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雖然主要寫的是家族的興衰,但是卻不乏官場中的人物,其中官場中的人物寫了大大小小有幾十個,但是作者著墨最多的官員還是賈雨村和賈政。他們兩個人總結起來就是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人,通過兩個人的表現,反映出了在封建末世,無論是務實敢為的人還是善於鑽營的人都是不能拯救這搖搖欲墜的封建社會的,尤其是在這個科舉取士的封建社會。
賈雨村:善於鑽營的野心家
賈雨村的描寫,概括起來就是一個有雄心壯志的野心家;忘恩負義,不擇手段的鑽營者;聰明絕頂,滿腹才華的讀書人。
賈雨村在《紅樓夢》裡是出現比較早的一個人物,甄士隱和賈雨村可能就是暗示了整個《紅樓夢》整個情節的大致走向,甄士隱便是將「真事隱去,而賈雨村便是「假語村言」。既然代表真理的人已經隱居了,那就只能存在虛偽的人和事情了。也代表了賈雨村最後必將飛黃騰達,封建末世根本容不下說真話的人。
賈雨村的「假」在《紅樓夢》中是處處存在的。
他的第一次出現是一位衣衫襤褸的窮書生,因為家道衰頹,自己想要重整基業,所以想要進京趕考,求取功名,也因為窮只能靠賣字畫為生,住在破落的寺院裡。
從剛開始對他的描述,就可以看出,他是個有野心有抱負的人,因為自己家道中落,所以必須要「重整基業」,將自己衰落的家族再次振興起來。而且整本書對賈雨村的描寫也是圍繞著「重整基業」這四個字展開,也因此才有了後面的「葫蘆僧亂判葫蘆案」,為了巴結逢迎,將殺人兇手薛蟠放縱。
在甄士隱贊助他盤纏之後,他便火急火燎進京了,進京之後,不久便升任知府,按照道理來講也算是光耀門楣了,但是在升任知府之後,他人性的邪惡面便凸顯出來了,因為貪汙腐敗
被上司彈劾。
「生性狡猾, 擅纂禮儀, 且沽清正之名 , 而暗結虎狼屬 , 致使地方多事 , 民不堪命 , 等語」
賈雨村後面的表現來看,他上司對他的彈劾,也並不是空穴來風,他就是一個善於鑽營的無恥之徒。
所以賈雨村吸取了上次做官的教訓以後,吃一塹長一智,他認為自己初入官場,還不熟悉,另外自己沒有一個強大的靠山,這樣,即使再一次為官,結局也不會很好,所以他才想辦法攀上了林如海,當了林黛玉的家庭老師。
最後因為林如海的推薦,賈雨村送林黛玉進入榮國府之後,便結識了賈政。與林如海見面的時候,將他那一臉諂媚的奴才樣表現的淋漓盡致,「不知令親大人現居何職?只怕晚生草率,不敢驟然入都幹讀」,而當賈雨村將賈政的職位地位告訴他之後,更加唯唯諾諾,也因為賈雨村這個虛心謙虛的樣子,並且有幾分才能,所以也得到了賈政的青睞,為他謀了個職位,補上兩個月便補上了金陵應天府的職位。
再次進入官場的賈雨村已經不是以前的他了,他深諳官場世故,有了強有力的靠山,也得以在官場上一飛沖天,最後爬的竟比賈政要高。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歷來是自古以來的傳統,但是賈雨村扶搖直上之後,怎樣報答他兩位昔日的恩人的呢?
首先是甄士隱,他在娶嬌杏的時候,已經知道甄家的現狀,甄士隱那個時候已經出家,甄家已經是虎落平陽,而賈雨村也曾許諾,將來必定回來,但是在葫蘆僧亂判葫蘆案的時候就打臉了,小沙彌說被薛蟠買的這個小丫頭就是曾被拐走的英蓮,但是賈雨村卻沒有和英蓮相認,相反,而是怕得罪薛家,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將英蓮再次送入虎口,最後英蓮的悲劇結局,和賈雨村亦脫不了干係。
而賈政呢,是在他在官場失意之際,將他再次送入官場的人,在賈府繁榮的時候,曾和賈府來往比較頻繁,但是在賈府被抄家的時候,那個時候的賈雨村已經是京兆尹的職位了,他面對賈府被抄家,並沒有一絲絲的同情,相反,虎落平陽被犬欺,賈雨村瞬間變了一副嘴臉,反而是落井下石。
便是現在的府尹前任的兵部是他們的一家 , 難 道有這些人還 護 庇 不來 麼? 」 那 道 : 「你白住在這裡! 別人猶可, 獨是那個賈大人更了不得! 我常見他在兩府來往 , 前兒御史雖參了,主子還 叫府尹查明實 跡再辦。 你道他怎麼 樣? 他本沽過兩府的 好處 . 怕人說他回 護一 家 , 他便狠 狠的踢 了一腳。所以兩府才到底抄了。你道如今 的世情還了得 嗎!
