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攝影|流蘇
歲歲清明,今又清明。倏忽間,爸爸離開我們已然七年又34天了。2589天,爸爸的音容笑貌,一直就在眼前,彷佛爸爸從未離開過我們。
時光如水,往事並不如煙。
爸爸是二野十七軍的軍人,戎馬一生,光明磊落。
爸爸是位孤兒。兩歲時,祖父母病死於闖關東的途中,後被同闖關東的一老鄉從東北歷盡千辛萬苦帶回了山東老家,被一位好心的遠房奶奶收養。天有不測之風雲,在爸爸七歲時,這位善良的奶奶也因病撒手人寰。從此,爸爸過上了沿街乞討、四處流浪的非人生活。一年四季,食不果腹,衣不遮體,腿上被惡狗撕咬的痕跡到處可見。冬天,若遇大雪天,家家門戶緊閉,一連幾天都討不到一點吃的,為活命,爸爸只能就著雪花吃一些幹樹葉和枯草根,就連花生皮之類的東西都用來充飢過……
1948年,濟南解放了,爸爸也迎來了他生命的春天——毅然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隨軍南下。先後參加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解放大西南戰役。在部隊,他英勇善戰,殺敵無數,屢建奇功,光身上負傷後留下的槍眼等疤痕,就達十餘處。後來,爸爸轉業到地方工作,直至離休。
解放前,爸爸一直過著牛馬不如的悽慘生活,是共產黨、八路軍給了爸爸第二次生命。爸爸由一個目不識丁的苦難孤兒,最終歷練成一位能文能武的軍隊幹部、黨的優秀領導幹部、經濟建設的開拓者。爸爸生前常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他,更不會有我們現在的幸福大家庭。經常教育我們,吃水不忘打井人,幸福不忘共產黨,任何時候都要做好人、做好事,要知恩圖報,不忘本。
爸爸雖是孤兒,但性情卻溫情、開朗和熱情。作為軍人的爸爸,性格就像像軍人一樣耿直、嚴謹和幹練。記憶中,一直以來我們的家庭生活可以用「團結緊張嚴肅活潑」來簡單概括。天地有大美,而爸爸給予我們的愛,則比天高比地大比海深。
爸爸給予我們豐裕的物質生活。
爸記得六、七十年代,還是計劃經濟,社會物質供應匱缺,人們生活普遍比較清貧。由於父母都是軍人,加之爸爸向來節儉,所以,在那個困難時期,我們的家庭生活水平相對來說還算是蠻豐裕的。記憶中,我們兩、三歲就有小三輪車騎,四、五歲就有了小皮鞋穿,從頭到腳毛衣毛褲呢絨襪。懵懂中還依稀記得,每天都被媽媽逼迫喝那種白色液體的魚肝油而不悅,悄悄地背著大人偷偷地吐掉(現在想來真是作孽,生在福中不知福啊)。可以說,衣食無憂且比較奢侈,套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出生就掉在了蜜罐裡。另外,那時候一些家用電器等奢侈品,在普通人的世界裡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而當時我們家擁有永久、飛鴿、小金鹿三輛自行車,所有的家用電器,從大件的電視機電冰箱到吹風機和電梳子等,早早的就率先擁有了。八十年代,爸爸先後給我們姐妹三人買了瑞士梅花、英納格和日本雷達牌名貴手錶,每塊表的價格達260—270元,幾乎相當於當時一個二十五級幹部全年的工資。別人常對爸爸說,「女兒家家的,早晚都要出嫁、是別人家的人了,給買那麼貴的手錶幹嘛,可惜了!」爸爸說,他小時候沒有享受到的東西,要加倍讓他的兒女們享受到。他說「手心手背都是肉,男孩女孩都一樣啊。」
爸爸給予我們富足的精神食糧。
