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合就是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國家為了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而設置的醫保福利制度,新農合實施的是預繳政策,今年要繳納明年的費用,保險生效期也是明年,普遍來說,每年新農合繳費時間都是從9月份持續到12月中下旬,這也就意味著到現在為止,新農合繳費已經接近尾聲了,還沒繳費的農民朋友們要抓緊時間繳費了。
現在新農合繳費很方便,通過手機就能足不出戶在線繳費,不過由於我國新農合繳費實施的是「自願」原則,一些覺得自己身體狀態不錯的人,就抱著僥倖心理不願意繳費,想著等到自己身體發出預警信號的時候再去繳費會更合算,但是我不建議大家這麼做,農民朋友一旦錯過繳費期,也將會錯失3大福利待遇。
第一,不能享受住院報銷待遇
2020年,新農合醫保繳費提高了30元,每人每年繳費標準漲至280元,一些家裡人口多繳費負擔重的人,可能會放棄給身體康健的家人繳費,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很多災難和疾病是我們無法預料的,如果你真的生病住院了,又正好沒有繳納新農合,那麼全部的醫療費都需要自己承擔,現在藥品和檢查費很貴,基本只要住院,少則要花費成千上萬元,多則要花費十幾萬,不少人會因為看病費用太貴而放棄治療,可是如果繳納了新農合醫保的話,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能達到70%,確實能減輕農民看病的壓力,所以用280塊錢買將來一年的保障還是非常值得的。
第二,不能享受門診報銷待遇
2019年5月13號,國家醫療保障局和財政部聯合下發《關於做好2019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實行個人或者家庭帳戶的,應於2020年底前取消,向門診統籌平穩過渡。因此,實現門診統籌這將是2021年新農合醫保發展的趨勢。目前呢,已經有山西省實現了門診統籌的管理辦法,從政策上來看,報銷比例很高,「甲類項目」能報銷60%,「乙類項目」能報銷50%,但是一年之內門診報銷是有限額的,一年累計最高支付限額200元,每日每次最高支付限額50元。我預計,其他省市也會採取同樣的辦法,但在限額方面可能會有不同的規定。所以如果不繳繳納新農合費用的話,將來在門診產生的費用也沒有辦法報銷。
第三,不能享受政府補助金
今年新農合個人繳費標準是每人每年280元,國家補貼標準是每人每年不低於550元。我看很多網友留言,每年都說政府有補貼,但是自己根本沒見過補貼的費用,補貼就是欺騙普通百姓的幌子,這肯定是錯誤解讀,政府的補助金不會直接發放到農民手中,而是繳納到了醫保統籌帳戶中,只有統籌帳戶有足夠的資金,才能確保提高百姓的住院報銷比例,確保報銷的資金能按時足額發放到患者手中。但是如果個人不繳費的話,也不能享受政府的補助金,也會影響醫保統籌帳戶資金的充裕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