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懷民退休前最後的作品《雲門舞集與陶身體劇場交換作》來杭

2020-12-23 浙報融媒體

雲門舞集和陶身體劇場,這兩個名字在喜愛舞蹈的觀眾心中一定不陌生。作為亞洲最傑出的現代舞團和中國當代藝術的先鋒力量,雲門舞集和陶身體劇場一直引領著舞蹈界往更高的方向發展。

11月26日下午,三位國際舞蹈大師——林懷民、陶冶以及鄭宗龍出現在杭州大劇院,介紹《雲門舞集與陶身體劇場交換作》這部舞作舞臺劇的臺前幕後。

11月29、30日,林懷民、陶冶以及鄭宗龍將攜交換作重磅亮相杭州大劇院。這部《交換作》由三部作品構成,林懷民所編創的《秋水》,雲門舞集接班人鄭宗龍編創的《乘法》,陶冶編創的《12》。《交換作》由臺灣雲門舞集、北京陶身體劇場共同完成。

鄭宗龍說,這次《交換作》的靈感來自於在臺灣淡水的一次促膝長談。「我和陶冶見面以後,一見如故,一個上午抽掉了7支煙。我們談論了很久,相見恨晚,陶冶說,不如你給我們陶身體劇場編一支舞吧,我說,那你也給雲門舞集創編一支吧。」

這才有了這一次的《交換作》。這個大膽的提議,也得到了林懷民的贊同和讚賞,以至於,他還要「加入其中」。

林懷民在2015年創編的《秋水》,是這部特殊而神秘的作品的內在「橋梁」。林懷民說,京都秋日的溪流給了他瞬時的靈感,他說:「看到秋天的水安靜地流著,上面浮著紅色的葉子,我就想我要來編這支舞,叫做《秋水》。五位雲門最資深的舞者來跳,跳完這一支舞,他們的一些人,就要永遠離開雲門的舞臺了。」於是,林懷民將那「夕陽無限好」的境界化為冥想的寧靜之舞,既有長者對後進的提點,也在其中看到了華人現代舞藝術的新穎氣象。

陶冶編創的作品是《12》,他的作品一直以序號數字命名。陶身體劇場如傳奇般地發展,亦伴隨著「數位」系列的不斷延異與拓殖。八月炎夏,陶冶赴淡水的雲門劇場與雲門舞者一同工作,期間不斷的自問、探解,在身體之內重建身體,在動作之中解構動作,成就了作品《12》。這固然是跟陶冶工作的雲門舞者人數,靈感卻來自瑞典山頭所見快速流動的彩雲。陶冶以變化多端的動作挑戰雲門舞者,呼喚記憶中的流雲。

2020年起即將接任雲門舞集藝術總監的鄭宗龍,他的作品向來都不只是眼睛的「觀看之道」,而是可以用耳聆聽,可以手舞之、足蹈之的全心全情的投入。而這一次,鄭宗龍為陶身體舞者新創的《乘法》,正是要試圖建立一種「加乘」的模式,將自身的動作方法化為血液養分,注入陶身體舞者的身體,創作出生猛繽紛的作品。林懷民說,「舞者把身體折來折去的,就像在摺紙一樣。」

每支舞蹈結束,都有十五分鐘的幕間休息,一場一場越來越內斂平靜,雲門與陶身體都不僅僅只是舞蹈團和作品,背後所蘊含的人文精神會同那些被不斷打磨著的關於「動和靜」的魅力一起,不斷往下延續。

陶冶說,自己一開始把這次創作想得很「浪漫」:「世界上沒有比雲門更幸福好的舞團了,雲門劇場附近有山有海,非常安靜,周圍非常原生態,還有粉色的夕陽。沒想到,在創編的時間裡,一直足不出戶,沒日沒夜地排練練舞,一直在趕時間。」

鄭宗龍說,自己因為這次機會,在陶身體劇場裡結交到了9位特別好的朋友,這是他在之前「沒有想到的。」林懷民則指出,「雲門從來沒有那麼大的團體出去演出過,以前哪怕出國演出,最多也是35人,這次兩團合起來一起演出,是很大約50人的團隊,大家想,光酒店住宿就要佔幾間房?為了這次演出,我們要停掉下半年所有的演出。」