爸爸從小沒有上過一天學,他的文化掃盲是在革命大熔爐裡完成的。爸爸一生都喜歡學習,羨慕和敬仰有文化、有學識、有才幹的人。小時候,記得我們的小畫書就有三大箱,無論是在軍區大院還是在後來的工廠家屬院,每到夜晚和周末,我們家裡就會擠滿孩子。家裡訂閱的《兒童畫報》、《少年文藝》、《人民文學》、《小說月報》、《收穫》、《讀者文謫》等書刊雜誌,以及購買的各種學習圖書資料,將我們家變成了家屬院的小小圖書館。還有國光牌重音口琴、七弦娛樂琴、紅棉牌吉他、泉花牌落地立體聲留聲機,以及羽毛球、桌球、籃球等,陪伴著我們度過了一個歡樂無憂的童年時光和青蔥的少年時代。
爸爸對我們高標準嚴要求。
從上幼兒園開始,爸爸就嚴格要求我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上學後鼓勵我們每個人都要爭當「三好學生」。記憶中,家裡客廳的一面牆上,張貼得滿滿的全部是我們所獲得的各種獎狀。紅彤彤、黃燦燦的一面牆,被爸爸命名為「紅牆」,還有我們工作後積攢的兩大抽屜的各種榮譽證書……這些,都是爸爸生活中最為炫耀的事情。
記得,我21歲入黨宣誓的那天,爸爸一高興,喝了不少高度的陳麯酒,這對從來沒有菸酒嗜好的爸爸來說,可是破天荒第一次。結果,在醉意朦朧中,不小心把他自己年輕時購得的那塊最鍾愛的歐米伽手錶給弄丟了(爸爸平生最喜歡擺弄和收藏手錶)。事後,爸爸居然一點都不懊悔。他說,他不心疼表,兒女的進步是對他最高的獎賞,兒女的成長是他最欣慰的事情,兒女成才是對他最好的回報。還說,這種獎賞和回報是世間任何有價的東西都換不來的。
還記得,有一年夏天,六七歲的弟弟跟院裡的小夥伴們在一起挖蚯蚓玩,弟弟不小心將一個大他兩歲的小哥哥的腦袋擦傷。爸爸知道後,第一時間將受傷鄰居家的小男孩送醫治療,幸好只是皮外傷,並無大礙。當晚,爸爸帶著弟弟拎著雞蛋紅糖奶粉水果親自登門向人家賠禮道歉,回來後將弟弟的屁股打得留下了深深的紅手印,又將弟弟關禁閉,令其面壁思過,並不允許吃晚飯,以示懲罰。弟弟雖然最小,又是獨子,但爸爸一點也不手下留情。鄰居知道後跑來說情,爸爸也無動於衷。爸爸說,雖然主觀上是無意的,但傷害到他人是客觀事實。如若不給予懲罰,就不會有深刻的教訓。凡事得舉一反三,任何時候都不能馬馬虎虎粗心大意,更不能得過且過自我原諒。做人,重要的是懂得反思、吸取教訓。
我們參加工作以後,爸爸的口頭禪是「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爸爸經常教育我們,在生活上要向最低標準看齊,在工作上要向最高標準看齊。在爸爸媽媽的言傳身教下,我們姐弟幾人均沒有讓父母失望。每當談論起我們兄妹,熟知的人無不樹起大拇指,對爸媽的嚴格家教,自然是讚不絕口。
爸爸給我們創造了活潑的成長氛圍。
從記事起,我就沒見爸爸發過愁。慈眉善目的爸爸整天笑容可掬,一天到晚樂呵呵,忙碌碌。經常給我們講他童年討飯時的悲慘經歷、戰鬥故事和剿匪軼事。還常常訓練我們列隊、走正步、跑步、做操,要求我們「站如松,坐如鐘,臥如弓,行如風」。爸爸說,男孩子要勇敢大氣、玉樹臨風,女娃兒須優雅嫻淑、亭亭玉立。指導我們學習整理內務,疊被子、打背包、洗襪子。喜歡跟我們一起做遊戲。如捉迷藏、指五官、掰手腕、老鷹逮小雞等。爸爸的口哨吹得特棒,口技堪稱一絕,那些平日耳熟能詳的動物鳴叫聲都學得惟妙惟肖,還會經常變魔術來逗我們開心。記憶中,爸爸的手心裡總能隨時隨地的變出糖果、鉛筆、橡皮、彈弓、毽子、摺紙、彈殼手槍、柳笛等各種各樣令我們欣喜的東西來。那時候,覺得爸爸像個魔術師,真神奇!而現在,覺得爸爸是那麼的溫情細膩,好慈祥!
