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

2020-12-14 趙趙的期待

李煜是五代十國南唐的最後一位君主,作為統治者,他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在詩詞上卻頗有建樹。李煜的詞語言明快、用情真摯,在晚唐五代中獨樹一幟,對後世也有一定是的影響。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說:「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 」

在李煜的詞作中,其亡國後的作品含義深沉,最為膾炙人口。

我們都知道,宋詞的題目包括詞牌名和詞名,一個詞牌名下可能有很多首詞,提起某一個詞牌名我們能首先想到的那首詞,便是佳作了。

就如提到《水調歌頭》,會想到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提到《滿江紅》,會想到嶽飛的「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

提到《如夢令》,則會想起李清照那首「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而提起《虞美人》這個詞牌名,雖然辛棄疾、蘇軾、納蘭性德等人都曾用過,但卻無一能媲美李煜

《虞美人》。這首詞也是李煜的千古絕唱。

《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詞用明淨優美的語言,通過永恆的自然與無常人生的對比,抒發了對故國往事的回憶和滿腹的愁恨,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

花每一年都開,秋月年年明亮,時光什麼時候才會了解呢?在過去的歲月中,有很多令人難過的往事,小樓昨夜又有風吹來,登樓望月又忍不住回憶起故國。

舊日裡城中精雕細刻的欄杆、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都還在吧,只不過已經物是人非。要問心中的憂愁有多少,大概就像向東流去的滔滔江水一樣,無窮無盡。

詞中一問一答,將作者的愁思展現得淋漓盡致,將「憂愁」比作「一江春水」,形象化的比喻更是引起後世的廣泛共鳴。這也是《虞美人》能夠成為千古絕唱的原因。

這首詞也是李煜的臨死前寫的最後一首詞。他寫下這首詞沒多久,就被賜酒毒死了。當時李煜已經被囚禁在汴京將近三年,相傳李煜在七夕當晚,在住所命令奏樂演唱這首詞,宋太宗聽說後便命令趙廷美賜酒將他毒死。

宋太祖本就對李煜心存懷疑,早就想殺之而後快。可以說,這首詞也是導致李煜被毒死的直接原因。

後世對李煜的爭論從未停止過,歐陽修就評價他說:「煜性驕侈,好聲色,又喜浮屠,為高談,不恤政事」。陸遊等人對他的評價也是不留情面。但納蘭性德是卻對他做出了高度評價:「宋詞適用而少質重,李後主兼有其美。」將李煜的詞推上了宋詞的頂峰。

歷數宋代詞人,最廣為人知也是成就最高的莫過於蘇軾、辛棄疾、李清照三人。宋代之前此人的巔峰,無疑是李煜。他們的詞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文學寶庫,也為後人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這本《李煜詞傳》中包含了李煜一生所做的詩詞,更可貴的是,這本書還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對其人生經歷進行了解讀,使人更能體會詩人當時的心境,對詩詞的理解也更加透徹。

此外,這套書中還有一本《蘇軾詞傳》,其中也收集了蘇軾的全部作品。從「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慷慨之士,到「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灑脫豁達,這本書能讓人了解蘇軾的一生。

書中用唯美的筆觸描寫了他由有志之士到懷才不遇再到晚年頓悟人生的轉變,從中我們可以學習到「既來之則安之」的人生態度,獲得受用於自身的人生啟示。

整套書中還包含《李清照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詞傳》,不僅包裝精美而且紙質優良,閱讀體驗十分不錯。

了解這些詞人的生平,品讀他們的作品,也能使我們從中學習到他們的人生態度,體會他們在不同年代的憂愁曠達。

這套書現在只需要79元,用兩杯奶茶的錢學會賞析詩詞,感悟詩人風範,是個不錯的機會!