這是林懷民最後一次執掌46歲的雲門了,五位最年長的雲門舞者隨著最後一次演出,其中幾位也同林先生一併退休,秋日的京都漂著紅葉的緩緩溪水化為寧靜,舞者們仿佛樹一般地紮根在地面以下,在用他們的生命表達每一刻的沉穩與靜謐,令人愉悅而安心。

早在2年前來杭州時,林懷民就說過,自己會在2019年12月31日退休(今年他72歲了)。這也是林懷民在12月31日隱退前最後一次演出。他是很喜歡杭州的,10年裡來過6次杭州,他記得清清楚楚。「有可能這是我跟大家最後一次見面了」,他對著杭州的劇迷說。

他說自己很喜歡杭州,這裡乾淨又有人文氣息,如果退休了要找個地方養老,杭州會是首選。唯一的缺點是,「這裡太好了,所以遊客越來越多了」。

談及退休以後的生活,林懷民顯得特別輕鬆:「有可能在家『刷劇』。我前幾天剛剛看了《長安十二時辰》和《那年花開月正圓》,看《我和我的祖國》的時候被張譯的《相遇》打動,現在正在『補』張譯的作品。」他轉而問身邊的鄭宗龍和陶冶:「《少年的你》你們都還沒看過嗎?我之前去演出的時候已經跑去電影院看過了。」

他說自己很高興,創立了46年的雲門舞集,現在有了新的掌門人——鄭宗龍,「這不是一次告別演出,而是年輕的新舞者給雲門賦予新的內容。」

《雲門舞集與陶身體劇場 交換作》

11-30 19:30

地點:杭州大劇院 歌劇院

票價:1080、880、680、480、280、180元

作品:

