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2017級學弟學妹們:
你們好!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所有期待你們的到來許久的學長學姐,對你們正式成為西南交通大學大家庭的新成員表示熱烈的歡迎!
三年前的夏天,我也和你們一樣,剛剛經受了煉獄般高考的洗禮。在百般比較和千般挑選之後,鄭重地提交了勾選著「西南交通大學」的志願表。在漫長的等待後,終於收到了交大的錄取通知書,在期待和遐想中,瘋玩了有生以來最長的一個暑假。再然後,拖著大包小箱,從千裡之外的家鄉來到了天府之國,四川成都。
不知道你們對於交大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我的第一印象是:大。交大有多大?一校兩地三校區,官方數據是5000多畝,僅我們現在所在的犀浦校區就有3000多畝。光說數字,也許你們和我一樣沒有概念。簡單來說,在交大的三年裡,我有一個很大的遺憾就是至今都沒有能夠走遍交大的每一個角落。作為學長,就讓我先為學弟學妹們介紹一下我們交大的各個校區吧。
先說峨眉校區吧。1964年,根據中央建設大三線的精神,鐵道部決定將我校從唐山遷至四川峨眉,西南交大由此開啟了「峨眉時代」。據說,咱們的峨眉校區可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坐落在世界雙遺產風景區紅線內的大學校園。徜徉其中,你既可以呼吸到山間清新的空氣,欣賞到秀甲天下的峨眉美景,更可以靜靜地享受大學校園的寧靜與書香。2016年,我校的竺可楨書院在峨眉校區揭牌成立。它以我們知名老學長竺可楨的名字命名,就是希望我們可以秉承老學長的「求是」精神砥礪前行。在峨眉校區就讀的新生實行「3+1」培養模式,今年也有千餘名2017級的小夥伴會在峨眉開啟他們的大學時光,三年後再與大家會師犀浦校區繼續學習。
下面再說說九裡校區。1986年,西南交通大學在成都擴建總校,即今天的九裡校區。時間的沉澱感及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我初進九裡校區的第一感覺。除了格局別致的樓宇、茂密繁盛的植被,以及校園中那一片最靜謐、最美好的鏡湖,這裡還有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籌)、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軌道交通電氣化與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一系列王牌實驗平臺,中國高鐵的不少核心技術都誕生在這裡哦。今年,2017級經濟管理學院和公共管理與政法學院的新生們將會在九裡校區開始美好的大學生活。你們的到來,一定會為這座老校區注入全新的活力。
接下來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犀浦校區啦。下面請大家在腦海中展開三維想像,跟隨我的聲音,一起漫步一遍整個校區。
我們的起點就從犀浦校區的標誌性建築——南門開始吧!要說這雄偉古樸的南大門可是大有來頭,它是將我校唐山時期的校門複製並放大1.6倍後建成的。正面「交通大學」四字飄逸蒼勁,是毛主席親筆書寫的校名;而背面的「唐山路礦學堂」,則是我們學校歷史上的曾用名之一。從南門走進校園,右邊便是國內第一家高校機車博物園——交大機車博物園。走過機車園,前面就是著名的「竢實揚華牆」。對的,第一個字念sì,四聲,是等待的意思。沒關係,進入交大的第一天,我也和你們一樣,交大精神的第一個字就不認識。
不過相信在四年之後,它就會深深地刻在你的心底,更成了每個交大人的接頭暗號。大家在參觀「竢實揚華牆」的時候,可不要走馬觀花哦,碑上鐫刻著的可是交大的苦難輝煌和播遷之路。「竢實揚華牆」至圖書館一路是我校的人文景觀線,也被戲稱為交大的「傑出校友雕像長街」。這一條街上幾乎都是我校歷史上傑出校友的雕像。老校友們求真務實、嚴謹嚴格的科學精神為綠意盎然的交大校園又平添了幾分人文氣息,也激勵著一代代新交大人勤奮學習、再立新功。
犀浦校區大體上可以這樣劃分。一條交大河將校園劃分為了西邊的生活區和東邊的教學區,以西門正對著的大馬路為界,又將生活區劃分為了南區和北區。交大共有一到九教八棟教學樓,哎?你們可別說學長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一二四五六七八九教,至於三教在哪嘛……你猜!
從交大河開始,自南向北第一座橋是藍橋,玻璃搭配木板的橋面,別有一番韻味。從宿舍區過了藍橋,前面就是一號教學樓,左面緊鄰的則是二教。在接下來的四年裡,你們絕大多數的公共課就要在這兩棟教學樓進行了。二教前虹橋的美麗夜色可算是咱們交大的專屬元素了,很美很美。二教斜後方的水泥色宏偉建築就是四教。四教一層的大廳,是封存著交大121周年的厚重歷史記憶的校史館。學弟學妹們可以在館內看到諸如清光緒年間我校骨灰級學長的畢業證書等一系列非常珍貴的校史檔案。四教向南方向,正對著孫中山先生銅像的是五教,俗稱「考研樓」。
當大家有厭學情緒的時候,不妨入內參觀一下。你們會發現,備戰高考什麼的,完全都是浮雲。五教旁邊的就是六教,工科新生最常光顧的地方,很多基礎實驗室都在這裡,未來的你可能需要穿梭在各個實驗室中,用著中學從沒用過的試劑、儀器,探索著你的工科之路。六教再以南,靠近「竢實揚華牆」的最後一棟建築就是七教了,期末前夕開放通宵自習室的地方,是個複習的好去處。學長一定要提醒你們,如果你以為考上大學就輕鬆了那你一定想錯啦!你們很快就會知道,在交大,無論你幾點去自習室、圖書館,都會有奮筆疾書、鑽研知識的同學。青春燃燒的歲月,永遠都是用奮鬥作曲,用汗水作詞。
讓我們再回到交大河邊通向下一站,那便是交大人最喜愛的建築——半枕湖波的美麗圖書館。圖書館面朝綠地,四季花開,讀書學習時又能有粼粼湖面做伴。不少同學期末衝刺複習時,從圖書館向外望那麼一眼,一切疲倦便都隨之消殆。圖書館一層是信息化與網絡管理處,大家辦理上網業務的地方就在這裡了。二層至五層為藏書區,大家拿著「一卡通」就可以進入圖書館借閱書籍了。圖書館中可是有「鎮館之寶」的哦!1908年,清朝光緒皇帝給學校頒贈的《欽定古今圖書集成》一整套(共 10088卷),它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體例最完整的一部古代類書,現完整保存於我校犀浦校區的圖書館中。這麼好的條件下,是不是讓大家的學習欲望更加強烈了呢?