爸爸給予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愛。
記憶猶新的是,小時候起床時,爸爸總是給我們掐表,開展競賽。誰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起床、穿衣服、整理好床鋪這系列的事項,誰就中獎,會被爸爸高高的舉過頭頂,我們稱之為「舉高高」;誰落後了,就受懲罰,會被爸爸抱著雙臂胳肢窩在原地旋轉,我們稱之為「轉圈圈」。若哪天誰要耍賴皮、偷懶不想起床了,就會被爸爸用捏鼻子、或是用雞毛撓耳朵等辦法騷擾得你立馬精神起來睡意全無,把那個害得你瞌睡打盹、哈欠連篇的困神讓咯咯的笑聲趕跑得無影無蹤……父母對子女最長情的愛,誰說不是朝夕相處的陪伴和無微不至的關愛呢。
爸爸言傳身教我們如何去愛人。
許是自己身為孤兒的緣故,爸爸對待乞討者,向來都是慷慨解囊,真情幫助,不僅僅是給予食物,更多的是送衣給錢。記得小時候在南方,爸爸會定期帶我們去孤兒院看望孤兒。除了帶些衣物食品、圖書玩具外,爸爸還會親手給孤兒院的孩子們理髮,給他們講戰鬥故事,經常帶我們一起做義工、獻愛心。爸爸還是位熱心腸的人,特別是離休後成了遠近聞名的「紅娘」,經他和媽媽牽線搭橋的婚姻就達二十多對……許是作為曾經的孤兒,爸爸才深知「家」的全部含義吧。
爸爸的愛好相當廣泛。
喜歡文藝,也酷愛體育。爸爸特別喜歡唱歌,最喜歡唱的歌曲是「解放區的天是明亮的天」、「下定決心不怕犧牲」、「學習雷鋒好榜樣」等,其實,這每首歌裡都隱藏著爸爸的心情、心性和性情。爸爸對籃球、桌球情有獨鍾,對象棋和跳棋頗有研究,還寫得一手漂亮的鋼筆字和毛筆字。爸爸擁有戰鬥英雄、剿匪英雄、學習少數民族語言的標兵和部隊英模等多種榮譽光環,他的先進事跡曾被《解放日報》報導過。
爸爸還熱愛大自然,喜歡養花、種樹、養魚。記得小時候家裡的院子裡有兩個大花壇,因為媽媽喜歡養花,所以花壇裡種滿了各種月季,有雪山、黃和平、粉面桃花、伊莉莎白女王等。院子裡有兩棚葡萄架,夏天遮蔭,秋天結果,一串串綠色、紫色的葡萄,晶瑩剔透、芳香誘人。院子裡還種植了香椿樹、桃樹、杏樹以及櫻桃樹,唯獨櫻桃樹上的櫻桃,我是一次也沒有吃到過,因為不等成熟,就讓捷足先登飛到院子裡覓食的嘰嘰喳喳的麻雀早早地大飽了口福,爸爸對此卻很高興。說,「這也是麻雀的家嘛,有麻雀光顧,多有生氣,這才是和諧自然美好的生活呀。」院子外大門口的兩邊,則種植了一些雞冠花、一串紅、美人蕉、劍蘭和一排冬青,一年四季,都是那麼生機勃勃詩意盎然。爸爸還有四個大魚缸,是那種絳紅色的泥瓦缸。每個魚缸的直徑都在一米左右,飼養了大大小小几十條金魚。有龍睛、獅子頭、望天、五花、珍珠、水泡等品種,魚缸裡面長著一層厚厚的墨綠青苔,每當春末夏初,金魚甩子後,把大魚撈出來,將魚卵放在太陽下照曬,等孵出小魚成活後,爸爸便撈出一一送給左鄰右舍和親朋好友。爸爸還特別喜歡養鴿子和貓咪、小兔子等小動物,唯獨不喜歡養狗,對狗向來厭惡和懼怕。我想,這一定緣於舊社會童年的爸爸乞討時被惡狗追咬的永不磨滅的苦難經歷吧。
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助人為樂,是爸爸一貫倡導的生活作風。
記憶中,爸爸的一雙襪子,襪底縫補得都成了加厚的鞋墊了,還捨不得丟掉。他經常把「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句話掛在嘴邊上,身體力行的同時,也要求我們吃飯不能剩一顆米粒,衣服襪子破了,自己動手學著縫補,衣褲鞋帽,大的穿小了再傳給弟弟妹妹接力穿。爸爸對自己很苛刻、對子女從不嬌慣,但對他人卻是那麼的慷慨和大方。七十年代初,他將自己的一萬元積蓄,無償地捐獻給老家的公社大隊購買了兩輛拖拉機。還記得,有一年大年三十的晚上,將媽媽為他準備過年穿的嶄新高檔毛呢衣服,悄悄地送給了孤寡五保戶老人……
七十年代時,家裡就有獨立的水衝衛生間,但家屬院依舊是公廁。記憶中,公廁的打掃大都是爸爸主動來承擔。那時,我們不理解,捏著鼻子站得遠遠地觀看,對爸爸的舉動感覺很丟人,而爸爸只是說,「廁所其實不髒,真髒的是人的思想」。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慢慢懂得了爸爸的話語,長大以後,清掃家屬院公共廁所的事宜,就由我們姊妹幾個接替過來……還有,冬天大雪過後的清晨,通往每家每戶門前的那一串清掃後留下的清晰腳印,不用猜,一定又是爸爸的傑作。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當我們姊妹幾人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爸爸堅持不講究門當戶對,只要人好這一條就行。也許,爸爸是軍人出身,所以他傾向於給女兒們也找軍人作伴侶。按照爸爸的邏輯推理,軍人有三好:有文化思想好,體格達標身體好,軍餉較高經濟好。所以,我與姐姐在爸爸的堅持下均嫁給了軍人。令我感動的不是爸爸為我們立下的這些擇偶條件,而是在七年前送別爸爸走後的那個下午,先生第一次對我說出了這樣的一件事。先生說,當年爸爸單獨找他談話時說的那句話,他終生難忘——「我這丫頭脾氣大,很倔,但人好、善良,聰明又勤快,你一定得做好心理準備才行」……爸爸呀,您這句預防針樣的話語,讓我一輩子都被愛包容著、始終處在幸福之中,對準女婿,您先強調女兒的缺點,這是何等無私又極其聰明、偉大的父愛啊!