林懷民 為雲門資深舞者編作《秋水》

陶冶 為雲門舞者編作《12》

鄭宗龍 為陶身體舞者編作《乘法》

相關焦點

  • 林懷民獻上退休之舞——《雲門舞集與陶身體劇場 交換作》
    備受尊崇的編舞家林懷民今年年底將從他創辦的雲門舞集退休,告別之際他所推出的最後一套節目——《雲門舞集與陶身體劇場
  • 《雲門舞集與陶身體劇場 交換作》主創見面會
    12 月 20、21 日晚,《雲門舞集與陶身體劇場 交換作》將重磅亮相江蘇大劇院。12 月 17 日下午,雲門舞集和陶身體劇場的靈魂人物——林懷民、陶冶,走進江蘇大劇院 · 愛藝空間出席主創見面會,現場與觀眾、媒體進行了一場輕鬆愉悅的交流,分享了兩大舞團聯手合作的臺前幕後,為本周五起《雲門舞集與陶身體劇場 交換作》的正式演出提前做"熱身"。
  • 「雲門舞集」遇上「陶身體」
    林懷民(中),鄭宗龍(左),陶冶(右)攝影劉振祥作為享譽國際的華人編舞家,林懷民將於今年底退休。退休前,林懷民帶著一部特別的作品《交換作》來到濟南,與泉城觀眾見面。《交換作》既是林懷民退休前策劃的最後一部作品,也是雲門舞集與陶身體劇場兩大超級舞團的合作,還是林懷民、陶冶、鄭宗龍三位國際級編舞家在時空和理念上對舞蹈的探尋。19日晚,省會大劇院舉行雲門舞集與陶身體劇場《交換作》主創見面會,三位國際級編舞家林懷民、陶冶、鄭宗龍出席。據悉,該劇將於22日晚在省會大劇院上演。
  • 「雲門舞集、陶身體劇場」臺中登場
    「雲門舞集、陶身體劇場」結合林懷民(中)、陶冶(左)及鄭宗龍(右)3名國際級編舞家及兩大舞團,將激蕩出加乘的肢體震撼。(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陳淑芬臺中傳真)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匯集雲門舞集、陶身體劇場兩大舞團,與林懷民、陶冶及鄭宗龍3名國際級編舞家的「雲門舞集、陶身體劇場」節目,繼高雄、臺北演出後,26日及27日將在臺中歌劇院登場。結合林懷民退休前最後創作《秋水》、陶冶為雲門舞者編作《12》及鄭宗龍為陶身體編制的《乘法》,3出舞作將激蕩出加乘震撼。
  • 雲門舞集、陶身體劇場《交換作》亮相國家大劇院
    左起:陶冶、林懷民、鄭宗龍 肖一 攝中新網北京15日電 (記者 高凱)14日晚,雲門舞集和陶身體劇場兩大舞團帶來的《交換作》亮相2019國家大劇院舞蹈節。由編舞家林懷民、鄭宗龍、陶冶分別創作的《秋水》《乘法》《12》相繼登臺,雲門舞者與陶身體舞者交換而舞,在不同風格的舞蹈中撞擊出別樣的身體語彙。
  • 「雲門舞集、陶身體劇場」3舞碼 臺中登場
    「雲門舞集、陶身體劇場」結合林懷民(中)、陶冶(左)及鄭宗龍(右)3名國際級編舞家及兩大舞團,將激蕩出加乘的肢體震撼。(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陳淑芬臺中傳真)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匯集雲門舞集、陶身體劇場兩大舞團,與林懷民、陶冶及鄭宗龍3名國際級編舞家的「雲門舞集、陶身體劇場」節目,繼高雄、臺北演出後,26日及27日將在臺中歌劇院登場。結合林懷民退休前最後創作《秋水》、陶冶為雲門舞者編作《12》及鄭宗龍為陶身體編制的《乘法》,3出舞作將激蕩出加乘震撼。
  • 「雲門舞集」林懷民 用《交換作》說再見
    (左起)陶冶、林懷民、鄭宗龍 「林懷民都要退休了,我居然還沒有看過『雲門舞集』?!」16日下午到晚上,到國家大劇院看《交換作》。《交換作》是現代舞,由臺灣「雲門舞集」和大陸「陶身體劇場」兩大超級舞團聯袂演出,三位國際級編舞家——72歲的林懷民、43歲的鄭宗龍加上34歲的陶冶,祭出各自原創新作——《秋水》《乘法》和《12》,為2019年這最後一季巡演收官。當日的活動豐滿從容。
  • 雲門舞集與陶身體劇場空前組合,三位國際編舞家新作亮相
    亞洲第一當代舞團雲門舞集掌門人林懷民,攜新作再度來廈!將和新晉蜚聲國際的陶身體劇場互換編舞,三支不同風格的作品,激蕩出N倍的震撼!備受國際尊崇的編舞家林懷民,今年年底將從他創辦的雲門舞集退休,告別之際他所推出的最後一套節目,出人意表!
  • 雲門舞集創始人收官作《雲門舞集與陶身體劇場交換作》來寧上演
    龍虎網訊(通信員 李卉)2019年關,雲門舞集舞團的首創人林懷民將正式退休。退休以前,這位出名藝術家也拿出了一項重磅作品來畫上句點。而這部收官作品的非常後一站表演,也行將在南京的江蘇大劇院表演。12月17日下晝,《雲門舞集與陶身材戲院互換作》主創晤面會在江蘇大劇院舉辦。
  • 空前組合 交換編舞!11月22日雲門舞集與陶身體劇場亮新作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0日訊 即將於2019年底退休告別舞臺的華人至尊編舞家林懷民,為他所創辦的雲門舞集策劃了最後一部叩問時間、省思舞蹈之本的精彩之作——《交換作》。獲得2018「英國國家舞蹈獎傑出舞團獎」的雲門舞集,以及被倫敦泰晤士報譽為「中國當代舞界一股強勁的新力量」的陶身體劇場,兩大超級舞團,交換編舞家,同臺演出。這項空前的組合將首演陶冶為雲門舞者編作的《12》,鄭宗龍為陶身體舞者編作的《乘法》,以及林懷民為雲門資深舞者編作的《秋水》。
