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十/上觀新聞客戶端
2017-08-24 11:19
「一中同表」固然有理想情懷,但贏不了選舉也是枉然。退一萬步說,如「一中各表」能奪回執政權,總比「臺獨」當權強。
8月20日,國民黨在臺中召開第20屆全代會,吳敦義正式就任國民黨主席。這幾年來,國民黨在島內選舉中連續慘敗,黨內宮鬥不斷,又適逢臺北舉辦大學生運動會,島內真正關注國民黨全代會、關注吳敦義當主席的人並不多。然而,吳敦義在全代會上的講話、國民黨的新黨綱還是在兩岸引起議論。
議論之一,吳敦義在講話中引述他所理解的「九二共識」內容,意在突顯他一直強調的「一中各表」。聯繫他競選及當選後的多次講話,「一中各表」已是他對兩岸關係定位的主軸。
議論之二,吳敦義把馬英九時代的「不統、不獨、不武」寫進國民黨政綱,雖有「馬規吳隨」之便,但寫進黨綱,卻是把馬英九的投機方法論變成了國民黨的指導思想,使國民黨變成了「不統」黨。
議論之三,吳敦義的新黨綱取消了洪秀柱時期深化「九二共識」「一中同表」、兩岸籤訂「和平協議」等內容,轉之以兩岸「和平願景」來取代,降低了國民黨的兩岸關係發展目標。
吳敦義的兩岸論述,相對於馬英九,特別是洪秀柱,確實有較大倒退,令人疑慮。
然而,吳敦義以大比例票數當選黨主席,他被譽為國民黨內目前最令民進黨「忌憚的人」,他作為土生土長的臺灣人有基層動員能力。
吳敦義對兩岸論述的堅持,說明他對臺灣社會有他的理解,對國民黨的重新崛起有他的盤算。這次國民黨全代會以「革新、團結、重返執政」為口號。面對黨內山頭林立、泛藍分裂,革新、團結談何容易,唯有「重返執政」目標才可能凝聚泛藍人心。所以,
吳敦義領導下的國民黨如何打贏2018年的島內縣市長選舉,才是國民黨在目前這個谷底奮起的關鍵。國民黨要選舉,當然要總結上次「九合一」選舉潰敗的教訓。國民黨內部是如何檢討的,我們不得而知。但從吳敦義目前的兩岸論述看,他或許認為上次選舉兩岸關係議題並未成為選舉主軸,臺灣民眾並不關心候選人的兩岸主張,國民黨的兩岸強項在民進黨的「抹紅」下甚至成了負資產。「大陽花」運動後,臺灣年輕人的「臺灣主體意識」在增強。所以,以保守的兩岸論述,以「各表」來突顯「臺灣主體性」,是爭取選票的保證。用心可謂良苦。
然而,
吳敦義必須知道的是,「臺獨」勢力正是在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的條件下集結壯大的。「三不」使臺灣成為一個「臺獨」病菌滋長的溫床,時間越久,繁殖越快,聚集越多,最後成為國民黨潰敗陷落的沼澤地。把「三不」作為政綱的吳敦義,能反得了「臺獨」嗎?國民黨能爬出這片「臺獨」的沼澤嗎?而當民進黨的「尾巴」,顯然也是不可能爭得「天然獨」們的選票。
吳敦義在講話中歷數蔡英文執政的失敗。其實,蔡英文多數政策的失敗就是受制於她的固有兩岸觀,根源就在她的兩岸政策。她越失敗,島內民眾就越知道兩岸關係的重要。最近藍綠民調都顯示島內認同「中國人」的比例在上升。特別是曾自稱「墨綠」的柯文哲因舉辦「雙城論壇」而民調大升。吳敦義能漠視這些民心的變化嗎?
國民黨是2018年島內選舉的當事人,吳敦義要採取他認為能勝選的論述、手段,別人無需從旁指點。「一中同表」固然有理想情懷,但贏不了選舉也是枉然。退一萬步說,如「一中各表」能奪回執政權,總比「臺獨」當權強。只是吳敦義要牢記的是,沒有「九二共識」這個共同的政治基礎,就沒有兩岸兩黨的持續交流。
也許,
我們應該給吳敦義更多的時間,讓他從容地進行黨的改造創新,讓他從容地布局明年的縣市長選舉,看他如何凝聚黨心團結泛藍,看他如何收復失地。我們希望吳敦義領導的國民黨能重返執政。但是,兩岸統一是一個艱巨複雜的工程。歷史證明,我們不能把這個歷史重任寄希望島內某個人、某個黨。在島內各種政治力量快速發展變化的今天,我們還是要立足大陸自身的發展,團結各種可能團結的力量,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原題為《能否給吳敦義更多的時間,看他如何凝聚黨心、布局明年臺灣縣市長選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國民黨,吳敦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