圖書館向北是八號教學樓。八教造型獨特,其中一半是建築與設計學院所在地,一半是人文學院所在地。八教對面那座紅磚配米色牆面的建築,就是最後一幢教學樓九教。九教古典式的設計風格,總能為我們帶來全新的視覺感受,是同學們看書自習的絕佳去處。利茲學院也坐落於此。另外,九教再往東門的方向,有一座嶄新的魔方形狀大樓,那就是我們學校的綜合樓,學弟學妹們可以在樓中找到學校的各機關部處。綜合樓的一樓的「學生服務中心」是學校貼心打造的「一站式」學生事務服務平臺,中心設有事務辦理、自助服務、休閒交流三個功能區,為廣大同學提供各種學生工作服務。學弟學妹們有困難,就去那裡啦!
綜合樓對面是新建成的電氣館和交運樓,以及抗震實驗室和工程訓練中心。這一片區裡面全是些國家級的實驗室,好高端有木有!
到這裡就介紹完了我們的教學區,大家是不是已經感受到了我們交大之「大」了呢?學長在這裡還要告訴大家一個校內交通福利。交大校園的主幹道上,循環行駛著被我們交大人俗稱為「小白龍」的「校園招手停」,學弟學妹們可以在固定的路線上隨時搭乘流動的環線電瓶車,方便快捷地抵達你在校園中的目的地,是不是很有愛呢?
兜兜轉轉,我們再來看看生活區。
生活區一共有宿舍樓30棟,其中天佑齋22棟、鴻哲齋8棟。天佑齋是用傑出校友、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名字命名,而鴻哲齋則是用曾三次出任我校校長的孫鴻哲的名字命名。天佑齋主要住本科生,鴻哲齋主要住研究生和留學生,名字都好貼切噢!
從宿舍樓走出不過幾步,就能看見飄香的飯堂。交大一共有四個食堂,一至三食堂在南區,四食堂在北區。靠在一、二、三食堂旁邊的是一、二、三生活服務區。而四食堂旁邊的,就是交大小春熙——北區商街。學長在這裡要特別向大家推薦被我們稱為「高富帥」的四食堂二樓和「白富美」的二食堂二樓餐廳。環境優雅,菜品精緻,價格平易近人。學弟學妹們可以在這裡自助選擇,刷盤計價。
南區和北區的分界處便是曾經舉辦過CUBA賽事的飛碟體育館了,而飛碟體育館旁邊便是你們即將進行軍訓的地點——體育場。籃球場、羽毛球館、體操館、健身房、真人CS場地,還有室內恆溫遊泳池,都集中在這一片區。先進的設備與寬裕的場地帶給你們多種多樣的選擇。倘若更嚮往一個自然清靜的運動場地,那麼朝著天佑齋一號樓南端走去,還有旱冰場、小足球場以及南區籃球場,就在附近的羽網中心燈光球場更是給小球類運動愛好者的福音。而你若是和我一樣鍾情於慢跑,可以選擇在寬敞大馬路上環校奔跑,在徐徐清風中與交大共呼吸。聽完這些,我想,在交大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鍛鍊方式對你來說一定不是問題。
交通大學怎麼能交通不便呢?除了有往返於犀浦校區與九裡校區的校車,南門外有直達九裡校區的119路公交,西門前方是犀浦動車站,更有地鐵2號線犀浦站。據說連接我校犀浦校區與九裡校區的成都地鐵6號線已經動工了,有軌電車也會很快修到西門。就出行而言,交大可謂是成都高校中最為便利不過的高校了。四年時光可貴,成都那麼大,大家可要去走一走。
軍事技能訓練是大學的第一門必修課,其中的成長只有讓你們自己去親身體會,學長只能溫馨提示,夏日的成都,紫外線不容小覷,所以你們一定要做好防曬防暑工作。多飲水,常備仁丹、藿香正氣水防止中暑,身體不適要及時打報告,教官哥哥們都是很善良的。
各大社團的招新一般是會放在軍訓之後的,當然軍訓之中也會有不少學長學姐來宿舍樓做宣傳。在我個人的觀點裡,社團活動和科技競賽是大學生活的相當重要的兩個環節,也是大學生活能否過得精彩的重要指標。交大各類社團種類豐富,如何選擇全憑學弟學妹們的興趣愛好,他們一定能組成你大學最美好最珍貴的回憶。但需要溫馨提醒的是,加入社團可不是多多益善哦,否則你會沒有足夠時間和精力投入學習的。
不知不覺,絮叨了許久,想必你們也聽累了。時間所限,我也只能就此打住。可是,親愛的學弟學妹們,我還想把我所知道的交大都一一講給你們聽。但是,開起頭來,我才發現,交大的故事,是永遠都講不完、說不盡的,更多的精彩,就等待你們自己去挖掘、去觀察、去尋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