爸爸,我親愛的爸爸,我們想念您!
往事如煙,卻歷歷在目。昨日的溫馨,猶在眼前,甜蜜的回憶,夢幻迷離。此時,那掛在菊瓣上的微笑,似一柱清香,為虔誠的心兒點燃,嫋嫋升騰起幾多溫柔,幾多甜蜜,幾多眷戀。我情不自禁地伸出雙手,斂幾縷花香,輕輕置入我空洞落寞的行囊,惟有秉承爸爸的品性,繼續懷揣感恩一路前行。
生生不息,一切在悄無聲息中開始,又在靜默中輪迴。誰說失去的就不存在?只是,我們應當努力去學會淡忘痛苦,學會珍惜擁有。在愛中生存,亦在愛中消亡。落淚,只是為了懷念與感恩;落雨,亦或是為了那份灑脫;落紅,零落成泥香如故,或許才是賦予萬物生命新的真正內涵吧。
爸爸,您離開我們七年了,可我們覺得您一直就在我們身邊,須臾不曾離開過,您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現在我們面前,仿若昨日。
只是,當我們張口呼喚您時,卻再也聽不到熟悉的應答;當我們伸出雙臂想擁抱您時,才發覺早已空空如也……
但是,我們仍然能觸摸到您的溫暖,依舊能感覺到您的力量,照常能體會到您的慈愛……
每年清明,我們都會聚集到您的墓前,依舊像過去依偎在您的跟前一樣,滔滔不絕地向您叨叨在外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
間或,我們還會延續咱大家庭慣常的民主、寬鬆、親切、幽默、和諧的諸多優良傳統,每每說到動情處,您的兒孫們總會不約而同、異口同聲地說道,「嗯,老爺子若聽到這話兒,一定又會樂得哈哈大笑啦……」
爸爸,我們說著、笑著,眼眶禁不住溼潤了;我們回憶著、懷念著,溢出的淚花卻被上揚的嘴角接住了——是的,我們笑了,含著淚光微笑——
為爸爸您給予了我們生命,感恩的笑!為今生能成為爸爸您的兒女,欣慰的笑!為爸爸您賦予了我們為人善良、正直、誠實、勤勞等尊貴的品性,感動、感謝的笑!
生活就是這樣,記憶的閘門一旦打開,就會一瀉千裡、不可收拾——爸爸的善良正直、溫柔慈祥,爸爸的勤勞節儉、樂善好施,爸爸的舉手投足、種種過往,象放電影一樣,一幕幕閃現在眼前,那麼近又那麼遠,那麼親又那麼疼……
爸爸,說悄悄話,平日裡,當看到別的老人含飴弄孫時,我們會突然流淚;當外出遊玩享受美景美食時,我們會悄悄流淚;當舉家團圓其樂融融時,我們會無聲流淚……
爸爸,說真話,今天我們通過雲祭奠來看望您,真的真的沒有流淚!因為我們覺得您一直就在我們身邊不曾離開,我們依然口無遮攔地與您無話不談;依舊如往昔般繼續與您調侃嬉鬧……
爸爸,若說上帝虧欠我們,那也是緣於時間太短,歲月無情!讓我們不能再圍坐在您的身旁陪伴您、繼續聽您講那過去的老故事……
爸爸,說實話,上帝不虧欠我們!他讓我們今生相遇、讓我們有幸成為您的兒女、幸福無比,此生足矣!
