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Nishith Shah
我自2013年開始從事教育工作,2018年獲得了開辦中印學院的正式資質。我之所以成立中印學院,是希望通過教育和文化交流在中印之間架起橋梁。我們主要開設漢語課程和中國畫、中國哲學等方面的短期文化培訓項目。目前,中印學院擁有四名全職教師和三名訪問教員,共培養了300多名學生,目前正在參與課程的學生有25人。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印度實行了封鎖措施,今年3月21日,莫迪總理又宣布了全國宵禁政策。中印學院迅速採取應對措施我們不得不把常規的線下教學轉移到線上進行。作為一所學校,我們始終堅持建立和維繫師生之間的紐帶,我們不能讓任何事情妨礙學生的學習,同時也要保證學校所有人員的安全。
線下課堂學生數量往往會更多,所有學生同坐在一間教室裡,年齡從10歲到40歲不等。線上課堂很難組織成這麼大的規模,於是我們減少了每個課堂的學生人數,這樣就能保證所有學生都得到足夠多的關注。此外,線上課程的時間太長容易讓人疲倦,我們也採取了一些辦法,比如縮短每節課的時長。封鎖政策還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如何繼續授課?如何保證學習和過去一樣有趣?如何維繫師生之間的紐帶?此外,學校管理、舉辦活動、檢查作業、組織考試等方面也面臨挑戰。
2019年中秋節,Nishith Shah與他的學生參觀孟買的歷史遺址坎赫裡石窟,聽同行的中國朋友分享童年關於中秋節的故事、講述嫦娥的傳說。
為了克服疫情帶來的這些困難,我們決定向數位化教學轉型。中印學院重新設計了教學方法和教學工具,組織了線上的互動課程,儘管物理空間上的距離無法消除,我們還是創造出一個和過去的線下教學同樣有趣的學習環境。我們還設計了各種練習、活動和學習材料來配合線上教學。
去年中秋,我們參觀了孟買的歷史遺址坎赫裡石窟,聽同行的中國朋友分享童年關於中秋節的故事、講述嫦娥的傳說。我們的學生享受了一頓「團圓」午餐,品嘗了傳統的中國月餅。之後,他們又分成小組,分享各自的感受。就目前的現實狀況來看,老師和學生還無法面對面授課,但我們的熱情依然高漲。為了讓漢語學習更有趣味,人人都能參與,我們組織了線上遊戲,比如「猜漢字」「選出對的詞」。我們也製作、分享了有關文化體驗的視頻,發布在YouTube平臺的Chinichashma帳號上,通過這些視頻,中印學院的學生很好地掌握了有關端午節的知識。
我們使用的數字平臺很多:Zoom用來組織線上課堂教學,微信和WhatsApp用來和學生保持聯絡,DingTalk用來登記考勤。這些平臺其實在疫情發生前就已經存在,疫情只是加快了我們對數位技術的使用。
我們也在盡最大的努力保持中印學院的傳統,其中之一就是取名儀式。我們認為,擁有一個所學語言的名字可以讓學生與這門語言的情感聯繫更為緊密,所以每當我們的學生完成第一個學期的課程,老師就會根據他們的個性特點為他們取個中文名。不久前,我們剛剛為一批學生舉行了結課儀式,並為他們組織了中文名的取名儀式。
中印學院的印度學生學習書法。
過去我們會把學生召集在一起,用中國書法在紅色的紙上寫下他們的名字,這既是好運的象徵,又代表一個新的身份。今年,我們把活動改在線上舉辦,用很美觀的方式展示了給學生們的中文名和這些名字的含義。Kalpit是我們的學生之一,他是從事研究工作的,給他的中文名叫「書偉」(意為「偉大的書籍」)。Kalpit認為這次取名儀式非常特別,經過這次活動,他感覺自己和中印學院以及中國都更親近了。另外兩名學生Karan Gala和Aksha Dedhia覺得取名儀式很打動人,他們很感謝老師費時費力給他們取了合適的中文名。看到我的學生這麼喜歡他們的中文名,我真的很自豪。這次線上的取名儀式舉辦得非常成功。
組織這些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的學生不僅學到中文這門語言,而且能和中國的文化產生共鳴。過去三個月,我們舉辦了多場網絡研討會,研討的話題涉及孔子、漢字和普通話介紹等,每次研討會的時長在1到2小時之間。除了中印學院的老師外,我們還邀請了相關領域的專家和研究人員參與研討會,比如德國蒂賓根大學的羅賓·貝奇先生、《印度時報》的前記者卡爾皮特·曼奇卡先生等。每場研討都設有開放的問答環節,我們非常鼓勵研討會的參與者給出反饋,這也是他們持續學習和追求進步的機會。讓我們感到充滿動力的是,不止是孟買的學生和中文愛好者,印度其他地方的人也給了我們積極的回應和振奮人心的反饋,我們會把網絡研討會繼續辦下去。
此前,只有孟買的學生能夠參加中印學院的教育項目,如今通過線上授課更多地區的學生都能參與進來。線上教學確有其優勢,節省了師生之間的溝通時間,學生在家學習也很方便。當然,新的挑戰也是有的,準備教學材料就是其中之一。要保證線上課程的教學效果,老師們得花更多時間備課。因為視覺輔助手段能幫助學生學得更好,他們製作了包含大量圖片的課件。我們也採用了測驗、角色扮演遊戲和小組展示等方法來保障線上課堂的互動性。這次團隊裡的年輕老師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他們把新技術運用得相當好,因此中印學院向線上教學轉型的過程也順暢了許多。
雖然我們很想念和學生面對面的時光,但對於全新的環境,我們也適應得很快。我們的動力源自《論語》中的這句話:「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意思是「學習永無止境,教書育人不知疲倦。」這也是我們中印學院十分珍視的一句格言。
本文作者Nishith Shah為漢語教學機構「中印學院」的創始人。
以中印為方法 以世界為目的
From China and India to the world as a whole
www.chinaindiadialogue.com
微信號:China-India-Dialo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