樂為代價。
他們的音樂有著巴洛克式風格的特殊親和力,這種鮮明的音樂風格成了這個加拿大銅管樂隊的標誌。他們超過50張的唱片中都包含了貝多芬、維瓦爾第、布加裡埃利、帕赫貝爾和華格納等人的作品。他們的這些翻奏開創了銅管樂表演的新的音樂形式。他們尤其善於翻奏巴赫、託卡塔和d小調賦格曲作品,被加拿大銅管五重奏數次錄製成唱片,這些作品讓他們大受歡迎。
這傳奇般的五人用了很多時間在巡迴演出上,他們與美國、加拿大、歐洲和日本的主要交響樂團都合作表演過。而在他們的專場音樂會中,則呈現出了多樣的音樂風格,使他們獲得了巨大的國際聲譽。他們還常作為特邀藝術家出現在各種晚會和公共廣播公司的專刊上,其精彩的演出被數以百萬的電視觀眾在各種節目中欣賞。
與中國有著甜蜜淵源
作為西方世界最頂尖的銅管五重奏組合,加拿大銅管五重奏還與中國有著一段甜蜜的淵源——1977年,作為當時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加拿大銅管五重奏那一年在內地成功舉辦了巡迴音樂會。正是這次難忘的音樂會經歷,構築起了加拿大銅管五重奏與中國傳統音樂旋律之間的藝術橋梁。而該團後續錄製並出版發行的《中國長城》這張專輯,更毫無保留地呈現了加拿大銅管五重奏對中國音樂元素的靈感捕捉。
加拿大銅管五重奏創始人之一Chuck Daellenbach在介紹《中國長城》專輯背後的靈感時描述道:「當年,從禮堂到工廠,從學校到電臺……北京到廣州這一路的演出中,我們嘗試用銅管樂器演繹中國的民間音樂,改編曲《掀起你的蓋頭來》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正是這種有益的跨界與嘗試,使我們在表演中如此強烈地感受到了來自音樂的無窮力量——跨越國界和沁潤心田的藝術張力。」
此次參加2017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加拿大銅管五重奏的演奏曲目包括多首《中國長城》選曲,其他曲目還包括巴赫《g小調小賦格》、蒙特威爾第《少女圖特貝拉》、加布裡耶《第4號聲納組曲》等10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