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購物節全城將聯動舉辦各具特色的活動。
昨日上午,廣州市新聞中心舉辦2020年廣州國際購物節新聞發布會(2020年總第240場)。據廣州市商務局副局長林國強介紹,第九屆2020年廣州國際購物節將於12月23日至2021年1月22日期間舉行,這是購物節首次跨年舉辦。
本屆購物節啟動儀式及主會場活動將繼續在天河路商圈舉行,各區重點商圈也將設立分會場,全城聯動舉辦各具特色的活動,突出時尚購物、定製消費、數字消費、商旅文融合等主題。還將發布基於大數據的廣州消費報告,揭曉廣州市首批「定製之都」示範單位,成立廣州5G+數字商業聯盟,並發布「天河路商圈商旅文服務規範」白皮書。
超200個商業網點參與本屆購物節
據介紹,目前,廣州市正按照商務部提出的國際知名度、城市繁榮度、商業活躍度、到達便利度、消費舒適度、政府參與度6個方面指標體系,提出了擦亮時尚之都、美食之都、會展之都、電商之都、定製之都五大名片,全力打造綜合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本屆購物節將以主會場天河路商圈為核心,帶動全市的百貨、超市、餐飲、休閒娛樂等商貿載體及企業,開展以購物為主題的展銷、快閃集市,線上線下促銷活動。包括越秀區北京路商圈、荔灣區上下九商圈、白雲區白雲新城商圈等在內的全市其他重點商圈的分會場,超200個各類商業網點也將聯手推出購物節系列消費體驗活動。
啟動儀式將於12月23日晚在正佳廣場北廣場舉辦,將發布依託大數據、雲計算技術的廣州消費報告,內容包括城市發展指數、夜經濟發展、數字經濟帶動消費和就業等,分析廣州購物消費的復甦情況。還將發布「天河路商圈商旅文服務規範」白皮書。
據了解,廣州市今年已培育引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規模化個性定製的龍頭骨幹企業。啟動儀式上,將揭曉廣州市首批「定製之都」示範單位獎牌的企業名單。在正佳廣場東南廣場也將舉辦「全球定製之都——廣州定製周」主題消費體驗活動,推廣「廣州定製」產品及服務,宣傳廣州「全球定製之都」的新名片。
將成立廣州5G+數字商業聯盟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購物節還將成立廣州5G+數字商業聯盟。廣州移動副總經理魏力表示,該聯盟一方面提供傳統商業與信息化企業交流機會,推動傳統商業數位化轉型,形成行業同謀劃、共發展;另一方面,突破傳統商業模式,搭建商業大數據平臺,支撐本地商業數字經濟健康發展。
「我們將為商場打造基於5G的室內導航系統,同時根據位置數據,提供客流分析和促銷精準觸達服務;為物業提供智慧門禁、智慧停車、智慧安防等應用,實現更智能、更便捷的管理;為商鋪提供進銷存、SAAS小程序、虛擬體驗等服務,實現更高效、更新穎的購物體驗等。」魏力表示。
據天河路商會會長謝萌介紹,天河路商圈在今年購物節期間繼續推陳出新,為廣大消費者準備了文、商、旅的「消費大餐」,通過探索商業創新,讓消費者逛得舒心、買得稱心、吃得放心、玩得開心。天河區及其輻射區域內的24家商貿載體參與本次國際購物節,掀起「全城嗨購」的熱潮。
天河區副區長羅永忠介紹,廣州正全面打造「天河路商圈」國際消費示範區。目前,國際一線高端品牌集聚天河路商圈。今年6月,商圈重點載體銷售額逆勢增長,實現雙位數增長。正佳廣場「Hi-Smart」開設國內首家無人百貨商店。蘋果、特斯拉、保時捷等體驗品牌集聚天河路商圈。今年1-10月,天河區新增廣州首店51家,有效增強商貿載體複合消費功能。
亮點提前看
「不出國門」也能「玩遍世界」
今年廣州國際購物節融入國際化元素,讓廣大消費者「不出國門」也能「玩遍世界」。正佳北廣場將還原古奈良、古京都盛況,舉行一系列頗具日本風情的主題活動。廣州K11舉行法式風情文化節,一系列地道法式展覽、電影、音樂、節日活動將在購物節期間上演。天德廣場聚焦國潮,聯手多家創新企業打造五大主題展區和文創市集,弘揚本地特色優秀文化。
特色展覽藝術感濃鬱掀「打卡」潮
在國際購物節期間,多個商場都將推出自己的特色造景,吸引消費者前來「打卡」。
天河城將展出國內青年藝術家賈曉鷗先生的代表作「白夜童話」系列作品;萬菱匯將舉辦「萬菱匯Betty·周年主題美陳展」;igc彩虹市集將以彩虹及多彩為主題,代表igc包羅萬象、多姿多彩繽紛氣氛為冬日更添暖意;天環廣場舉辦藝術長廊及冬日主題展;維多利廣場舉行廣州首個太空與森林相結合的創意藝術展,帶來高端藝術與潮流元素的碰撞;東方寶泰獨家呈獻航海王同伴之約,採用最新3D全息技術,逼真復刻航海王。
比賽、抽獎、市集,特色活動豐富
為廣大市民帶來多元化的消費體驗,佳兆業廣場將舉辦佳紛造趣集系列戶外活動,結合移動小酒館、暖冬市集、樂隊路演提升天河北夜間消費體驗;天河又一城推出低門檻的消費滿贈及消費抽獎活動;天娛廣場將舉辦2020競技夾公仔大賽、王者榮耀電競賽、動漫歌舞賽等城市級別IP賽事。
摩登百貨聯動場內300多個品牌,打造年末最大力度促銷;百腦匯將推出索尼人像攝影新知分享會;廣州羅浮宮家居藝術中心將設置最高4000元的全場置家補貼。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趙方圓、方晴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