  • 這是林懷民與雲門舞集的最後一套作品,可能也是最不一樣的
    秋天,我還會再來!」3月在東方藝術中心見到林懷民,話題不可避免談到即將到來的離別路口。2017年底,林懷民以公開信的方式宣布將於2019年底退休,2020年起由現任雲門2藝術總監鄭宗龍接手雲門舞集。面對記者「要不要談談退休」的提問,林懷民爽朗地預告了半年後的新作,「雲門演陶冶的作品,『陶身體』來演鄭宗龍(雲門舞集的接任者)的編排,是不是很有趣?」
  • 專訪林懷民,從雲門舞集退休前送你幾句箴言
    4月18日至21日,林懷民的雙舞作《白水》《微塵》即將在國家大劇院上演,趁此機會,新京報記者對話林懷民,聊正式卸任雲門舞集藝術總監之前的這兩年他都在忙什麼,以及聽聽他對鄭宗龍,對年輕一代舞者和雲門舞集未來的發展有什麼期許。林懷民訪談。
  • 沒了林懷民還是雲門舞集嗎?接班人鄭宗龍表示:最重要的還是「創作」
    雲門舞集和陶身體劇場的《交換作》14日至17日亮相2019國家大劇院舞蹈節。三段舞蹈匯成的《交換作》,是退休前的藝術總監林懷民留給雲門舞集的最後一套節目,是名副其實的「告別作」。首場演出上,重新打磨的《秋水》最後登臺。
  • 臺灣"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宣布2019年底退休
    華夏經緯網11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雲門舞集」22日發表聲明,宣布藝術總監林懷民將於21日雲門基金會董事會同意林懷民的退休規劃,也同意 「雲門2」的藝術總監鄭宗龍於2020年接任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
  • 雲門舞集換帥 林懷民:老人們該休息了!
    本報記者 李洋  雲門1和雲門2兩支舞團聯合工作,消弭原有的差別;2020年已確定的80餘場海外演出計劃,舞團都將上演鄭宗龍作品而非林懷民作品;太極、武術、書法等舞蹈演員訓練課依然繼續,但舞團將從這套訓練體系裡尋找新可能……盛傳多時的臺灣現代舞團——雲門舞集退休換帥一事,如今進入實質性交班。
  • 臺灣雲門舞集新作開啟巡演
    雲門舞集新作《毛月亮》4月開啟臺灣巡演  新華社臺北1月15日電(記者楊慧 章利新)15日,臺灣知名舞團「雲門舞集」在位於新北市的雲門劇場舉行記者會,宣布該團2019年演出計劃。其中,由「雲門2」藝術總監鄭宗龍創作的《毛月亮》將於4月13日在高雄首演,隨後在臺北、臺中巡迴演出。
  • 臺灣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宣布2019年退休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的退休計劃已被董事會同意。(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1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雲門舞集22日發表聲明,宣布藝術總監林懷民將於2019年底退休,只續任雲門基金會董事,他的舞作未來仍繼續演出。  70歲的林懷民通過一手創辦的雲門舞集公布退休計劃,表示將在2019年底從藝術總監的職位退休,而原職務將由雲門2藝術總監鄭宗龍2020年接任。
  • 林懷民將辦舞蹈巡演 回顧「雲門」經典作品
    17日,臺灣著名舞團「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在臺北舉辦發布會,宣布將於11月和12月舉辦「林懷民舞作精選」全臺巡迴表演,以呈現「雲門舞集」45年來的經典作品。據悉,演出將於11月16日啟動,在臺北連演八場,接著前往臺中、高雄和臺南等地演出。
  • 林懷民:雲門舞集必須走下去並且走得更好
    林懷民:雲門舞集必須走下去並且走得更好新華社臺北11月23日電(記者 趙丹平 杜瑞)「對退休以後的生活還沒有規劃,可能要花很長時間整理家裡幾十年的雜物,然後掃地、洗衣服、過日子吧。」臺灣著名舞團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談到自己的退休生活時,用戲謔的口吻這樣說。
  • 林懷民:《九歌》成就了雲門舞集的影響力
    12日電 題:林懷民:《九歌》成就了雲門舞集的影響力  中新社記者 鄒瑞玥  2013年,臺灣舞蹈大師林懷民領銜的雲門舞集(臺灣第一個職業舞團)邁入第40個年頭。就在這支「不惑之年」的舞團開啟亞洲巡演之旅時,傳來了林懷民榮獲美國舞蹈節終身成就獎的消息,此前的獲獎者都是像瑪莎·格蘭姆、皮娜·鮑什這樣的現代舞界領袖人物。12日,現身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的林懷民談及這個獎項時心態淡然。倒是現場播放起雲門08年大火的錄像時,林懷民背過身去,悄悄拭起了眼淚。  此次林懷民攜《九歌》來滬,是因為該劇對於他本人、對於雲門舞集都有非凡的意義。