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卡地。南京路步行街(Nanjing Road Walkway),位於上海市黃浦區境內,西起西藏中路,東至河南中路,全長1033米,路幅寬18—28米,總用地約3萬平方米,建成於1999年9月20日。
南京路步行街採用不對稱的布置形式,以4.2米寬的「金帶」為主線,貫穿於整條步行街中,「金帶」上集中布置城市公共設施,如坐椅、購物亭、問訊亭、廣告牌、雕塑小品、路燈、廢物箱、電話亭等,並設有34個造型各異的花壇。
南京路步行街的標牌。2019年,商務部印發《關於開展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開展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工作。
上海必打卡的地方。外灘(英文:The Bund;上海話拼音:nga thae),位於上海市黃浦區的黃浦江畔,即外黃浦灘,為中國歷史文化街區。1844年(清道光廿四年)起,外灘這一帶被劃為英國租界,成為上海十裡洋場的真實寫照,也是舊上海租界區以及整個上海近代城市開始的起點。
陳毅廣場位於上海市南京東路外灘,廣場中央矗立著新中國第一任上海市市長陳毅的塑像。陳毅塑像坐北朝南,用青銅澆注,高5.6米,底座用紅色磨光花崗石砌成,高3.5米,塑像再現了陳毅同志視察工作時的典型姿態。陳毅廣場湧泉位於陳毅塑像南面,它的造型是外周正方,內圈橢圓的現代化噴水池。陳毅廣場一個世紀前這裡是英國駐華總督巴夏禮的紀念銅像。
外灘夜景。外灘全長1.5公裡,南起延安東路,北至蘇州河上的外白渡橋,東面即黃浦江,西面是舊上海金融、外貿機構的集中地。上海闢為商埠以後,外國的銀行、商行、總會、報社開始在此雲集,外灘成為全國乃至遠東的金融中心。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8月,外灘隨交還上海公共租界於汪偽國民政府,結束長達百年的租界時期,於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擁有正式路名中山東一路。
外灘夜景。五糧液的宣傳很多。
外灘夜景。五糧液的宣傳很多。
外灘夜景。
上海城隍廟位於上海市黃浦區方浜中路,為「長江三大廟」之一。城隍,又稱城隍神、城隍爺。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
上海城隍廟坐落於上海市最為繁華最負盛名的豫園景區,是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風雨滄桑,朝代更迭,上海城隍廟也歷經興衰。
復旦大學一角,很多高考學子的夢想。復旦大學位於上海市,是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國家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是一所國內頂尖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