點擊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李煜死前寫的最後一首詞,不料成千古絕唱,將人生的苦寫到了極致
    南唐後主李煜作為五代時期南唐最後一位皇帝的他,在古代詞壇上可謂說是文學造詣極高,從古至今,你要說李煜的詞是老二,那無人敢稱第一。可惜只是錯生在了帝王家,人們把李煜的一生分為了兩部分,李煜的上半人生,可以說是度過了像天堂一樣的生活,享盡了這世間的榮華富貴。
  • 李煜很沉痛的一首詞,不輸《虞美人》,短短幾句令人斷腸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一代詞帝李煜的絕命詞。在他寫完這首《虞美人》沒多久,就被宋太宗趙光義賜死。他是個失敗的國主,卻是個成功的詞人。在降宋之前,他也寫詩填詞,但是他為後人所熟知的幾首詞都是寫於被俘虜之後。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也正是因為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所以他也被後人稱為「千古詞帝」。李煜最著名的一首詞,便是其亡國後所寫的那篇《虞美人》,讓人惋惜的是因為這首詞,觸怒了宋朝皇帝趙光義,最終慘被毒死。這首著名的《虞美人》也成了李煜生前的最後一首詞。
  • 李煜死前最後一首詞,將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開寶八年,北宋趙匡胤的大軍攻破南唐都城金陵,南唐國滅亡,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被囚禁在汴京的一所大院裡,被囚禁期間,百感交集,寫了很多令人感嘆的詞。公元978年的七夕,又到了李煜生日,他一時詞興大發,便寫下了這首《虞美人》,令歌妓演唱。座中南唐舊臣聞之,無不掩面而泣。
  •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詞,一開頭便驚豔了世人,美得讓人心醉!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雖然歷史上的李煜不通政治,但是在藝術才華上的成就卻很高。李煜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詞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其中以詞的成就最高。所傳下來的千古傑作有《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因此身為南唐國君的李煜,被世人稱為「千古詞帝」。
  • 李煜最灑脫的一首詞,題在畫上短短27字,寫出了世人最嚮往的生活
    蘇東坡更是寫了很多漁人之詞,他自己也十分羨慕漁人的生活,「仍傳語,江南父老,時與曬漁蓑」,他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是黃州的父老鄉親,讓他獲得了行走下去的勇氣。離開黃州之時,他仍念念不忘自己的漁蓑。不過縱觀古往今來寫漁人之題材,大都不夠徹骨,因此很難寫到入化。無論是張志和、柳宗元還是蘇東坡,他們都不可能真正去成為一個漁人。
  • 詞中之帝李煜的一篇奇文,前三句美得令人心醉,寫後三句時已滅國
    而在古代的皇帝中卻甚少有在詩壇揚名之人,即便有些名篇佳作,但也是寥寥,但卻有一皇帝,在文學史上地位頗高,留下了很多經典之作,這就是被後世稱為「詞中之帝」的南唐後主李煜。李煜早年的詩詞大都以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為主,風格上比較綺麗柔靡;而在國破之後,李煜的詞作大都描寫亡國之痛,以悽涼哀婉為主。
  • 李煜一首《相見歡》,只有短短四句,卻寫盡了人生苦短的哀愁
    為什麼會說這是李煜最出色的一首詩,在於它廣為流傳。李煜在這首詩中單單「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1句話就用到了擬人和名詞連用的修辭方法,為後世眾多詩人參考。好比《天淨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樹昏鴉」就在名詞的運用和堆砌上和李煜作品中的典型之句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都連用了名詞,同時一點沒有累贅之感,反倒是令人感覺到更加悽苦,一方面是自己內心苦悶,就連身邊的環境也像冰窖中一般陰冷,似乎將讀者們也融入了這般陰冷的環境中,在名詞連用的技巧下將孤寂落寞之感刻畫的精妙絕倫。深秋向來都是比較容易使文人騷客悽苦的時節,每到深秋都是會令人想到傷感和悽苦。
  • 蔣捷一首寫雨的詞,一開頭便驚豔了世人,成為了千古絕唱!
    那麼其實宋朝還有很多非常優秀的詞作者,他們的詞,也並不亞於以上那幾位。譬如蔣捷就有這麼一首詞,一開篇便是驚豔了世人,成為了千古絕唱。蔣捷成為千古絕唱的詞作,那便是《虞美人.聽雨》。《虞美人·聽雨》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 李煜與小周后約會,為此寫下一首詞,極具浪漫情趣,美得心醉
    李煜作詞喜歡飲酒,飲酒過後便詩興大發,所作之詞皆能彰顯其真性情,說道李煜真性情還有一件事廣為流傳,現在談起還依舊津津樂道,那就是李煜「幽會」小姨妹的故事。李煜第一任皇后,乃是大名鼎鼎的周娥皇,後世人稱大周皇后。
  • 亡國之前的李煜,生活無憂,寫過一首描寫美麗女子的詞,讀完心動
    李煜的詩詞以他被囚禁為界分為前期和後期,前期作品多寫宮中奢靡生活與男女情愛,後期多抒發亡國之痛,比較出名的《相見歡》就是寫於降宋之後。李煜還有一首詞是前期成為皇帝之後所作,主要描寫男女歡情。雖然李煜心中不願坐擁天下,可時局所致,他不得不坐上皇位,整日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煩惱之餘作詞一首,生趣盎然,叫人讀過之後便難以忘卻。