可以說賈府被抄家,就是賈雨村一手造成的。
賈政:與賈雨村既對立又統一的形象
賈政這個人,與前面的賈雨村相比,在性格上面,是完全和賈雨村對立的。他為人比較寬厚,是一個有抱負想要「修身,起家,治國」的人。但是卻心有餘而力不足。雖然有雄心,但是能力比較平庸,是一個封建的衛道者。
賈政這個人,不能單純從好壞來分辨他,似乎是一個比較複雜的人物,他自小酷愛讀書,但是似乎沒有讀書的那個才能,不僅僅讀書平庸,而且在治家和治國上而已比較無能,他在現在來說就是一個loser。
他喜歡讀書,卻在作詩作文等方面甚至連一句都不會,他面對那種比較美好的景物,似乎有所感悟,但是在對聯詩文方面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拈髯沉吟 , 意欲也題一聯 」 。在這一方面他遠遠不及賈雨村,即使滿腦子的學問,但是依舊是食古不化,他腦子裡想的全是四書五經,迂腐古板的東西。
雖然在詩才方面無用,但是看到自己滿腹才華的兒子,卻是個嚴父形象,這也是對賈寶玉恨鐵不成鋼吧,自己沒有才能,只能將自己的所有希望寄托在賈寶玉身上了,說賈寶玉是在老先生眼前賣弄,真是端得一副好架子。
但是對賈母,卻是恭恭敬敬。他的腦子裡全是儒家思想,全是程朱理學,心裡想的全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敢逾越半步,規規矩矩做人,安安分分做事。
和賈府其他人相比,他就是正人君子,反觀賈赦,是個典型的行為放蕩的好色之徒,
老爺如今上了年紀 , 作什麼左一個小老婆右一個小老婆放在屋裡 , 沒的耽誤了人家 。 放著子不保養 , 官兒也不好生作去 , 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
賈珍更不用說,淫亂至極,連自己的兒媳婦也不放過,賈璉也是賈赦賈珍之流,只有賈政一個人平行端正。
在治家方面,自己沒有治家才能,但是卻任用了心機頗深的賈璉夫妻,也正是因為賈璉夫妻,才導致賈府虧空嚴重。
其次在治國方面,賈政也是個碌碌無為的庸才。
他自己有一顆赤子之心,忠君報國的抱負,但是以他一己之力卻無法完成,自己治家無方,治國也無為。
他在治國方面,這種端著架子,似乎又像《牡丹亭》裡杜寶的形象,但是在治國方面卻不及杜寶。
他不是科甲出身,是靠著父親的餘蔭,加上女兒的貴妃的地位,自己才有這個職位。學政歸來,認為他秉公辦事,所以升他為工部正堂郎中令,這個職位也只是個虛職。後來又安排了他做江西糧道,這是一個肥差,但是賈政卻自己花錢補虧空。一般來說,糧道的官員都會想盡辦法將銀子全入自己的腰包,但是他卻是個秉公辦事的人,他和賈雨村相反,他不懂為官之道,也因此他作為糧道卻沒有原本的那種氣派,只落的個悽悽慘慘戚戚。
與賈雨村相比,似乎賈政是和賈雨村完全相反的,但是就封建社會來講,二者卻是既對立又統一,他們性格行為上完全不同,但是卻同生活在封建社會,是在四書五經,程朱理學教育下的讀書人。但是他們的形象一個是有光耀門楣的思想而異化成一個諂媚,忘恩負義的人;一個是有著遠大抱負卻碌碌無為的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