爸爸,溫馨的回憶使我們重新溫習了您帶給我們終身難忘的感動,也再次體會人世間的愛心與溫暖,使我們懂得世事無常人生苦短,懂得了情感的珍惜和生命的珍貴。
爸爸,您讓我們明白,曾經真正愛過、被愛過,生命便不存在遺憾;只要心中有愛,人生就永遠是美麗的春天。
爸爸,我們撫摸著那一枚枚因歲月久遠而黯然失色的各種紀念章,仿佛看到您在淮海戰役中衝鋒的英姿,在渡江戰役中矯健的身手,在解放華中南戰役中拼殺的聲音,在解放西南戰役中匍匐的身影……
在各種戰役中,您英勇善戰、殺敵無數,您用身上十餘處負傷後留下的傷疤換來了數枚令人仰慕眼饞的軍功章!但您的這些軍功章我們從未見過,只是生前給我們講戰鬥經歷時聽您輕描淡寫的提到過,直到您去世後,我們才在您的檔案裡目睹了這珍貴的歷史記錄!
爸爸,若不是七年前的清明節前夕,在「山東省老戰士紀念廣場」刻錄您的名字需要提供組織部門的相關證明信函的話,怕是我們永遠都不會、也沒有機會、更不可能看到這些躺在歷史煙塵中的軍功章……
爸爸,您平日總愛說,飽滿的谷穗不抬頭風兒也繞道走。那時,小學生的我們只理解前半句,不就是謙虛不驕傲嘛!而後半句,我們現在明白了!
回憶起您之所以在五七幹校「勞教」蹲牛棚時,依舊談笑風生、苦中作樂,不就是在用行動告誡我們——人,必須有力量才能抗擊風浪;人,只有有份量風言風語才會繞道而行。不是嗎?!
爸爸,您一輩子對名利看得都是那麼風輕雲淡的,軍功章在您眼裡就是一普通物件而已。媽媽說,您早就當禮物拿給別人玩耍去了,唯獨沒有給您的兒孫留下當炫耀的資本。
爸爸,時至今日,我們才真正懂得了您常常掛在嘴邊上那句話的全部深刻含義,也才明了您對我們這種言傳身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若泉水一樣清澈、純淨、甘甜、源源不絕的深沉厚愛……
爸爸,您雖然沒有給我們留下什麼物質遺產,但是,僅這些浸染著血與火的軍功章、紀念章,足以讓我們的精神世界富可敵國。
爸爸,如果說我們是幸福的,那也是您這一代人用鮮血和汗水換來的!如果說我們留有遺憾,那就是您沒有等到我們退休以後的全身心的照料和疼愛!
爸爸,您和您的戰友們,苦過了,拼過了,付出了,唯獨沒有想得到過什麼!
您們對國家的愛,對民族的愛,對人民的愛,對社會的愛,對家庭的愛……種種愛,是我們這些子孫所無法比擬和企及的!您那一代人的愛才是大愛!大愛無疆啊!
爸爸,對您最好的紀念和懷念,竊以為就是傳承和光大您那個時代所提倡和擁有的這種既平凡又偉大的愛!既瑣碎又無私的愛!
透過迷濛的淚眼,我仿佛看到爸爸的軍功章,在閃閃發光;還有那補丁摞補丁的衣物,在綿軟的嘆息;爸爸流韻的口琴,在錚錚鳴響;爸爸給我們做的小彈弓、木頭手槍和五顏六色的雞毛毽子,在靜默的撫今追昔。新華社記者拍攝的爸爸那張一尺二寸的彩色照片,英俊瀟灑,笑意融融,依舊在溫情脈脈地注視著我們……
那個沿街乞討、浴血奮戰的身影,那個在機器旁與工人一同揮汗如雨、在五七幹校苦中作樂、在平淡生活中崇尚真善美的爸爸,永遠是我們生命中的一盞長明燈。
爸爸,我們的體內不僅流淌著您的血液,還傳承了您的品性和愛好。爸爸,說好了,來生,我們還要繼續做您膝下最疼愛的兒女!
春暖花開,又見清明。
爸爸,春天來了,您放心吧!我們正在希望的路上,與愛結伴而行!願您老人家在天堂也有春天,也能聞到百花香的味道;願您在天堂幸福安康,沒有病痛的煩惱;願您在天堂福佑您的兒孫們,笑對生活,一路歡歌……
福壽園,高山流水環繞,四季花草相伴。爸爸就長眠於莊嚴肅穆的「山東老戰士紀念園」的一片蒼松翠柏之中……
祝願爸爸您——天堂安好!幸福吉祥!
世上有一種愛,叫天長地久的思念。
爸爸,我親愛的爸爸,我們想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