  • 一天一首古詩詞:辛棄疾《武陵春》
    前四句用平淡的語言,說出了人經常有的一種感受。「應是」句從對方寫起,從對方落筆,看似平常,卻把自己思念家人和家人盼蔓親人歸來的心情同時表達出來,真是一箭雙鵰。 下片寫遊子歸心似箭,回程途中,儘管不斷加鞭,仍嫌馬兒走得太慢。「鞭個馬兒歸去也」。照理馬兒就會跑得更快.但他「心急」,故嫌「馬行遲」。一「急」一「遲」,互為映襯。用字平常,含義豐富。
  • 李煜常被忽視的一首詞,蘇軾連寫了4首同類型的,都不敵他這一首
    這些絕招,用好了就能寫出千古絕唱,用得不好就會不倫不類。但李煜不同,李煜是最早開始專門填詞的文人之一。他的詞幹淨、純粹,正是無招勝有招。他寫《虞美人》,不彎彎繞繞,只輕輕一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就已經足夠驚豔;他寫《相見歡》,也一樣明白如話,只淡淡的一句「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就美得令人陶醉。這就是李煜詞的魅力。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成千古名句!到現在仍未被超越
    也正是因為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所以他也被後人稱為"千古詞帝"。李煜的詞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亡國前,李煜是個風流才子,他的詞優美心醉,描寫的是歡樂時光。亡國後,李煜的詞多了份悲涼,多了份悽慘。有人說,李煜詞的悲涼,蘇軾和辛棄疾都寫不出來,因為亡國之痛和被貶之痛不一樣,只有君王才能體會到一個國家滅亡的心痛。王國維曾經評價南唐後主: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大有眾芳蕪穢,美人遲暮之感。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皆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李煜的詞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亡國之前的李煜是一個風流才子,這個時期的詞作描寫的都是歡樂的時光,優美的讓人心醉;亡國之後的李煜內心千瘡百孔,他的詞作多了一份悲涼悽慘的成分。甚至有人說,李煜詞作之悲涼,蘇軾跟辛棄疾都寫不出來,因為亡國之痛跟被貶之痛不同,只有君王才能真正切身體會到國破家亡的痛。
  • 李煜死前最後一首詞,將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使人不禁落下眼淚
    歷史上有多少皇子因為爭奪皇位而喪命,明爭暗鬥就是為了那個高高在上的皇位,但是有這樣一位皇帝卻不想這個高高在上的高緯,如果他可以自己選擇人生的話,他會選擇成為一個詞人。他就是李煜。雖然他算不上是一個好皇帝,但是他的詞卻被後人誦讀。
  • 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能以一詞定義一個詞牌名的不多,而一旦做到了,就是千古絕唱。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做到了,哪怕後來辛棄疾曾寫了5首,都無法企及東坡的高度;嶽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做到了,從此提起這個詞牌,世人似乎只會想起「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也做到,以至讓人忘記了在這個詞牌下蘇軾、秦觀、納蘭性德都是有作品的。而除了這3首,還有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作者詞中之帝李煜。
  • 李煜最瀟灑的一首詞,短短27個字,一幅灑脫詩意的畫卷已躍然眼前
    文/時光李煜最瀟灑的一首詞,短短27個字,一幅灑脫詩意的畫卷已躍然眼前他擁有人人趨之若鶩的江山,卻遨遊於詩詞歌賦之間。他失去了江山與愛人,將傷感寫進了陪伴他一生的詩詞中。堪稱李煜最瀟灑的一首詞,詞中有很多臆想,有浪花,有千裡無盡的雪,有滿樹的桃花,有酒,有魚竿,還有一個讓詩人無比羨慕的人。整首詞就短短27個字,一幅灑脫詩意的畫卷已躍然眼前。
  •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詩詞,只有四句話,美得讓人窒息!
    李煜,五代十國南唐的最後一位君主,但他是所有末代皇帝裡面最有才華的皇帝。李煜精通書法和繪畫,通曉音律,尤其在詩詞方面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詩詞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獨樹一幟,所以後人尊李煜為「千古詞帝」!
  • 李煜最瀟灑一首詞,偷偷潛入美女閨房,都寫得如此詩情畫意,佩服
    原題:李煜最瀟灑一首詞,偷偷潛入美女閨房,都寫得如此詩情畫意,佩服!南唐後主李煜的一生,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吧,他的文學造詣是非常高的,只是入錯了行而已。李煜被俘之前的詩詞多以描寫男女花前月下的閨情詞為主,其詞浪漫、大膽、清麗,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