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嗡
它振動著翅膀又來啦!
昨天晚上是不是一夜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這天也漸漸地轉涼了,可蚊子們卻越來越猖獗了,想必是打算趁著生命還在線,趕快再叮兩口。
在人們與蚊蟲大作戰的歷史中,蚊香算是防蚊的利器。
但近些年來,「一盤蚊香等於六包煙」、「人長時間處在點燃蚊香的房屋中會中毒」等一些言論甚囂塵上。
蚊香君大呼委屈,明明幾百年來我都在為人類服務,怎麼如今就落得與「毒物」混稱的下場!
蝌蚪君也覺得蚊香君著實冤枉,蚊香的使用在我國有相當長的歷史了。
古時候,燒香祭祀傳統,算是蚊香的起源了。每逢重要的日子,人們會燃點柴草布帛來向上天表達敬意。
後來出現了香爐和線香,人們賦予了香越來越多的功能。
基於蚊蟲對煙霧的畏懼,古籍上開始有了「焚香避病疫」的說法。
另外,古代一些文人每逢動筆作文或開卷閱讀,必要焚香沐浴禱告一番,以表虔誠之情。
現代生活中,蚊香也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家庭的夏季必需品。
究竟是發生了什麼,被奉在神壇的蚊香怎麼與毒物扯上了聯繫呢?
蚊香真的有毒嗎?
有一種蚊香是真的有毒,那就是不符合安全標準的劣質蚊香。
這種蚊香用六六六藥粉、二二三農藥及DDT 等化學物質作為殺蟲劑。
因為這些物質本身就有毒,點燃後人長時間吸入就會出現頭昏噁心的現象,而且這種蚊香只能起到驅散蚊蟲的作用,並無殺滅作用。
而符合安全標準的,市場允許銷售的蚊香,大多是以除蟲菊酯作為殺蟲劑。
除蟲菊酯是一種模擬天然除蟲菊的合成殺蟲劑。
圖片來源 pixabay.com
除蟲菊酯蚊香有毒嗎?
說到這兒,肯定會有人問:「那除蟲菊酯蚊香有毒嗎?」
在蚊香中起主要滅蚊作用的除蟲菊酯,對昆蟲具有強烈的觸殺作用。
它可以擾亂蚊蟲的神經系統,使其死亡,真正的低毒高效。
除蟲菊酯在蚊香中的含量很低,對人類毒性不高,也沒有致癌致畸效應。
而且菊酯類物質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可用於防治衛生害蟲的農藥,生產時其用量已被嚴格規定,廠家在生產之前會做毒理實驗,確保安全才能獲得登記號用以生產。
一般來講,除蟲菊酯蚊香如果充分燃燒,對人是安全的。但是如果燃燒不充分,就可能會產生多環芳香烴、一氧化碳、PM2.5、羰基化合物、苯等有害物質。
我國對盤式蚊香有詳細要求,連續燃點時間、藥效、有效成分含量等都有標註。
專家指出,只要正確使用,並不會對人體帶來傷害。至今為止,尚未發現因為接觸擬除蟲菊酯而引起的中毒現象。
哪些人群不適合用蚊香?
蚊香散發的煙霧,圖片來源 pixabay.com
儘管低毒,但是蚊香燃燒後產生的煙霧對人的呼吸道有刺激。
當家有嬰幼兒、孕婦、老年人或是哮喘病人時,最好使用物理防蚊法,比如蚊帳、紗窗、紗門等。
大家也可以使用電熱蚊香片、電熱液體蚊香,它們有效成分和盤式蚊香一樣,但是不會產生煙霧、刺激性小。
當然,使用時也要注意電器安全。
蚊香是出於保護人類的目的而發明的(蚊蟲叮咬會傳播疾病,引發病痛,而點蚊香是可以避免這些發生的)。
只要正確使用蚊香,充分燃燒,注重通風換氣,蚊香不會給人們帶來多大傷害。
所以,蚊香並沒有傳說中那麼可怕,只要購買合格產品並規範使用,輕輕鬆鬆擺脫蚊蟲困擾不是夢。
End
本文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研究員高超進行科學性把關
蝌蚪五線譜原創文章/轉載註明來源
責編/Akua
向左滑動,查看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新媒體傳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